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定義:幼兒園的任務為解除家庭在培養兒童時所受時間、空間、環境的制約,讓幼兒身體、智力和心情得以健康發展。可以說幼兒園是小朋友的快樂天地,可以幫助孩子健康快樂地度過童年時光,不僅學到知識,而且可以從小接觸集體生活。
幼兒園教育作為整個教育體系基礎的基礎,是對兒童進行預備教育(性格完整健康、行為習慣良好、初步的自然與社會常識)。
其教育課程沒有明顯的區分,大概由健康、人際關係、環境、語言、表達等幾個領域以及各種活動構成。各個領域相互融合,決定教學內容。
分類:幼兒園按照時間可以分為全日制幼兒園和寄宿制幼兒園,按照對象可以分為幼兒園、殘疾兒童幼兒園和特殊兒童幼兒園,按照服務可以分為雙語幼兒園,音樂幼兒園,按照規模(包括託、幼合建的)可以分為大型幼兒園(10個班至12個班)、中型幼兒園(6個班至9個班)和小型幼兒園(5個班以下)。為了便利教養,一般按照年齡劃分為小班、中班和大班,其中小班為3–4歲幼兒,每班20-25人,中班為4-5歲幼兒,每班25–30人,大班為5–6歲幼兒,每班31–35人。
特性:一、基礎性、啟蒙性 從教育體質的角度看,幼兒園教育是學制的最初環節,是整個學制的基礎。幼兒園課程作為學前教育的載體,直接影響幼兒現時的發展,為幼兒今後甚至一生的發展尊定基礎。
從人的發展角度看,幼兒正處於人生發展的起始階段,是從懵懂邁開腳步走向社會的開始,因此幼兒課程不尋求傳授知識的高深、系統,而只需讓幼兒體驗關於自然,社會與人類的最淺顯的知識和觀念,幫助幼兒認識她們周圍的世界,開始幼兒的智慧與心靈,萌發他們優良個性和品質。
二、全面性、生活性 幼兒園課程是實現幼兒教育目標的手段,是實現幼兒全面發展的中介,因此,幼兒園課程應以實現幼兒在身體、認知、情感、社會性等方面的和諧發展為目標,要具有全面性。 幼兒在現實生活中,通過與大量的人、事物相互作用,從而獲的知識、習得態度;體驗情感,形成個性。因此,幼兒園課程必然帶有濃厚的生活特性。課程內容要來自與幼兒生活,課程實施要貫穿與幼兒生活。
三、活動性與直接經驗性 幼兒身心發展的特點決定了幼兒主要是通過感官來認識世界。在豐富的感性經驗的基礎上,幼兒才理解事物,對世界形成相對抽象的認識。幼兒的這種行動性和形象性的認知特點,使得幼兒園課程必須以幼兒主動參與的教育性活動為其基本的構成成分。在活動中幼兒獲得的直接經驗是幼兒發展的根本是幼兒理解世界的基礎。
四、潛在性 與中小學課程相比,幼兒園課程的一個突出特點就是課程的潛在性和隱蔽性的特徵。當然,中小學課程也存在隱性課程,但畢竟顯性課程的力量要強大的多。
設計特點:地點選擇 地點選擇應滿足下列要求:
1.應遠離各種汙染源,並滿足有關衛生防護標準的要求。 2.方便家長接送,避免交通幹擾。
3.日照充足,場地乾燥,排水通暢,環境優美。 4.能為建築功能分區、出入口、室外遊戲場地的布置提供必要條件。
設計要求 1.對建築物、室外遊戲場地、綠化用地和雜物院等進行總體布置,做到功能合理,方便管理,朝向適宜,遊戲場地日照充足,創造符合幼兒生理、心理特點的環境空間。
2.室外活動場地必須各班設專用場地。每班的遊戲場地面積不應小於60平方米。各班遊戲場地之間宜採取分隔措施。
3.宜布置有集中綠化,並嚴禁種植有毒、帶刺的植物。
4.在供應區應設置雜物院,並單獨設置對外出入口。基地邊界及遊戲場地、綠化等宜設置安全、美觀、通透的圍護欄杆。
建築設計要點
1.平面布置應功能分區明確、避免相互幹擾,方便使用管理,有利於交通疏散。
2.嚴禁將幼兒生活用房設置在地下室或半地下室內。
3.生活用房的室內淨高:活動室、寢室、乳兒室不低於2.80米,音體活動室不低於3.6米。
4.建築造型及室內設計應符合幼兒的特點。
5.生活用房應布置在當地最好的日照方位,並滿足冬至日底層滿窗日照不少於3小時的要求。溫暖地區、炎熱地區的生活用房應避免朝西,否則應設置遮陽措施。
6.各房間應滿足隔聲的要求。
通過本次幼兒園方案設計,深入了解了幼兒園建築,同時透過環境心理 學的課程,希望能從更加細節的,諸如建築中的色彩和外觀造型等等,這些 能影響人們心理感受的視覺心理元素去探討這次的方案設計。
一.不僅僅是探討色彩和造型對行人、對教師心理感受的影響,同時更重要 的是對兒童心理上的影響。我們知道,兒童身心健康發展是造就人一生的基 礎,幼兒園是對幼兒進行教養的奠基工程。因此,幼兒園建築設計的好壞, 將對人一生的成長產生重要的影響。
所以幼兒園的建築設計,除了要遵守國 家有關定額、規範、指標和標準外,在園區總體布局,生活用房,服務用房 和供應用房等的設計中,要充分照顧幼兒生理、心理髮育德育特點和過程, 為幼兒創造一個安全、衛生、宜人的成長環境。
二.色彩。色彩可以給形式帶來美感和意義,同時能影響心理,心情,甚至 是行為。由於工業的發展,天然的美景留給人們的越來越少,綠色環境的要求越來越強烈,尤其是為了孩子們,因此在幼兒園中怎麼運用好色彩是一個越來越重要的問題。
1. 幼兒園建築色彩的發展趨勢首先綠色設計、人性化設計、可持續發展是永恆不變的主題,這幾個因素也是在不斷發展、更新、進步的。在現代社會中大力提倡綠色設計,把大自然引入現代建築空間中,創造清靜、安寧的舒適環境。―自然環境中的主色調綠色植物和綠色圖形被作為許多設計的重要組成元素,寓有與綠色生態協調、回歸自然的深刻內涵。
‖另外室內環境室外化,室外環境室內化。把綠色植物引入到室內,實現室內室外的溝通。校園環境設計要善於把握植物這個因素,對於圍欄植物的高度和排列方式等都要考慮,這樣才能滿足建築、植物、人的和諧相處。
在這方面我覺得濟南大學幼兒園的園內綠化與室內綠化不夠充分,綠化面積需進一步擴大,適當運用點、線、面的形狀和色彩等的搭配來進一步完善幼兒園的教育基礎設施。在幼兒的學習娛樂空間中,不同時期變換不同的色彩,不斷的給幼兒以新鮮感。
在統一中求變化,在變化中求統一,這樣適合幼兒活潑好動的性格,有利於提高幼兒學習生活的情趣,激發幼兒腦力智力的發展。這同樣也是幼兒園建築色彩發展的一個趨勢。最後,幼兒園主要是二至六歲的幼兒,在進行設計時從幼兒的心理角度出發,並根據不同年齡段的兒童在色彩設計方面做不同的調整。
比如說對二至三歲兒童來說較多的運用鮮豔的色彩,多運用暖色,多運用能給人產生依賴感覺的色彩,這樣有利於創造出溫馨的學習生活環境;三至四歲兒童在建築色彩設計方面相對二至三歲兒童應稍顯淡色,但要有度。依次類推四至五歲、五至六歲的兒童在建築設計用色上也要依次漸淡,這是適應幼兒發展的 需要,同樣也是對幼兒心理活動的一個控制,同樣也是幼兒與外界聯繫、走向社會所需要的。
2.幼兒園建築色彩的具體分析我們都知道,色彩有三個基本屬性:色相,明度,純度。不同的色相, 建築工程申請認證!財富值雙倍檢索優先專屬展現同行交流不同的明度,不同的純度都會使人的心理產生不同的情感和情緒,從而引起不同的心境,激起和誘發出不同的熱情來。
色相即每種色彩的相貌。暖色會表現出前進、擴散、大膽、喧囂、拔尖、 激烈等感覺,冷色則表現出後退、收斂、躊躇、膽怯、寡言、靦腆等感覺。如紅橙黃等暖色容易使人聯想到火焰和太陽給人溫暖感,可以使人興奮、心情愉快、樂於活動,甚至能夠促進新陳代謝;藍冷等色屬於冷色,其中藍色深沉,紫色穩定;
而綠色給人心理上不產生任何刺激作用, 使人總是感到舒暢親切,有實驗證明在綠色的環境下心情最為舒適。明度即色彩的明暗差別,也即深淺差別。
亮的色彩給人心理感覺輕鬆、 愉快、敞亮,因而也開闊、空曠、衰弱些;暗的色彩則給人心理感覺沉重、晦暗,因而也閉塞、狹隘些。純度即各色彩中包含的單獨標準色的成分的多少,純度高的感覺輕、敏 捷、純度低的感覺重、笨拙、遲緩。色彩對兒童的影響也可以拿桌椅舉例,白色的桌椅容易分散兒童的注意 力,使人厭煩;紅色的色彩能夠使兒童歡欣鼓舞,但刺激太大時會產生粗魯的行為,不可能長時間繼續同一件事;
黃橙色的不能造成聚精會神的學習環境;黑色的有耐髒的優點,但會使兒童心理起消極作用,甚至引起恐怖的感覺。綜上所訴,我們可以看出,在幼兒園的設計規劃中,需要色彩一般比較 多,明度、純度都比較高,綠色的草坪、植物數量富足,使整個環境活潑且不失和諧之感。
三.造型。 造型問題是我們學生在設計方案中比較花時間的地方,通過了解, 我們知道託兒所、幼兒園建築造型是指構成託兒所、幼兒園建築的外部形態的美學形式,是被人直接感知的建築環境的和建築空間。託、幼建築的造型設計應反映公共建築造型的共同規律及託、幼建築自身所特有的環境特徵及空間特徵。它們都是通過各種造型相關的要素,如體量的組合、虛實的排列、色彩的處理、光影的變化及材料、質地效果等來創造託、幼建築所特有的心理感覺與個性特徵。
1託幼建築造型應滿足幼兒生理、心理及行為特徵的要求。
2)託幼建築的造型設計應反映―新、奇、趣、美‖ 的幼教建築個性風格,並應處理好建築內涵與形態之間的關係。
3)託幼建築的造型設計應符合公共建築形式美的法則,即遵守統一與變化,對比與微差,均衡與穩定,比例與尺度,節奏與韻律;視覺與視差等構圖法則。
4)託幼建築的造型設計應與園、所所在居住小區或居住區的建築風格統 一、協調。 一般來說,幼兒建築具有以下造型特徵:體量不大,尺度小巧。2)錯落有致,虛實變幻。3)布局活潑,造型生動。4)新奇、童稚、直觀、鮮明。
在設計幼兒園時,兒童應該是幼兒園的主人,應該根據兒童的需要進行設計,但是設計者往往不能從兒童那裡得到他們的看法,因此,設計者經常是從日常性經驗出發,迎合了大人的審美要求,但是,對兒童心理成長缺乏 一定的科學研究。
因此,一般的幼兒園都是大人想要的空間,只不過是增加了一些玩具、陳設、色彩等等。而對於兒童來說,一般的環境都過於大、曠,這就使得兒童缺乏一種場所感以及領域性。因此,在幼兒園建築設計中,設計者要注意,大到建築物的高度與整體性造型,小到水龍頭的設計形狀、窗臺的高度、衛生間的設計等都要符合幼兒的生理特點以及習慣。
兒童心理學家已經證明,兒童對於富有童話性色彩的,一些小尺度的空間比較感興趣。例如,童話小屋、家具角落等都是他們所喜歡的,這種小空間就可以滿足兒童的一種生理或者是心理需要。因此,在設計中,設計者應該做到這一點。比如可以調整吊頂的高度來增加一些小尺度的―秘密‖空間,來滿足兒童的心理上的要求。
幼兒建築的造型設計手法多種多樣,不拘一格,一般有以下幾種: (1)主從式造型 幼兒建築主體是幼兒生活用房,服務用房、供應用房是其配體。,而且兒童活動單元因其數量多且反映幼教建築個性,常組合成富有韻律感的建築群,形成託幼建築的主體,起主導支配地位。
音體活動室因其功能要求及體量較大,常獨立設置,從而形成了兒童活動單元組與音體活動室之間的主從關係。在建築形體組合時應突出主體富有韻律感的形態,強調某一建築符號的重複運用,強調形成整體組合群,並考慮活動單元群與其他體量之間的均衡。
2)母題式造型 母題造型即運用同一要素做主題,在建築造型上反覆運用,並以統一中求變化的原則使母題‖產生一定的相異性,以達到託、幼建築的活潑、生動之感。託、幼建築的兒童活動單元因其形狀,大小,色、質等相同或類同,而且數量多,應強調並重複使用某種要素如體型、屋面、門窗等構成―母題‖強烈的韻律感。
―母題‖有多種形式,託、幼建築的形體一般運用簡單的幾何形體如,正方形、矩形、六邊形、圓形及圓弧與直線相結合的複合型作為建築外形的基本要素,託、幼建築母題的內容還包括門、窗、屋面、牆面及某些裝飾等均可作為託、幼建築母題的基本要素。
(3)積木式造型 積木式造型常採用模擬手法表達 ―童話‖意境,如有的似城堡、鐘樓,有的似林中營寨,有的似大自然中的動物等,形象生動活潑,靜中求動,多姿多彩,頗有童稚之氣和新奇之感。
四.造型與色彩的結合。通過此次方案的設計以及生活經驗,還有多資料的 查詢理解,我們可以看出造型和色彩在幼兒園建築中都是非常重要的,使兒童產生視覺感受,並影響他們的心理。造型越是新穎,色彩越是鮮明,給兒童的視覺心理感受就越深刻,越持久,他們的記憶、聯想、思維、想像等心理活動能力也就越明顯,越富有活力,而想像,尤其是創造想像。
造型與色彩是外觀的兩個組成部分,他們不是獨立的兩個方面,而是作為造型活動的兩大要素緊密聯繫,使視覺傳達完全。所以,對一個靜態的幼兒園建築來說,欲表現它特有的性格和情感,只有依賴於它的形象——造型和色彩。
幼兒園建築設計特點: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社會分工的改變,幼兒園在社會生活中的作用越來越重要。幼兒園變成了兒童離開家庭,首次參加集體生活的場所。幼兒園不僅僅要照顧兒童的身體,還要承擔起促進兒童發展、培養兒童個性的重任,讓孩子適當的和社會接觸,逐漸在社會中認識自己。在這種狀況下,設計者如何應用理性並且全新的角度來對待幼兒園的設計,是值得充分思考的問題。
場地設計 幼兒園是兒童認識世界、感知世界的第一所特殊的學校,是他們受教育的啟蒙階段。幼兒園為兒童提供了一個進行新生活的空間,也為他們提供了開始進行獨立思考的空間。幼兒教育的特點是實踐教育,兒童通過玩耍,在實際活動中達到學習的目的。而幼兒建築就應該注重兒童生活方面的考慮,多考慮環境和空間的創造。場地設計本身是設計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使建築物與室外環境有機的結合起來,從而滿足幼兒物質和精神功能的需要。
這就要求我們能充分掌握幼兒的心理及行為活動,如:活潑好動、好奇、模仿能力強、反應慢、易出事故等特點。通過對建築物的平面、空間、綠化環境等合理規劃,儘量給幼兒創造與大自然接觸的機會,為幼兒們提供一個優美環境,從而啟發幼兒從小愛生活、愛藝術、愛美的良好習慣。設計出符合幼兒生理、心理特點,適合幼兒使用,為他們所喜愛的場地環境。
空間設計 塑造有趣而富有變化的空間,讓兒童在遊戲中學習和成長,是幼兒園設計的新觀念之一。幼兒建築的使用者是兒童,他們的空間感知很大程度上受空間尺度影響,對幼兒來說,真正的親切感是僅有1.2 m高的,能徹底地把成人排斥在外的小空間。雖然不能把幼教建築立在這樣的尺度上,但在空間設計過程中,我們還是應考慮到幼兒心理的特點和要求,令形體和空間儘量讓他們能接受。
為了達到讓孩子在遊戲中生活和學習的目的,設計者應設法為孩子們提供儘可能多的空間組合形式,例如寬敞而屋頂較高的走廊、小型但可用於捉迷藏的房間以及寬大的可同時容納很多成人和兒童活動的公共空間等等,不一而足。
建築色彩 在幼兒園中的色彩運用是對兒童認知的回應,協調而鮮明的色彩能夠培養和增進兒童開朗樂觀的情緒。色彩還能刺激幼兒視知覺的發展,色彩鮮豔豐富的圖片可以鍛鍊他們的視覺能力和有利於智力發育。幼兒園建築中色彩並非簡單的大面塗刷,而是以簡潔、明快的淺色調作為建築的主體色調,既可以襯託建築形態的活潑,又可以獲得同意、和諧的建築整體效果。
局部色調可以大膽採用不同的亮色,作為一種點綴的活躍元素穿插在基本的形體中,起到一種豐富和點睛的作用。 另外,還可以運用不同的色彩來增加建築空間的可識別性。幼兒建築通常由各個活動單元組合而成。而每個活動單元在空間構成及房間形狀幾乎一致。
這個時候,就可以利用不同的色彩作為識別各個活動單元的手段了。 而建築的立面構件,如陽臺,樓梯間,空調擱板,構成裝飾牆等,也可以通過塗刷上各種色彩,形成鮮明的穿插效果,取得活潑生動的立面效果。
細部構造 從過往設計的幼兒園的使用情況來看,使用功能和空間組織的合理性都能得到認同,而提出最多問題的是細部構造處理,這也是幼兒園設計的通病。很多細部由於考慮不周到而給以後的使用帶來很大的不方便,有的甚至對幼兒的生命安全造成隱患,這些應該引起設計者的足夠重視。
1.乳兒室、活動室、寢室及音體活動室宜為暖性、彈性地面。幼兒經常出入的通道應為防滑地面。衛生間應為易清洗、不滲水並防滑的地面。
2.嚴寒、寒冷地區主體建築的主要出入口應設擋風門鬥,其雙層門中心距離不應小於1. 6m。幼兒經常入的門應符合下列規定: 在距地0.6~1. 2m高度內,不應裝易碎玻璃;在距地0. 7m處,宜加設幼兒專用拉手;門的雙面均宜平滑、無稜角;不應設置門坎和彈簧門;外門宜設紗門。
3.活動室、音體活動室的窗臺距地面高度不宜大於0. 6m。樓層無室外陽臺時,應設護欄。距地面1. 3m內不應設平開窗。
4.所有外窗均應加設紗窗。活動室、寢室、音體活動室及隔離室的窗應有遮光設施。
5.陽臺、屋頂平臺的護欄淨高不應小於1. 2m,內側不應設有支撐。護欄宜採用垂直線飾,其淨空距離不應大於0. llm。
6.幼兒經常接觸的1. 3m以下的室外牆面不應粗糙,室內牆面宜採用光滑易清潔的材料,牆角、窗臺、暖氣罩,窗口豎邊等稜角部位必須做成小圓角。
總結 人的性格和世界觀是在最初的一段時間,即兒童時期形成的。因此,幼兒園的生活經歷在個人的成長過程中毫無疑問地發揮著「潛」作用。
在這個前提下,設計者必須明確兒童才是幼兒園建築的使用主體,堅持以兒童的目光來想像今後在這些場所將會發生的活動。
以「幼兒為本」的設計,不應受設計者的個人喜好所影響,不被流行的潮流思想所左右,一切以適宜幼兒身心健康發展為目的,以安全性的原則為前提。對於兒童心理的研究是一項長期的、重要的工作,通過對每次設計的總結,無疑會帶給我們一些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