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不明白了,搞好一個魚缸物理過濾,有那麼難嗎?

2020-12-20 養魚老道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和大家一起輕輕鬆鬆養水、寬寬鬆鬆養魚,敬請魚友們關注!

相信很多魚友都看到了養魚老道各個魚缸的水質,我不敢說這些魚缸的水質是不是氨氮、或者亞硝酸鹽超標,但是,至少目測,魚缸的水體內,看不到任何的漂浮雜質,觀賞魚的攝食狀態和體色也很好,這也就可以了。

可能大家還會發現一個問題,那就是我對於魚缸底部的殘留雜質,並不是過於在意,除非是過多了,我才會抽底換水,我只在意魚缸整體水質的清澈度、以及濾棉過濾的有效性。

本來飼養觀賞魚就應該在意濾棉過濾的有效性

經常有魚友不斷來詢問,關於濾棉的擺放問題,事實上我也可以明確地告訴大家,越簡單越好,最多不超過五層。

這個當然也要看濾棉的厚度,有些濾棉很薄,也可以適當多鋪點,但是再薄,五層濾棉絕對夠用,不管它是什麼過濾系統或者魚缸。

怎麼算是濾棉完全包裹住水流?這個還用再解釋麼?

就是說,無論從什麼下水還是水泵流出來的水,只要是流經濾棉的每一滴水,全部無一遺漏,只能最終從所有濾棉的底部流出,並且濾棉底部必須要有一定的高度空間,也就是要有水流暢通的流出位置,或者是直接隔空流入下方濾材。

這就是一個最合格的物理過濾設計,至於說如何擺放,大小粗細,全靠個人研究,無論如何倒騰,達到這個結果就是OK,達不到的就是失敗。

我想,我已經把它說得很詳細了吧?

稍微積水並無大礙,只要不溢流,只要是下方走水還可以

還有一個問題就是,上述所說的永遠是最佳狀態,但是,大部分情況下,我們能夠未必達到最佳,那麼,稍微濾棉有點積水,那也很正常,但是,我們要觀察濾棉的下水速度,是不是還能夠有效下水?

如果積水過重,那麼說明整個濾棉過密或者淤堵,假以時日,可能積水超過了濾棉以外,這就是我們所說的溢流了,在這種情況下,濾棉已經起不到任何的有效過濾作用,因為如果濾棉不淤堵,它就不可能積水。

但是還有一種情況就是水流過旺,這也確實存在,這個東西就和小時候我們所學的大禹治水是一個道理的,水流過旺需要疏導、需要分流,需要減少過旺的來源,需要因勢利導,讓其底部下水更為流暢……

其實這個道理連小學生都知道,反反覆覆就是上述的這些基本原理,至於說怎麼去用?無外乎加強下部水流的暢通度,加裝雨淋管分散水流、減少水泵流量,細棉過多換粗棉,或者粗細結合去調整罷了。

但是,最終的結果,一定是魚缸的水體內絕對看不到任何的雜質,我說的是水體,不是魚缸底部。

而魚缸底部的殘留雜質,是需要根據情況而定的,少量無礙,多了看魚缸水流方向、或者人為去除

這個我也反覆見過千八百遍了,不想再去囉嗦了。

自己適度觀察魚缸內的水流方向,無論是加強或者改造缸內水流方向,或者加個小造浪以及抽底換水解決即可。

魚缸內部少量的存留雜質,在一定的時間內,早就被各種細菌分解掉了,我們所看到的所謂少量殘渣,未必能夠興起什麼波浪,正如底濾倉中永遠會殘留雜質一樣,如果不是過多,不是水溫過高,夏季細菌盛行,爆發的可能性極小。

但是,如果魚缸的整個水體內,混濁度增加,根本毫無任何的清晰度可言,觀賞魚一定會患病,大部分原因還是在物理過濾。

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問題敬請關注,謝謝!

相關焦點

  • 解鎖魚缸過濾棉的兩個隱藏技能,一個有點難,一個有點怪
    對不起,我是譁仔!沒有過濾棉的魚缸極其少見,除非某位魚友是個偽魚友,否則他肯定無法忽視物理過濾棉的強大魔法。在很多觀賞魚新手眼中,過濾棉不過是個攔截水體中大顆粒垃圾的清潔工,什麼魚便便啦,食物殘渣啦,都需要過濾棉來完成這些又髒又臭的工作。
  • 魚缸生化濾材的擺放順序,和物理過濾正好相反!
    圖文/養魚老道 原創在飼養觀賞魚的過程中,魚缸的水質不清澈、水面上有氣泡不破散、黃水、綠水等等這些問題,都是來源於過濾系統的無效率工作,或者是濾材擺放順序的不合理。其實魚缸裡所謂的的物理過濾就是個白棉、生化棉、魔毯而已,生化濾材真正能夠普及用到的,也不會超過兩三樣,我們怎麼就搞不明白呢?
  • 購買了魔毯和一種高效過濾棉,魚缸物理過濾效果會有所改善嗎?
    雖然從正理上來講,生化棉未必應該歸類到物理過濾的行列,但是它絕對會有一定的物理過濾功效。在最近一個階段,魚友中間經常傳揚著兩件物理過濾神器,一個是魔毯、一個就是工業用初效過濾棉,這兩個東西又是什麼鬼,在我們魚缸的物理過濾中會起到一定的作用嗎?
  • 某些情況下,魚缸的物理過濾系統根本沒用,這個結論是否正確?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飼養、繁育實踐知識,敬請大家關注,讓我們輕鬆養水,快樂養魚!請教個問題,物理過濾一定是必須的嗎?我用的是過濾桶,原本桶裡是有濾棉的,後來為了促進鰟鮍發色缸裡進了河蚌,然後怕河蚌餓死就撤掉了濾棉,桶裡只剩下生化濾材。
  • 如何提高魚缸物理過濾的效果,有效的快速去除黃、綠水現象?
    在我們飼養觀賞魚的過程中,大部分的魚缸雜質都是要依靠魚缸的物理過濾系統來清除的,而提起物理過濾,就是那麼簡單的幾樣東西,無外乎濾棉、魔毯、生化棉,它們到底應該如何擺放和使用,才能夠發揮它們的最佳效果呢?養魚老道就以最簡單的上濾系統和自己的操作實踐,和大家簡單的分享一下。
  • 魚缸過濾棉的選擇,物理過濾棉的作用原來這麼重要!
    文|大李話魚點右上方【關注】查看300餘篇精彩文章,您的鼓勵是我努力的唯一動力現在觀賞魚的養殖已很普遍了,而在魚缸的過濾系統的維護中,最長更換的應該就是物理過濾部分的過濾棉了,很多人都認為這個過濾棉越細越好,其實不然,細了會更容易隔絕雜質和垃圾,但是同時也更容易堵塞,那麼清洗的頻率就會加大,造成過大的護理負擔。
  • 魚缸過濾槽裡的褐藻需要清除嗎,生化過濾雜質過多怎麼辦?
    一、儘量不動生化濾材1、這是我的第一個觀點,只要不是魚缸的水質嚴重到無法逆轉的地步,我們就沒有必要去動生化濾材,那可是硝化細菌的老窩,動一下魚缸的水質必有變動。2、我記得我的一位飼養龍魚和魟魚的魚友,他的魚缸裡和濾槽裡常年有這些褐藻,但是數量不多,魚缸的水質也很好,他的紅龍已經飼養了六年,採用的還是自動補水模式,但是依然沒有消除褐藻,也沒有添加任何的工具魚,就一直那樣養著也沒有出現任何問題。
  • 生化棉對於魚缸過濾系統有何作用,它們也需要定期清洗、更換嗎?
    2、喜歡普通底濾魚缸的魚友,特別是擁有一定生化濾材的成品底濾魚缸裡,就那麼一兩個濾槽,擺放生化濾材都不夠用,生化棉放哪裡好呢?3、這樣的魚缸,其物理過濾可能只是個乾濕分離而已,這個乾濕分離看起來名頭叫的很響,實際上等同於上濾系統的一個小過濾盒,甚至於還不一定有小過濾盒放置的濾棉多,所以說這個生化棉更沒有地方安置了,也是成了雞肋。4、因此在很多時候,只有在強大的滴流盒裡,或者多槽的底濾系統中,我們才能夠看到生化棉的身影,而其他的地方基本不見。
  • 假如飼養觀賞魚的物理過濾接近百分百有效,生化過濾又有何用?
    假如飼養觀賞魚的物理過濾接近百分百有效,那麼生化過濾又有何用?這是我今天和魚友們一起爭論的話題。在這種連水分子都能夠有效過濾的機器下,細菌又算個啥呢?既然魚缸裡如果沒有或者說僅存有極少的有機物,氨氮含量即使有點高,我們通過換水也是完全可以避免和解決的,什麼硝化細菌理論和生化濾材,那都瞬間成了擺設,難道不是嗎?
  • 什麼是物理過濾,什麼是生化過濾呢?
    它可以有效地保持魚缸的乾淨,所以大部分的人都選擇物理過濾。它有一個缺點,就是需要我們經常的去更換或者清洗濾棉。它的好處就是它的造價便宜,佔用空間小,但是它的硝化系統就只能靠魚缸自己來維持。所以有些時候如果我們餵的魚食太多了,魚沒吃完的話,我們的硝化系統會崩潰。如果魚缸小,或者魚缸大,但是魚的密度小,那麼你可以選擇只用物理過濾。
  • 兩個金魚缸,歷時一個多月,終於養成青苔水
    有些新魚友或許不相信,這樣子在室外如此暴曬,怎麼可能不出綠水、只長青苔呢?是啊,幸好在這兩個魚缸的旁邊,有一個小石槽,裡面就是一槽子綠水,只是這其中並沒有過濾系統罷了,它和第一個水缸是在同一時間放置的,它們接受著同樣的光照時間,這就可以很好的說明問題了。問題來源在哪裡呢?
  • 購買了一個小下濾魚缸,我們來看看它的過濾系統如何運作?
    最後我選擇了一個六十釐米的小超白下濾,本來在我的印象中,對於下濾魚缸並沒有什麼太大的好感,具體原因以前我也說過,實際上就我現在所購買的這個小下濾來看,其過濾效果還真不一定就能比上濾魚缸強上多少,不過畢竟基本原理還在,在這裡給新魚友們簡單的講解一下。
  • 魚缸生態過濾系統,挑戰長時間不換水
    先來分析一下過濾系統的種類,正常大家使用的過濾有,底部過濾、上部滴流過濾、側濾、濾桶、外掛式過濾。底部過濾好處就是美觀,對應的上部滴流過濾,缺點也就顯而易見,目前主流過濾也就這兩種,我是傾向於使用上部滴流過濾,沒有為什麼,就是喜歡那種自己動手組裝的樂趣。
  • 一個小水泵兩塊過濾棉,一天之內就可以調理好一米五的魚缸水質
    雖然看似簡單的一個問題,這卻是我們魚缸整個水質調理的重中之重。如前所述,養魚老道給兩個魚缸更換了濾棉又加入了淨水劑,現在的魚缸當然是水質相當的完好了,在加入淨水劑之後,有一個非常之重要的環節,養魚老道忘了給大家說了,那就是我還順便擦拭了魚缸壁,那麼我為什麼要做這個動作呢?
  • 魚缸過濾形式的不同,各自的優缺點也不同
    優點濾材,濾棉便於清洗佔用空間小,方便觀察適用於小型魚缸,水族館或超大型魚缸可以控制水位,降低噪音,可以不使用增氧設備減少了水泵的壓力缺點過濾倉的空間小,放的濾材有限,培菌效果差。優點整體造型美觀大方,觀賞性強過濾倉尺寸大,擺放的濾材多,培菌效果好物理過濾效果好,可以有效的過濾掉食物殘渣和糞便適合飼養中大型觀賞魚魚缸內部空間大,可改性強魚缸的整體水循環系統效果好缺點體積大,佔用空間大過濾形式複雜,容易有死水,不便於觀察和平時濾材,濾棉和過濾倉的清洗和維護水位不好控制魚缸產生噪音的地方比較多,溢流區容易存放食物和糞便殘渣如果水流過大或者沒有即使清洗過濾棉容易水漫金山如果不及時的換水或者補水容易造成過濾倉水位降低
  • 優秀的魚缸過濾系統都有哪些特點?了解這些,養出好水好魚不再難
    大家好,我是老孫,關注我,每天分享實用的養魚知識與技巧。您的關注、評論、轉發、收藏是我持續創作的動力!從這一期開始,我打算更新一個系列專題,主題就是詳解各類魚缸過濾系統。我看到很多魚友問我,我這個一米二的魚缸用滴流過濾效果怎麼這麼好,還有些朋友看到我正在建設的魚池,問我為什麼沒有採用雙層翻水牆等等。正好,老孫在魚缸或魚池過濾這方面,還有些自己的看法和見解,所以,打算把我了解的一些知識和大家分享一下。
  • 拯救你的魚缸!養魚要具備的基本能力,第二彈,物理過濾篇
    物理過濾物理過濾也叫機械過濾。它是以工作原理和形式命名的。它的工作過程主要是純粹的物理變化,或者說是以物理變化為主的一種過濾形式。它的主要作用就是攔截、阻止魚缸內產生的垃圾和糞便回流到魚缸內,從而達到淨化水質的作用。物理過濾常用的材質有:濾棉、砂石,隔板等。通過有序地擺放這些材質,使其過濾攔截能力達到最佳。它模仿的是自然界地表水滲透回地下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水裡溶解的微量無素和礦物鹽都沒有發生變化。
  • 使用小魚缸飼養點小型觀賞魚,過濾系統過於強大,反而不好
    是因為有一位魚友,就是使用到的這樣的小魚缸,飼養了幾條三角燈、紅綠燈之類的小型觀賞魚,然後,反覆折騰魚缸過濾,魚缸內總是氨氮超標,最後導致整缸魚的死亡。我們把魚缸的過濾頻繁變動、添加以後,強大的水流衝擊著魚缸,攪動的糞便到處飛揚,物理過濾不可能好好吸附魚便,然後再殘留在反氣舉裡。這個反氣舉就是個人造垃圾桶,因為魚缸太小啦啊,它怎麼可能不氨氮超標呢?問題就在這裡。
  • 魚缸水質出現問題時,我們是否需要增加過濾形式,或者更換濾材?
    再者,還有一個氣溫和觀賞魚疾病的問題,這也是我們需要考慮到的一個因素,因為在正常的過濾系統下,一般的魚糞和垃圾本來就應該被有效的濾除,而觀賞魚由於疾病原因,造成的個別魚兒體表粘液突然間脫落過多,甚至於有個別死魚現象,魚缸的過濾系統在短時間內就會無法處理了。
  • 如果魚缸的過濾棉越多越好,那何不墊上一百層呢?
    答案當然是否定的,雖然其中有一些特殊的情況,我們最後再談,但是在正常情況下,一個飼養密度比較合理的魚缸裡,白棉的數量最多不要去超過三到五層,再多了養魚老道說句實話,根本也沒有任何的作用。三、水流不經過濾棉,純屬浪費當濾棉上的雜質沉積到一定的程度之後,濾棉上的水流方向就會有所改變,一個是它們不經過濾棉,使得最下面的多層濾棉根本就沒有了過濾的作用,換而言之,就是在做無用功,這些濾棉純屬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