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態中的暴力美學,北野武、吳宇森、杜琪峯最喜歡的電影風格

2020-12-20 幻之獅

今天有人問了筆者一個問題「為什麼在北野武的影片中,雙方火拼的時候,都是站著不動,相互射擊,而不找遮擋物躲避?」

其實這個問題很簡單,這不過是藝術加工而已,典型的北野武風格。北野武的作品中很喜歡使用這種靜態加蒙太奇的手法去描述一些場景和事物。因此你會看到劇中人物在一定的場景下都是直面面對鏡頭,有時候就是一動不動的站著,而沒有任何表情;或是笑或許招手,就連中槍這種鏡頭,北野武也喜歡運用這種自己特有的拍攝方式。

在北野武的影片中,不論是機關槍掃射還是手槍點射,雙手都是直挺挺互相射擊,繼而出現人物中槍後的痛苦的表情、掙扎的身段、血液的飛濺、物品被子彈擊碎等畫面,此時的膠片幀數你會明顯發現慢了下來。正是這種拍攝方式才充分展示出北野武所慣用的暴力美學,讓人感到一種壓抑感和驚悚感。

香港大導演吳宇森和杜琪峯也很喜歡用這種風格來拍攝自己的影片,比如吳宇森拍攝的《英雄本色》、《喋血雙雄》等影片;杜琪峯拍攝的《槍火》、《放逐》、《PTU2003》等作品,都很好的把握了這種子彈橫飛、鮮血四溢、物品擊碎、人物猙獰痛苦的面孔、身體被子彈擊中時的扭動、轟然倒地、掙扎、繼續開槍.....等鏡頭運用。

其實這種手法在黑澤明時期就被廣泛運用過,這些後輩導演,不論是北野武、還是吳宇森、或是昆汀,都很好的借鑑並且加以改進,添加上自己的拍攝手法和風格,將暴力美學充分展示出來。

正是因為這些原因,當你看北野武的影片時,你會看到面對面直挺挺開槍的鏡頭,幾乎看不到人物去找掩體,或者躲藏,因為那樣的話,這種乾淨利索的鏡頭感就表現不出來。

相關焦點

  • 吳宇森:一位把暴力變為美學的男人!白鴿與槍戰,唯美而浪漫
    吳宇森,一位把暴力變為美學的男人!但吳宇森的暴力美學遠遠不止上述2部電影,今天就和大家一起回顧下他電影中的那些唯美暴力,兄弟情義!1.英雄本色俠肝義膽,豪情萬丈,句句金言,幕幕動人,子彈芭蕾,暴力美學,義薄雲天,熱血沸騰。號稱男人必看的電影,美元點菸應該是大家最熟悉的一個畫面了。吳宇森將魄度給了狄龍,將靈巧給了張國榮,而將如同香港夜景一般璀璨難忘的魅力給了周潤發。三角英豪無論官匪,都有一根原則的硬骨也都有一脈血性的溫柔。
  • 暴力美學不只是吳宇森,張徹才是鼻祖,了解一下他的十部經典作品
    昨天跟大家聊《英雄本色》,吳宇森的暴力美學風格應該讓無數人為之傾倒。作為運用暴力美學的大師,吳宇森80年代就以此風格打造了許多經典槍戰片,但是如果要說道香港影壇暴力美學鼻祖,張徹沒人不服,看一看他的十部經典電影。
  • 20年前,杜琪峯用19天,拍出了香港電影槍戰片的巔峰
    說到香港電影中的槍戰類型片,很多觀眾第一個想到的肯定是「暴力美學」的代表導演吳宇森。在1986年憑藉《英雄本色》的成功,吳宇森和周潤發重新定義了香港電影。吳宇森作為邵氏傳奇導演張徹的弟子,他將張徹在武俠片中男人的熱血暴力,帶到了現代槍戰電影中。這種充滿創意的組合,讓香港電影在動作片和喜劇片之後,再次找到了另外一張屬於香港電影的名片。
  • 《花火》:從北野武的暴力與溫情的矛盾中,看懂生命的意義
    在暴力黑幫和警察朋友的追蹤下,帶著妻子開始了沒有歸途的溫情旅程,最後自殺在海邊。暴力與溫情、愛與死亡、生存和毀滅交織在電影中,電影對話極少,很多時候畫面像是靜止。同時北野武還別出心裁地將自己的繪畫作品運用到鏡頭裡,對電影畫面的豐富和調節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 《放逐》—暴力美學不是讓一群鴿子飛起來那麼簡單
    香港電影不知從什麼時候起,評論界就掀起了一股暴力美學的新風。主要是吳宇森導演吧,意境很好,放飛的鴿子把緊張的鏡頭搞得不那麼緊張了,小馬哥們更氣定神閒了,於是大家認為鏡頭美極了。後來,在槍戰、黑幫、警匪領域,出現了杜琪峯,大眾審美的寬度深度也得到了一次飛躍,長鏡頭、慢鏡頭、定格鏡頭的大量運用,飛起的子彈擊碎的木屑、瓦礫、紙片漫天飛舞,人物的表情、動作帥到無以復加,鏡頭的下暴力更美了一些,是的,暴力美學已經到了不是讓一群鴿子飛起來那麼簡單的階段了。今天我們就來欣賞一部電影,看看究竟有多美。
  • 「暴力美學大師」獲表彰 吳宇森劇院門前留下手印
    「暴力美學大師」獲表彰 吳宇森劇院門前留下手印 時間:2019.06.21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Serko
  • 香港電影槍戰中,為什麼總有白鴿飛起——說說暴力美學的起源
    暴力美學在西方的發源暴力美學在電影中的嘗試其實早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英美電影中就已經初露端倪了,雖然在此前的電影作品中也當然會有槍殺、鬥毆等血腥場面,但嚴格意義上來講,並不能算的是暴力美學,充其量只能是暴力元素在電影中才呈現,並不具備審美性。
  • 北野武:除了成人電影,3D是無用的
    《極惡非道2》威尼斯發布當地時間9月4日中午,入圍本屆威尼斯電影節主競賽單元的日本影片《極惡非道2》召開記者發布會,導演北野武與常年合作的製作人森昌行兩人亮相,加瀨亮、三浦友和、小日向文世等一眾演員均缺席,發布會現場沒有想像中火爆
  • 電影《太平輪:彼岸》,導演吳宇森在電影語言的掌握上,你打幾分
    導演吳宇森在其大部分的電影當中,都努力將其電影的暴力美學發揚光大,從香港到好萊塢都是如此。而暴力美學正是導演吳宇森利用中國文化、儒家思想,將暴力場景進行儀式化、形式化藝術處理而得到的藝術美學成果。暴力美學既是吳宇森對現實的觀照,同時也是一種理想主義和超現實主義的藝術呈現。
  • 吳宇森隱秘往事:英雄本色中最虧欠張國榮,因口吃改行做導演
    提到吳宇森,無疑是華語電影的殿堂級人物。他於1986年執導的電影《英雄本色》掀起英雄片熱潮之餘,還開啟了香港電影輝煌時代。此外,他在電影裡所表現出的暴力美學被無數人推崇,也奠定了「吳氏美學」的電影風格。
  • 香港9大黑幫電影排行榜,《追龍》上榜,《古惑仔》只排第四
    香港電影曾經在全球電影市場中,都是非常燦爛的一顆明珠,曾經也被很多人稱之為東方好萊塢。而在香港電影的眾多題材中,黑幫電影是不得不提的一種類型電影。無論是在質量上還是數量上,黑幫電影在香港電影中都佔據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今天,我們就來看看香港最經典的9部電影。
  • 史上經典暴力美學丨電影推薦:五部暴力美學電影
    不要用專業眼光去審視電影,每部電影都有可以挑剔的地方,重要的是,這部電影是否能引發你的心理活動英雄本色(劇情 / 動作 / 犯罪)作為少數國產優秀暴力美學電影之一,影片並不需要多麼複雜的炫技,動作簡單但是純粹,拍攝於最好的港片年代,警匪片裡難得的作者電影。
  • 韓國電影《新世界》:暴力美學背後,是對人性最深層的解讀
    雖然這部電影的靈感來自於《無間道》,其中也不乏大量的人物情節與之重疊,但這部「新瓶裝舊酒」的作品還是裝出了新的味道,特別是影片中對暴力美學的運用堪稱近年同類型電影的典範。一、通過暴力美學展現不一樣的人物內心與人性思考暴力美學一詞起源於美國,卻是在香港發展成熟的,代表人物有香港的吳宇森、日本的北野武、美國的昆汀·塔倫蒂諾等。
  • 暴力美學巔峰作《英雄本色》,看周潤發張國榮狄龍演繹的當年情
    吳宇森憑藉著「暴力美學」開始闖蕩好萊塢,周潤發的小馬哥一角風衣墨鏡牙籤的造型、楓林閣復仇的瀟灑利落成了令人百看不厭的經典,張國榮演唱的《當年情》溫馨中帶著感傷意蘊無窮。電影融合了親情、友情、愛情這些極易引發觀眾共情的情感元素,使觀眾在酣暢淋漓的視覺盛宴中體味人生的百般況味、感受都市江湖的愛恨情仇。
  • 八部電影示範韓國電影的暴力美學
    韓國的暴力電影既不同於吳宇森電影中教堂白鴿、升格處理的浪漫主義暴力美學,也不同於昆汀塔倫蒂諾電影中對於傳統的顛覆、結構的黑色暴力美學。韓國暴力電影在借鑑了好萊塢電影的一些敘事模式之後,又融入了韓國本民族的文化特色,更具本土化。在這裡,我找了八部比較有代表性的韓國黑幫暴力電影,讓我們在這些影片中去了解韓國電影的暴力史,感受影片中滲透出來的那種血色浪漫與殘酷的暴力美學。(影片排名不分先後。)
  • 在吳宇森去好萊塢之前,《無間道》的靈感來自這裡
    上個世紀,當香港電影最精彩的時候,經典電影的誕生可謂無窮無盡;此外,香港電影也對周邊國家的電影業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到之前為止,我們仍能看到日韓電影中的香港電影。。當然,當香港電影最精彩的時候,不僅誕生了大量優秀影片;自然,一大批才華的導演誕生了;例如爾冬陞、王晶、劉振偉等等。a樂樂將與您討論香港-吳宇森最著名的暴力美學導演。
  • 杜琪峯首拍英文片 接手翻拍阿蘭德隆《紅圈》
    日前,柏林電影節歐洲電影市場傳出消息,一部名為《紅圈》翻拍作品,已經定下由著名香港導演杜琪峯接手,一直有意與他合作的阿蘭·德隆有望成為該片男主角。此外,該片的製片方法國片商StudioCanal還在柏林電影節上宣布,除了《紅圈》之外,還有三部經典法國片將由該公司出資翻拍,都欲找亞洲導演合作。
  • 吳宇森首部槍戰片,林正英、高雄實力出演,卻因一場意外毀於一旦
    說起吳宇森的名字,相信喜歡槍戰題材影片的觀眾都不陌生。《英雄本色》、《辣手神探》、《喋血雙雄》等經典,將吳宇森的「暴力美學」展現的淋漓盡致。師從張徹的吳宇森,早年憑藉喜劇在香港影壇名噪一時。從喜劇大師到槍戰類cult片代表,吳宇森風格的轉變,與一部電影息息相關,它就是《英雄無淚》。該片是吳宇森的首部槍戰片,也是其暴力美學的風格成型之作。1977年的喜劇電影《發錢寒》,讓吳宇森的喜劇才能受到了廣泛的關注,隨後的《錢作怪》、《滑稽時代》更是一次次的突破票房紀錄。然而吳宇森本人對喜劇並沒有太大興趣,他一直想搞一部槍戰題材的影片。
  • 杜琪峯導演電影作品盤點
    杜琪峯導演電影作品盤點他的創作是一以貫之的,大的來說就是黑色、暴力、動靜、宿命。人們喜歡杜琪峯電影,除了他的黑色哲學、簡約手法和對暴力詮釋的審美態度以外,最重要的是因為他的電影總能夠給予觀眾視覺以外的男性感喟。碧水寒山奪命金劍客路天君捲入了一起失金懸案,後越獄洗脫冤屈《碧水寒山奪命金》是由杜琪峯執導的武俠片,劉松仁、鍾楚紅領銜主演。
  • 《花火》主角20句臺詞不到,這種不說話只打人的風格,很北野武
    《花火》是北野武代表作,是他自導自演的一部作品,影片名讀《HANA-BI》。在日語中HANA是花,BI是火。所以這部影片用美麗的鮮花和燃燒的烈火來象徵愛與暴力,體現生與死的主題。當走投無路,生無可戀的時候,他選擇了釋放,短暫的卻也是生命中最絢爛的一刻,如同花火,沒有歸途。沉默,不代表不愛;沉默也可以很浪漫…一切都只是愛得太深,而無怨無悔。暴力中透著文藝,這很北野武平成年代,基本上就是北野武的電影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