督脈為「諸陽之海」,五個動作,疏通背部經絡,養護陽氣。
我們常說春夏養陽,對於身體的陽氣來說,有一個「諸陽之海」,它就是督脈。
作為諸陽之海的督脈,循行在後背正中。既然是「海」,也就意味著它對機體的陽氣有非常重要的調節作用。
自然界海水的蒸發,一定程度上能彌補乾旱地區的降水不足。江河奔流不息的水,可以視同「多出來的」,都流向大海以儲存起來。督脈的諸陽之海,大致也可以這麼來理解。
但是,督脈在後背的正中,大致就是沿著脊柱上行。不便用「按摩」一類疏通經絡的方法來調理疏通。
如下五個方法,或者同樣也能起到促進督脈氣血周流,從而更好地養護陽氣的作用:
1、碰撞膕窩:足太陽膀胱經循行在後背,和督脈相伴上行。所不同的是,膀胱經起於目內呲,分為兩條「夾脊而行」,止於足小趾。在膕窩裡有一個叫做「委中」的穴位。中醫常說「腰背委中求」,其實就是因為它能促進膀胱經氣血運行,從而養護好陽氣。
正常人的膕窩是平坦甚至稍微下陷的。如果膕窩上鼓,且伴有青筋,一般就是氣血瘀阻的緣故。
可以用平坐的姿勢,雙腿彎曲再伸直,同時顫動,讓兩個膝窩規律地「碰」地面,每次重複5分鐘左右即可,做完以後,一般會有雙腿發熱的感覺,說明氣血開始更加流暢了。
2、滾舒後背:因為背部有督脈和足太陽膀胱經。督脈為諸陽之海,膀胱經為一身之表。滾背的動作,大致可以替代像穴位按摩一類的梳理方法。
在地面鋪上瑜伽墊,平坐在瑜伽墊上,雙腿彎曲,兩手扶膝,整個身體的重心放在尾椎附近,兩條腿抬起來,讓大腿緊靠腹部,身體後仰,讓整個後背在瑜伽墊上滾動。
這個動作,適合早晚起床前、睡覺前各做一次,每次3到5分鐘即可。一般做完以後,整個後背都會有點熱乎乎的感覺。有助於陽氣充分升華,尤其適合春季進行。
3、前後俯仰、彎腰觸地:雙手叉腰,身體儘量向後仰起,讓身體呈現為一個倒「弓」字狀態。然後緩慢收回,保持膝關節不動,雙手十指交叉,彎腰向下,掌心觸地,最後緩慢抬起站直。如此重複5分鐘左右即可。
這個動作需要注意,只能慢慢掌握前後俯仰的角度,切忌急於求成,幅度過大。在俯仰的過程中,最好有人在旁邊協助,同時做好防護措施,防止摔倒。如此反覆拉伸,對後背、下肢的經絡,尤其是督脈和膀胱經有很好的促進作用,堅持下去,能很好地養護陽氣。
4、揉按大椎穴:大椎穴屬於督脈,位於後頸上,用手摸向後頸最大的凸起處下方即是。大椎穴是身體陽氣非常重要的部位,是手足三陽經和督脈交匯之處。可以說,大椎穴是督脈這個「諸陽之海」的出入口。
因為大椎穴位於後頸上部,揉按的方法很簡單,雙手食指揉按該處即可。也可以用手揉搓整個後頸,以該處感到發熱為度。
5、拍打命門穴:身體的腰背為陽,胸腹為陰。腰背同樣也是養護陽氣的重要部位。一般來說,腰背部的命門穴,腎俞穴是主要關注的,它們是督脈和膀胱經的中間樞紐,對於促進陽氣升化很有幫助。
方法也比較簡單,兩隻手掌輕輕拍打後腰脊柱兩側,大致就是褲帶的位置。每次堅持拍打3分鐘左右,以後腰部覺得發熱為度。
總之,作為諸陽之海的督脈,循行在後背上,和足太陽膀胱經相輔相成,也是全身陽氣的調節與運行通道。它的暢通與否,對春季陽氣升化非常重要。
上述五個動作,簡便易行,卻能起到促進督脈和膀胱經氣血周流,最終養護陽氣、排出毒素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