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千軍易得,一將難求。這句話說明,一個優秀的將領,比一群士兵,更能左右一場戰爭局勢的走向。這也是為什麼,無論是現在還是古代,所有的國家都把大量的資源花費在軍事人才的培養上面。在戰亂的三國時期,各個勢力對於人才的需求都很旺盛。而在蜀地立足的劉備,更加注重對人才的尋找。在三國的晚期,蜀漢就出了七位名將。
張任
當時龐統建議奪取益州,劉備因此率軍進攻益州,但是沒有想到張任當時被劉璋派往漢中,防備劉備的進攻。張任憑藉自己的傑出的軍事才華,多次抵擋了劉備軍隊的進攻。但是獨木難支,最後也被劉備抓住。劉備苦勸丈人投降,但是張任堅持老臣不事二主。於是被殺,劉備為這件事可惜了很久。這也是為什麼陳壽再給他著書立傳的時候,稱張任:少有膽勇,有志節。
王平
第二位將軍是王平,王平因為幫助馬謖在街亭失守的時候,率領軍隊全身而退受到諸葛亮的嘉獎而名聲大震。王平原來是魏國的將軍,但是一次戰鬥中,被諸葛亮俘虜,加上和魏國將領徐晃有矛盾。於是就投降蜀漢,官至鎮北大將軍,守護蜀漢北部地區的安寧。陳壽稱頌他:果壯,警朗有思理。
黃權
黃權原本是劉璋的部將,後來劉璋戰敗,劉備領益州牧。黃權才向劉備投降。後來劉備討伐魏國,但是全中了埋伏,黃泉留下斷後。但是獨木難支,就投降了魏國,並且官至鎮國大將軍。黃權可以說是這些將軍中最厲害的了,因為他不光軍事才能很高,而且她對於水利工程多有了解。這在酈道元的《水經注》中有記載。
馬忠
馬忠原來是吳國的將領,他武藝高強。在關羽敗走麥城的時候,就是馬忠在城外設伏,成功的活捉了關羽。還活捉了趙雲的兒子趙忠。這就說明了馬忠的武藝很高,後來馬忠戰敗,投降了蜀國。官至鎮南大將軍。和王平等人並稱為蜀漢的平安三侯。
張翼
張翼在諸葛亮去世後,在姜維多次組織的討伐魏國的戰鬥中嶄露頭角。曾經大敗雍州刺史王經的隊伍。因此成功地和姜維攻下了狄道城。不過張翼的結局有些悲哀,鍾會攻擊蜀國的時候,張翼在亂軍之中被殺,蜀漢少了一位能徵善戰的將領,滅亡也難免了。
句扶
句扶是和王平齊名的猛將,當時的人們評價:前有王、句,稱美荊楚。句扶不光是軍事才能出眾,而且他為人寬厚,且忠誠勇敢,徵討南蠻、北伐曹魏多次立下戰功,後被蜀漢朝廷封為宕渠侯。之後又遷升為左將軍。病逝於成都,也算善終。
張嶷
張嶷沒有參加過北伐的戰爭,他主要負責的蜀地的治安,他多次平定南蠻的叛亂,被諸葛亮委以重任。又打通了越巂郡到成都的道路,很受到人民的擁戴,後來他在一次戰鬥中不幸戰死,越巂郡民都痛哭流涕,並為其立廟,四時祭祀。可惜的是當時的天下大勢已經不可以逆轉了,要不然憑藉他們的才華,蜀國也不會那麼早就敗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