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絕把屎把尿,教你一些技巧,從而輕鬆的給寶寶進行如廁訓練

2020-09-14 彩彩育兒

從孩子出生以後我們就面臨著各種問題,首先就是教孩子學坐、學爬、學走路。

在進行這些活動的時候,我們要做好保護孩子工作。等孩子再稍微大一些,我們就要教會孩子如廁。我們今天要講的就是如廁。

首先我們來說一下如廁的時間,一歲之前是不建議孩子如廁的。因為一歲之前孩子各個方面發育還不太完全,而且他們如廁時間頻率等也不固定。所以如果想要教孩子如廁的話,我們可以在孩子一歲以後開始教孩子。

在孩子一歲以後,我們可以帶孩子看小馬桶,或者就是家庭同性在上廁所的時候可以帶著孩子。

有些人會問,為什麼是家庭的同性帶著孩子上廁所?是因為小孩子他們都是有模仿能力的,在大人如廁的時候他們也會去觀察,可以在我們孩子進行如廁的時候讓孩子自己動手。

我們可以買一些適合兒童的坐便器,或者就是適合兒童自己的小馬桶,因為兒童適合的通常有一些會有比較有趣的設計,可能會有一些卡通類型的設計。

通常這一類的設計都會吸引兒童,所以說我們可以給孩子選擇一個孩子喜歡的。這樣孩子在如廁的時候就會主動要求使用我們所買的座便器。

關於男寶寶是坐著如廁還是站著如廁這個問題。

在孩子二到三歲還不太能自己如廁的時候,我們最好讓孩子坐著如廁,因為站著如廁會導致孩子弄得周圍很髒,我們大人需要不停地清理。所以說可以讓孩子年紀再稍微大一點以後開始站著如廁。

我們可以準備一些這些類型的繪本給孩子閱讀觀看。因為孩子會通過繪本來學習自己如何進行如廁。這些都是比較不錯的方法。

在我們教孩子如廁的時候,我們也要避免一些問題。

不要在夜間把孩子叫醒上廁所,因為我們孩子如廁是一步一步進行的。不要急於去擺脫紙尿褲,孩子在夜晚睡覺的時候以睡得香甜為主。

另外當孩子開始進行如廁的時候,我們就可以教孩子怎樣脫內褲,不要讓孩子一直穿開襠褲,這樣時間久了容易造成生殖器感染。

如果寶寶不小心尿褲子,我們也不要責備孩子,這都是一個適應的過程,孩子還可能不太適應,所以我們不要責備孩子。

如果我們責備孩子的話,孩子可能心裡會不太舒服,容易有過激的行為,而且容易受到傷害。我們可以一步一步的開導孩子,告訴孩子如果下次想要上廁所的時候,可以給爸爸媽媽講,爸爸媽媽會幫助他,就不會再發生類似的事情了。

不要時不時的詢問孩子要不要去廁所,因為孩子去廁所的時間並不是我們能控制的,如果我們一直都詢問孩子,就會讓孩子對如廁產生厭惡的情緒,所以說我們可以在飯後20到30分鐘的時候,提醒一下孩子要不要上廁所,而不是一直不間斷的追問孩子想不想上廁所。

以上就是一些我們的孩子在如廁時候,以及在我們訓練孩子的這段期間。我們家長需要注意的一些問題,各位寶媽的孩子如果到了需要如廁時間,我們也可以參考一下。

相關焦點

  • 把屎把尿≠如廁訓練,學會這3招,讓你輕鬆扔掉紙尿褲
    01、中國人為什麼喜歡給孩子把屎把尿現在,大多數西方媽媽覺得:「把屎把尿是一件不可思議的事情。」但是,中國傳統的育兒習慣就是把屎把尿。就像閨蜜的婆婆一樣,認為把屎把尿才是訓練寶寶如廁的最有效方法。我們小時候也是被父母這樣養育過來的。
  • 把屎把尿≠如廁訓練,不要再坑娃啦
    寶寶需要我們把屎把尿嗎?如果寶寶很長時間依靠我們來幫助判斷是不是要上廁所,等到他再大一些,他會完全不知道根據尿意或是便意來進行如廁,同時也會影響寶寶膀胱和括約肌的發育,到2歲之後就容易出現頻繁尿床的情況。如果長時間把屎把尿,會損害孩子目前還未發育完全的關節部位,特別是脊椎部位和髖關節。
  • 把屎把尿害處多,寶寶什麼時候如廁訓練,他自己說了算
    你到底尿不尿?孩子已經哭的滿臉通紅,身子直挺,年輕媽媽卻仍舊按著寶寶把尿。這是一位新手媽媽,照顧孩子的那一套經驗都是從年長的婆婆那裡「繼承」來的,對於孩子把屎把尿的做法,深信不疑。家長給寶寶把屎把尿,通常情況下並不能準確掌握寶寶大小便的規律,過多的把屎把尿,會讓寶寶出現只有家長把屎把尿的時候才會出現反射性排尿,而不是根據自己身體出現的便意排尿,並不利於寶寶形成肚子大小便的習慣。
  • 如廁訓練繪本推薦——寶寶最愛看的「屎尿屁」系列
    上次跟大家分享了如何對寶寶進行如廁訓練,其中也提到了進行如廁訓練所需準備的一些材料,比如:如廁訓練褲、小馬桶、有關如廁訓練的繪本、圖畫、遊戲等。這裡補充一下不同階段,寶寶如廁褲子該怎麼選,大概包括4個階段:0-1歲建議使用紙尿褲。1-2歲建議使用拉拉褲。建議在如廁訓練期間使用訓練褲。
  • 孩子「把屎把尿」不是越早越好,如廁訓練黃金期,3招脫掉紙尿褲
    很多老人把給寶寶把屎把尿當成如廁訓練,並認為越早做越好。想必很多年輕父母也都聽說過這樣的話:「早給寶寶把屎把尿早就不用紙尿褲了,既省錢還能讓寶寶早點上廁所,你不就是這樣過來的嗎?」嗓門大的老人總能讓年輕人啞口無言。
  • 傳統的把屎把尿,科學的如廁訓練,該聽誰的?家長心裡要有桿秤
    昨天帶兒子樓下玩,遇見一個熟人奶奶,她的孫女和兒子差不多大,19個月左右,這個奶奶看到我還給兒子穿著尿不溼,可驚奇的給我說:你咋給還給娃穿尿不溼,這麼熱的天把娃的小XX捂壞了,你每天定時給他把尿,時間長了他就自己會尿了啊,我家晨晨現在就是自己蹲在馬桶裡小便,可省心了。我無力反駁,其實是懶得反駁,只能尷尬又不失禮貌的笑了笑。
  • 別再給寶寶把屎把尿了,當寶寶會做這個動作,就可以教寶寶如廁了
    在照顧寶寶時,老人會對寶寶進行把屎把尿,一般有兩種情況:一種是順勢把尿,一種則是刻意的去把尿。1、順勢把尿,這種情況是在寶寶在有排便意向時,老人會順勢給寶寶進行把屎把尿。2、刻意把尿,這種情況是寶寶並有沒排便意向,老人則強行給寶寶進行把屎把尿。
  • 別不信,不經過把屎把尿,寶寶也可以自主如廁
    剛剛下班回家給孩子餵奶,剛進門我就發現她又在廁所裡給孩子把尿,孩子根本就不想尿尿,一直在打挺,你說,科學的道理她不聽,非要相信她的那一套老思想。」年輕父母跟老人之間關於把屎把尿的爭論,是很多家庭都會遇到的問題,把屎把尿其實是一種不以寶寶的排便意識為主導的,藉助外力的,在寶寶沒有排便意識的情況下,硬要讓寶寶解決排便需求的情況,它本身是不符合孩子自然生長規律的。
  • 如何給寶寶進行如廁訓練?試試這幾招,輕鬆讓娃自己上廁所
    剛剛說過,孩子自如控制大小便,需要寶寶的神經系統、直腸括約肌以及膀胱肌發育成熟後才能實現,過早的「把屎把尿」訓練,但2歲並不是一個絕對的時間點,因為每個寶寶的發育情況各不相同,要因人而異,需要家長細心觀察,根據寶寶發出的身體信號來判斷出進行如廁訓練的最佳時機。
  • 告別把屎把尿,寶寶如廁訓練全攻略
    「你家孩子都1歲多了,怎麼還穿著紙尿褲?」、「你家孩子都1歲半了,還不會自己上廁所呢?」寶寶開始對家庭成員的如廁過程表現出興趣。寶寶有能力使用坐便器,可以在上廁所前迅速脫掉紙尿褲。家長不必太糾結開始如廁訓練的年齡,要知道:孩子的年齡相對稍大,如廁訓練的成功率也相對稍高。
  • 把屎把尿危害大!如廁訓練黃金期,脫掉紙尿褲,這幾招就夠!
    「怕孩子尿褲子你直接給他把屎把尿不就得了,多省心!」來,給大家看看我這個專業「網絡ETC」的完美回覆:把屎把尿既不利於寶寶脊椎和髖關節發育,也可能導致脊柱側彎、駝背等情況,還容易造成尿道、肛門括約肌的損傷,引發痔瘡和脫肛。首先,穿開襠褲寶寶私處很容易受傷,而且寶寶喜歡隨地坐,容易引起生殖器感染。最後也不利於隱私保護。
  • 把屎把尿影響大,如何訓練寶寶自主如廁能力 包含我給孩子訓練的全...
    把屎把尿可能影響孩子脊柱、髖關節發育,容易脫肛、肛裂等,總之壞處多多,在這裡就不再提了。 既然不能把屎把尿,那孩子什麼時候能脫掉紙尿褲呢?什麼時候能進行如廁訓練呢?又該如何進行呢?建議為孩子準備幾本如廁訓練繪本呢,特別推薦這本《A Potty for Me》5.一些需要考慮的輔助措施和技巧 1準備兒童馬桶 給孩子買一個專用的兒童馬桶,或者在大人用的馬桶上加上幼兒座椅。但是大多數孩子都喜歡自己的兒童馬桶。
  • 把屎把尿危害大,如廁訓練如何做?
    「把屎把尿」似乎是我國的育兒特色之一,老一輩似乎總是對這一做法特別青睞,有時孩子不配合,他們甚至會採取打屁股等方式,不限制時間,直到孩子排出了小便才停止。那把屎把尿到底好不好呢?所以如果家長頻繁把屎把尿,尤其是夜間頻繁把屎把尿,會出現如下危害:l 會引起孩子的反抗,而且也不利於膀胱儲存尿和排尿排便反射的建立。l 會影響孩子的睡眠,不利於孩子進入深睡眠狀態。
  • 您還在給寶寶把屎把尿嗎?快來看看把屎把尿的危害
    我們經常可以看到這樣的場景:嬰兒不願意接受把尿,在奶奶懷裡掙扎、哭鬧,但奶奶不為所動,嘴裡不斷發出「噓噓」或「嗯嗯」的聲音,堅持到嬰兒拉出屎或尿來為止。這樣一種基於「養育者本位」而不是「兒童本位」的育兒方式對寶寶真的好嗎?有調查顯示,7%的養育者從嬰兒一出生就開始把尿,73%的養育者從嬰兒出生兩三個月開始把尿,13%的養育者從嬰兒出生5個月以後開始把尿,一直到他自己學會尿尿。
  • 輕鬆脫掉紙尿褲,只需三招,並非「把屎把尿」
    一轉眼寶寶到了該摘掉紙尿褲的年紀,可紙尿褲隨時摘,但寶寶的屎尿問題又該如何處理呢?家有老人的立馬搶前一步表態:我就說吧,早晚還得把屎把尿,得,這活交給我了。其實,想要輕鬆脫離紙尿褲,除了把屎把尿,還是更好的辦法,注意幾個事項,想要寶寶學會自己如廁也沒有那麼難。
  • 把屎把尿危害大!如廁訓練黃金期,脫掉紙尿褲,這幾招就夠啦
    今天就來跟大家一一講講,為什麼不提倡給孩子把尿把便,以及正確的如廁訓練該怎麼做?為什麼不要把屎把尿?給寶寶把屎把尿,無非就是想「控制」寶寶的大小便,但這樣做的後果就是:不僅會給孩子的身體造成危害,對孩子的心理也會造成危害。尤其是1歲內的小齡寶寶。
  • 抓住夏天的小尾巴,最全寶寶如廁訓練教程
    夏天是練習寶寶如廁的好時間,不過這一個夏天快要過完了,好多妞們說寶寶的如廁訓練不大順利,今包媽就和妞兒們再聊一下寶把尿的問題和如何進行如廁訓練?在中國傳統育兒習慣中把屎把尿太常見了,甚至很多爺爺奶奶帶孩子出去以把尿這件事作為炫耀的談資,諸如「我家孫子一把一個準」,「用什麼紙尿褲呀,太悶,孩子不舒服,我家這孩子兩個月就開始把屎把尿,倍兒省心」。
  • 寶寶多大可以把屎把尿
    不建議給寶寶把屎把尿,任何時候都不建議,因為對寶寶來說危害很大。②寶寶要到2~3歲時尿道括約肌和肛門括約肌才會發育成熟,這是控制便尿的基礎。把屎把尿其實是在提前練習還沒完全發育好的肌肉群,由於把屎把尿的陋習,多次強化訓練後,寶寶有了條件反射而已。他們完全不懂根據尿意排洩,而是在等父母把的動作或者是「噓噓」聲來小便。而這樣提前訓練發育還未成熟的肌肉,會導致憋尿反射不足甚至缺失。
  • 如何給寶寶進行如廁訓練?如何開始?寶媽掌握好這3點,事半功倍
    開襠褲和把屎把尿危害知多少?很多老人會說道:「你小時候就是穿把屎把尿,開襠褲長大的」!但是時代的進步,年輕父母現在多選擇給孩子使用尿不溼,但是依舊很多老人依舊鐘愛於開襠褲和把屎把尿,美其名曰方便和透氣,但卻可能造成諸多危害。
  • 為什麼反對把屎把尿?危害比想像中的多
    如果你不想讓寶寶以後擇偶輸在了外表上,那把屎把尿一定要停下來。02 給寶寶如廁訓練帶來困難老一輩覺得不把屎把尿寶寶以後就學不會如廁,這絕對是「歪曲事實」。事實上經常給孩子把屎把尿,會阻礙如廁訓練。學習如廁的第一步是讓寶寶自主感知尿意和便意,其次他才能慢慢協調自己的肌肉組織,控制大小便。把屎把尿讓孩子的排便,變成了大人的動作和噓噓聲的條件反射。長期如此,孩子不會自己感知尿意和便意,就很難完成如廁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