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宜過多問成績 保持平常心 做個好的傾聽者

2020-12-16 騰訊網

「我怕說多話、說錯話,影響孩子備考;可是不說,又怕孩子以為我不關心他。」「陪考的每天都小心翼翼,唯恐哪句話惹孩子不高興」……在陪考過程中,一些家長往往比孩子還緊張。那麼,家長該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幫孩子備戰高考?在陪考過程中,哪些話宜講,哪些話不宜講?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備戰高考·心理課堂」第二課關注陪考家長,中國心理學會理事、海南省心理行業協會心理諮詢中心主任、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海口景山學校專職心理老師易康秀為陪考家長做心理輔導。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記者 黃婷/文 汪承賢/圖

保持平時狀態

營造良好備考家庭環境

家有高考生,家長們往往非常重視,有的家長甚至辭掉工作,專門在家照顧孩子。然而,「全職陪考家長」並不好當,應該做什麼,要避免什麼,一些家長表示,很難拿捏。

易康秀建議家長們從以下三方面入手,做好陪考:

一、保持平時的狀態,營造一個不易引發考試焦慮的健康氛圍。「家長在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的同時,該幹什麼幹什麼,不宜做出過多改變、過分安靜。」易康秀說,比如家長以前喜歡看電視,在放低聲音不影響孩子複習的同時,可以保持看電視的狀態,沒必要停掉或把電視搬走。

二、陪同孩子一起進入考試狀態,及時幫孩子調整心理。比如,考前十來天,和孩子一起進行心理準備,一起做負向思考與正向思考的訓練。焦慮爆發時,通過放鬆訓練,幫孩子應對有所負荷的感覺。如可能,家長最好和孩子一起模擬下考前面對和處理突發事件的場景,如忘記拿證件,填錯了答題卡等該如何處理。通過以上訓練或模擬,提高孩子應對突發意外的能力,如此當意外真正來臨時,孩子才能不慌亂。易康秀強調,受疫情影響,今年高考推遲一個月,且首屆新高考面臨諸多未知,孩子們難免有壓力,家長及時關注孩子心理,幫孩子做心理訓練至關重要。

三、及時了解新高考改革的相關制度和政策,做到有備無患。今年是我省高考改革第一年,考試形式和填報志願、錄取方式都將發生明顯變化,家長可提前了解、學習相關信息,一方面能更好、更深入地了解孩子的學習狀態,同時為孩子填報志願提前做準備。

陪考說話有技巧

堅持「三不宜」常用「萬能語」

「我現在感覺自己都快神經了,孩子回家時,我一方面很想問她複習得怎麼樣,有什麼需要我做的,但又怕說了她不愛聽。」家長林女士的話道出很多高考生家長的心聲。

易康秀說,現實中,有不少陪考家長因過度在意孩子,出現不知如何和孩子溝通的問題。她提醒,在陪考中,要堅持「三不宜」,即,不宜過多問學業、問成績;不宜責備;不宜過度小心。諸如,家長要少問「你考得怎麼樣?」「複習得怎麼樣了,有信心嗎?」此外,有的家長怕自己說錯話,不和孩子溝通,甚至連走路都小心翼翼,這些都易引發孩子焦慮。

總之,家長只需保持平常狀態,做好後勤保障,同時盡所能觀察孩子的情緒狀態,若孩子願意與父母交流,父母要做個好的傾聽者。如果不知怎麼跟孩子溝通,家長可以拋出這句萬能的語言,「不知道怎麼回答你更好,可不可以告訴我,我怎麼說或怎麼做會讓你更感覺舒服一點?」

家長緊張焦慮時

避免與孩子過多接觸交流

陪考中,家長若出現緊張焦慮的心態該如何調整?易康秀表示,家長若出現緊張焦慮的情緒,最好的方式是避開孩子,雙方不做過多的接觸和交流。如果無法避開,就用正向、負向思考辯證法或放鬆訓練,及時調整心態。「家長要把孩子成長的生命線拉長,要明白高考只是他人生的一條必經路而已,認識到這一點,相信就能以更平和的心態陪考。」易康秀說。

尊重孩子的放鬆方式

不要過多幹預和反對

在易康秀多年的高考心理輔導工作經驗中,她發現,有些考生喜歡通過玩手機、上網、看小說、聽歌等方式放鬆情緒,調節緊張狀態,家長們卻不贊同這种放松方式,認為會影響孩子複習,因此產生親子矛盾。

易康秀表示,若面臨以上問題,首先,家長要問自己一個問題,「是我參加高考還是孩子參加高考?」家長們要明確,參加高考的是孩子,而不是自己,因此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強加給孩子。其次,家長要弄清楚,孩子用以上方式能否真正幫助自己平復情緒,緩解壓力。「若孩子通過短時間玩手機、上網的方式可以緩解壓力,便無可厚非,家長則該尊重孩子,不宜過多幹預和反對。」易康秀說。

「家長們要安放好那顆浮躁的心。」易康秀說。當然,若孩子長時間沉溺於手機、網絡,家長應幫孩子調整狀態,或及時尋求專業人士幫助。

相關焦點

  • 閉嘴→做個好的傾聽者
    1 閉嘴→做個好的傾聽者閉嘴→做個好的傾聽者,讓說話者很舒服,表達的東西更多。雙方之間,必然會影響對方,一個好的傾聽者,勢必會靜靜地聽著,讓說話者很舒服,表達的東西更多,從而,傾聽者會提取到更多的東西,不管是為己所用,還是幫助對方,都要做個好的傾聽者。
  • 穩住,保持一顆平常心!
    平常心具體表現為對自己做任何事的成功和失敗的概率有準確的預測及積極主動,又要盡力而為,順其自然,不苛求事事完美,有從容淡定的自信心。高考在即,考生們,調整好心態,放下焦慮,保持一顆平常心,會對高考有很大的幫助。不管是居家線上學習,還是已經返校衝刺高考,在學習生活中,我們總會遇到很多大事小情。沒有必要太過於強調對與錯,保持一顆平常心,就會換一種態度面對,也就有不一樣的結果。
  • 好的傾聽者不只是靜靜的聆聽,還要有這幾個技巧
    身邊有不少的朋友都自稱是好的傾聽者。他們告訴我說,傾聽是最簡單的人際交往技巧,因為你需要做的就是靜靜地聽對方訴說,時不時地點頭表示認同,並配合眼神的交流。如果真的如他們所說,傾聽真是太簡單了,你甚至不需要去理解對方說話的內容,著實是個好的演員。傾聽是溝通的一部分,有情感的互動,有思維的碰撞。真正好的傾聽者,所需要做的遠不止靜靜地聆聽而已。那究竟如何才能成為一個好的傾聽者呢?
  • 2015河北文科狀元張皓辰:好成績來自平常心
    緊隨而來的是一個他曾經想都沒有想過的好消息——他勇奪2015年河北省高考文科最高分。    23日下午,張皓辰和父母正坐車往石家莊趕,記者就和他在電話裡聊了起來,並連線了她的班主任。    好成績來自平常心    今年18歲的張皓辰曾是班上的學習委員和語文課代表,平時的大小考他基本上都是年級第一。「得第二的時候都少」。說到自己的得意弟子,張皓辰的班主任封雅麗有些得意,又有很多要話要說。
  • 想成為一個好的傾聽者嗎?試試這5個小技巧吧
    成為一個好的傾聽者其實並不難,但卻能夠給你帶來極大的回報。重中之重在於關注人而非問題本身,不要試圖給出解決問題的建議,除非別人明確地提出要求,你還可以通過詢問開放式的問題並在溝通的過程中保持反饋,同時積極認可對方的情感,但也別忘了承認你自己正常的情感。
  • 應對小升初英語複習的秘訣:保持平常心
    在這種氛圍中,孩子們已能從中領悟到彼此間的競爭壓力,長期的不堪重負將很有可能影響最後的考試,所以,家長們要和孩子一起,保持平常心。     所如何幫助孩子應對小學英語畢業考試也就成了家長們不能不思考的問題。這裡提出三個提議,希望可以幫助各位家長和孩子。     一、和孩子聊聊他們班裡和同學,從瑣事聊起。
  • 做一個傾聽者......
    「洗耳恭聽」這個成語我們都會說,但是真正做起來真的不容易,我們都希望對方能夠認真地傾聽我們自己的訴說,有時候我們需要的不是出謀劃策,僅僅是對方的傾聽。考研路上,我們的壓力一直在遞增,有時候寫錯一道題、弄壞一根筆就可能是我們情緒崩潰的臨界點,這時候多想有個人聽聽我們的訴說,我們的壓力,我們的崩潰.而不是「這有啥壓力,有啥好哭的」或者「變壓力為動力」.
  • 陪伴孩子備戰2021年高考,高三家長保持平常心,才能提供助力
    important}陪伴孩子備戰2021年高考,高三家長保持平常心,才能提供助力孩子上了高三後,很多家長們有不同程度的高三家長務必要把自己的心態調整好,影響孩子心態,提升備考的效率。二、以平常心對待平時成績
  • 寫給即將走進考場的2020年考生:保持平常心,迎接新挑戰
    能考出什麼樣的成績,考上什麼樣的大學,這並不重要。只要努力了,付出了,必有收穫。放下包袱,輕鬆上陣,放開思路,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和水平,就足夠了。請你相信,豐富多彩的大學生活,在向你招手。當然,面對人生的高考,除了要注意考場規則之外,在考試過程中,也有一些需要你注意細節: 一、讓特殊的年份造就特別的你2020年,註定是個特殊的年份,高考延遲,在疫情防控中參加高考,也註定2020年的考生要比以往的考生承受更多,比如戴口罩、量體溫、保持人員間距、錯峰有序進出考點等等,不過這一切的一切,都沒關係,大家都在同一大環境大平臺下考試競技
  • 平常心是道,平常心是佛心
    有一個學僧請教長沙景岑禪師:「什麼是平常心?」長沙景岑禪師回答說:「平常心就是要睡就睡,要坐就坐。」那個僧人說:「弟子對此理解不了。」景岑禪師進一步說明:「你感到熱就去納涼,感到寒冷就到暖和的地方去暖和!」
  • 如何做一名好的傾聽者?
    10種方式教你「不缺席」,做一個更好的傾聽者。   1. Body Language   肢體語言   Don’t underestimate the power of body language.如果你不相信,下次你打電話時,對方說話,你保持悄無聲息。很快,對方將會停下來,問:「你還在嗎?」   4. Don’t Sit Across the Desk   不要隔桌而坐   Sitting across the desk puts a barrier between you and who you are meeting with.
  • 高考「迷信」的莫言和「平常心」的劉墉:送給父母的考前須知
    陪考的當天早上,莫言看到喜鵲在窗戶外鳴叫時,他說是個「好兆頭」。這句話,與我出生於農村的父母說出的話無異,反應的實則是他們內心的焦慮,不知道怎麼能幫助子女,所以藉助於自然現象寬慰自己。劉墉的平常心。而在劉墉」平常心「的指引下,女兒劉倚帆則發揮出了自己的應有水平,以第一名的優異成績考入美國常春藤盟校哥倫比亞大學。
  • 高考「迷信」的莫言和「平常心」的劉墉:送給父母的考前須知
    13年前,劉墉的女兒參加美國高考,劉墉送給女兒三個字「平常心」,後成文《給女兒的考前須知》。從各自的文章中,我們了解到兩種心態戴然不同的父親。莫言的迷信。陪考的當天早上,莫言看到喜鵲在窗戶外鳴叫時,他說是個「好兆頭」。
  • 雙色球20124期曬票分享,保持平常心,機會永遠留給有準備的人
    有人會問,我和她都在同一個地方工作,為什麼別人可以拿10000,我只能拿3000?不論做什麼,走心最重要!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的,要別人推一把你才走一步,又談何成功?生活中我們依然是如此,要保持良好的心態,積極的去面對挫折和困難,多一些理由,少一些藉口;生活自然就會越來越好。今天是12月8日,雙色球2020124期開獎的日子,還是老規矩,在開獎到來之前,筆者都會進行曬票分享,今天也不例外。
  • 高考成績出爐!如果您關心孩子,請保持平常心,適時沉默
    每年高考成績放榜的時候,大家都會把目光集中到「金榜題名」的幸運兒身上,各省市的文理狀元、復讀重考的高分學子,無論是鏡頭還是文字的描述中,在看到成績的那一刻,他們有的高聲歡呼,有的與家人緊緊擁抱,但更多的是喜極而泣。
  • 平常心好泡茶
    平常心泡茶,泡出來的茶清澈、平和(圖片來源:資料圖)喜歡喝茶的人都知道,泡好茶要有好水,據說八分之茶泡十分之水,茶就有十分,八分之水泡十分之茶,茶只有八分。泡這樣一杯茶,水品水質無所謂,最要緊的是用平常心,那時大家淡化了功利,茶香中散了俗氣,滿眼都是平民的樸素。如此平常心泡出的茶,是不是更多幾分和諧與詩意呢?喝了好多年茶,我體會茶就像繁華喧囂的城市裡精心保留的園林,屬於城市但又保留了自己的那方天地,保留了深藏不露的山水間的寧靜,不向人直抒胸臆,容的下曲折與隱衷,當然更不讓人一目了然。
  • 如何應對「考後症候群」:情緒宜緩釋 保持平常心
    1、如何應對「考後症候群」:情緒宜緩釋 別放縱身體面對高考結束後的突然「減壓」,有些考生會覺得難以適從,再加上考後對成績的關注和擔心或者,先休息兩三天,什麼作業都不做,暫時忘掉考前的所有焦慮,然後再慢慢回歸平日無憂無慮的生活常態。其二,將讀書的興趣從原來不得不讀的課本及參考書,轉向自己感興趣的書籍,這種關注點的轉移,對於消除壓力極有好處。其三,對起居稍加控制,不要「一覺睡到自然醒」,要儘可能維持正常的生活規律。
  • 資深班主任:期末複習,送家長和孩子幾個好建議,助力考個好成績!
    不僅有大孩子們的考研、四六級,也有中學生的期末考試,當家長的,哪個不希望孩子考個好成績?但是,不少家長不知道這個時候該幫孩子做些什麼,要麼什麼都不管,把希望都寄托在老師身上;要麼管得太多,幹擾了孩子複習的狀態和節奏。如何在期末來臨前提高成績呢?12月了,家長和孩子都要行動起來!
  • 做一個優秀的人很難平常心就好
    各位讀者好,我是濤!我是公子蕩!做一個優秀的人很難!生生方方面面,對事對人,都過於繁瑣!所以哪還有精力去做一個優秀的人了!你不認識幾個字,不會幾句英文,不善於社交!那你如何優秀了……腳踏實地一步一步來人一輩子,要工作好,還要經營好家庭,就很吃力了,但是你還有更好的選擇嗎,其實沒有!
  • 好的傾聽者:不要說話,認真聽
    很多人認為,善於傾聽就是不斷點頭或保持眼神交流。但穆倫德認為這並非真正的傾聽。因為一個好的傾聽者總是在尋找真相、情感以及透露對話人價值觀的蛛絲馬跡。讓我們隨作者一起去學習一下成功傾聽的秘訣。海明威的這句話對許多管理者來說可能是個很好的指導原則,希臘哲學家基提翁的芝諾(Zeno)的格言可能也是:「我們有兩隻耳朵一張嘴,所以我們應該多聽少說。」因為人們喜歡被傾聽。📝這裡的as might (be)是由as引導的倒裝句,類似so do I的用法;因為和as前的謂語一致,所以把be省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