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的長徵從這裡開始!
長徵工業設計中心是以工業設計為主題的園區,位於上海市普陀區同普路1412號。
世界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變化著。在這些變革中,設計師應該承擔一個重要的任務,那就是思考未來將是如何的,以及人們將如何在未來生活。
Co.Design 雜誌採訪了來自技術、品牌、交互、建築、產品等各個領域的行業大鱷,從他們的觀點中我們也許可以窺探出,在未來的幾年內將是什麼樣的理念影響和引領著設計產業。
01
設計師將成為「誘變劑」
Carlo Ratti,MIT可感知城市實驗室 總監
全世界的建築師和設計師都面臨一個非常有趣的選擇:借用Buckminster Fuller的話來說,我們都在建立「烏託邦」或「遺忘之境」。如果我們一直關注於微小的審美問題,那我們的創造就終將被遺忘。但是,如果我們能夠解決我們時代的主要社會問題——比如公平問題,那我們創造的就可能是一個烏託邦。
為了實現後者,我們需要進行範式的轉變:在21世紀眾包、開源、大數據等數位化趨勢的影響下,從20世紀的自我推動的範式轉向一個合作的、兼容並包的、網絡驅動的範式。我認為今天的建築師和設計師就像在扮演一個交響樂團中的角色,需要跟不同的聲音配合,從而創作出更動聽的、和諧的合奏。
設計師的角色應該就像生物學上的「誘變劑」,就是可以在人工環境中誘發突變的介質。人和規則之間的相互作用是至關重要的。
02
系統化思維將成為基礎
Tim Brown,Ideo CEO
作為設計師,我們的工作是要激勵世界去解決那些看似難以解決的問題。如果我們只考慮短期、只考慮推出下一個產品,而不是提出關乎未來的問題,我們就不能激勵世界,而這恰恰是設計師的重要的使命。
當今世界的問題一直在變。人們賴以解決問題的底層技術也在改變。機器學習、數據、人工智慧、區塊鏈等技術變得越來越重要。為了貼近生活,設計必須儘可能站在技術與社會結合的前沿。
我們設計的任何東西不能只是一個人工製品,而必須是一個自我學習系統。當今技術發展讓這成為可能。傳感器、智能軟體——它們可以學習正在發生的事,學習人們的行為以及行為對系統的影響。我們可以收集這些數據,得出洞察,從而為設計提供愈發重要的幫助。
設計師需要確保這種學習的受益者是每一個人,而不僅僅是那些搭建了系統的企業。設計師必須牢記在心的,是如何通過這種學習能力讓設計變的更好。這是一個振奮人心的新機會。過去,人們的心態是「做完了就完了」,如果產品不好用,你也得接受這個現實。但是現在,設計師能夠從一個產品進化到另一個產品,這令人驚喜,並且有利於商業。但是作為設計師,我們需要長期死磕這些問題,並且從中找到滿足。
03
設計師將幹預資本主義的循環
Florian Idenburg,SO-IL 建築事務所 所長
我們目前的經濟系統正處於變化的邊緣。部分設計師不再願意參與到商業活動中,利用社會不平等進行商業擴張。設計產業就是其中的一個問題。
我們總認為我們需要不斷地產生新東西。設計產業是圍繞著不停發布新品來運轉的。一個持久耐用的商品意味著更少的利潤,但是我們可以設計出可以適應這種經濟現實的產品:它的價值會隨著時間而增長,你會比買來它的第一天更加喜歡它。
從想要一個「新東西」的思維模式轉向想要一個「有用」的東西的思維模式是很難的。因為站在家具設計和產品設計的角度,設計其實可以算是一個奢侈品市場。而作為設計師來說,我們應該著力於創造對大部分人來說有用的產品,而不是給少部分人的特權享受。
設計與商業和產業相關,它需要賺錢。但是設計師需要思考,「我在為誰設計?」這不僅僅是在思考你能不能把產品帶向市場,而是在思考最終,誰會在使用這些產品。新一代的設計師將會愈發關注這個問題。
04
設計師將成為社會活動家
Asta Roseway, Microsoft 研究總監
我們面臨的全球化的問題已經越來越難以忽視。從氣候變化,到政治和社會的動蕩,經濟社會的不公正,我們每一個人都有責任去思考我們的設計將對我們創造的產品和體驗產生何種影響。
設計不能再被任何機構當作一個事後考慮的東西。我會鼓勵所有的設計師對他們在設計之上的角色進行積極的探索,成為一個具有社會道德意識的決策者。比如說,我們如何消除全球信息不對稱,如何化解我們社會系統中的預設偏見,或是,如何為極端氣候條件做設計?
設計能夠刺激企業去面對這些問題、提供解決方案,並且鼓勵大眾關注那些真正重要的事。設計有很多方面的積極應用,包括關注可持續發展問題,對抗系統化偏見,以及進行成熟的城市規劃。未來的設計挑戰會更加複雜,因此,我們需要和不同的學科和領域進行合作。
05
政治將成為下一個設計前沿領域
Jay Osgerby, Barber Osgerby 主席
是時候將設計思維應用到政治領域了,而不僅僅是設計一個時髦的產品。將設計師的才能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應用到地緣政治和社會問題上,而不僅僅是一片尿不溼上。
當我們與政治家交談,試圖與他們討論設計和藝術,他們只跟我們談出口貿易。這讓我們感到,他們對政治和社會的理解是被經濟驅動的,而不是被問題驅動的。所以思考解決問題的責任落在了我們——設計師的頭上。政治家們還不知道我們是一個需要利用的資源。
06
道德倫理將不再是一個事後考慮的事情
Rob Girling, Artefact 聯合創始人,聯合CEO
給愚蠢的東西賦予智能,或者是把智能的東西變的更智能,都將是將來流行的創新方向。設計智能系統已經足夠難了,但更大的挑戰是回答它所帶來的倫理問題。
比如說,我們如何確定機器學習系統沒有基於我們不可避免地植入它的原始數據,從而不斷延續不公正的判斷?我們需要非常仔細的檢查我們給這些智能系統所賦予的價值觀,深入考慮當這些智能系統深入我們生活的時候,它們和我們,誰輸誰贏。
這意味著,設計必須深入考慮我們的工作會在相當長的時間語境下產生什麼後果,也就是說,我們想要創造怎樣的未來,更重要的是,要阻止什麼事情的發生。
Sheryl Cababa, Artefact 互動設計總監
屏幕成癮,網絡暴力,虛假新聞。這些東西的出現都是因為如今人們的設計決策是根據它能不能把人們的眼光和大拇指留在狹小的屏幕上而決定的。
至於他們能不能讓我們變成更加積極的市民、更有創造力的思考者、或者是更關心他人的人,這些都是在考慮之外的。
是時候使用一套新的評判標準了。我們需要開發一套新的方法,讓我們越過終端消費者的反對意見,轉而考慮我們日常互動設計將如何影響百萬人。
07
設計將更加真誠
Min Lew,Base Design 主席
最近,我帶我女兒去了紐約交通博物館。比看到真實的地鐵車廂更吸引人的,是看到那些從1930s到1970s及之後的非常簡約的品牌和廣告設計的作品。如今,品牌宣傳變的非常的強力、廣泛以及高產,但是它們都一致的友好(甚至偽樂觀)、大膽、和高效。
當媒體和科技的結合不斷加速,並且滲透到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人們遭受著越來越猛烈的品牌宣傳的煩擾。這難免讓人們開始懷念過去那些簡潔、真誠的廣告,未來的品牌和品牌設計也許將更加關注在人和企業之間構建有意義的關係。
08
設計師將不再微不足道
Max Burton,Matter 主席
在我們的設計工作室,我們通過頭腦風暴和結構化批評來找出最好的想法。這意味著這個最好的想法是由我們大家共同得出的,而不是來自某個最傑出的設計師。很多公司他們不這麼做,他們是等級化的,這妨礙了創造性的變化和發展。
這種「想法比地位重要」的理念對於設計思維非常重要。當設計愈發成為企業和商業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希望看到設計師們將這種民主的設計思維應用到工作中去,從而帶動企業的發展。
設計師需要為不斷變化的產業做準備,從而為未來創造出更好的設計。設計師是謙虛的,他需要更關注如何用他們的作品對社會產生積極影響,而不是如何賺錢以及迎合政策。
現在越來越多的設計師在企業裡工作,這意味著他們需要鍛鍊一些新的技能,比如溝通能力。設計師的聲音在殘酷的企業環境中容易被忽視,所以他們需要更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觀點。設計師必須在保持謙虛的作風的同時維護他們的工作。
09
設計師將跟機器打交道
Mark Davis, Autodesk 設計研究總監
未來的設計會圍繞以下三點。首先,是雲計算的大規模應用和普及。第二,是先進的製造能力的廣泛應用,比如將工業添加劑技術和新型材料科學相結合。第三,也可能是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實際應用的人工智慧所帶來的設計技術的革新。
通過機器學習帶來的價值還沒有對設計圈造成廣泛的價值,但是當它開始發揮作用時,它將對全球的製造者帶來根本的改變。
但是現在這些變化在設計領域的速度還很慢。可用的新技術,尤其是人工智慧領域的創新正在飛速進行,但是對於設計師和設計文化來說,還沒有跟上這些技術的腳步。
所有的設計師、工程師和藝術家們都應該積極嘗試新的製造工藝和材料。如果他們不願意在設計過程中實驗新的技術,就會妨礙整個設計行業的發展。我們需要不斷推動設計的邊界,持續關注設計創新,並且通過創新設計來推動行業發展。
你覺得這些想法是否能將我們帶往更好的生活,還是會把我們拉入新的泥潭?
並且,什麼才是「更好」呢?
原文 Diana Budds
翻譯 J.Snow
服務創新團隊、對接產業資源、助力產業升級
上海長徵工業設計園區以「工業設計」為主題
園區一期面積6600平方米 二期預計5000平方米
主要由創意類企業辦公、共享眾創空間
和工業設計與智能製造公共服務平臺三部分組成
園區將研發、設計、製造、推廣和人才培訓等
產業發展的關鍵環節有效串聯起來
幫助企業通過設計驅動生產能級的提升
並有效與研發機構進行合作 開發新品和新產能
園區位置
上海市普陀區長徵鎮同普路1412號,距離虹橋交通樞紐僅20分鐘車程。園區周邊有國家級產業園區「天地軟體園」、機器人產業園、和美商業廣場等。
·距離地鐵13號線祁連山南路站300米(2號口)
·807、827、340等多路公交車直達園區門口
租賃信息
創意辦公區域
3.8元/平米/天
面積分割:530-1090平方米
交房標準:水泥地面,輕鋼龍骨隔斷,玻璃進戶門,VRV空調
共享辦公區域
工位:1000元/人/月
定製面積:6.6元/平米/天
交房標準:全裝修含家具,包含:物業管理費、水電、網絡
活動場地
配套路演大廳、共享會議室
價格:500元起/小時
配套:電話會議系統、投影、話筒、白板等
總建築面積:6765平方米
車位: 500元/月 60個
聯繫方式
電話:189 3974 3930
郵箱:info@myzhengyuan.com
地址:上海市普陀區長徵鎮同普路1412號
郵編:200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