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不在家,那麼我就在咖啡館。如果我不在咖啡館,那麼就是在去咖啡館的路上。」
——巴爾扎克
每一座城市都有屬於自己的咖啡館圖鑑,它們小而零星,卻意味著寬容與接納。有人從見底的醇香中汲取些許暖意,然後再裹緊舊衣,走進雨中。
本期推送為大家帶來十個南京咖啡店設計項目,以設計的視角,感受身邊的美好。
01
設計:TURING DESiGN圖盈拓新
主創:李敢、李騫
平面設計:多喜工業
空間攝影:Emma
咖啡小站的設計初衷是服務於工作日的上班族,咖啡產品簡單快速。橙色亮眼的BOX,成為1層白色大堂的醒目標誌。2樓店雖然和1樓的橙色盒子僅幾步之遙,體驗模式卻完全不同:整個吧檯被設計成了土星的模樣且自帶光環。客人可以在圓形吧檯的任意一點坐下,360度圍觀那些最費時費力的咖啡出品。
02
設計:三釐社
主創:錢鈞、李茜
面積:280㎡
攝影:Emma
PLUTO,白天這是一家擁有整個城市最好品質咖啡的咖啡店。到了夜晚,藏在咖啡店中的暗門被打開後整個空間變成了一個熱鬧非凡的酒吧,圓形的吧檯為整個空間的核心區域。
03
在充分領會了品牌精神的基礎上,傳統的空間模式被打破,體驗、售賣、咖啡師操作及客座各部分功能被混合揉捏、重新組織。各種裸露在外的管道和電線,強化了觀者對於後場的體驗性。
04
項目呈現的狀態來自於場所氛圍和業主的性格,場所是先與一切的過去,業主是未來真正的主人。我們一直嘗試在設計中思考自我表達的欲望,更多的關注於它的過去與未來。就像Today Café,今天你在城牆邊上,園區一角喝咖啡,是老李給你做的一杯拿鐵。
05
設計:反幾建築設計
主創:金鑫
面積:60㎡
攝影:ingallery叢林
作為南京文藝青年聚集之地的南秀村,除了毗鄰百年學府南京大學之外,同時也匯集了大量的留學生。這些來自全球各地的年輕人,為這一地區營造出了全新國際化的生活方式。在這附近看似已有三四十年歷史的老式居民樓中,為Pause Cafe完美的工業設計與周圍老式建築的強烈反差,絕對讓人為之震撼。
06
設計:南京十二畫空間設計
主創:高猛
面積:85㎡
攝影:ingallery
KOI位於1865園區內,隱秘且安靜。店鋪分為上下兩層,上層為辦公區,下層為咖啡館。日系原木風的空間設計簡而乾淨,沒有太多複雜的裝飾,挑高的形態加上大片玻璃窗讓室內擁有充沛的日光,斑駁光影變換出自然舒適的體感。
07
設計出品:從未設計CW DESIGN
主持設計:曹煒wesley
設計團隊:葛玉寶、賈陽
設計撰文:曹煒wesley
項目攝影:大域
08
設計:青山周平
圖源:微博「Fuchieh-」
隱匿在老門東巷子裡的咖啡店,一棟老四合院懷抱著參天古樹。整個風格非常簡約日系,一排落地玻璃既不影響看風景冬日裡又保暖,可以想像到冬天在裡面喝一杯熱飲是多麼舒服的體驗。
09
城南好事發生:clip coffee infinity設計:劉丹
圖源:clip coffee公眾號
圖片提供:葛臺臺/wwweizhou/王釐米_貳弎/雯雯
Clip回形針的店名,含義來源於美國概念藝術教父John Baldessari的一件作品《Goya:AND》,其中的回形針小巧而務實的形象正是這間咖啡店的主理人小宋和小林所期望傳達的理念。設計師在室內構建了別致的設計風格,讓人感到踏實和安逸。
10
設計:CIBEI SOCIAL
圖源:楊佳淅、CIBEI SOCIAL公眾號
本文部分資料來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門店地址及營業時間如有變動請以店家實際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