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有糖友問我血糖多少算合格,我的建議是,老年糖友空腹血糖高於7,餐後血糖高於10,你就要特別注意了,中青年的糖友,標準還要更嚴格才行。
我的建議是,除非血糖高於16mmol/L,要及時入院,避免急症危險,普通糖友發現血糖偏高,可以先從生活方式上找找原因。
比如我的一位糖友,血糖高的時候達到13、14,還出現視力模糊、手腳麻等情況,吃3種降糖藥還是降不下來,醫生讓打胰島素,他有點抗拒,問我有沒有別的辦法。我通過對他飲食、運動、作息等的了解和分析,發現很多問題,經過調整,1個月後,在沒有加藥的情況下,他告訴我血糖降到了5.9,各種症狀都有所緩解。
今天我就為大家總結整理了糖友在生活中需要注意的5件事:
一、三餐你都吃對了嗎?
1.八分飽:做到攝入和消耗平衡,避免熱量過剩加重代謝負擔,即"吃動平衡"。可以找專業人員為您量身定製食譜(文末有添加方式)。例如一位身高170,體重75kg的糖友,每餐2兩主食、半兩瘦肉(早餐蛋和奶)、250g蔬菜,就能達到八分飽。
2.食物多樣:人體每天需要50種營養素維持生命運動,營養素的缺乏會引發多種疾病。糖友可以在主食中添加雜糧,葷素搭配,保證每天食用12種以上的食物,每周25種以上,做到各種營養「雨露均沾」。
3.拒絕垃圾食品:很多糖友渴望吃喝自由,但我要提醒大家,即使沒有糖尿病,有些食物也少吃為妙。比如:燒烤、油炸、甜點、重口味菜餚、含糖飲料......這些食物不僅加重代謝負擔,升高血糖,還會增加心腦血管疾病風險。
4.吃飯順序:一般順序為「蔬菜-主食-肉類-湯」。同時吃飯不要太快,要細嚼慢咽,最大限度延緩血糖的升高。
二、是否做到了科學運動?
有糖友反應,自己每天運動3、4個小時,血糖還是不好,一問才發現,很多運動方法是錯的,有些還存在安全隱患,下面給大家分享一個運動原則:
運動方式最好為中度有氧代謝運動,最佳時段在餐後1-3小時,此時血糖水平較高,不易發生低血糖,每次不少於30分鐘,每周5次以上,運動後的心率=170-年齡,運動一定要長期堅持才有用。
三、是否保持心態平和?
我有個正在佩戴動態血糖儀的朋友,前幾天工作有些緊張,他發現血糖立刻上升了,直到心態平穩了血糖才開始回落。事實上,除了壓力,生氣、害怕等情緒都會加速心跳,出汗,刺激升糖激素,抑制胰島素分泌,導致血糖升高,所以控制情緒,調整心情也是控糖的關鍵。
四、能否保障睡眠質量
很多糖友發現,前一天睡眠不好,第二天空腹血糖飆升,美國科羅拉多大學研究發現:每天睡眠低於6小時會加重代謝失衡和胰島素抵抗,從而升高血糖。失眠原因很多,主要為心理壓力大和神經敏感,糖友可以嘗試用一些輕音樂,睡前泡腳,想專業人士尋求心理疏導等來緩解。
五、用藥是否合理?
每種藥物的作用靶點、持續時間、服用方法不盡相同,一定要定時定量,合理搭配,才能精確發揮藥效,控制好血糖。
如:阿卡波糖要隨著第一口主食嚼碎服用,延緩食物中糖分的吸收;二甲雙胍緩釋片則要在晚飯時整片吞服,幫助控制空腹血糖;格列奈類藥物需在每餐前15-30分鐘服用,才能趕上餐後血糖高峰發揮作用。
如果所有步驟都沒問題,血糖還是不好,就要找專業人士幫助分析一下,適當調藥或者採取聯合用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