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破袋「神器」,文暉街道京都苑社區又想出了垃圾分類「金點子」

2020-12-13 瀟湘晨報

鋸弓改造的破袋「神器」,帶水龍頭、可以洗手的「茶桶」,還有「天線寶寶」觸角……在垃圾分類方面,星都嘉苑小區總有層出不窮的「金點子」,想居民所想、解居民之難。

垃圾桶扶手綁上扎帶

像「天線寶寶」的觸角

從前兩年開始,星都嘉苑小區40多個垃圾桶一個個都綁上了扎帶,左邊扶手一個、右邊扶手一個,就像「天線寶寶」的觸角一樣。乍一看,笨重的垃圾桶都顯得乖巧可愛了起來。

「天線寶寶」觸角

造型可愛倒是其次,京都苑社區衛生主任周濤告訴記者,最主要的還是為了乾淨衛生。

「以前打開垃圾桶都得用手去提那個扶手,有時候垃圾漏出來會沾到垃圾桶蓋和扶手上,大家都嫌髒,每次都是飛快地拉起扶手然後『咻』地丟進去。」周濤說。

後來社區想了個辦法,在垃圾桶扶手上綁個塑料扎帶,「這樣扔垃圾的時候只要拽著扎帶就能行了,不用直接接觸到桶蓋。」周濤說。

綁上扎帶以後,星都嘉苑小區的居民都說好,「以後丟垃圾再也不會把手弄得髒兮兮的了!」

閒置的塑料桶裝個水龍頭

這樣的「茶桶」用來給居民洗手

「天線寶寶」雖好,但時間長了以後,星都嘉苑小區的居民發現,「有時候丟完垃圾以後,手指頭上還是會黏黏的,不舒服。」「現在又是疫情期間,大家丟垃圾都要摸到扎帶,也擔心會有交叉感染的風險。」「要是丟完垃圾以後能洗個手就好了。」……

「有的點位有水龍頭,可以直接放水洗手,但有的點位沒有水龍頭,這可怎麼辦呢?」周濤又開始認真思考起了這個問題。

最近,志願者陶善德解決了這一難題。

陶師傅今年74歲,退休前是個水電工,退休後跟68歲的老伴兒徐崎流一起做志願服務,現在都在社區做垃圾分類志願者。他想到了一個解決方案:用帶水龍頭的「茶桶」給大家洗手。

「茶桶」

所謂的「茶桶」,其實就是個閒置的塑料桶,可以裝18公斤的水。陶師傅用衝擊鑽打了一個孔,然後花了15塊錢買了一個水龍頭,組裝在一起就成了「茶桶」。

把「茶桶」放在塑料凳上,下面再放個桶裝髒水,這樣扔垃圾的居民就有地方可以洗手了,一桶水差不多夠20個人洗手,水用完了再接。

周濤說,目前小區裡還只有這一個「茶桶」,流動著用,「我們和陶師傅正在發動居民收集閒置的塑料桶呢,想再多做幾個。」

不髒手的破袋「神器」

由鋸條和鐵絲條改造而成

還沒退休的時候,陶師傅經常在家做點手工。「家裡的鍋鏟、刨刀、鋼絲床、木質沙發、衣架等等都是我自己做的,老伴兒也會自己做衣服鞋子,穿的都是她做的,用的都是我做的。」說這話時,陶師傅的語氣裡是滿滿的驕傲。

10多年前退休後,陶師傅覺得自己一身功夫全沒了用處,總是閒不下來,鄰居下水道堵了、水龍頭壞了、燈泡不亮了,他都會幫著修一修。陶師傅還有個隱藏技能——理髮,他是理髮屋的志願者,經常幫社區居民免費理髮。

這不,DIY了「茶桶」出來之後,陶師傅又「閒不住」了,「現在易腐垃圾要破袋扔了,居民又嫌會弄髒手,我就想著能不能做一個破袋工具。」

陶師傅把家裡鋸弓上的鋸條拆下來,加上以前做衣架剩下的鐵絲條,一起改裝成了現在的破袋「神器」。

破袋神器

破袋「神器」怎麼用?陶師傅現場演示給記者看:把它卡在垃圾桶邊沿上,投放易腐垃圾時,把垃圾袋貼在鋸條上一扯,鋸齒就會劃破垃圾袋,將袋子裡的垃圾散落在桶裡。

不過陶師傅覺得,現在的破袋「神器」尚有些不足:「鋸條太窄,鋸齒最好也要再鋒利點。」「鐵絲條太輕,固定得不牢,破袋的時候一用力就容易掉下來。」

陶師傅已經找好了木條,要把它改造得更牢固,相信破袋「神器」2.0版本不久就會跟大家見面了。

周濤也表示,「茶桶」和破袋「神器」未來都會逐步推廣到整個社區。

【來源:青年時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西門街道「破袋神器」全覆蓋 助力廚餘垃圾「提純」
    本報訊(記者陳朝霞 通訊員勵彤 周秉)記者昨天從海曙區西門街道城建辦了解到,在全市的垃圾分類檢查中,西門街道垃圾分類合格率達到97.2%,相比以往提高了一倍多。短短幾個月時間,為何改變如此之大?西門街道城建辦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垃圾分類質量明顯上升,得益於轄區「破袋神器」的全面覆蓋。隨著垃圾分類工作的深入,西門街道積極展開對廚餘垃圾的深入「提純」,僅兩個月時間,就為轄區85個垃圾分類投放點安裝了廚餘垃圾「破袋神器」,實現了投放點「破袋神器」的全覆蓋。
  • 破袋神器、自製花肥……這份垃圾分類「三十六計」,快點收藏
    近日,《新民晚報》匯集了垃圾分類實踐中湧現出的很多「金點子」,這「三十六計」既集中體現了上海市民的智慧,也是上海市民參與感、獲得感的鮮活反映。第一計神器一出 一秒破袋「破袋神器」——在溼垃圾桶的邊緣,掛一個湖綠色的傢伙,「神器」由廢舊鋼材做成,呈直角掛在桶壁上,鋸齒斜斜向下。
  • 一秒拆袋解袋 「破袋神器」讓垃圾分類無憂
    浙江在線11月15日訊(通訊員 甘曉培)易腐垃圾怎麼投?裝易腐垃圾的塑膠袋屬於什麼垃圾?近日,在溫州甌海區麗岙街道盛嶂家園小區內的易腐垃圾桶邊沿,出現了一個備受居民喜歡的「破袋神器」。  這個「神器」工具小巧輕便,底部是一根鋸齒,頂部通過鎖扣擰緊在垃圾桶邊沿。
  • 破袋「神器」上崗,10秒左右自動破袋,廚餘垃圾投放不髒手
    破袋神器東城區崇外街道崇文門西大街社區破袋機器人10秒左右自動破袋「聽說咱們院兒來了個能自動拆垃圾袋兒的機器,哪個是呀?」昨天一早,崇西小區6號樓樓下,居民李阿姨拎著一袋廚餘垃圾,還沒走到垃圾桶旁就向垃圾分類指導員打聽了起來。
  • 通州居民發明破袋神器 垃圾投放兩秒破袋不髒手
    日處理能力達2530噸的有機質垃圾處理站,已完成初步方案設計……一組組數字,記錄的是通州區推進垃圾分類工作的堅實腳印,也奠定了十月份垃圾分類綜合排名在城區中位列第一的好成績。通州居民發明破袋神器 垃圾投放兩秒破袋不髒手張新向居民演示「破袋神器」使用方法。「不用太往裡,您在上邊一帶就劃開了。」張新是通州區永順鎮惠蘭美居小區的垃圾分類督導員。每天一大早,他都會早早來到自己負責的垃圾投放點。
  • 生活垃圾分類4個月成績喜人,鼓勵「破袋」提高廚餘垃圾純淨度
    扔廚餘垃圾的時候是「破袋」還是「帶袋」最受市民關注。在昨天下午市城市管理委召開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實施4個月新聞發布會上,市城市管理委相關負責人明確表示,當大部分人能準確進行垃圾分類、習慣養成後,投放廚餘垃圾可以從「破袋」到「開袋檢查」再過渡到「帶袋投放」。
  • 北京垃圾分類的「破袋」尷尬:廚餘垃圾分出量猛增,但部分小區仍...
    垃圾分類是一個系統工程,其中收運體系包括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和分類處理4個環節。原本在收集環節,只需要將分類投放的垃圾用分類垃圾車單獨運走,保證不「混裝混運」即可。之所以出現二次分揀任務繁重的情況,與北京垃圾分類制度設定中在分類投放和分類運輸兩個環節中對破袋的要求不一致不無關係。
  • 垃圾分類徵集金點子,學生創意多 溼垃圾入桶自動降溫
    夏天溫度高,溼垃圾加速腐敗,有臭味還孳生蚊蠅。捏著鼻子湊近垃圾桶破袋,成為一些居民的「不愉快」體驗。這種問題,其實用一隻特殊設計的垃圾桶就能解決。日前,由上海市綠化市容局聯合市教委、團市委共同發起的生活垃圾分類「小發明、好方法、金點子」徵集活動上,一大批來自上海在讀學生的創意聚焦垃圾異味處理和垃圾智能分類投放,令人耳目一新。 高溫不臭的溼垃圾桶愚一小學向紅分校五(1)班的劉一睿設計製作了「小區自動感應破袋防蟲隔臭溼垃圾桶」。這種垃圾桶有兩種功能:防臭和破袋。
  • 定時定點 開袋檢查 破袋投放 宜昌城區19個試點小區將實行垃圾分類...
    2020年12月30日,記者從宜昌市居民小區生活垃圾定時定點、開袋檢查、破袋投放和臨街門店精準分類、巡迴收集試點工作推進會上獲悉,我市將開啟城區居民小區定時定點、開袋檢查、破袋投放和臨街門店精準分類、巡迴收集試點工作,首批試點小區共19個。
  • 怎麼分、怎麼扔:處理廚餘垃圾「破袋」環節有點難
    具體而言,深圳市財政將採用「以獎代補」的方式,按照各區每年實際撥付的生活垃圾分類激勵補助資金的50%,對各區予以經費補貼。廚餘垃圾要不要破袋?在垃圾分類的過程中,扔廚餘垃圾時要將垃圾倒出,再將垃圾袋扔到其他垃圾的桶中,這是北京新版條例中要求的破袋處理。有市民提出,廚餘垃圾破袋過程不僅容易弄髒雙手,破袋後還會導致垃圾散發臭味。
  • 人人參與垃圾分類 建設綠色美麗社區
    2017-12-26 16:27 | 浙江新聞客戶端見習記者 殷晗珺 記者 朱克斐12月25日,上虞經濟開發區(曹娥街道)德濟苑社區榮獲「讓生活更美麗」——紹興市生活垃圾分類宣傳評選活動「最美社區」。榮譽的獲得離不開社區工作者和居民的努力付出,走在德濟苑社區的各個小區內,垃圾督導員向居民們普及垃圾分類的基本知識,居民們也都能自覺對垃圾進行分類。「大姐,綠色是廚餘垃圾,灰色是其他垃圾,扔垃圾前先看看顏色,給垃圾分分類。」「家裡的剩菜剩飯、菜梗菜葉、果皮果殼是廚餘垃圾,請放入綠桶!」在德濟苑社區的新興苑小區,垃圾督導員屠惠娟正不厭其煩地向丟放垃圾的居民普及垃圾分類的基本知識。
  • 天河|推廣垃圾分類、規範管理電動車...華工學子暢談社區治理「金點子」
    現場,9支參賽隊伍通過PPT、照片、海報、電子宣傳冊等材料向現場評委及學生代表闡述了所屬項目的團隊背景、實行計劃、預期成效等內容,展示了各具特色的社區治理「金點子」,贏得現場觀眾陣陣掌聲。」方案簡介:針對當前部分社區居民、學生不了解垃圾分類具體知識的現狀,團隊成員計劃以通過製作關於廚餘垃圾處理的宣傳視頻,組織開展環保教育主題系列活動,向社區居民及在校學生普及踐行生活垃圾分類的意義和益處。
  • 南苑街道萌娃手繪環保袋 垃圾分類大家學
    「小小守桶員」幫垃圾找對家、人人愛護環境保護地球家園、變廢為寶節約資源……一幅幅生動有趣的垃圾分類環保主題畫面呈現在了環保布袋上。8月29日,南苑街道陽光星苑南區社區組織開展了「萌娃手繪環保袋 垃圾分類大家學」暑期實踐活動,活動吸引了社區30餘名青少年參與。
  • 天熱廚餘垃圾要不要「破袋」扔?市人大:鼓勵破袋 各區可自主決定
    對於廚餘垃圾投放時是否強制「破袋」,市人大常委會城建環保辦法規處副處長馬立明解釋稱,廚餘垃圾在投放的時候,鼓勵居民破袋後投放,各區可根據各自實際情況因地制宜來決定。為何要「破袋」?兩種處理方式來決定「破袋」與否,是由末端垃圾處置能力來決定的。記者從城市管理部門了解到,目前,有氧堆肥和厭氧制沼發電,是本市通用的廚餘垃圾資源化處理方式。
  • 北京市城管委:廚餘垃圾「破袋」投放非常有必要
    新修訂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已實施四個月。9月3日,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全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推進情況。北青-北京頭條記者了解到,廚餘垃圾「破袋」問題當前市民很關心的問題。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副主任李如剛表示,《條例》沒有規定廚餘垃圾必須破袋投放,從目前情況看,是非常必要的。「一個重要原因是破袋投放的廚餘垃圾能確保後端處理工藝穩定運行,實現廚餘垃圾最大限度地資源化利用,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可以檢查廚餘垃圾分出質量,精準指導居民源頭分類。如果不破袋,沒法檢查廚餘垃圾分出質量,看不出有沒有雜物。」
  • 域外視點·垃圾分類 | 我們在日本古都京都體驗垃圾分類
    可以說,科學的垃圾分類與有效的垃圾分類回收,不但維護了古都京都的整潔乾淨,而且促進了城市各種資源的回收再利用。    垃圾投放收費制:購買官方指定垃圾袋京都市從2006年開始實行垃圾投放收費制,即居民分類投放垃圾須購買並使用京都市政府指定的垃圾袋,從而實現垃圾處理部分費用由居民承擔,進而起到時刻提醒居民意識到垃圾處理所需巨大成本的作用,進而促使居民遵守垃圾分類規則並強化其垃圾排放減量意識。
  • 湖裡街道自創三字經 創新思維推廣垃圾分類
    可回收,統集中;細分揀,獻殘值……分類投,集中收;分轉運,各處理……城市美,民更樂;齊動手,分一分。功千秋,利當代;諧自然,益子孫。」除了設置垃圾分類督導員進行監督管理,湖裡街道還大膽嘗試,自創街道垃圾分類三字經,將朗朗上口的三字經印到宣傳品上發給居民,通過督導員宣傳,讓垃圾分類知識淺顯易懂、深入人心。
  • 北京首批:東直門兩小區入選北京市生活垃圾分類示範小區
    今年5月1日,《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實施當天,清水苑社區垃圾分類「秘密武器」首次與居民見面:採用新國標塗裝的5輛新式全封閉垃圾運輸車亮相。這5輛運輸車中,3輛負責廚餘垃圾和其他垃圾運輸至街道中轉站和垃圾樓,覆蓋包括清水苑在內的10個社區的垃圾收運。
  • 宜昌城區首個垃圾分類定時定點投放點啟用 廚餘垃圾破袋投放
    伍家崗區寶聯社區黃龍小區的垃圾分類定時定點投放點啟用。(市環境衛生管理處供圖)(記者鄭璐、通訊員陳贊)1月1日,宜昌城區首個垃圾分類定時定點投放點在伍家崗區寶塔河街辦寶聯社區黃龍小區正式啟用。所有分類垃圾桶都是刷卡自動開啟,非投放時間將關閉電源,不能使用。不僅如此,投放口邊還設置了洗手池、滅蚊器,非常人性化。「塑膠袋不屬於廚餘垃圾,以後廚餘垃圾實行破袋投放,用過的袋子要扔到其他垃圾箱裡。」該小區的垃圾分類督導員張其菊正在對居民投放的垃圾分類情況進行檢查,發現分錯的垃圾,一邊用垃圾鉗夾出來,放到她準備的小垃圾桶裡,一邊小聲的提醒。
  • 醫院高校如何做好垃圾分類?「金點子」助力養成垃圾分類好習慣
    看似簡易的裝置,實則是養成患者垃圾分類好習慣的用心之舉。去年7月1日,《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正式施行,但對人流龐雜的醫院與高校而言,垃圾分類並非易事。昨天,記者跟隨市政府新聞辦舉行的「每月一訪」活動,走訪滬上多所醫院與高校。記者發現,面對難題,醫院與高校迎難而上,不少「金點子」讓垃圾分類變得簡單、高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