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來,中國就有「長江天險」的說法。在古代科技不發達的時候,長江似乎是一個不可逾越的鴻溝,所以後來人們試圖通過各種方法橫渡長江。渡船自然是橫渡長江的最佳途徑。
西津渡位於長江下遊的鎮江市,歷史可以追溯到三國時期。孫權遷到鎮江後,西津渡以其重要的地理位置成為戰略要地。西津渡是長江上最古老的渡口。北宋時王安石被召去北京,從這裡上船,在這裡寫下了膾炙人口的《泊船瓜洲》。
這個街區被稱為鎮江的「文脈」,因為它是鎮江文物古蹟最多的地方。這條只有1000米長的古街上有許多孫吳到清朝的歷史遺蹟。中國現存唯一的元代過街石塔,如宋代的趙官石塔、觀音洞等,都有一定的代表性。最重要的是這裡的景點基本都是免費的。
隨著長江南岸的北移,西津渡已經失去了渡口的功能。歷史文化街區商業店鋪不可或缺,這一帶還有小酒吧、咖啡館、小吃店。雖然商業街區不可避免的會陷入同樣的境地,但好在西津渡的歷史古蹟足夠多,這條古街建在山上,自然讓它的可玩性大了很多。
中國古代建築師羅哲文教授稱西津渡為「中國古渡博物館」。羅教授是主持八達嶺長城修復的梁思成大師的高徒。
曾主持修復八達嶺長城,能獲得他的肯定,可見這條古街不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