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刻大山的民族-哈尼族服飾文化展」在周口店遺址博物館開幕

2020-12-19 千龍網·中國首都網

「雕刻大山的民族——哈尼族服飾文化展」在周口店遺址博物館開幕,領銜展出的是擁有1000年歷史、幾度瀕臨絕跡的哈尼樹皮衣。

展櫃裡,一套樹皮「套裝」看上去並不起眼兒。專家介紹,這種衣服的歷史至少有1000年,在哈尼族口傳的歷史故事中仍可追索到樹皮衣的蹤跡。古時,雲南南部的哈尼族先民白天穿樹皮衣遮身,夜間蓋樹皮被禦寒,勞動中用樹皮包盛物品。但隨著社會的發展,至19世紀初,樹皮衣逐漸消失。

上世紀九十年代,雲南匠人張衛平走村串寨,靠著與老人攀談,一點一點地收集製作樹皮衣的資料,並成功製作出樹皮衣。講解員介紹,「用這種『布』縫製的衣服質地柔軟,輕盈透氣,可穿三五年。」

展廳裡,除了色彩豔麗的哈尼族傳統服飾,還有一部分東南亞地區的服飾。講解員解釋:「元、明以來,居住在中國雲南的哈尼族逐漸南遷,進入東南亞地區,稱為阿卡人。展覽展示的就是越南、寮國、泰國以及寮國阿卡典型服飾。」

據悉,展覽將持續到11月20日。

相關焦點

  • 56個民族服飾——哈尼族服飾!
    哈尼族哈尼族人多居住在雲南省的西部,是一個開墾梯田種植稻穀的山地農耕民族,獨特的生存環境形成了哈尼族多姿多彩的服裝服飾文化。哈尼族服飾是哈尼族傳統文化的精髓,不僅僅是簡單的禦寒防風蔽身之物,它承載著極其豐富的文化信息,構成展示和追憶祖先遷徙壯舉英雄業績的物化態載體。
  • 首屆北京網紅打卡地展播:周口店遺址博物館
    人文景觀類——周口店遺址博物館周口店遺址博物館位於房山區周口店龍骨山腳下,是一處自然科學類博物館。新館建成於2014年,它已經是第三代博物館了。從300平米,到1000平米,再到現在的8000平米,是周口店遺址保護工作做得越來越好的明證。
  • 雲南民族文化行:哈尼族彝族傳統民族服飾
    哈尼族兒童傳統服飾  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滕芸 趙芳薇):位於雲南省東南的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人口以哈尼族和彝族為主,傳統的民族文化締造了這一地區燦爛的文明。不同的生產活動、生活方式、民情風俗以及地理環境,造就了豐富多彩且各自獨特的民族服飾,特別是彝族支系繁多,每一個支系又有自己的民族服裝。每一種色彩,每一個配飾都是自然與人文的巧妙融合,服飾裡鑲嵌了歷史,融入他們各自的性格,更襯託出哈尼族和彝族人民的心靈手巧和對美好生活的願景。
  • 唐山博物館新展《「我」從遠古走來——周口店遺址文物展...
    12月19日《」我」從遠古走來--周口店遺址文物》在唐山博物館開展唐山博物館策劃了精彩的社教活動,為展覽拉開了序幕活動一 「遠古時裝秀」身著遠古時代服裝,體驗史前文明的獨特魅力,變身原始人!唐山電視臺進行現場採訪提到人類起源,每一個學過歷史的中國人便會想到雲南的元謀人、陝西的藍田人,周口店的「北京人」......這是銘刻在中國人記憶裡的遠古文明的典型代表。今天讓原來寫在書本上的文字,以展覽的形式呈現在觀眾眼前,你想了解人類從哪裡來嗎?請關注「我」從遠古走來--周口店遺址文物展。展覽從2020年12月19日至2021年3月1日。
  • 「高山景行——孔子文化展」在國家博物館開幕
    ……——《論語》「高山景行——孔子文化展」展覽主題牆值此孔子誕辰2570周年之際,「高山景行——孔子文化展」於2019年12月27日在中國國家博物館開幕。展覽由中國國家博物館依託館藏文物資源,聯合國內文博單位策劃推出,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具體實踐,也是國家博物館聯合地方文博機構、研究機構合作舉辦歷史文化系列展的重要成果。
  • 傳統服飾及創新設計展演將亮相山東博物館「明代服飾文化展」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師文靜備受期待的「衣冠大成——明代服飾文化展」即將於2020年9月29日下午2點整在山東博物館開展。此次展覽是一段跨越時空的對話,是一次穿越古今的邀約,更是一場連接傳統與時尚的視覺盛宴。
  • 記者帶你揭秘山東博物館的「衣冠大成——明代服飾文化展」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秦文 濟南報導9月11日,山東博物館召開「明代服飾文化展」媒體見面會。記者從會上獲悉,由山東博物館與孔子博物館聯合主辦的「衣冠大成——明代服飾文化展」將於2020年9月29日在山東博物館二樓12號展廳正式開展,展期暫定為3個月,屆時觀眾們可以近距離的感受明朝服飾的端莊儀態與宏美氣度。伴隨著中華傳統文化的復興,漢服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成為街頭流行。
  • 江秀影雕刻藝術暨印石篆刻文化展開幕!
    江秀影雕刻藝術暨印石篆刻文化展開幕!2020/12/24 16:24:39 來源:財訊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列印】【關閉】核心提示:12月23日下午 ,由福建省絲路藝術館與福州市壽山石行業協會聯合主辦的「石秀天成——雕刻藝術暨印石篆刻文化展」在杭州西湖孤山寶印山房拉開序幕。冬日的西湖,有些許冷清。
  • 足不出戶逛展覽:全國博物館網上展覽資源推薦(第五批)
    】207.慷慨悲歌——燕趙故事【河北博物院】208.望長城內外——清盛世民族團結實錄【承德博物館】209.廊坊的足跡【廊坊博物館】210.楮墨增華——明清山西書畫藝術【山西博物院】211.八路軍抗戰史陳列
  • 明代服飾文化展在山東博物館開展,還有精美文創可以買買買
    29日下午,「衣冠大成——明代服飾文化展」在山東博物館開展,孔府傳世文物「香色麻飛魚貼裡」吸引市民駐足。 新時報記者黃中明 攝9月29日下午,由山東博物館和孔子博物館聯合主辦的「衣冠大成——明代服飾文化展」在山東博物館隆重開展。
  • 「 清微淡遠—中國古琴文化展」在中國園林博物館盛大開幕
    2019年5月25日由中國園林博物館主辦,中國傳統文化促進會古琴文化藝術委員會、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樂器改革製作專業委員會及北京古琴文化研究會協辦的"清微澹遠——中國古琴文化展"在中國園林博物館第三展廳正式開展。
  • 「衣冠大成——明代服飾文化展」今日在山東博物館...
    齊魯網·閃電新聞9月29日訊 中國服飾文化發展源遠流長,服飾是華夏文明的具象載體。9月29日下午,由山東博物館和孔子博物館聯合主辦的「衣冠大成——明代服飾文化展」在山東博物館隆重開展。此次展覽為期3個月,是山東省博物館聯盟成立後舉辦的又一場重磅展覽,山東博物館和孔子博物館收藏的明代傳世成衣實物,其體系之完整、色彩之鮮豔、款式之齊全、保存之完好、紋飾之精美,在國內甚至是世界博物館界都是首屈一指。展覽精選有代表性的明代服飾文物,輔以古代書畫、青銅器、玉器、金銀器、瓷器等共80餘件珍貴文物,在定製的展廳中為觀眾呈現無與倫比的大明風華。
  • 哈尼族豪尼服飾:穿在身上的文化符號
    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哈尼族豪尼人創造和保持了自己獨特的服飾、語言、習俗等傳統,是當地哈尼族歷史的縮影。在勞作之餘,村中年長一點的婦女帶領著年輕人們,紡線、織布、染布、縫衣、刺繡等製作哈尼服飾。哈尼族豪尼人服飾上的色彩、紋樣、款式和配飾都有著特殊的含義,用一針一線繡出的每個花樣和圖案都記載著神話傳說,或民間故事,或喻指開天闢地,或暗示祖先遷徙,或表白某種崇尚……那些被磨得光滑閃亮的銀飾,有的代表著身份地位,有的表示著對祖先英雄業績的紀念緬懷
  • 2019年12月20日國家博物館只立千古—紅樓夢文化展開幕
    國家博物館只立千古——《紅樓夢》文化展  展覽時間:2019年12月20日開幕,展期三個月(具體時間還未官宣,有消息會第一時間更新)  展覽地點:國家博物館 北2、北3  A:本次「只立千古——《紅樓夢》文化展」不單純只是版本展示,作為「文化展」,我們緊緊圍繞在「中國文化」的核心上,力求將大眾文化的普及性與學術研究的嚴謹性緊密結合。
  • 《前程似錦——蘇州宋錦文化展》在廣州即將開幕
    本次文化展的部分展品。(央廣網發 通訊員供圖)央廣網廣州7月22日消息 2020年7月22日,由孫中山大元帥府紀念館和蘇州絲綢博物館聯合舉辦的《前程似錦——蘇州宋錦文化展》開幕,展期至9月22日。宋錦紋樣典雅精緻,色澤華麗柔美,被賦予「錦繡之冠」美譽,常用於書畫裝裱、鋪墊陳設、服飾幔帳等,最具文人雅士之韻。宋代以文人治天下的國策,為「雅」文化的蓬勃發展創造了得天獨厚的人文環境。所謂「晉人尚韻、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其中「尚意」指的就是宋代「雅」的文化審美意境。宋代文人雅士熱衷書畫成風,風格上更趨儒雅。
  • 雲南少數民族服裝服飾暨非遺文化展亮相高雄佛光山1/9
    雲南少數民族傳統服裝服飾集中亮相,吸引眾多遊客觀賞。(中國臺灣網 劉燕萊 攝)  中國臺灣網2月17日高雄訊 (記者 劉燕萊)多民族的雲南是服飾的寶庫。2月10日至3月18日,「七彩雲南·相約臺灣」文化月系列活動在佛陀紀念館本館二樓展廳舉辦雲南少數民族服裝服飾展暨非遺文化展,由雲南民族博物館挑選展出213套、572件的雲南少數民族傳統服裝服飾集中亮相,吸引眾多僧人和遊客觀賞。
  • 30餘件明代服飾文物山東博物館展出 重現「大明風華」
    「衣冠大成——明代服飾文化展」9月29日在濟南開幕。 趙曉 攝中新網濟南9月29日電(趙曉)由山東博物館與孔子博物館聯合主辦的「衣冠大成——明代服飾文化展」9月29日在濟南開幕,共展出30餘件明代服飾文物,從禮儀文化、織繡技術等多角度為觀眾重現「大明風華」。此次展覽共展出30餘件明代服飾文物,體系完整、保存完好、色彩鮮豔。
  • 「沉銀重現——四川江口古戰場遺址考古成果展」 在廣東省博物館開幕
    7月4日,由廣東省文物局、四川省文物局和眉山市人民政府指導,廣東省博物館和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主辦,眉山市彭山區文物保護管理所協辦的「沉銀重現——四川江口古戰場遺址考古成果展」在廣東省博物館開幕,展覽開幕儀式在省博物館二樓大堂舉行。
  • 一座展示民族文化的專題博物館
    我每次旅行,首選就是當地的博物館,那裡濃縮了這座城的一切……廣西民族博物館位於邕江之畔,是一座展示民族文化的專題博物館,於2008年12月建成,2009年5月1日對公眾免費開放。現為國家一級博物館、全國文明單位和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基地。
  • 新華·博物館日報(第211期):「高山景行——孔子文化展」在中國...
    宣城市博物館外觀【唐豐陵陵園發掘出乳闕遺址 其上闕體為三出闕結構】近日,陝西省考古研究院考古人員在唐豐陵陵園遺址內發掘出乳闕遺址,其上闕體為三出闕結構。唐豐陵位於陝西省富平縣曹村鎮,是唐代皇帝唐順宗的陵墓。2019年,陝西省考古研究院對陵園的西乳闕遺址和下宮南側建築遺址進行了考古發掘,還對陵園石刻進行了調查和清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