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四川籍七位大將:蜀漢遊泳五位,最強的他卻遠走它鄉!

2020-12-22 顛覆歷史

俗話說,千軍易得,一將難求。這句話說明,一個優秀的將領,比一群士兵,更能左右一場戰爭局勢的走向。這也是為什麼,無論是現在還是古代,所有的國家都把大量的資源花費在軍事人才的培養上面。在戰亂的三國時期,各個勢力對於人才的需求都很旺盛。而在蜀地立足的劉備,更加注重對人才的尋找。在三國的晚期,蜀漢就出了七位名將。

張任

當時龐統建議奪取益州,劉備因此率軍進攻益州,但是沒有想到張任當時被劉璋派往漢中,防備劉備的進攻。張任憑藉自己的傑出的軍事才華,多次抵擋了劉備軍隊的進攻。但是獨木難支,最後也被劉備抓住。劉備苦勸丈人投降,但是張任堅持老臣不事二主。於是被殺,劉備為這件事可惜了很久。這也是為什麼陳壽再給他著書立傳的時候,稱張任:少有膽勇,有志節。

王平

第二位將軍是王平,王平因為幫助馬謖在街亭失守的時候,率領軍隊全身而退受到諸葛亮的嘉獎而名聲大震。王平原來是魏國的將軍,但是一次戰鬥中,被諸葛亮俘虜,加上和魏國將領徐晃有矛盾。於是就投降蜀漢,官至鎮北大將軍,守護蜀漢北部地區的安寧。陳壽稱頌他:果壯,警朗有思理。

黃權

黃權原本是劉璋的部將,後來劉璋戰敗,劉備領益州牧。黃權才向劉備投降。後來劉備討伐魏國,但是全中了埋伏,黃泉留下斷後。但是獨木難支,就投降了魏國,並且官至鎮國大將軍。黃權可以說是這些將軍中最厲害的了,因為他不光軍事才能很高,而且她對於水利工程多有了解。這在酈道元的《水經注》中有記載。

馬忠

馬忠原來是吳國的將領,他武藝高強。在關羽敗走麥城的時候,就是馬忠在城外設伏,成功的活捉了關羽。還活捉了趙雲的兒子趙忠。這就說明了馬忠的武藝很高,後來馬忠戰敗,投降了蜀國。官至鎮南大將軍。和王平等人並稱為蜀漢的平安三侯。

張翼

張翼在諸葛亮去世後,在姜維多次組織的討伐魏國的戰鬥中嶄露頭角。曾經大敗雍州刺史王經的隊伍。因此成功地和姜維攻下了狄道城。不過張翼的結局有些悲哀,鍾會攻擊蜀國的時候,張翼在亂軍之中被殺,蜀漢少了一位能徵善戰的將領,滅亡也難免了。

句扶

句扶是和王平齊名的猛將,當時的人們評價:前有王、句,稱美荊楚。句扶不光是軍事才能出眾,而且他為人寬厚,且忠誠勇敢,徵討南蠻、北伐曹魏多次立下戰功,後被蜀漢朝廷封為宕渠侯。之後又遷升為左將軍。病逝於成都,也算善終。

張嶷

張嶷沒有參加過北伐的戰爭,他主要負責的蜀地的治安,他多次平定南蠻的叛亂,被諸葛亮委以重任。又打通了越巂郡到成都的道路,很受到人民的擁戴,後來他在一次戰鬥中不幸戰死,越巂郡民都痛哭流涕,並為其立廟,四時祭祀。可惜的是當時的天下大勢已經不可以逆轉了,要不然憑藉他們的才華,蜀國也不會那麼早就敗亡了。

相關焦點

  • 蜀漢有五虎大將,曹魏有五子良將,孫吳大將中誰能進前五呢?
    大概原因是《三國演義》主要以曹劉爭霸為主線,主要篇幅都在寫曹操、劉備方面的事,因此對曹劉手下的大將也著墨甚多,就有意無意把孫吳方面淡化 了。但我們不可因此小覷東吳,在魏蜀吳三國之中,曹魏實力最強,東吳次之,蜀漢最為靠後。最後結局也是魏滅蜀,晉滅吳,一統天下。既然孫吳方面實力在三國中排第二,自然文臣武將也肯定能人輩出。
  • 三國中蜀漢第一戰將——獨自迎戰魏、吳兩國的11位一流猛將
    漢末三國,烽煙四起,群雄逐鹿天下。那段歷史是個名將輩出的時代,魏蜀吳三國都有一流戰將,威震沙場,守土開疆。漢末三國那段歷史中,諸侯混戰,大小戰事不斷。我們所熟悉的有曹操擊敗袁紹的官渡之戰,孫、劉聯軍擊敗曹操的赤壁之戰等等。但是有一場大戰,魏、吳兩國幾乎出動了當時最豪華的陣容,只為擊敗一位蜀漢大將。而這位蜀漢大將,獨自面對了魏、吳兩國十一位一流的猛將。
  • 蜀漢最長壽大將,彎弓射白猿,白猿一個舉動讓他感嘆:我陽壽已盡
    蜀漢最長壽大將,彎弓射白猿,白猿一個舉動讓他感嘆:我陽壽已盡 蜀漢集團最長壽的加上黃忠只有五個人,黃忠,趙雲,費禕,廖化,是的,就是「蜀中無大將,廖化做先鋒」的廖化,他是三國活化石,從三國建立一直到三國滅亡,見證了一個朝代的興衰!至於費禕,活了85歲高齡,
  • 蜀國有位大將比魏延還強,卻神秘消失,1000年後才被發現
    在《三國演義》中,蜀漢到了中後期面臨著一個最大的問題,就是關羽、張飛等名將漸漸老去,但新的將領遲遲未能成長起來,導致有一句俗語叫做「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但實際上,蜀漢的人才並未像小說中描述的那麼少,很多只是因為名氣比不上關羽等人,漸漸消失在小說裡。蜀國有位大將比魏延還強,卻神秘消失,1000年後才被發現。
  • 三國名氣最大的六位前將軍:東吳一人,蜀漢兩人,曹魏三人!
    在漢末三國時期,不少著名的武將就被封為前將軍。其中,就以下六位「前將軍」,擁有比較高的名氣,並且隸屬於魏蜀吳三國。 四、關羽(蜀漢) 關羽(?~220年),字雲長,小字長生,河東郡解縣(今山西省運城市鹽湖區解州鎮)人。漢末三國時期的名將。
  • 三國一共有11位皇帝,在位時間最長的是劉禪,最短的又是誰?
    但更可悲的是他制定九品中正制,重用士族,意在為朝廷選才,卻被世家大族玩弄,壓榨了曹魏宗室,士族迅速掌握了權勢,成為曹魏的毒瘤。魏晉南北朝時期,曹丕在位七年,公元226年第二個皇帝是曹丕,即曹叡。曹丕死後,他成為曹丕的長子。曹叡雖然年紀不大,但也是一位很厲害的主兒,指揮司馬懿等人抵禦了蜀國、吳國的數次進攻,並平定了鮮卑,消滅了公孫淵。
  • 三國鼎立,蜀漢最弱?看看蜀國的真正實力
    三國時期,群雄爭霸,當時劉備佔領西川,他手中的兵力也是眾說紛紜,那麼蜀漢的實力到底如何呢?劉備早期顛沛流離,投靠過多個諸侯,後於赤壁之戰與孫權聯盟擊敗曹操,然後將荊州取到手中,而後進取益州,建立蜀漢政權。
  • 盤點三國最厲害的十位猛將,誰是你心中的第一?
    盤點三國最厲害的十位猛將,誰是你心中的第一?漢末三國時代英雄輩出,湧現了一大批猛將,武藝高強,勇猛善戰。在民間,有一呂二趙三典韋,四關五馬六張飛,七黃八許九姜維之說。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正史中那十位最厲害的三國猛將。
  • 五虎大將誰對蜀國貢獻最大?馬超,他為蜀國立下一件大功遠超關羽
    一提起「五虎大將」,熟悉三國歷史的人,都會想起關羽、張飛、趙雲、黃忠、馬超幾個人。其實,「五虎將」只是《三國演義》中的說法,正史《三國志》並沒有這麼說,只是把他們五個人的生平傳記並列而已。不過,在當時的蜀國武將中,也確實是以這五個人為主要骨幹,因此羅貫中這麼寫也是言出有據。
  • 三國時期十三位歷史有名的帝王,大家不要只知道曹操,劉備和孫權
    2、漢昭烈帝:劉備劉備(161年-223年6月10日),即漢昭烈帝(221年—223年在位),字玄德,東漢末年幽州涿郡涿縣(今河北省涿州市)人,西漢中山靖王劉勝的後代,三國時期蜀漢開國皇帝、政治家,史家又稱他為先主。
  • 三國殺:盤點三國最強謀士武將,SP徐庶第一,陳宮墊底!
    伴隨著《三國殺移動版》在國內的爆紅,越來越多的人喜歡上了這款遊戲。在遊戲中英雄各具特色,每一位武將都擁有著自己的特色。今天小編為大家盤點一下最強謀士武將,快來看看有沒有你喜歡的武將呢?第一位:SP徐庶作為"身在曹營心在漢"的典故人物,徐庶在《三國殺》中也擁有著不少的人氣。除了是唯一一位擁有著魏勢力邊框的蜀漢武將,SP徐庶的【無言】與【舉薦】兩個技能更是廣受玩家們的好評,這樣一流的戰力,不愧是頂級的三國謀士。
  • 三國轉折之戰:蜀漢搖搖欲墜,曹魏損兵折將,孫吳卻吃飽喝足
    ,不然他還真的說跑就跑了。這兩名大將對於當時的孫權來說也算是左右手,尤其是蔣欽,即便他在史書上並不是特別的出名,但是他卻也立下了赫赫戰功,是非常優秀的一名大將,但卻在回歸的路程中病死了,想想也是可惜。而呂蒙則是一直受孫權重用的對象,但最後卻莫名其妙的死了,想想也是可惜,不過據說是孫權親自毒死的。
  • 他是蜀漢短命的罪魁禍首,葬送了70萬大軍,否則劉備早稱帝了
    也不要忘記點讚哦~親,看的開心可以點個在看小說《三國演義》中「桃園三結義」的故事流傳千古,想當年劉備、關羽和張飛三位有著雄心抱負的壯士意氣相投,三人結為兄弟,這才有了日後他們三兄弟從最初無權無勢到最後建立蜀漢大業的壯舉。
  • 三國中最忠誠的六大名將,關羽第二張飛落榜,排第一的他毫無爭議
    也不要忘記點讚哦~親,看的開心可以點個在看忠將歷來是被大家歌頌的,說明這位大將是能夠信任的,三國時張飛、關羽和劉備結義的故事就流傳至今,曹操欣賞關羽的才能,好吃好喝的供著,結果關羽還是選擇回到了劉備身邊,成為了一樁美談。要說忠誠,有一名大將遠超關羽,三國中最忠誠的六大名將,關羽第二張飛落榜,排第一的他舉世公認。
  • 三國十大謀士排行榜,司馬懿僅排前五,蜀漢五人上榜!
    三國時期蜀漢宰相,與諸葛亮、董允、費禕合稱「蜀漢四相」。也是蜀漢後期不可多得的人才,諸葛亮死後,他成為了大將軍盡心竭力的輔佐劉禪,並對諸葛亮伐魏的策略,做了潛心的研究 曾制定由水路進攻曹魏的計劃,但未被採納。延熙九年(246年),蔣琬病逝,諡號「恭」。
  • 三國中最能作死的5位奇才,兩位敢罵曹操,兩位看不起劉備父子!
    終因導致曹操手下大將許褚對他不滿,並斬殺了他!第二位:彭羕彭羕,廣漢人,從小心懷大志,但是為人囂張,喜歡誹謗別人,所以受到了劉璋的處罰。後來劉備攻下益州後,龐統因欣賞他的才華,就把他舉薦給了劉備。剛開始劉備非常欣賞他,但是慢慢發現他比較囂張自矜,還喜歡打小報告,這種搗亂分子劉備不敢把他留在成都,於是就把貶為江陽太守。
  • 三國五大先登猛將:蜀漢黃忠,曹魏樂進,東吳甘寧、凌操和丁奉
    何謂「先登」?字面的理解就是先於眾人而登,通俗點說就是衝鋒在前;每戰先登意思就是每次打仗總是第一個衝在前面,頗有點身先士卒的意思,延伸之意其實說的就是衝鋒在前的先鋒大將;與此相對應的職位大都是折衝校尉,折衝將軍以及破賊,討寇,討虜等等名號的校尉或將軍居多。三國時期這樣的猛將也不少,今天就說一說正史中的三國五大先鋒猛將:蜀漢黃忠,曹魏樂進,東吳甘寧凌操和丁奉,分別是蜀漢一人,曹魏一人,東吳三人。
  • 英雄不問出處,在三國時期有哪些足智多謀的人?他被稱為「毒士」
    可以說在三國時期是有著很多的戰爭的,而對於這些戰爭來講也是湧現出了很多的大將和謀士,而在這篇文章中,小編要跟大家說一說的就是在三國時期,那些足智多謀的人。可以說對於他們來講,每一個都是有著非常大的才智的,首先第1位就是周瑜。
  • 三國有兩個「馬忠」:一個為蜀漢效力,另一個斬殺關羽!
    其中,第一位李豐袁術的部將,在東漢末年被曹操擊殺;第二位李豐是魏國大臣,在高平陵之變後,李豐參與了廢黜司馬師的謀劃,因為事情敗露,所以被司馬師除掉;第三位李豐是蜀漢大臣李嚴的兒子,也即為蜀漢效力。同時,就筆者今天要說的馬忠,也出現了重名的情況。在漢末三國時期,存在兩個名為馬忠的將領。其中,東吳的馬忠大家應該比較熟悉,因為他俘獲並斬殺了關羽、關平父子。
  • 魏延死之後,除姜維之外,蜀漢還有哪些可堪重用的大將呢?
    魏延死後,王平升任安漢將軍,輔佐吳懿駐守漢中,兼任漢中太守,此後王平鎮守的漢中,給人一种放心的感覺,他甚至抵擋了曹魏大將軍曹爽率領的十萬大軍,得以保蜀漢多年安穩。 不過等到姜維出徵北伐的時候,王平年事已高,並沒有隨其出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