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學家羅哲文親自命名的「中國古渡博物館」,真的不一般!

2020-12-15 羅光看美景

自古以來,中國就有「長江天險」的說法。在古代科技不發達的時候,長江似乎是一個不可逾越的鴻溝,所以後來人們試圖通過各種方法橫渡長江。渡船自然是橫渡長江的最佳途徑。

西津渡位於長江下遊的鎮江市,歷史可以追溯到三國時期。孫權遷到鎮江後,西津渡以其重要的地理位置成為戰略要地。西津渡是長江上最古老的渡口。北宋時王安石被召去北京,從這裡上船,在這裡寫下了膾炙人口的《泊船瓜洲》。

這個街區被稱為鎮江的「文脈」,因為它是鎮江文物古蹟最多的地方。這條只有1000米長的古街上有許多孫吳到清朝的歷史遺蹟。中國現存唯一的元代過街石塔,如宋代的趙官石塔、觀音洞等,都有一定的代表性。最重要的是這裡的景點基本都是免費的。

隨著長江南岸的北移,西津渡已經失去了渡口的功能。歷史文化街區商業店鋪不可或缺,這一帶還有小酒吧、咖啡館、小吃店。雖然商業街區不可避免的會陷入同樣的境地,但好在西津渡的歷史古蹟足夠多,這條古街建在山上,自然讓它的可玩性大了很多。

中國古代建築師羅哲文教授稱西津渡為「中國古渡博物館」。羅教授是主持八達嶺長城修復的梁思成大師的高徒。

曾主持修復八達嶺長城,能獲得他的肯定,可見這條古街不一般。

相關焦點

  • 鎮江西津渡:十字黃金水道上的"中國古渡博物館"
    鎮江自然風光秀美,素有「天下第一江山」的美譽,有著3000多年的悠久歷史,是吳文化的發祥地,1986年被命名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西津渡歷史文化街區位於鎮江西部老城區,街區因渡而生,渡口歷史存續1400年,形成了渡口文化、救生文化、宗教文化、建築文化、西洋文化、商賈文化等主題鮮明、獨具特色、多元聚合的津渡文化。
  • 厚重鞏義 洛水上的倉西古渡
    倉西五千年前已有人類活動的文化遺存,被考古界命名為「倉西仰韶文化遺址」。1992年5月,河南省考古研究所、河南省社科院、河南省博物館等單位,對洛水流域屬於仰韶文化的伏羲臺遺址,灘小關遺址、花地嘴遺址、洛口倉遺址、倉西遺址曾進行過現場實地考察。另外,1991年《中國文化報》也曾這樣報導:52座戰國漢晉墓群在倉西村發現。
  • 古建美 中華魂公益行動進駐西安碑林博物館,保護傳承中華傳統文化
    12月10日上午,古建美 中華魂——中國古建築文化匠心傳承公益行動陝西站暨西安碑林博物館公共衛生間改造公益捐贈項目籤約儀式在碑林博物館舉行。  本次活動由中國文物保護基金會羅哲文基金管理委員會聯合西安碑林博物館主辦,中國民協中國建築與園林藝術委員會提供學術支持,古建美中華魂—中國古建築文化匠心傳承公益行動、九牧廚衛股份有限公司提供公益支持。
  • 一周藝術人物|建築學家李道增、洛杉磯MOCA創始人辭世
    上周,曾師從梁思成的中國建築學家李道增在京逝世,享年90歲。80歲的洛杉磯著名藝術贊助人、洛杉磯當代藝術博物館(MOCA)聯合創建人瑪麗·諾裡斯也不幸辭世,據外媒報導,死因是肺炎。當前局勢下,藝術家也開始抱團取暖,馬修·巴羅斯在英國發起「藝術家互助」宣言,呼籲藝術社群的慷慨之舉。在北京,今日美術館上周宣布館長更替,新館長是前媒體人張然。
  • 著名建築學家、中國工程院院士何鏡堂: 「獨角獸島」有望成為帶動...
    著名建築學家、中國工程院院士何鏡堂: 「獨角獸島」有望成為帶動西南地區經濟發展的高地 每日經濟新聞 2018-03-11 12:24:01
  • 【薩蘇】我真的不知道梁思成和林徽因是不是幸福
    林徽因自己沒有回答,她說,會用一生來回答這個問題。 今天的日本,最美麗的旅遊城市,就是京都和奈良,一個世俗,一個出塵。   如果沒有梁思成,早就沒有京都,也沒有奈良了。   1944年,時任中國戰區文物保護委員會副主任的梁思成,奉命向美軍提供中國日佔區需要保護的文物清單和地圖,以免盟軍轟炸時誤加損傷。這份材料,是梁思成歷盡心血完成的。
  • 晉江安平古渡頭被指遭破壞 未辦相關手續施工被叫停
    閩南網11月14日訊 離安平橋數十米之隔的水心禪寺三聖殿拆除重建,施工被指破壞安平古渡頭。昨日,晉江安海一位民間文化愛好者,撥打海都熱線通95060反映此事。  安平橋為國家級重點文保單位,安平古渡頭在安平橋文化保護區內,被列為晉江市文保單位。針對此事,水心禪寺管理人員回應稱,他們已在施工時對古渡頭做了保護措施。
  • 古渡鄉愁,遊溫州七都上沙古渡碼頭遺址
    偶然走到一個很有文化的地方——海外華僑的鄉愁記憶,溫州七都島上沙古渡碼頭遺址。這裡有鄉愁,有跳跳魚,還有美麗的風景……今天是大晴天,我們出去玩,但是沒有明確的目的地,隨便走走。七都是一個島,風景很好,就去了。
  • 我國著名建築學家隕落!
    據清華大學官微消息: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中國工程院院士、我國著名建築學家、建築教育家、清華大學建築學院教授李道增同志,於2020年3月19日因病醫治無效,在北京逝世,享年90歲。師從著名建築學家梁思成,1952年畢業於清華大學建築系,之後留校任教,曾任清華建築學院第一任院長,1999年入選中國工程院院士。在中國劇院設計和研究領域,他堪稱開山第一人,北京天橋劇場、中國兒童劇場等均為其代表作;長達150萬字的巨著《西方戲劇劇場史》,成為國內首部跨戲劇與建築兩個學科的學術專著。仲夏夜,清華園。月光傾瀉在一座磚紅色的圓形建築上,格外典雅。
  • 市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揭曉
    經過數以萬計婺城市民及文物專家積極參與投票評選,日前市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終於揭曉:東晉的青瓷點彩六系罐、北宋的鎏金銅佛像、太平天國時期的石雕團龍等珍貴文物入選。  金華市博物館於3月18日金華首個名城日正式開館,作為展示八婺文明的一個窗口,市博物館的啟用,使許多珍貴文物有了對外展示的平臺,從而讓普通百姓有機會零距離觀賞到珍藏的歷史文物。
  • 杭州淳安命名化石新物種 千島湖自然博物館即將開館
    杭州淳安命名化石新物種 千島湖自然博物館即將開館 2017-11-07 22:04:53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左盛丹
  • 安藍:鸇陰古渡(組詩)
    平川文旅公眾號 ID: gh_fe0ba9ff83af鸇陰古渡的前生後世西漢時為鶉陰東漢時名鸇陰西夏至明清時名迭烈遜1937年,此地設安寧兩千多年過去駝嘶馬鳴猶在耳邊仍然是渡口,就像離別很遠的地方,依然是故鄉離去很久的人,永遠是親人黃河的水,冬日清澈夏日渾岸邊的青草,活了一秋又一秋歸來的風,有時帶著花香,有時帶著雪能夠渡過去的,是歷史,是時光度不過去的
  • 中興文化博物館被命名為「第一批棗莊市黨史教育基地」
    經過申報、實地調研測評、綜合評審,中興文化博物館等10個黨史教育基地被命名為「第一批棗莊市黨史教育基地」。本次命名認定的標準主要包括三方面:在黨史教育內容上具有棗莊特色。教育基地的主要內容或與棗莊地方黨史重要人物、著名英烈或英雄群體、重大事件、重要遺址密切相關,或是完整準確地反映某地黨組織的光輝歷程等;在黨史教育作用上具有較高的知名度和較強的影響力。
  • 張祜《題金陵渡》中的鎮江:千年古渡口 一幢小山樓
    那時的長江是不折不扣的天塹,十裡寬的浩蕩江面沒有輪渡,沒有大跨徑懸索橋,行人過江全靠艄工們駕馭帆槳。每當霧鎖江面,或江風大作,或暴雨來襲時,擺渡就會十分危險。張祜可能因為天氣不佳羈留在渡口多日,心情鬱悶,忐忑不安地望著江面。雕像恰如其分地刻畫出他的焦慮和憂愁。
  • 建築學家:這「4個」問題難以解決
    但實際情況真的是這樣嗎?我有個朋友,他在惠州買一套別墅,也想體驗一下有錢人的生活,覺得有錢人就得住別墅。但真等到他買了別墅,住進去才各種後悔,不到兩年就把房子賣了,重新去換高層住宅。那為啥會出現這種情況呢?不是說別墅才是住房的最高體驗嗎?
  • 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建築學家李道增逝世,享年90歲
    新京報訊(記者 李麗霞)3月20日,記者從清華大學獲悉,中國工程院院士、我國著名建築學家、建築教育家、清華大學建築學院教授李道增於2020年3月19日因病醫治無效,在北京逝世,享年90歲。1988年任清華大學建築學院第一任院長,1999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李道增院士對建築學理論有深入的研究、廣泛的設計實踐,並取得了卓越成就。他堅持中國建築文化的傳承與創新,提出了「新制宜主義的建築學」理念,主持設計了清華大學建校百周年紀念性建築——新清華學堂、校史館、蒙民偉音樂廳,以及中國兒童藝術劇場、北京天橋劇場、台州藝術中心等重要文化建築工程。
  • 中國長城研究院在東北大學秦皇島分校成立
    來自中國長城學會、中國文物保護基金會、國內其他長城有關管理單位及研究機構的130多位專家學者參加大會。中國長城學會副會長袁安升,東北大學黨委副書記、秦皇島分校黨委書記孫正林,秦皇島市委常委、宣傳部長陳玉國,「萬裡長城第一人」羅哲文之子羅楊共同為「中國長城研究院」揭牌。
  • 以人名命名的大學,中國真的一所都沒有嗎?
    不少網友表示,成立以錢老姓名命名的大學,有利於紀念錢老的豐功偉績,也有利於解答錢老的「世紀之問」(為什麼我們的學校總是培養不出傑出的人才?),具有很大意義。不過,有網友也提出質疑。」「中華」「國家」等字樣,不以個人姓名命名……所以,瀏陽這所籌建中的大學最後不太可能以「錢學森」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