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網上政務服務積極推進適老化改造 老年人網上辦事「無障礙、不...

2020-12-20 廣東省人民政府網

  日前,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的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就進一步推動解決老年人在運用智能技術方面遇到的困難,堅持傳統服務方式與智能化服務創新並行,為老年人提供更周全、更貼心、更直接的便利化服務作出部署。

  廣東迅速貫徹落實國務院相關部署要求,在推進數字政府建設過程中,強化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聚焦涉及老年人的高頻事項和服務場景,積極推進線上線下服務適老化改造,助力老年人群體辦事「無障礙、不折騰」,更好共享數字信息發展的成果。

  豐富健康碼使用形式 讓老年人出行「亮碼」更輕鬆

  《實施方案》提出,完善「健康碼」管理,便利老年人通行。對需查驗「健康碼」的情形,通過技術手段將疫情防控相關信息自動整合到「健康碼」,簡化操作以適合老年人使用。

  如今,在廣東省出行必備的「粵康碼」除了支持在線出示之外,針對學生、60周歲以上老人等特殊群體,還提供保存離線「粵康碼」的功能,並賦予其與普通「健康碼」的同等效力,確保持離線「粵康碼」也能暢順通行。

  「粵康碼」具備家庭成員管理功能,對不會使用或是沒有智慧型手機的老年人群體,可由家人添加家庭成員,代替老年人出示二維碼。各級政務服務大廳還提供人工查詢服務,由工作人員通過國家政務服務平臺小程序的「老幼健康碼助查詢」功能或系統後臺進行核驗,方便老年人進入大廳辦事。

  今年2月,63歲的羅女士從湖南老家到達廣州,幫女兒照看外孫。隨著疫情好轉,幼兒園開學後,羅女士逐漸開始外出和接送外孫上幼兒園。通過新聞得知外出進商場需要出示健康碼時,羅女士有點擔心自己不太會用智慧型手機,怕造成出行不便。

  根據廣東網上政務服務提示,羅女士的女兒幫她登錄「粵省事」並生成了「粵康碼」。為了方便她使用,女兒還幫她下載了離線版本的「粵康碼」放在手機裡,還列印了一張A4紙的離線「粵康碼」放在背包裡,以防手機信號不好,無法及時打開「粵康碼」。在廣東外出時,每當需要出示健康碼時,羅女士直接出示列印出來的紙質「粵康碼」,無論是進商場和乘坐地鐵,都可以暢行無阻。

  老年人福利待遇在線辦 足不出戶可享津貼

  《實施方案》提出,優化「網際網路+政務服務」應用,依託全國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進一步推進政務數據共享,優化政務服務,實現社會保險待遇資格認證、津貼補貼領取等老年人高頻服務事項便捷辦理,讓老年人辦事少跑腿。

  據了解,目前廣東政務服務網、粵省事已實現老年優待證、長者服務卡、社會保障(市民)卡(老年人優待專用)核發等常用服務全程網辦,並支持辦理結果雙向郵寄,老年人足不出戶即可申領老年優待證、長者服務卡、社會保障(市民)卡(老年人優待專用),省時、方便又安全。

  通過粵省事平臺,擁有廣州、深圳、珠海、汕頭、韶關、惠州、中山、江門、梅州、清遠、雲浮等地戶籍的老人,可由家人在線代申領優待證或高齡老人津貼,幫助不具備電子產品使用條件的老年人辦理有關服務。其他地市也正在加快推進中,有望明年全面開通。截至2020年11月底,粵省事平臺老年人優待證核發數量達11216次,高齡老人津貼申請數量近18萬件。

  隨遷老人服務在線辦理 更多老年人服務實現「跨省通辦」

  廣東是勞務輸入大省,隨遷老人也達到較大規模。目前,廣東政務服務網支持全國老人投靠子女戶籍遷入,領取養老保險待遇資格認證,離休、退休提取住房公積金和退休人員收入(身份)證明等老年人高頻服務事項的全程在線辦理,老年人辦事再也不用返回原戶籍地辦理,避免了往返奔波。

  65歲的張阿姨兩年前從老家成都來到廣州,女兒一家已在廣州安家落戶,平時女兒和女婿白天工作,她自己在家幫忙照顧孩子,總是沒有空閒出門。張阿姨想在廣州長久居住下來,先把戶口遷過來,再辦理相關的證明,讓自己也融入這座城市。張阿姨和鄰居聊天得知,在廣東政務服務網,即可辦理戶籍、養老退休等事項。在家人的幫助下,張阿姨上網嘗試了一下,在家就完成了戶口遷移申請和資料提交,只到現場跑一次就辦好所有手續,順利成為了「新廣州人」。

  為了方便老年人辦理政務服務事項,廣東政務服務網、粵省事平臺兩項服務產品都進行了適老化改造。廣東政務服務網針對老年性視力下降的情況,上線輔助瀏覽功能,通過閱讀輔助十字光標,老年人可對網上辦事指南文字和網頁界面放大或縮小,還可使用閱讀配色器,調整網頁配色,優化閱讀體驗。粵省事平臺對視覺設計進行了整體優化,在不影響用戶體驗前提下,採用大字號設計,方便老人在移動端閱讀。此外,廣東政務服務網提供全程語音導讀服務,支持網上辦事指南轉化成語音,讓辦事服務信息及相關政策資訊不僅「看得到」還「聽得見」。老年人也可以通過手機讀屏輔助功能,將粵省事平臺服務資訊轉化為語音。

  多平臺支持「刷臉」登錄 解決老年人「輸入難」

  據悉,廣東政務服務網、粵省事平臺已實現互聯互通,網上申報事項均可通過「刷臉」完成實名實人認證,由後臺自動填寫個人信息和申報材料。老年人不用翻箱倒櫃找材料,也不用逐字逐句輸入手機, 「刷臉」就可辦理出行、就醫、消費、文娛、辦事等日常高頻事項,不少廣東老年人都為此點讚。此外,粵省事平臺的辦事消息主動推送功能也收到了頗多青睞,該功能將辦事進度、辦件查詢服務連結第一時間通過微信消息向老人進行推送,老年人辦事不掛心、更安心。

  線上線下服務同步優化 老人家出門辦事享貼心服務

  目前,廣東全省市縣兩級政務服務大廳已實現老年人辦事綠色通道全覆蓋,配備輪椅,設立無障礙衛生間,添置放大鏡、老花鏡、雨傘、日常藥物、防疫物資等便民物品,在等候區配備座椅沙發等物品供老年人使用。在每個大廳還配備專門的老年人服務志願者,提供取號、諮詢、指導協助填寫申請表格、自助服務設施使用指引及全程幫辦、代辦等服務。

  此外,廣東在全省範圍加快推廣政務服務一體機,並在各類移動終端上線老年人高頻服務,實現政務事項家門口辦。東莞市近日更推出十項適老化服務措施,其中支持老年人在全市600臺政務服務一體機申辦「敬老優待卡」和「高齡津貼」申辦等業務,老年人在社區即可就近辦事、領津貼。

  據廣東省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負責同志介紹,下一步,「粵系列」產品將在提升老年人辦事體驗等方面繼續優化,廣東政務服務也將進一步完善傳統服務措施,為老年人搭建起一座跨過「數字鴻溝」的「連心橋」,讓老年人朋友的諸多「不容易」變得「更容易」。

相關焦點

  • ...一老一小」:推進政務服務「適老化」改造 出生醫學證明全程網辦
    原標題:廣東數字政府惠及「一老一小」:推進政務服務「適老化」改造,出生醫學證明全程網辦   12月17日,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從廣東省政務
  • ...一老一小」:推進政務服務「適老化」改造,出生醫學證明全程網辦
    12月17日,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從廣東省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獲悉,廣東在數字政府改革建設中,正聚焦涉及老年人的高頻事項和服務場景,積極推進線上線下政務服務「適老化」改造,助力老年人群體辦事「無障礙、不折騰」。
  • 德州出臺政務服務10條舉措 線上線下融合方便老年人辦事
    德州新聞網訊(記者鄧靜通訊員孫瑋)1月14日,市政務服務管理辦公室印發通知,明確進一步便利老年人線下線上辦事的10條措施,對設置「老年人辦事服務通道」、打造會客式服務、完善「電子健康碼」管理等10個方面進行規定,全方位為老年人提供周到、貼心、便利的服務。設置「老年人辦事服務通道」。
  • 國辦:保留傳統金融服務方式 優化老年人網上辦理就醫服務
    來源:第一財經原標題:國辦:擴大適老化智能終端產品供給 推進網際網路應用適老化改造11月24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實施方案的通知稱,隨著我國網際網路、大數據、人工智慧等信息技術快速發展
  • 如何做好老年人居家適老化改造工作?廣東9部門聯合發文了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符暢 通訊員 莫冠婷 程麗紅日前,廣東省民政廳、省發展改革委、省財政廳、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省衛生健康委、省扶貧辦、省殘聯、省老齡辦、廣東銀保監局等9部門聯合印發《關於做好老年人居家適老化改造工作的通知》(簡稱《通知》)。
  • 政務服務大廳啟動無障礙改造 硬體設施升級中
    ,全面啟動無障礙環境改造,對全市各級政務大廳提出了為特殊群體提供專人全程陪同、預約辦理、手語翻譯、志願者服務等服務方式,同時各級政務大廳的無障礙硬體設施改造也正在緊鑼密鼓的全面升級中。開展手語培訓提供幫辦代辦一對一服務於曉紅介紹,東城區政務服務局按照政務服務大廳行業的無障礙標準,在辦事大廳無障礙現有的基礎上,進一步對無障礙設施進行逐一梳理,對排查出不符合標準的問題立行立改。
  • 工信部:推動軟體適老化改造,人工客服要一鍵進入
    「比如,不少老年人很難自行網上預約掛號、預約去公園,購物出行等都面臨一些障礙。」工信部信息通信管理局副局長隋靜說,「我們看到了他們面臨的困難,要格外加大力度,推動軟體、網站等適老化改造。」   工信部要求網際網路企業加快信息無障礙改造,多家網際網路企業也推出了具體的舉措。
  • 合肥市廬陽區啟動特殊困難老年人家庭適老化改造、智慧化服務項目
    日前,合肥市廬陽區啟動特殊困難老年人家庭適老化改造、老年人家庭智慧化服務項目,推進養老服務體系和養老智慧化建設民生工程,進一步提升合肥市廬陽區居家養老服務水平。
  • 讓老人辦事省心更暖心,成華服務有新招
    日前,區行政審批局積極推進適老化改造,以「傳統服務」和「數位化服務」相結合的方式,全面優化政務服務助老措施,為老年人提供更周全、更貼心、更直接的便利化服務。我們每天都會接待不少前來諮詢和辦業務的老人,他們也是線下辦事的主要群體之一。↑↑區政務服務中心工作人員徐敏介紹,隨著智能服務快速發展,如何通過適老化服務提升老年人的辦事體驗就成為了當前的重要課題。
  • 智能服務「適老化」程度低 如何幫助老年人跨過數字鴻溝
    智能服務「適老化」程度低,老年人使用有障礙有讀者來信反映,一些手機程序、智能化設備、網站等沒有充分照顧老年用戶,導致老年人與現代社會之間形成一道「數字鴻溝」。雲南省昆明市李玉梅老人曾在兒女幫助下,申請了某銀行的電子銀行服務,可以通過微信查詢帳戶餘額、明細等,不必跑到銀行辦理了。
  • 「數字鴻溝」給老年人帶來不便:未來網際網路應用將適老化改造
    、積極推動信息無障礙建設並聯合有關部門編制了智慧健康養老產品及服務推廣目錄。「數字鴻溝」給老年人帶來不便:未來網際網路應用將適老化改造下一步工信部將在智能化產品和服務應用上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為老年人提供更優質的基礎電信服務。
  • 安全監控列入老年人居家適老化改造工程可選項
    堅持因地制宜,從城鄉、區域發展不平衡的實際出發,因地制宜加快推進,不搞一刀切,不搞層層加碼,杜絕脫離實際的「形象工程」;鼓勵有條件的地方探索創新,先行引路。堅持市場驅動,強化政策保障,落實惠企利民政策,激發市場活力,提升供給品質,將老年人居家適老化改造需求與居家養老服務需求潛能引導釋放出來,發展壯大養老服務、居家養老設施、老年用品等消費市場。
  • 無障礙助力政府為民服務,成為公共服務基礎設施
    呂世明主席在活動上還介紹到,聚焦無障礙環境建設,有關部委密集出臺多項無障礙相關政策和服務舉措,穩步提升公共服務無障礙水平。如住房城鄉建設部推進無障礙標準修訂實施;工業和信息化部推進信息無障礙服務,會同中國殘聯首次制定發布《推進信息無障礙的指導意見》等。
  • 30項改造清單來了!9部門發布老年人居家適老化改造
    9部門發布老年人居家適老化改造 2020-12-14 19: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智能服務「適老化」程度低,加強應用培訓讓老年人敢觸網、善用網
    智能服務「適老化」程度低,老年人使用有障礙有讀者來信反映,一些手機程序、智能化設備、網站等沒有充分照顧老年用戶,導致老年人與現代社會之間形成一道「數字鴻溝」。雲南省昆明市李玉梅老人曾在兒女幫助下,申請了某銀行的電子銀行服務,可以通過微信查詢帳戶餘額、明細等,不必跑到銀行辦理了。但當存款超過一定數額後,銀行要求必須下載一個手機程序才能查看信息、辦理業務。
  • 工信部:已篩選動員近百個網站、手機APP進行適老化改造
    11月26日,國務院新聞辦舉行《關於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實施方案》國務院政策吹風會。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管理局負責人隋靜表示,工信部已篩選動員近百個網站、手機APP進行適老化改造,改造工作納入企業信用評價。 隋靜介紹,工信部正在研究網際網路適老化改造。
  • ...辦印發實施方案:日常生活場景,必須保留老年人熟悉的傳統服務方式
    依託全國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進一步推進政務數據共享,優化政務服務,實現社會保險待遇資格認證、津貼補貼領取等老年人高頻服務事項便捷辦理,讓老年人辦事少跑腿。各級政務服務平臺應具備授權代理、親友代辦等功能,方便不使用或不會操作智慧型手機的老年人網上辦事。(國務院辦公廳牽頭,相關部門及各地區按職責分工負責)15.設置必要的線下辦事渠道。
  • 網上政務服務「功夫在線下」
    一體推進差別大 一次辦理待提速網上政務服務「功夫在線下」人民視覺日前,國務院辦公廳政府信息與政務公開辦公室發布
  • 不會網上掛號、手機銀行難操作……老年人面臨的「數字鴻溝」咋填補?
    所幸,這些公共服務場所都配有工作人員現場指導,讓老年人在智能時代不掉隊,但與年輕人手機操作相比,老年人在基本生活方面確實面臨著諸多不便。「其實不只是老年人,殘疾人群體同樣需要對智能化進行特定需求的改造,比如對一些功能進行語音播報、字號適當放大、簡化操作流程等。我們希望能夠利用人工智慧的相關技術提供專門針對特需群體的智能化、信息化改造。」
  • 民生智庫 | 【短評】居家適老化改造應堅持三個先行
    家庭環境是居家養老的重要空間載體,居家環境的適老化是關係老年人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的大事,對提升老年人自我管理水平、鞏固家庭養老基礎地位、推動居家養老服務提質擴容等,均有重要影響。然而,現實中「老人住老房」「住房不適老」等現象突出。據調查顯示,超過三分之二的老年人居住在建成超過20年的老舊住宅中,超六成老年人認為住房存在不適老問題,老年人居家適老化改造勢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