敘利亞最壯觀神廟遺址被IS炸毀 已存在上千年

2020-12-25 環球網

繼上周二敘利亞帕爾米拉古城的守護者、考古學泰鬥哈立德·阿薩德(Khaled al-Asaad)被「伊斯蘭國」斬首之後,該城羅馬時期的遺蹟巴爾夏明神廟(Baalshamin)亦於當地時間8月23日被「伊斯蘭國」炸毀。

帕爾米拉古城由幾個部分組成:得名於公元3世紀帕爾米拉王國女王的齊諾比亞區(Zenobia district),現在能看到的有兩座建於6世紀拜佔庭時期的教堂遺址以及供奉腓尼基異教神靈的巴爾-夏明神廟(Temple of Baalshamin);阿拉特區(Allat district,名字源於阿拉伯異教時期的一位女神),有一座保存得相當完好的羅馬時期劇院的遺址、一個噴泉、美索不達米亞智慧之神內波(Nebo)的神殿和一個小廣場。

其中,巴爾夏明神廟是古城中保存最完好、最壯觀的神廟。巴爾夏明神是伊斯蘭文化來到敘利亞之前的原始神之一。這座典型的阿拉伯敘利亞風格的建築外有線條簡潔高雅的廊柱,僅西廊兩側原先就建有390根巨大的米黃色石柱,如今只剩下7根。從遠古時代的自然神崇拜,到古羅馬帝國的基督教文明,貝爾神廟因不同時期的文明而發生變化,不同時期、不同文明的遺蹟卻都被完好無損地保存了下來。因此,它的內部教堂既有經典幾何圖案,亦有阿拉伯花草果實圖案,是東西文明交融的奇妙產物。

巴爾夏明神廟所在的帕爾米拉古城建於4000多年前,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遺產,其中有大量古羅馬時期的古城市遺址。

這座古城曾經是「絲綢之路」中的一片綠洲。它位於地中海至幼發拉底河的要道上,這條道路往東可通向遠東。這座城市曾以貿易中心的地位獨霸西亞,亦是著名的公元三世紀齊諾比亞女王的都城。她在羅馬帝國內外交困之際趁機擴大自己的勢力範圍,從而控制了整個敘利亞,並把勢力擴張到小亞細亞和尼羅河流域。

因此,帕爾米拉古城集敘利亞、希臘、阿拉伯、羅馬風格於一體,立柱、塔樓、壁壘、墓穴、神殿共同構成這座城市的藝術瑰寶。

在「伊斯蘭國」佔領該地區前,被殺害的考古學家阿薩德負責清空博物館內的館藏,以防落入在盜賣和毀壞文物方面臭名昭著的「伊斯蘭國」手中。IS正是由於從其口中拷問不出寶藏下落而將其殺害。

據悉,這是「伊斯蘭國」自今年5月佔領帕爾米拉以來,第一次破壞羅馬時期遺蹟。然而在它們佔領中東各地的過程中,摧毀大型歷史遺蹟,倒賣小型文物的的罪行卻有目共睹。

為何「伊斯蘭國」要與文物為敵?今年二月底,在一段蒙面「聖戰分子」摧毀摩蘇爾(伊拉克北部城市)博物館文物的視頻中,旁白是這樣解釋的:「亞述人和阿卡德人等民族向神祈求戰爭的勝利、農業的豐收以及雨露的降臨,並為此進獻祭祀品。而我們的先知穆罕默德命令我們打倒偶像並消滅它們。」

而倒賣小型文物,則純粹為了換取資金作為組織經費。

【帕爾米拉古城歷史】

帕爾米拉(Palmyra)是在敘利亞中部的一個重要的古代城市,帕爾米拉是該城的希臘語名字,來源於它最初的閃族語名字「塔德莫」(Tadmor),意指環繞古城生長的棕櫚植物。

帕爾米拉位於敘利亞大馬士革東北215公裡,幼發拉底河西南120公裡,是商隊穿越敘利亞沙漠的重要中轉站,也是重要的商業中心。

公元前312年,塞琉古王朝將這裡封為自治城市。

1世紀,羅馬皇帝提比略(Tiberius)使這裡成為敘利亞行省的一部分。

1-3世紀,帕爾米拉是絲綢之路的重要樞紐。

129年,羅馬皇帝哈德良(Hadrian)把這裡封為自由都市,更名為帕爾米拉-哈德良(Palmyra Hadriana)。

260年,這裡成為帕爾米拉王國首都,出了一位著名的女王齊諾比婭(Zenobia,240-275)。

272年,羅馬皇帝奧勒良(Aurelian)的軍隊攻陷帕爾米拉,滅亡了帕爾米拉王國。

4-7世紀,這裡是拜佔庭帝國的領地。

634年,阿拉伯人開始統治這座城市及其周圍。

1068年和1089年,兩場大地震使這座城市受到嚴重破壞。

13世紀,馬穆魯克王朝控制了古城。

1516年,這裡成為奧斯曼帝國的領地。

1751年,英國考古隊發現了這個被西方世界遺忘了的古城,首次對古城建築進行了研究。

1980年,帕爾米拉列入聯合國世界文化遺產。

2015年5月21日起,極端組織」伊斯蘭國「佔領古城並開始進行破壞活動。

相關焦點

  • 「伊斯蘭國」炸毀敘利亞巴爾夏明神廟遺址
    「伊斯蘭國」炸毀敘利亞巴爾夏明神廟遺址
  • 除了ISIS摧毀亞述遺址,還有哪些珍貴古蹟毀於愚蠢的人類
    在上層臺基上高聳著巨大的圓柱狀塔體,越往上越細。一條螺旋的梯道圍繞著塔體盤旋上升,旋繞四圓直達塔頂的小圓殿。整個塔體高達52米,用磚砌成。作為伊拉克最重要的景點之一,薩馬拉大清真寺甚至成為了伊拉克紙幣上的圖案。該寺於2005年毀於北約的一次轟炸,塔尖和四周的圍牆被炸毀。
  • ISIS再肆破壞 用車輪碾碎千年木乃伊
    日前,敘利亞巴爾米拉古城著名的貝爾神廟(Temple of Bel)遭到ISIS慘無人道的破壞,其中超過千年歷史的木乃伊被放置在貨車輪下碾碎。據中時電子報報導,雖然敘利亞政府軍早在3月份就從極端恐怖組織「伊斯蘭國」(ISIS)手上將世界文化遺產巴爾米拉古城(Palmyra)給收復,但近日才有揭露他們在古城內到處肆虐的影片流出——城內的珍貴古物遭到ISIS的大肆破壞,幾乎所剩無幾。
  • 世界遺產之敘利亞篇(6個)
    位於敘利亞西南部、外黎巴嫩山東麓,建在雄偉的克辛山的山坡上。歷史上是宗教、政治、貿易中心,現為敘利亞首府。大馬士革古城建於公元前3000年,是中東地區最古老的城市之一。中世紀時期,大馬士革是繁榮的手工業中心,專門於刀劍和飾帶的製作。在它源於不同歷史時期的125個紀念性建築物中,以公元8世紀即倭馬亞王朝哈裡發時期的大清真寺最為壯觀,大清真寺建在亞述國的一塊聖地上。
  • 哈爾濱侵華日軍731部隊潰退前炸毀的建築遺址
    一開始我不知道這裡是什麼,走近一看,原來是當年731部隊潰退前炸毀的細菌實驗室、特設監獄和中心走廊遺址。它們的地上部分已毫無蹤跡,只剩下地下部分。但僅從這些地下遺址就足以證明這些設施當初是多麼龐大和堅固。
  • 傳承千年的橄欖古皂,讓敘利亞女子在硝煙漫天中也能擁有好肌膚
    敘利亞有著中東「火藥桶」之稱,戰火總是瀰漫在這片土地上空。殘酷的殺戮讓這裡的人民飽受苦難,千瘡百孔。然而在戰火硝煙中,依舊有那麼一抹綠色,傳承千年,帶給人們溫暖以及對生命的美好憧憬,那就是敘利亞古皂。敘利亞橄欖古皂是全世界最古老也是最頂級的皂,過去1000多年來,它一直在歐洲被奉為奢侈產品。這塊皂是敘利亞橄欖皂中的極品,它使用頭層油(特級初榨橄欖油)為原料,添加20%月桂油,按照阿勒頗傳統制皂方法手工釀製。
  • 埃及神廟的故事,世界上最大的神廟,布局原來是這樣的
    埃及神廟的故事,世界上最大的神廟,布局原來是這樣的哈嘍大家好,小編今天給大家帶來的內容是埃及的故事,今天我們聊聊除了埃及金字塔之後,全世界最大神廟的布局。多柱大廳就其宏大的建設布局和精雕細刻的裝飾來看,都是世界上絕無僅有的偉大的柱廳建築。在多柱大廳外面的牆壁上雕刻了一些重要的歷史事件的銘文,在左邊有一個出口,在北牆面上描述了塞提一世遠徵巴勒斯坦和敘利亞的過程,從東頭開始展示了在巴勒斯坦南部黎巴嫩的戰役,以及法老凱旋時阿蒙神獻祭的場面。在主要牆左手方向描繪的是敘利亞戰役。塞提一世拖著被捆綁的俘虜,並把他們呈獻給阿蒙諸神。
  • 大英博物館裡最大最精美的希臘神廟,卻是土耳其統治者的陵墓
    我們最熟悉的羅浮宮「鎮館三寶」其中就有兩個都來自於古希臘。在倫敦大英博物館,古希臘的展品足足佔據了一樓三分之一面積的展廳!19世紀初,英國駐君士坦丁堡大使,第七代埃爾金伯爵託馬斯·布魯斯(Thomas·Bruce)將雅典衛城帕特農神廟上的浮雕運了200箱回英國,已是世人皆知的醜聞!
  • 南京大報恩寺遺址公園開放 千年琉璃塔重現(圖)
    位於南京中華門外、明城牆畔的這座大報恩寺遺址公園,歷經近十年終現初貌,公園內最受關注的千年大報恩寺琉璃塔,在遺址上方作為保護建築「重獲新生」。該園中,保護性展示了大報恩寺遺址中的千年地宮和珍貴畫廊,以及從地宮中出土的石函、鐵函、七寶阿育王塔、金棺銀槨等國寶。
  • 全球12處瀕臨消失遺址:瑪雅文化遺址上榜
    切索尼斯城經過了細緻規劃,曾經以葡萄酒和造幣技術聞名於世,後成為黑海地區最富有的拜佔庭文明之一。全球遺產基金在其報告中稱,切索尼斯古城遺址「無論是考古發現還是對於人類千年歷史的研究,都具有重大潛力。」然而,由於旅遊業管理不善,加上城市發展的壓力,切索尼斯古城現正面臨「因愛而死」的窘境。
  • 澳洲有4.6萬年歷史的土著巖洞遺址遭礦業巨頭炸毀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2日報導,澳大利亞跨國礦業公司力拓集團(Rio Tinto)擴建一個鐵礦時,破壞了澳大利亞有46000年歷史的一處土著人巖洞遺址。
  • 世界歷史探秘:阿布辛博神廟是否真實存在?
    當時,神廟已經開始陷人沙中:後來阿布辛博便從人們的記憶中消失。希臘羅馬的古典作家,沒有一個人提起過它。阿布辛博神廟是否真實存在?它的遺址究竟在哪裡呢?1813年3月22日,一個叫做布爾卡德的瑞士人在當地阿拉伯人指引下,終於到達阿布辛博。
  • 長沙嶽麓山發現千年古亭遺址
    嶽麓山發現千年古亭遺址  極高明亭亭牆殘存,古亭原貌及麓山古遊道將恢復  本報訊 (記者 周和平 通訊員 胡滔滔)繼發現李根源珍貴摩崖石刻後,昨日,嶽麓山又傳喜訊,作為古遊道三亭之一的極高明亭遺址被找到,有著近千年歷史的古亭牆體得以重見天日
  • 黃埔有故事丨南海神廟藏著那麼多故事,哪一個最打動你?
    評價:我國古代東南西北四大海神廟中唯一遺存下來的最完整、規模最大的建築群,也是西漢以來海上絲綢之路發源於廣州的重要見證。▌廟因港而興,港因廟而名廣州瀕臨南海和珠江出海口,地處亞太海洋交通要衝,擁有得天獨厚的優良港區、地理區位優勢和深廣經濟腹地。
  • 俄突然開火,多架戰機猛轟美軍控制區,炸毀秘密據點和武裝頭目
    眾所周知,敘利亞到了如今這個地步最主要的原因便是美國在敘利亞製造爭端。當初美國想要在敘利亞扶持一個親美政權,從而控制敘利亞,徹底把俄羅斯的軍隊趕出中東。但是美國的陰謀最終沒有得手反而引來俄羅斯的強勢出手。
  • 炸毀4.6萬年歷史原住民遺址,力拓CEO及兩名高管離職
    圖片來源:PKKP記者 | 周小颺力拓炸毀原住民歷史遺址事件發生四個月後,三名高管引咎離職。9月11日,界面新聞獲悉,英澳礦業巨頭力拓CEO夏傑思(J-S Jacques)將離職。該原住民遺址具有4.6萬年歷史,屬於史前遺址,位於皮爾巴拉地區的Juukan峽谷巖洞。一般情況下,跨國公司巨頭CEO將在任期屆滿退任,任期未滿離職大多因為公司業績不振。
  • 孟圖神廟考古:復原神之聖域
    目前,在地表可見的建築中,年代最早的是一座圖特摩斯一世時期(公元前1506—前1493)建造的大門,位於神廟西圍牆外側,後被當地人改建為一座小神殿;而年代最晚的建築之一,是神廟區內最具標誌性的北大門,竣工於託勒密四世時期(公元前221—前204)。這座砂巖大門高18米,通體裝飾著神明的彩繪浮雕和各類銘文。
  • 維魯巴克沙神廟(Virupakasha Temple)
    亨比(Hampi)是印度的卡納塔克邦,貝拉裡縣(Bellary)74公裡外的一個村落,曾是統治整個南印的印度教王國毗奢耶那伽羅王朝的首都所在地,14至16世紀,富有的國王們在這一帶建造了富麗堂皇的宮殿,號稱勝利之城亨比的主要住宿區在巴士停靠站附近,對面即是巴維魯巴克沙神廟,如果說其他都是廢墟,它則是一直活著的朝拜地,尤其是節日期間,前來參拜的信徒絡驛不絕。
  • 廣州南海神廟遊玩全攻略(門票+看點+交通指引)
    ,是古代觀望海上日出之地,前臨大海,東連獅子洋,煙波浩渺,夜幕漸退,紅霞初現,萬頃碧波頓時染上一層金光,一輪紅日從海上冉冉升起之際,景象異常壯觀,這就是一直位居宋元時期羊城八景之首的「扶胥浴日」。  大殿  南海神廟最中心、最雄偉的建築就是大殿,於1989年重修。大殿的重建經嚴謹考證復原為明代單簷綠琉璃瓦歇山頂建築形式,結構方式為七架椽屋前後三步梁用四柱,全部入榫而不用一根釘的木架結構。屋頂有雙鳳飛翔、鰲魚倒懸、二龍爭珠的琉璃瓦脊,其中雙鳳代表美麗,鰲魚代表自由,二龍代表權力,寶珠代表智慧。
  • 七個在戰爭中被摧毀掉的文化遺蹟 哪個最可惜?
    根據這些國際協議,針對文化遺址的破壞是戰爭罪。但這並不意味著軍事團體已停止這樣做。在過去的幾十年中,東歐,中東和西非的文化遺址均遭到了嚴重破壞。1.克羅埃西亞杜布羅夫尼克舊城杜布羅夫尼克的歷史可以追溯到7世紀,當時羅馬人和斯拉夫人在亞得裡亞海沿岸定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