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督脈為諸陽之海」,五個動作,幫助疏通腰背,養護陽氣

2020-12-19 文化養生談

督脈為「諸陽之海」,五個動作,疏通背部經絡,養護陽氣。

我們常說春夏養陽,對於身體的陽氣來說,有一個「諸陽之海」,它就是督脈。

作為諸陽之海的督脈,循行在後背正中。既然是「海」,也就意味著它對機體的陽氣有非常重要的調節作用。

自然界海水的蒸發,一定程度上能彌補乾旱地區的降水不足。江河奔流不息的水,可以視同「多出來的」,都流向大海以儲存起來。督脈的諸陽之海,大致也可以這麼來理解。

但是,督脈在後背的正中,大致就是沿著脊柱上行。不便用「按摩」一類疏通經絡的方法來調理疏通。

如下五個方法,或者同樣也能起到促進督脈氣血周流,從而更好地養護陽氣的作用:

1、碰撞膕窩:足太陽膀胱經循行在後背,和督脈相伴上行。所不同的是,膀胱經起於目內呲,分為兩條「夾脊而行」,止於足小趾。在膕窩裡有一個叫做「委中」的穴位。中醫常說「腰背委中求」,其實就是因為它能促進膀胱經氣血運行,從而養護好陽氣。

正常人的膕窩是平坦甚至稍微下陷的。如果膕窩上鼓,且伴有青筋,一般就是氣血瘀阻的緣故。

可以用平坐的姿勢,雙腿彎曲再伸直,同時顫動,讓兩個膝窩規律地「碰」地面,每次重複5分鐘左右即可,做完以後,一般會有雙腿發熱的感覺,說明氣血開始更加流暢了。

2、滾舒後背:因為背部有督脈和足太陽膀胱經。督脈為諸陽之海,膀胱經為一身之表。滾背的動作,大致可以替代像穴位按摩一類的梳理方法。

在地面鋪上瑜伽墊,平坐在瑜伽墊上,雙腿彎曲,兩手扶膝,整個身體的重心放在尾椎附近,兩條腿抬起來,讓大腿緊靠腹部,身體後仰,讓整個後背在瑜伽墊上滾動。

這個動作,適合早晚起床前、睡覺前各做一次,每次3到5分鐘即可。一般做完以後,整個後背都會有點熱乎乎的感覺。有助於陽氣充分升華,尤其適合春季進行。

3、前後俯仰、彎腰觸地:雙手叉腰,身體儘量向後仰起,讓身體呈現為一個倒「弓」字狀態。然後緩慢收回,保持膝關節不動,雙手十指交叉,彎腰向下,掌心觸地,最後緩慢抬起站直。如此重複5分鐘左右即可。

這個動作需要注意,只能慢慢掌握前後俯仰的角度,切忌急於求成,幅度過大。在俯仰的過程中,最好有人在旁邊協助,同時做好防護措施,防止摔倒。如此反覆拉伸,對後背、下肢的經絡,尤其是督脈和膀胱經有很好的促進作用,堅持下去,能很好地養護陽氣。

4、揉按大椎穴:大椎穴屬於督脈,位於後頸上,用手摸向後頸最大的凸起處下方即是。大椎穴是身體陽氣非常重要的部位,是手足三陽經和督脈交匯之處。可以說,大椎穴是督脈這個「諸陽之海」的出入口。

因為大椎穴位於後頸上部,揉按的方法很簡單,雙手食指揉按該處即可。也可以用手揉搓整個後頸,以該處感到發熱為度。

5、拍打命門穴:身體的腰背為陽,胸腹為陰。腰背同樣也是養護陽氣的重要部位。一般來說,腰背部的命門穴,腎俞穴是主要關注的,它們是督脈和膀胱經的中間樞紐,對於促進陽氣升化很有幫助。

方法也比較簡單,兩隻手掌輕輕拍打後腰脊柱兩側,大致就是褲帶的位置。每次堅持拍打3分鐘左右,以後腰部覺得發熱為度。

總之,作為諸陽之海的督脈,循行在後背上,和足太陽膀胱經相輔相成,也是全身陽氣的調節與運行通道。它的暢通與否,對春季陽氣升化非常重要。

上述五個動作,簡便易行,卻能起到促進督脈和膀胱經氣血周流,最終養護陽氣、排出毒素的作用。

相關焦點

  • 督脈,看看陽經之海的氣化能力
    導  讀    督脈的陽氣,可以協調臟腑的氣化能力。學督脈,主要是看看陽經之海的氣化能力,這是我們的學習重點。大家好,我是林傑醫生,今天我和大家分享一個題目,叫督脈。督脈,我們中醫把它叫陽經之海,它是一身陽氣的總督。
  • 督脈——陽脈之海.正氣存內,邪不可幹.
    在人體後背的正中線上,簡單說就是從頸椎到尾骨這段距離,貫穿著總管一身陽氣的督脈。        古人稱之為「陽脈之海」。脈如其名,就如同汪洋大海,匯聚了全身經脈的陽氣,並把這些陽氣輸送、布散到全身體表的肌膚腠理之處,發揮溫煦機體,抵禦外邪的功能。 俗語說:居家常備艾,老少無疾患。
  • 萬萬沒想到冬天裡養護陽氣的方法,竟然每個人都能用
    《黃帝內經·四氣調神大論》對冬日養生的描述便是:冬三月此謂閉藏,水冰地坼,無擾乎陽,早臥晚起必待日光。晚上不要熬夜。早上可以適度的晚起,因為起的太早容易引起心血管的不適。明代醫家張介賓說:天之大寶只此一隻紅日,人之大寶,只此一脈真陽。冬季天氣寒冷,萬物閉藏,陰寒之氣特別強大。
  • 你是陽氣不足,還是陽氣不通?
    背為陽,這兩條經脈都循行在人體的後背,一條是人體最大的陽經:督脈,次之便是膀胱經。把他們疏通、溫暖,讓陽氣充足而生發。方法:放鬆仰臥於地板(墊上瑜伽墊)或床上,兩手抱於頸,好像要做仰臥起坐的樣子,頭略微抬起;雙腳做原地踏步的動作,一收一伸踩著虛空,動作不宜大。
  • 諸陽之會
    今天來個小結。標題說,頭面為諸陽之會。這個說法,是基於十二經絡的循經部位所言。簡言之,除去六條陰經,六條陽經在頭面部或多或少,都有穴位駐紮。所以,後人總結出來:頭面為諸陽之會。(會:集合的意思)。這說明,這種說法是有事實做基礎的。諸陽之會的意義在哪裡?有句話說,存在就有道理。道理是什麼?當然是生物生存的需要。大凡是活物,要生存,要更好的生存,其生物構造就要不斷地適應大環境。
  • 經絡不通的人,一般會有四種感覺,試試三個方面疏通經絡
    3、腰背酸脹:腰背是督脈、足太陽經、帶脈的循行部位,也是我們身體的主要支撐。也只有這些經絡的通暢,我們身體的活動、運轉才能靈活有力。如果沒有勞累的情況下,也感到腰酸背脹,一般都是有點經絡不通的原因。當然,這個不通,或許是邪氣阻滯,或許是氣血瘀滯,總之就是經絡運行不暢,需要疏通經絡,主要從督脈、帶脈、足太陽經著手。4、手腳發涼:正常情況下,因為經絡暢通無阻,四肢末梢能得到足夠的氣血溫養,我們的手腳四肢應該是溫暖的,動作靈活的、感覺靈敏的。
  • 教你4個簡單動作來養背,身體健康不遭罪!
    而從中醫的角度來說,我們的身體上,背為陽,腹為陰。人體背部分布的基本上都是陽經,脊柱是主一身陽氣的督脈所在,督脈為「陽經之海」,統攝一身之陽,全身陽氣的運行無不與之相關。所以,只要保養好背部,就能讓人體的背部發光發熱,滋生出源源不斷的能量。
  • 養生從「頭」開始 疏通頭部經絡(梓涵堂)
    中醫認為,頭部掌管身體,五感和中樞神經系統,被稱為「精明之府、諸陽之會」,它的健康關係著身體各個部位的健康。梳理頭髮時,一定要貼住頭皮,刺激頭部的經絡和穴位,達到活血通絡的作用。隋代著名醫生趙元芳早就提出,梳理頭髮具有疏通血管,祛風除溼,使頭髮不白的作用。養生書《青衣路》也提到,想要保持身體健康,一定要做兩件事:梳頭,洗腳。」
  • 經穴之可通督脈,壯陽氣,通經活絡的後溪穴!
    相信對中醫稍微有點了解的都知道督脈總督一身的陽氣,壓抑了督脈也就是壓抑了全身的陽氣,只因姿勢錯誤阻擋血氣的正常運行堵塞督脈使得全身的陽氣無法接通,往往這類人看上去都比較陰柔。那麼,我們該如何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呢?
  • 熊能火每日陽気:喝陽氣,補陽氣
    正如《黃帝內經》說:「陽氣者,若天與日,失其所,則折壽而不彰。」所以,養護陽氣是養生治病之本。陽氣是如何消耗掉的?陽氣既然這麼重要,大家一定很想知道,身體內的陽氣有怎樣的脾性?曬太陽背光而坐最好,因為背部有一條不可忽視的經絡——督脈。督脈有「陽脈之海」之稱,總督一身之陽氣。把背曬熱、曬舒服了,人體的陽氣也就充足了。  一般曬太陽的時間最好選在上午10-11點之間,此時陽光比較充足,光線也比較柔和。曬太陽的效果最好。曬太陽的時間長短可因人而異同,中青年每次1-2小時,老年人曬30分鐘左右即可。
  • 中醫:後背是陽氣之鏡,兩味藥,讓後背守住陽氣
    當我還是一個懵懂的少年時,我聽大人說過一句話,「人的背後,就是一片海」。什麼是海呢?後來我學了中醫後,才明白其中這個道理,這句話指的陽氣之海。體內的陽氣足不足,是不是流失了,就看我們的後背。為什麼呢?相信很多人都會詫異,後背能看出一個人是否出現陽氣不足嗎?這簡直是扯淡,甭著急,先聽我說,也許你就有不一樣的看法了。中醫認為,人體背部屬陽,行於背部的督脈總督一身之陽經,稱之為陽脈之海,支撐一身之陽氣,這樣詮釋之後,就很好理解大家常說人體的背後,就是一片海了。
  • 七彩虹水養護------讓寶寶夏季陽氣足,身體更健康
    夏三月,此謂蕃秀,天地氣交,萬物華實,夜臥早起,無厭於日,使志無怒,使華英成秀,使氣得洩,若所愛在外,此夏氣之應,養長之道也。逆之則傷心,秋為痎瘧,奉收者少,冬至重病。陽氣是指人體物質代謝和生理功能的原動力,是人體生殖、生長、發育、衰老和死亡的決定因素。人的正常生存需要陽氣支持,所謂「得陽者生,失陽者亡」。「陽氣」越充足,人體越強壯。陽氣不足,人就會生病。陽氣完全耗盡,人就會死亡。陽氣能推動血液循環,維持人的生命活動。陽熱之氣不僅維持其本身的生理功能,而且對全身有溫養作用,人體的水液代謝、汗液調節等,都與陽氣的重要作用分不開。
  • 腰背委中求?求什麼?很多人都做錯了
    是不是按一按委中穴,就是能「求」到腰背的疼痛緩解了?今天,大德君就給大家掰開了揉碎了說一說「腰背委中求」。首先,這句話是完全沒錯的。腰背疼痛,問題出在膀胱經的氣血不通,經絡淤阻上。人體的腰背部,除了中央一條督脈,剩下的就都是膀胱經了。
  • 被空調房偷走的陽氣,如何補回來?
    其二,後背的督脈,就好比是人體的「發電廠」,太陽正好曬在後背的督脈上,給你的「發電廠」補充點兒能量。每天刻意地堅持曬太陽,它的效果就會慢慢顯現。也許是一年,也許是十年,當同齡人都疲憊了、蒼老了,而你卻仍舊陽光、健康、神採奕奕。你就知道這個向天「借」陽氣的小方法,有多麼神奇了!地鐵有1號線,我們身體裡邊也有條「1號線」,那就是被稱為「陽氣之海」的督脈。
  • 身體肥胖,可能也就2個原因,從5個方面調理,疏通經絡還減肥
    每天推揉、拍打這三條經絡循行部位,慢慢就起到疏通肝膽的作用,贅肉也就隨之減少了。這一點主要和「內火」有關;2、疏通心經、小腸經:心與小腸相表裡,長期久坐不動的人,心經氣血傾向於「淤塞」,以手臂較粗最明顯的肥胖,多數和這兩條經絡有關。關注三個部位:腋窩、手臂內側、無名指。
  • 做好5個開背動作,一整年都受益
    ●自然呼吸,身體往後仰,從尾椎、腰椎到背逐步一節節觸地,一個人身體狀況及體能,反覆滾上三到五分鐘。 ●每次滾完以後會感覺到背部熱熱,這表明氣血疏通了,滾到背部發熱的時候陽氣自然而然生發。這是春季必修功課,一定要堅持。
  • 陽氣閉藏時,食補4樣,溫藏3則,養護陽氣
    在這陰陽交轉的15日內:初候「鶡鴠不鳴」,寒鳴因冰封而難鳴;二候「虎始交」,老虎因陽萌而出動;三候「荔挺出」,蘭草倒也抽出新芽。大雪的民俗文化順四時之度,而民不有疾。自古,人們便將節氣之天地自然變化融入食養居所與民俗文化當中,綿延千年,和諧共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