家長必修:以學鋼琴為例,如何幫孩子找到自己真正熱愛的事?

2020-11-02 音樂和育兒

昨天,郎朗夫妻在迪士尼電影《獅子王》的首映會上四手聯彈片中名曲《今夜我屬於愛情》的消息上了微博熱搜。

煙花伴著琴聲,琴瑟和鳴的樣子簡直太美好。不少網友在微博下面評論道:「兩個人相互欣賞相互愛著,還可以一起彈琴,感覺超棒的~好好聽啊!」、「為什麼我小時候沒有堅持下去?」、「好希望自己也會彈琴!這才是琴瑟和鳴!」

看到這些評論,發現半途而廢學琴的琴童真不是一星半點,現在的懊悔已經不能他們的讓時光倒流,回去再重學一次,但你還有機會檢測你的孩子是真的不喜歡學,還是稀裡糊塗,莫名其妙就走上了放棄這條路。

讓我們一起來分析一下家長們是如何與孩子的熱愛擦肩而過的。

一、在沒有找到喜歡的事前,你唯一能做的就是堅持

遇到過很多家長,試課的時候孩子發現隨意撥弄琴鍵就可以發出這麼美妙的聲音,從而對鋼琴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家長立馬報了課,可隨著難度和練習強度的增大,發現孩子開始不喜歡這個樂器了,於是找到老師說,老師,孩子喜歡,我們就學,不喜歡就不學了。

賈伯斯曾說過「做自己喜歡的事。」多少人受到這個話的洗腦,盲目尋找自己喜歡的事。然而,細想下來,真的如此嗎?你認真地要幫孩子尋找她發自本真最喜歡的事,結果甚至對她喜歡什麼更加迷茫了。

究其原因,大概是賈伯斯沒告訴你,他在找自己喜歡的事情的時候,就算遇到了瓶頸和困難也會一如既往地堅持和積累。而你除了不停地尋找,再也沒做過其他努力。

你忽略了,無緣無故的喜歡,是經不起考驗的,熱愛是有厚度的喜歡,它是找不來的,是孩子在一朝一夕的學習中、一點一滴的付出中,用自己的堅持和恆心,換得日益精進的演奏技巧,為他們最初的那一點喜歡增加了厚度,由此他們才會對樂器產生濃厚的感情。

二、真正的熱愛需要有足夠的耐心去翻找,一不小心,還會讓你誤以為你很討厭它。

我有一個學生,樂感好,反應快。上課時,還會主動和老師交流很多自己的彈奏的想法, 但是她也常常跟我說:「老師,我一點都不喜歡學琴,都是我爸爸媽媽逼我學的!」第一次這樣講的時候,我會用很多方式激發她的興趣。

可後來我發現,並非像她講的那樣。她對上臺演奏興趣盎然,練琴時會邊彈邊唱,沉浸其中,而講這句話,通常發生在她彈不好,或者是沒練琴的時候。

後來,再聽到這個話,我就問她,你知道什麼是責任嗎?

責任是,如果你想好了,覺得還是喜歡這個樂器,決定以後要繼續學下去,那麼我們就不要害怕困難,拿出態度,儘管去練,去學,你自然會有所收穫。當然,如果你認為不喜歡,決定以後不學了,那麼你也要自己承擔這個不學的後果,看到有其他小朋友彈的很好,有才藝,你不要羨慕。放棄還是繼續,都沒有問題,但你要自己承擔這個結果。

孩子真的喜歡吃糖果的時候,他們並不會因為路途遙遠而放棄,但有可能會因為懼怕路途遙遠,而誤以為自己不喜歡糖果。

所以當孩子說自己不喜歡學琴時,不是一種反抗,是在向你求助。來自家長和老師的壓力決定他們對於練琴無處逃避,但是他們不知道該怎樣練琴,練什麼?有什麼標準?也不知道究竟要練多久,更不知道如何適應練琴過程中的枯燥。

缺乏表達能力的孩子最後只好說出:「我不喜歡學琴,都是爸爸媽媽逼的!」來逃避面對問題。

作為家長的你更要明白,翻找隱藏在孩子這句話背後的喜歡,帶他們直面問題。熱愛往往隱藏在困難背後,有能力承擔責任的孩子,才有能力遇見自己真正的熱愛。

看到這些問題,身為父母應該怎麼做呢?

三、了解這些再開始你的琴童之路

很多家長在僅僅了解了時間和價格的情況下匆匆開啟了孩子的琴童之路。那些半途而廢的孩子不是不能堅持,很多時候是身為父母,卻沒有發現孩子學習的路上已經遍布荊棘,孩子和家長一起稀裡糊塗被各種困難嚇到自然放棄。

不妨讓我們一起從三個角度檢測一下,看看孩子學琴到底會遇到多少困難?作為琴童父母,當你打算學琴,需要做好哪些準備。

A.孩子

(1)心態

孩子最需要準備的就是心態,有沒有提前做好思想建設,讓孩子接受每周拿出一部分時間來練琴,以及讓孩子明白堅持大於喜歡的重要性。

(2)上課時間和練琴時間

孩子一周幾節課程?搭配是否合理,每周所給出的練琴時間是否足夠順利完成老師布置的任務。

(3)注意力集中程度

一堂課的知識學完後,問問老師,孩子能掌握百分之多少的知識點?是否會在課上東張西望,家長在課堂的陪伴是否導致孩子注意力不集中。

(4)難度加大

課程難度加大後孩子能否平穩過渡?還是懼怕困難不願練習。當孩子遇到困難想放棄時,你是責備還是鼓勵陪伴?

(5)練習枯燥

孩子覺得練琴很枯燥乏味的時候,你有沒有和老師一起想辦法參加比賽、演出或者彈孩子自己喜歡的曲子來提升興趣指數,並告訴孩子:深度學習會經歷枯燥和乏味的過程,經過這些你也會收穫更多。

B.老師

(1)教學計劃

老師是否會根據上課頻次和孩子特點制定清晰合理的計劃。

(2)知識點分解

老師在課堂上對知識點的分解能力如何?是否清晰、簡單、明確?

(3)練琴內容

老師是否能根據孩子練琴的次數對練琴內容作出清晰合理的規劃,讓孩子明白練習的重點、難點、對曲目的速度,要求。

(4)兒童心態維護

當孩子遇到問題時,老師能否及時給予或嚴厲、或溫柔的正確反饋,幫助孩子樹立信心。

(5)興趣培養

好的老師會引導孩子的興趣,在教學的過程中不斷吸引孩子,以高的標準要求孩子,讓孩子越來越有自信。

C.家長

(1)堅持接送的時間

一年365天,一周2次課,學琴最怕三天打魚兩天曬網,作為家長能否安排好遊玩與學琴的時間,風雨無阻,不隨意請假缺課。

(2)家庭成員一致的鼓勵與欣賞

家裡成員一致支持孩子,願意在孩子琴藝並不精湛的時候不打擊,少些批評,多些鼓勵和欣賞。

(3)不功利的學習心態

相信老師的安排。不盲目追求進度,把要求放在孩子的真實演奏能力上,一步一個腳印踏實學。

(4)學習氛圍與環境

多給孩子聽音樂作品,去各種音樂會現場,同時也鼓勵孩子積極參加各類比賽、演出,豐富經驗。

(5)

一個能做到上述所有要求的好老師是非常難得的,不要在課時上跟老師討價還價,珍惜他吧!

學琴就像健身,肉有多難減,孩子就有多難學,孩子沒有健身的機會,但你可以通過學習樂器,給孩子上一門如何尋找自己的真正熱愛的課。

教會孩子堅持和耐心,承擔責任,面對困難,他們也就離熱愛越來越近了。

我們常常以為喜歡才能堅持,其實在兩者的關係中,堅持和耐心是因,喜歡才是果。聰明的父母會懂得引導孩子承擔責任,建立有厚度的熱愛。

(圖片來自網絡)

頭條號:音樂和育兒

作 者:哈木裡小獸

陪你一起聊聊音樂路上的酸甜苦辣。

相關焦點

  • 應該「跟風」讓孩子學鋼琴嗎?不學可不可以?
    其實,孩子鋼琴能不能學好,和家長的心態、家庭氛圍、教育方式有很大的關係,家長的努力起了很大的作用。換句話說,如果你現在猶豫著要不要學鋼琴,可能無關於孩子能不能堅持,而是猶豫你自己能不能堅持付出努力,陪伴孩子的鋼琴之路。
  • 孩子鋼琴彈不好?鋼琴老師現身說法,教您如何輔導孩子學鋼琴
    在孩子們從小就學習的科目裡,鋼琴,幾乎可以算是專業程度和要求最高的領域之一;但大多時候,家長自己不懂,孩子學好學壞,也就無從分辨。怎麼輔導孩子學鋼琴?看別人家孩子個個都彈得滾瓜爛熟,但我家娃彈得磕磕巴巴,練個琴都跟索命一樣。
  • 如何正確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找到孩子真正的興趣,家長這樣做
    有人說,當你覺得做一件事時間不夠用的時候,那件事就是你可以用來對抗時間的魔法。這句話是很有道理的,如果沒能夠找到可以為之堅持和奮鬥一生的愛好的話,會覺得生活特別無趣。正確培養孩子喜歡的事情,幫助孩子找到真正喜歡做的事情,也是家長要面對的重要課題。
  • 孩子學鋼琴,專家告訴你如何不走彎路
    如今越來越多的家長選擇讓孩子學習鋼琴,但怎麼學、如何選擇老師、到底要不要考級,很多家長都不清楚。 今天小艾為您一一解。 鋼琴考級對孩子有什麼好處? 參加考級能夠激勵孩子們學習鋼琴,鼓勵他們學習鋼琴。孩子學到一定程度之後,能通過考級肯定一下自己學習的狀況。
  • 別讓鋼琴10級 毀了孩子對藝術的熱愛
    「孩子不堅持練琴,可以體罰嗎」、「孩子練了兩年想放棄,怎麼辦?」、「班裡孩子都在學樂器,可是我的孩子不喜歡,怎麼幫他提高藝術修養?」很多時候我們發現,父母嘴上說他們沒有很多期待,但其實心裡對孩子學藝術這件事還是非常重視的。對於藝術教育,我們需要搞清楚一件事情,那就是美育培養的是一個人一生對美的事物的熱愛和追求。興趣絕不等同於技能。
  • 孩子學鋼琴怎麼找到靠譜的鋼琴老師?怎麼從網上找鋼琴老師?
    現在學鋼琴的孩子越來越多,孩子鋼琴學習的效果和老師有著很大的關係,一個好的鋼琴老師才能教出好的學生,但是鋼琴老師怎麼找?這是個值得思考的問題。現在大多數家長找鋼琴老師要麼是通過朋友介紹,要麼就是去琴行裡面找鋼琴老師,但是也有部分家長身邊的資源較少,對琴行或培訓機構裡的老師不太了解,大部分家長對於鋼琴是一竅不通,在試聽課的時候在琴房後面坐著也是兩眼摸黑,很難去判斷什麼樣的老師才是真正適合孩子的。別急,孩子學鋼琴如何判斷這個鋼琴老師是不是靠譜呢?
  • 如何幫助孩子找到內驅力,讓孩子學會為自己負責、主動學習
    成年人會有一種錯覺,以為孩子只喜歡玩,不喜歡學東西。其實,沒有孩子不想學習好,不想變得優秀。消極防衛的狀態其實是孩子找不到努力的意義、缺乏自我價值感和缺乏有效目標驅動的一種狀態,只要家長加以合適的引導,孩子就有可能走上一個正向循環。2、那麼,家長怎麼幫孩子建立內驅力呢?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 孩子學鋼琴,家長如何正確的陪伴?
    那麼,在鋼琴的學習中,作為家長,應該從那些方面去做好準備呢?1.其實現在大多數家長讓孩子去學鋼琴,並不是一定要孩子走上以鋼琴謀生的這條路,更多的時候是為了讓孩子有自己的特長,培養孩子的音樂愛好,豐富孩子的精神世界。
  • 科技賦能在線教育 音樂蜂巢讓零基礎孩子快樂學鋼琴
    著名鋼琴教育家張芳教授曾提醒家長:「音樂是一種語言,錯過播種期就錯過了一生。」鋼琴作為樂器之王,88個黑白琴鍵涵蓋所有樂器的音域,是最適合孩子音樂感知啟蒙的樂器。鋼琴可以讓孩子熱愛音樂、熱愛藝術、熱愛生活,而將來鋼琴也將伴隨孩子成為一項重要的交際手段,會鋼琴的人脈圈總是一筆寶貴的財富,為孩子將來的事業發展鋪路。
  • 父母的愛,是幫孩子找到內心真正的熱愛
    通情達理的家長總是在此刻變得異常「挑剔」,既要適齡又要寓教於樂;既要可玩性強又要易操作;既要符合嚴苛的安全標準又要有信賴的企業背書。家長背後的各種擔憂,也是生產廠商不斷努力的方向。 近兩年,創想三維3D列印周邊產品中,擁有高科技基因的3D列印筆備受關注。
  • 寫給琴童家長系列之6:學鋼琴,真能提升孩子的智商情商氣質嗎?
    如果這打擊了各位家長的信心,擾亂了大家之前的認知,我真誠地道聲抱歉。然後我還是會繼續有一說一。我知道,每位家長計劃讓孩子學鋼琴,都會在網上做功課,了解學鋼琴的好處。網上很多文章都會千篇一律地說學鋼琴有助於孩子左右腦協同發育、能提升孩子的智商、彈鋼琴的孩子智商情商都會提高、甚至還有提升逆商一說、提升個人涵養氣質就更不在話下了。
  • 學習鋼琴,如何判斷自己具有鋼琴天賦,最後一點很重要
    有的孩子從小就有審美理念,喜歡畫畫,有美術天賦;有的孩子,從小就喜歡模仿舞臺上的歌星唱歌,有音樂天賦;還有的孩子,從小就喜歡玩,喜歡奔跑,有運動天賦。那在學習樂器過程中呢,是不是有天賦的人學習起來更快呢?
  • 如何找到自己真正熱愛的事情?問自己這3個問題
    曾影響美國兩任總統及千百萬讀者的成功學大師和勵志書籍作家拿破崙·希爾說:目標明確是人們獲得成功的必備品質,要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並且以強烈的願望努力實現目標精英知道自己的人生使命,知道自己真正熱愛的、應該做的事,普通人不去思考自己的目標、自己的人生使命,真正熱愛的、應該做的事,只是被生活趕著跑。精英會主動規劃自己的人生,普通人只是被動應對人生。想要最大化地利用自己的時間,儘可能享受財富和成功所帶來的高質量生活?
  • 郎朗與小葉子音樂教育聯合,助力鋼琴教育普及
    「鋼琴教育不能先苦後甜,那就晚了。」國際鋼琴大師郎朗,近日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說的這番話,再度引起了人們對於「鋼琴到底要怎麼學」的思考,「棍棒教育」下的練琴痛苦,讓家長和孩子與學琴的初衷漸行漸遠。這樣的思考,讓家長意識到,如何陪孩子度過最美好的童年時光,避免讓孩子的人生,只有後半生的幸福。朗朗的學琴成名路,讓琴童家長們曾一度被誤導,仿佛他的成功是被「逼」出來的,這也使得家長在孩子學琴這件事兒上,過多地強化練琴的規範性和努力程度,而忽視了如何培養和激發孩子的興趣,殊不知,真正在某個領域成功的人士,一定是對所從事的工作抱有極大的興趣和熱愛。
  • 路易克斯鋼琴知識點:讓孩子學鋼琴之前,家長應該問問自己是否已經...
    孩子能彈得一手好鋼琴,是很多父母的夢想,但是,夢想能不能成真,則需要走一條漫長而艱苦的道路——孩子學琴,父母親甚至傷透腦筋,在讓孩子學鋼琴之前,家長應該問問自己是否已經做好「功課」了。
  • 家長如何陪伴孩子學習鋼琴
    本文作者楊雪梅老師1、家長要對學琴這件事有正確的認識。學習鋼琴和在學校學習文化知識其實是同等重要的,都需要循序漸進,都需要度過孩子成長階段的各個小瓶頸期、青春期狀態的情緒波動期等等。 例如,有的家長因為盲目的開始,起初感覺很新鮮,過了一個階段就會覺得不好堅持了,覺得學習鋼琴沒有用了,或者覺得孩子學的慢等等。家長並不了解學琴和種小樹苗一樣,要想打好基礎,必須循序漸進、細心陪伴、修枝剪葉。
  • 寫給琴童家長系列之10:關於小孩學鋼琴買鋼琴,我想說說心裡話
    從9月14號至今,這一個多月,我用業餘時間,發了9篇文章,將家長經常會問到的小孩學鋼琴方面的幾個大問題做了一些梳理。感興趣的朋友敬請關注閱讀前面9篇。其實關於學鋼琴,還有很多問題可以去理清。這一個多月以來,也有很多家長私信我,問「怎樣正確督促小孩練琴」、「怎樣提高小孩的學琴興趣」、「學鋼琴究竟有什麼用」、「怎樣找到好的鋼琴老師」、「有必要去參加鋼琴比賽嗎」、「多久能考到10級」之類的問題,我也都一一做了客觀的回答。但我不想再花時間來針對這些問題做專題講解了,因為看了前9篇內容的家長,對這些問題基本上都會有答案。
  • 孩子為什麼要學鋼琴,聽聽家長的心聲
    《吉他範兒》發了一篇關於孩子學琴目的的文章,家長的評論引起了我的注意。家長花費精力和時間,陪孩子學琴,到底為了什麼,我們鋼琴老師要關注。不是說我們沒有外國人高雅,而是國情不同,有一堆作業的孩子有幾個真心喜歡鋼琴的。2、怎麼說呢,相對於樂器來說……鋼琴是天賦肉眼可見的,你父母手指頭什麼樣孩子手指頭也就八九不離十了,認清自己別什麼都強求,這個和文化課還是有區別的。再說了,鋼琴和高雅不是絕對等價的,讀書一樣可以,不是有句「腹有詩書氣自華」嗎.真心搞不懂為什麼那麼多家長迷信鋼琴。
  • 學鋼琴到底要花多少錢?
    有琴童家長問:在北京學琴,500塊一節鋼琴課,貴嗎?
  • 當孩子說要報興趣班時,家長如何做?家長如何找到孩子真正的興趣
    有家長說,孩子回家興衝衝地說要報某個興趣班,家長就給孩子報了,然後學了兩節課,孩子又哭著鬧著不肯去學了。家長如何找到孩子真正的興趣,而不是孩子的一時興起呢?孩子的從眾心理當孩子要求父母給自己報興趣班的時候,一般是湊熱鬧的心理。多數小朋友是看到別的小朋友去報或者自己的好朋友去報了自己也想去,這是人類最基礎的最正常的一種行為,叫從眾屬性。但是這個時候,作為家長可以和孩子討論,你為什麼想學這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