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的角落No.100】月是故鄉明(百期致敬我的老家)

2021-02-11 世界的角落

果斷點擊題目下無公害藍色字世界的角落,您的關注是Я的動力!


我的家鄉在太行山下,黃河岸邊,我的家鄉在焦作。

「焦作」在全國的城市名中比較個色,這裡是焦炭作坊,故名。焦作的煤帶有130平方公裡見方,面積不大,產量不高,但是品位超讚——單一優質無煙煤,最早在清末由英國人勘探開採,他們把焦作的煤直接運回了本土,堆在皇家後院自己燒。


焦作座落在太行山南坡、黃河北岸,屬於逐漸升高的山前平原地形,地勢傾斜,由山及水,所以,焦作是天然的地下水匯集盆地。歷史上黃河的數次決口都和焦作無關,因為地勢原因,淹的都是黃河南岸。自上古以來,這裡就是一塊富足的地方,不知饑饉,雞犬相聞,風調雨順。

焦作屬於標準意義上的中國北方,處在華北平原邊緣,農時、天象、物產、民風相輔相成,獨樹一幟。這裡是懷山藥的道地產地(「淮山」其實是懷山以訛傳訛的叫法)——焦作古為懷慶府屬地(今河南省沁陽市,焦作市轄),出產的山藥(俗稱鐵棍山藥)、牛膝、地黃、菊花,並稱「四大懷藥」,因優質水土的支持而品質優良,源遠流長。焦作還擁有整個華北最大的原生竹林(原生的竹子在北方可是稀罕物),這竹林也是史上「竹林七賢」相聚開懷、對酒練達之所。

如果我告訴你華夏第一飲食集團的拳頭產品——蘭州拉麵發源於焦作,你信麼?但這的確是真的。清嘉慶年間,一個甘肅東鄉族青年馬六七從懷慶府清化鎮(今河南省博愛縣,焦作市轄)的一個回族老師傅陳維京那裡得到真傳,掌握了「小車牛肉老湯麵」的做法,回到甘肅後,手口相傳,傳到另一個東鄉族青年馬保子之後,統一為「一清二白三綠四紅五黃」的標準,並正式定名「蘭州拉麵」。

小時候在焦作,那時蘭州拉麵還遠沒有現在的全國侵略規模,蘭州以外的人罕有聽說,但是家鄉的拉麵以及小車牛肉可是幾乎天天都吃的到的,我親眼所見,小車牛肉老湯麵無論從面的做法還是肉的做法以及湯的感覺,和後來風靡全國的蘭州拉麵毫無二致。爭論源頭意義不大,但是這款匠心獨運的吃食,我更相信來自於彼時更加富饒與先進的中原大地上的穆斯林。

英國人最早開採出的煤礦也在清化鎮,有了煤礦就要有工程技術人員,英國人不含糊,1909年,礦業英國福公司與清政府河南洋務交涉局籤訂專條,依第8條規定於同年3月1日,創立焦作路礦學堂,這是日後整個中國礦業教育的發源地。

焦作路礦學堂在民國時轉製成為私立焦作工學院,其開設的採礦冶金系和土木工程系均是那個時代響噹噹的翹楚學科。命運多舛的學校後來隨著抗日的戰火西遷,1938年,焦作工學院和其它陸續遷至西安的高校合併組建國立西北工學院,這就是赫赫有名的飛機製造搖籃——西北工業大學的前身。抗戰勝利後,學校回歸焦作,復名國立焦作工學院

解放後,國立焦作工學院更名為中國礦業學院。緊接著,學校又隨著院系調整的指揮棒,遷址到天津市,後輾轉落戶於江蘇省徐州市至今(現中國礦業大學),這是一脈。另一脈的火種並沒有熄滅,1958年,中南煤炭工學院從江西省萍鄉市遷來焦作,在中國礦業學院原校址成立焦作礦業學院,後重新定名為焦作工學院

現在的河南理工大學繼承了火炬,吃水不忘打井人,往日輝煌尤可期。焦作路礦學堂的坎坷經歷伴隨著焦作煤礦的興衰一路走來,英國人開採出來的優質無煙煤至今早已枯竭,怎麼辦?幸虧,焦作還有山水,上天厚愛使得家鄉華麗轉身,成為中國資源枯竭型城市轉型的成功範例——焦作正式列入世界傑出旅遊服務品牌;晉升全球首批世界地質公園。

原因是雲臺山

原因是青天河

原因是陳家溝

原因是嘉應觀

原因是……

原因是380萬鄉親父老——小時候,家鄉的公交車上印著兩句標語:我是愚公家鄉人,我為家鄉添光彩。沒錯­——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裡,高萬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陽之北。——這裡就是焦作

焦作自古扼山西人南下的咽喉,後來更是晉煤外運的南部要道,在深挖洞廣積糧的年代裡,焦作又成為三線建設的重點城市…礦業立市,交通興市,工業強市,旅遊促市。這裡是整個中國北方鳳毛麟角的「山水工業城市」

世居中原,久處中華文化的策源地,地靈輔人傑,焦作鄉親們燦若繁星:

卜商,字子夏,儒家經典傳承人,「仕而優則學,學而優則仕」…

三國司馬氏,東西晉皇族。

朱載堉,明皇族之後,中國「律聖」,世界音樂學開山之祖。

陳王廷,太極拳鼻祖。

郭熙,北宋畫家,存世遺作皆為國寶級。

韓愈,大文豪,「業精於勤而荒於嬉,行成於思而毀於隨」…

許衡,元代雜家、教育家。

李商隱,大詩人,「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

…………

每每羅列這些,心中總有勝之不武的惶恐感,但是對於家鄉,總是禁不住這樣。希望可以描繪出家鄉之萬一,讓熱愛她的兒女更熱愛,了解她的朋友更明了。

任何的吹噓都不能夠,可是關於家鄉,任何的炫耀都不為過。

那一年,在茱萸峰下,匆匆過客王維正好趕上九九重陽,他佇立在焦作群山之間吟誦出不朽名篇,之於故鄉和親人,這首詩永遠如此偉大——

獨在異鄉為異客,

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

遍插茱萸少一人。

相關焦點

  • 月是故鄉明,愛是深深情
    繼2016.5.20愛的故事、2017.5.20愛的心語、2018.5.20愛的魔杖、2019.5.20宋代女詞人婉約派代表李清照、宋代大才女愛情至上者朱淑貞系列作品後的又一篇愛的短文,每年一篇短文記錄自己成長過程中的點點滴滴,也做為母親與我的生日禮物,感恩母親帶我來到這個世界,感受生命意義的不同。
  • 夜讀丨月是故鄉明
    主播讀經典陪你說晚安,朋友們大家好,歡迎收聽閃電夜讀,我是青州市融媒體中心主播張娜,「月到中秋分外明」,看月亮,思故鄉。皓月當空,清風拂面,撩動了多少遊子思鄉的情懷。今晚和大家共同分享國學大師季羨林老先生的散文《月是故鄉明》節選。
  • 100句思鄉詩詞: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思鄉的心情有千百種, 下面100句思鄉詩詞,說盡百樣思鄉心情,你是哪一種呢? 1、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杜甫《月夜憶舍弟》 2、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
  • 辣椒和冬瓜引發的回憶:月是故鄉明,人是老家親!
    我倆站在路邊,不時用手機問著森榮到達的位置,此時,立坡奶奶騎著三輪車從南邊過來了,她下車和我們一起說著話,備感親切,我說,中午了,快回家做飯去吧,她客氣了幾句,蹬車西去。剛走了一段路,她又下車,「有金……有金……」的喊著我的名字,我以為有事,趕緊跑過去。
  • 五年級語文下冊課課知識點:3 月是故鄉明
    4、不管我離開我的故鄉多遠,我的心立刻就飛回去了。我的小月亮,我永遠忘不掉你!這段話通過世界各地的月亮與故鄉的小月亮作對比,表達自己對故鄉的思念之情。 4、不管我離開我的故鄉多遠,我的心立刻就飛回去了。我的小月亮,我永遠忘不掉你!這段話通過世界各地的月亮與故鄉的小月亮作對比,表達自己對故鄉的思念之情。
  • 《月是故鄉明》的結尾是太倉促
    昨晚王茜華主演的《月是故鄉明》已經結束,我以為40集的電視連續劇只播了34集,真讓人措手不及。在電視劇中還是很安靜的。我總是覺得這麼匆忙完成有點太多了。不管你有多喜歡,結局就是結局,你就是一個普通人找誰去推理,甚至去推理找不著北。
  • 柳田明:故鄉
    原文@柳田明 載於中讀App順著沿南海的高速公路,三百二十公裡之外,就到了故鄉。其實是不想回去的。但我還是起了個大早,一個人坐上了回故鄉的車。之前三年回去一次,每走一步,都叫輕快。老家在潮汕的鄉下,這是今年的第四次回去了,每一次我都找不到那條通往故鄉的路,這些年它是一天換一個樣。而成年之後總是容易遺忘,習慣了承諾,又總是容易遺忘。習慣了習慣,一切都如白開水過喉一樣的過,無論是接納再盛的欣喜,還是胸口要挽留那一滴離別的不愉快,我們都不再如孩時那樣灑脫。衣服穿得多了,心就不再赤裸裸。
  • 《月是故鄉明》不要等到子欲養而親不在
    《月是故鄉明》中王茜華的母親老了老了還得了癌症,不想為兒女們添麻煩所以儘量瞞著兒女而寧願被冠上與人私奔的罪名,一身操碎了心卻不願意讓兒女操自己的心。這就是母愛的偉大。可是世界上的事情並不會因為我的祈禱而改變,母親該受到苦難並不是我們能阻止的,母親所付出的辛苦並不是每一個孩子都能理解。
  • 小學語文五年級下學期第一單元第三課《月是故鄉明》練習題
    《月是故鄉明》的作者是( )山東省聊城人,( ),精通12國語言的翻譯家,他所精精通的語言包括:古印度語、梵文、巴利文等尤其精通吐火羅文,是世界上僅有的精通此語言的幾位學者之一。生前曾撰文三辭( )( )( )等稱號。二、給下列字注音。
  • 《月是故鄉明》愛的世界沒有大小,老年人的愛情同樣讓人感動
    愛情是什麼,其實許多的人都是說不清楚,道不明白的,只知道我就是愛你,沒有原因,也不會有目的。所以愛情真的是美好而讓人感動的存在。載著心愛的人去旅遊心情倍爽在最近由王茜華主演的電視劇《月是故鄉明》中,有一個老頭深深地愛著一個老太太,只是由於老太太女兒的阻攔有點害怕,不得不壓下自己蠢蠢欲動的心而獨自傷神。
  • 唐詩閒讀:「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這首詩最有名的句子就是「月是故鄉明」,詩詞大會考的知識點也是這一句,康震先生說,杜甫棄官而去的原因是為官俸祿太少,全部的收入加起來不能養活自己的一家老小,這是真實的。
  • 五年級語文下冊《3.月是故鄉明》自學引導答案整理及精美語段摘抄
    《月是故鄉明》自學引導、答案整理及精美語段摘抄。第一層(第2-4自然段)以「有」為線索,回憶故鄉的童年生活,描繪了場院上數星星、古柳下點篝火、坑邊望月等美好的畫面。第二層(第5、6自然段)寫了離開故鄉後在各地望月的經歷,以各地美麗的月亮,襯託出故鄉月亮的美,表達了「月是故鄉明」的思鄉之情。「小月亮」的稱呼,凝聚的是作者對故鄉和童年的深情。
  • 從五下課文《月是故鄉明》中,感受季羨林老先生生命中飄蕩的鄉愁
    每個人都有故鄉,每個人的故鄉都有月亮。自古以來,月亮就寄託了中國人的思鄉之情。今天我們要一起來學習一篇表達思鄉之情的散文,這篇文章就是五年級語文下冊的第三篇課文——《月是故鄉明》。了解作者,感知往事和經歷這篇文章的作者是季羨林。
  • 課文學習|五年級下冊課文3《月是故鄉明》微課堂:朗讀+視頻+生字+知識點+同步練習
    4、不管我離開我的故鄉多遠,我的心立刻就飛回去了。我的小月亮,我永遠忘不掉你!這段話通過世界各地的月亮與故鄉的小月亮作對比,表達自己對故鄉的思念之情。段落大意:第一部分(1):簡單闡釋「月是故鄉明」這句思鄉名句的含義。第二部分(2~4):回憶故鄉和童年的生活。第三部分(5~6):寫離開故鄉後的生活,表達對故鄉的一片深情。第四部分(7):抒發對故鄉月亮的思念之情。
  • 我與故鄉的距離
    從大學開始就常年在外,故鄉對我來說早已是情感歸宿大於現實意義。因為疫情,我退掉了機票,兩年沒回老家過年了。深圳這邊過年的氛圍比老家淡很多,風俗也很不一樣。如果能夠回老家,那麼過年的流程大致是這樣:年前一周左右,爸媽開始準備過年期間的各種年貨和熟食,伴隨打掃和整理屋子,貼對聯窗花,準備即將送出去的大大小小的紅包。
  • 中秋團圓|月是故鄉明 中華兒女傳鍾情
    露是今夜白,月是故鄉明」——蘇軾中秋月圓的夜晚,打動我們從不是皎潔的明月,而是千百年來它被賦予那份特別溫暖的含義,——闔家團圓的盈盈笑意。「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李白臨近中秋——這個與春節其名的中國傳統節日,相信很多遊子早已訂上返鄉的車程,而這一現象雖無人組織,確是心知所向。家的味道愈顯濃烈。值得一提的是中秋自古便有著家家祭月、賞月、做花燈、吃月餅、飲桂花酒等習俗,預示著闔家團圓、幸福、和諧。正如蘇東波的「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張九齡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 故鄉造句和解釋_故鄉的例句有哪些 - 小孩子點讀
    故鄉(gù xiāng)。近義詞有:故裡,家鄉,家園,鄉裡,梓裡,梓鄉,桑梓,老家,故土。反義詞有:異鄉,異域,他方,他鄉。家鄉。出生或長期居住過的地方。[冰心《我的故鄉》:「我生於一九零零年十月五日(農曆庚子年閏八月十二日),七個月後,我就離開了故鄉——福建福州。」]故鄉在教材中的例句:1、我的故鄉在江南,我愛故鄉的楊梅。
  • 世人只知「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卻不知下一句的苦,都是淚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一千兩百多年前的詩句,在今天讀來,依然會讓人血脈僨張。變的是時間,是地點,也是整個時代。不變的卻是同詩人一樣,每一位中華兒女心中的那份濃濃的思鄉情。這就是中國古詩詞的魅力。譬如,世人只知「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卻不知下一句的痛,都是淚。本文就讓我帶領大家重溫杜甫的這首千古名作《月夜憶舍弟》,去體會杜甫當時感人至深的思想感情。《月夜憶舍弟》是杜甫創作的一首五言律詩。全詩託物詠懷,格調沉痛,真摯感人,可謂字字都是淚。在詳細看這首詩之前,很有必要了解一下它的創作背景。
  • 探訪電視劇《月是故鄉明》拍攝現場 資中群眾演員成「主角」
    正是因為這如詩如畫的風景作為明年決勝全面小康社會的獻禮片資中的首部電視劇《月是故鄉明》選擇在資中楊柳灘開拍該劇自開拍以來,受到全縣群眾熱烈關注,很多人積極報名參演群眾演員,每天在朋友圈曬照片的更是很多開機以來,作為負責統籌《月是故鄉明》群眾演員拍攝工作的領隊,曾君忠全天候劇組跟拍,每天根據劇組拍攝需要,既要聯繫篩選群眾演員,又要負責群眾演員的安全,每天早出晚歸,但他對自己能參加拍攝工作感到非常榮幸。小編了解到,目前,義務參與拍攝的資中群眾演員已達1000餘人次,最小年齡為3歲,最大年齡為86歲。
  • 杜甫《月夜憶舍弟》: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 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 「月是故鄉明」,也是寫景,卻與上句略有不同。作者所寫的不完全是客觀實景,而是融入了自己的主觀感情。明明是普天之下共一輪明月,本無差別,偏要說故鄉的月亮最明;明明是作者自己的心理幻覺,偏要說得那麼肯定,不容質疑。然而,這種以幻作真的手法卻使人覺得合乎情理,這是因為它深刻地表現了作者微妙的心理,突出了對故鄉的感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