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起來,抗疫情!-詠春小念頭教程九式。

2020-12-25 騰訊網

動起來,抗疫情!

2020,我們滿懷雄心壯志,無奈突如其來,讓我們措手不及。

一個疫情,見證全球華人同心同德,見證中國人的強大。

我們的團結可以戰勝一切敵人!

一個疫情,健康推向高峰。多運動,多練拳,增強自身免疫力。

別人搶口罩搶酒精,我們知道,注重提高免疫力。

免疫力強大了,能更好抵禦病毒的侵襲。這個根本,正氣內存,邪氣可幹。多培養自身陽剛之氣,強化機體免疫力,才是健康的根本。(鍾南山)

2020,不拼爹、不拼車、不拼房,拼的是健康和抵抗力。

沒有健康,一輩子都白忙了。

動起來,抗疫情!

2020,我們滿懷雄心壯志。我們堅持,我們自信,我們團結,所有的艱難都必將衝破。

強身健體,定能戰勝疫患,渡過逆境。

待到春暖花開,我們一起黐手,陶醉在詠春中。

這個正月,懶了身體,懶了意志?

「動起來,抗疫情」一起來,詠春。

「動則武,武則健」!

我們把系統教程(從基礎到八斬刀)的常練的每個階段的九式(九個最重要,最常見常用的招式動作)用動態圖方式,讓大家一起詠春。

接著上一期的基礎內容,我們進入小念頭階段的練習。

如果真正系統練習,必須在基礎課程鞏固之後在接著練習下去,那就事半功倍了。

至於基礎課程,我們除了上一期的內容,之前也有過相關的視頻教學(動手點擊):

非常時期,和小朋友一起詠春。

也是不錯的家庭娛樂哦。

而且,家長和小朋友一起練習,更大大的提高小朋友的積極性。

很多練得好的,是因為家長和小朋友一起練習,更是一種健康娛樂的親子活動及運動。你也要動起來哦!

一起詠春!

人人詠春,人人青春!

成人班的,可以在家裡經常把這些內容練好。

還有很多的自學者,經常說不知道練什麼。當沒有師傅指引,沒有同伴一起練習。先掌握這些已經很好的擁詠春了。

沒有系統學好詠春而正在教人的,這些都可以作為你們的教學內容。

一起弘揚詠春!

小念頭套路示範:葉準大師示範。

詠春小念頭教程

一:攤打。

攤打為詠春常見的招式,也體現詠春拳的法度。練習在基礎課程上,利用腰馬整體發力。

轉馬要穩住,身體中正,力從地起。沉肘發勁。

二:挭打。

挭打也是詠春常見的招式,如果說攤打是防禦消解上路進攻,那麼挭打就是防禦消解下路的進攻。利用腰馬整體發力。

轉馬要穩住,身體中正,力從地起。沉肘發勁。

三:擸打。

擸打為詠春常見的招式,也是與攤打成為詠春慣用技擊動作招式。練習在基礎課程上,利用腰馬整體發力,更需要擸手有窒手的力,拳打沉肘。

轉馬要穩住,身體中正,力從地起。沉肘發勁。

四: 打。

手在小念頭第二節頻繁出現:左右後前 手。 手可防禦中下路拳或腳。配合手法消打同時。當然需要配合上馬迫進近身進攻。

上馬要穩住,身體中正,完成後坐馬在後。

五:拍打。

拍打為詠春常見的招式,也是與攤打擸打等成為詠春慣用技擊動作招式。練習在基礎課程上,利用腰馬整體發力,拍手防禦同時上馬迫進,拳打沉肘。

上馬要穩住,身體中正,完成後坐馬在後。沉肘發勁。

六:組合練習:伏手、枕手、衝拳

這一組練習也就是單黐手的動作。也是詠春拳的基礎動作的延伸。

坐馬要穩,身體中正。

七:組合練習:攤手、正掌、膀手

這一組練習和上一組也是單黐手的動作。也是詠春拳的基礎動作的延伸。

坐馬要穩,身體中正。

八:組合練習:轉馬拍手、攤手

這一組練習也是在以後課程中經常用到。利用轉馬卸開對方來勢。在這裡先練好基本動作。

轉馬要穩,動作不宜過大,其實也基本上不動肘。

九:組合練習:轉馬膀手、攤手

這一組練習和上一組同類型的練習。都是利用轉馬卸開對方來勢。也是詠春常用手法。

轉馬要穩,動作不宜過大,利用轉馬做動作。

我們花精力去製作微信平臺文章和圖文,希望更多的有緣人有心者,愛我們的國家,愛我們的傳統文化,愛我們的傳統武術。我們彼此相愛著,可能有素未謀面。

我們花大量的時間做微信平臺,分享給更多的人。希望吸引更多的詠春愛好者,也同時我館的學員在這段疫情期間,堅持練功。

所有的藉口都留給羨慕你的人,所有的自信和毅力都藏於你的胸懷。

你比誰都優秀!

請留意這個連結的內容(點擊可以閱讀):

「一葉問道」山西各分部聯繫電話:

"一葉問道」

喜歡詠春的記得關注我們哦!

如果你想系統的學習葉問詠春拳,或想加盟我們的系統教練團隊:

請致電葉師父:

期待善意的留言,鼓勵的點讚!

相關焦點

  • 詠春拳、八斬刀、六點半棍、詠春木人樁、詠春小念頭武林秘籍95本
    為啥沒熱起來?霍元甲練的是什麼拳誰知道?為啥沒熱起來?李小龍練的是什麼拳都知道,可為啥沒熱起來?這三個人都滿足了上面三個條件的部分啊。。。真理只有一句話:拳種沒有一個是永遠厲害的,厲害的是生存法則,可生存法則會是跟著社會需求變化的。作為一個有師承的人,表示自學詠春拳難度真的太大了。詠春拳打的是貼身短打,對技術的要求更為精細,很多要點真的學不來。
  • 如何學習詠春拳的「小念頭」,附:李小龍完整示範
    李小龍的「小念頭"完整示範小念頭是詠春拳一個初級套路,它的動作招式不多,但它集中了詠春拳攻防的最基本的招式和手法,練好小念頭各個招式動作組合,就能為進一步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以「小念頭」作為詠春第一首拳套之稱別具含義。當一名初學者啟蒙之日,教者會以告誡的語氣對說:「小念頭不正,終身不正;習武如是,做人如是。」因為小念頭內包含了詠春拳的各種基本動作,二日後的千變萬化的招式,無不靠此等動作組成。
  • 詠春師姐——蔡欣瑜同學學習分享
    走進國術詠春—三水百人詠春大匯演,會上學習分享內容:各位尊敬的家長,親愛的同學們,大家好  今天我在這裡,主要分享一下我過去關於學習與詠春的一些感想。  我大概是從小學四五年級開始接觸詠春,與在座的各位小朋友比起來,應該也算是晚了。但是不得不說的是,這段學習詠春的經歷,對我後來的學習生涯起到了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一開始,我只是把它當做一種興趣愛好,也試過在同學面前表演一小段,帥氣的詠春很容易就能贏得陣陣喝彩。
  • 詠春拳的小念頭、尋橋和標誌
    詠春訣受《葉問》系列電影大賣的影響,許多人開始想學電影中的詠春拳,位在西門國賓影城不遠處的「精恆詠春搏擊拳館」,雖位處頂樓,但常有年輕人造訪,詢問學拳的相關事宜詠春拳的小念頭李京衡提到,詠春拳的特色在於「簡單」、「快速」、「有效」。
  • 詠春拳,首先是為了有能力制止身體受到侵襲的行為-小念頭
    又以開馬後之最初一組動作為例:"交叉梗手"---"滾手變回交叉攤手"---"收手"。這是四個"複合式"的組合,故當作"八點"計算。摺疊編輯本段過去及現在事實上,葉問宗師當年所學,與他日後在香港所傳授下來的"小念頭"拳套,已有增刪。甚至葉問宗師在未來香港之前所教的小念頭拳套,與現時在香港所練的,亦略有出入。
  • 如何練好詠春拳 小念頭?這篇文章講到點子上了
    小念頭是詠春拳最基礎、最根本的套路,有一種說法是,如果把學詠春拳當作學英文的話,小念頭就是二十六個英文字母,小念頭沒學好,就不用談學好詠春拳了。也因為小念頭是如此的基本和重要,所以也有「學好小念頭,就等於學會了一半詠春拳」的說法。
  • 一位香港女大學生的「詠春情結」
    劉碧堯8歲就跟祖父在家學習詠春,從基礎的小念頭開始練起,一學就是一個晚上。「念頭正,則終身正。」詠春的拳法套路需逐級遞進,只有完全掌握小念頭,才能晉級修習下一步的拳法套路。單調重複的小念頭動作很考驗習武者的耐力,劉碧堯深諳此理:「我熱愛詠春拳,所以我堅持下來了。」
  • 詠春:寸拳守中,君子風骨 | Wing Chun
    詠春,傳統南派拳法,起源於福建南少林,相傳由明末清初時期五枚師太所創,後經香港等地逐漸傳至世界,享譽中外。很多人對詠春的印象,是它特色的木人樁法,但其精髓遠非如此。鄭祖傑是詠春第八代傳人,在他看來,詠春拳法大有深意,內藏乾坤。
  • 練習詠春拳「小念頭」的要點
    小念頭在詠春拳中是最基礎、最根本的拳套,打個比方,我們如何把學習詠春拳當作學習英文的話,那麼小念頭就是二十六個英文字母。當然小念頭沒學好,詠春拳肯定也就學不好。因為小念頭如此重要,所以在行業內有一種說法叫「學好小念頭,就等於學會了一半詠春拳。」
  • 練習詠春拳小念頭時,為什麼教練都會說「念頭不正,終歸不正」
    詠春拳很簡單,其整個體系就包括三套拳:小念頭、尋橋、標指;及兩種器械:八斬刀、六點半棍。然而在整個詠春拳體系之中,小念頭為最重要,有詠春拳師傅說:練詠春拳,只要練好了小念頭,就練好了一半詠春拳了。這確實如此,因為詠春拳的小念頭幾乎包含了詠春拳的所有手法,更為重要的是,詠春拳的所有動作身形,講究立念為上。
  • 拳師簡汝添:詠春可近身致命
    61歲的詠春拳師傅簡汝添說,他見證了詠春拳在廣州從默默無聞到第一屆詠春拳會的成立,再到如今成為非遺項目。他曾獲得中國首屆國際詠春拳「黐手」擂臺戰亞軍,第二屆國際詠春拳「黐手」擂臺戰冠軍,穗、港、禪精武「玫瑰園杯」詠春拳「黐手」擂臺戰冠軍等獎項。
  • 《葉問》:詠春的發展,以及成為了全球最有影響力的中國武術之一
    所以師傅死了以後,葉問就是跟著自己的師兄吳仲素繼續學習的詠春。在《葉問前傳》裡,洪金寶演的陳華順和元彪演的吳宗素,有一場詠春對決十分精彩,陳華順的詠春是跟梁贊學的,就是咱們以前已經提過的那位詠春宗師。葉問在陳華順吳宗素的教導下進步神速,成為了與當時的阮奇山,姚才兩人並稱詠春三勇之一,從未遇過敵手。
  • 傳承詠春!95歲葉準在獅山羅村為59名學員開拳
    傳承詠春!隨後,現年95歲高齡、一代宗師葉問長子葉準為眾學員開拳,跨腿、握拳、出拳...學員們跟著葉準的一招一式有模有樣地學起來。葉準表示,最讓他開心的是學習詠春的人越來越多,希望詠春能傳承下去。
  • 跟著佛山詠春第五代傳人,感悟中華武術與人文修養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 通訊員 張莉娜「Do都城」夢想導師說第三期請來了佛山詠春第五代傳人鍾義,開講「中華武術與人文修養」。鍾義,佛山詠春第五代傳人,從武20年。三、中華武術的璀璨明珠:詠春講到詠春,大家一定馬上想到葉問。葉問師傅並不是詠春拳的創始人,而是詠春拳的傳承人。詠春最早創立於明末清初,有記載的從梁贊傳陳華順,陳華順傳葉問,葉問師傅就是號稱「佛山詠春第三代」。那麼詠春是不是只有這一個支系呢?不是的,和太極一樣,詠春也有很多的分支。
  • 葉問與張天志不服,詠春分分鐘打趴西洋拳
    多年來,中國武術的實戰性屢遭人詬病,尤其在「中國少林第一武僧」一龍在美國阿拉斯加哈瑞斯大酒店的中美搏擊大賽中,被美國特警隊長阿德安·格羅特一拳KO後,對中華武術的質疑之風又吹了起來。中國功夫那麼多卻屬詠春最火,主要還是得力於李小龍和他的電影作品的宣傳。李小龍是最早把詠春推向世界的功臣之一,早期他拍攝的幾部經典的動作電影,其中都有講到詠春拳。而這幾年,《葉問》系列電影的成功又一次大大推動了詠春的影響力。
  • 葉準教詠春:中線與子午線
    中國功夫重視中線的理論,而詠春拳更為講究,若是學習過小念頭的都知道,一開始就是教導找出中線的位置,打的日字衝拳也是朝著自己的中線打出去,以及往後的攤手及伏手,也是從中線緩慢推出。所謂「拳由中發,守中留中」,保護自己的中線而擊向對方的中線,達到連消帶打的效果。中線理論就是詠春拳理的基礎,練拳先要明理,練詠春拳除了練功、黐手外,更重要就是思考、探索及領悟。
  • 被李小龍打敗後,我決定會會名叫葉問的詠春師父
    在李小龍手下敗了三次之後,我才決心跟他去會會這個名叫葉問的詠春師父。為了營造氣氛,我便拉了六七個死黨同學參加,一時間便熱鬧了起來。很可惜好景不長,不到一個月那幫同學都離開葉問,轉而跟隨其他師兄學了。但事實上也很難怪我那幫同學,葉問自己本身也有很大責任。日常練習時,葉問不是叫你練拳套就是叫大家黐手或扯空捶,很少向我們講解拳理。我們每次問他自己做的動作如何,不管對或錯,葉問都統一答覆道:「唔錯!幾好!」 (編者註:粵語,沒錯,很好!)
  • 「鐵腿哥」葉問故居擊敗詠春 向甄子丹下挑戰書
    青年武術家「鐵腿哥」齊虎當天在葉問故居門前接受了詠春門女弟子的挑戰,該名女拳師步法輕盈,拳勢凌厲,接連施展詠春拳的小念頭、尋橋、標指、寸拳,對著鐵腿哥採用「組合打法」,依然沒有打退他半步。  齊虎有個夢想,那就是希望與葉問的扮演者、號稱「宇宙最強」的功夫明星甄子丹真正打一場,並且聯合一些有影響力有真功夫的人一起做公益,最大程度地幫助更多的人。
  • 詠春傳人被打倒6次,原因為何,到底能否實戰
    當然,詠春和其它武術一樣,也都有徒手格鬥的能力,因為畢竟經過幾百年的實踐,也在向拳腳格鬥方面發展,但如果要在擂臺上應用,還是要經過改良的。詠春拳是一種十分科學、實戰性強的拳術,拳快而防守緊密,馬步靈活而上落快,攻守兼備及守攻同期,注重剛柔並濟,氣力消耗量少。詠春拳用「寸勁」來攻擊和防守,理論和心法方面注重中線、埋跨、朝面追形、左右兼顧、來留去送、甩手直衝等。
  • 詠春的起源,它又是怎麼發展傳承的,又是怎麼傳承到葉問和李小龍
    而發展至今的詠春拳實質上是經過歷代詠春先師逐步發展完善而成。雖然有許多人認為詠春拳源自川滇邊區,流行於福建,而揚名於廣東佛山,但是由於文字資料的缺乏,有關詠春拳的歷史只在群眾中口頭流傳,再則就是野史小說的描述。隨著時間的推移,說法就互有出入,故有關詠春拳的起源,一直都是眾說紛紜,沒有一個統一的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