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城:食育教育,從「光碟」開始

2020-12-13 瀟湘晨報

為了幫助幼兒形成良好、健康的飲食習慣,北京市第七幼兒園結合食育教育開展了多姿多彩的「光碟行動」主題活動,引導幼兒理解節約糧食的意義,知曉糧食來之不易,懂得合理、適量用餐的重要性,做到文明就餐。

園所大班開展了「光碟小達人」的系列活動,通過《我宣傳》、《我體驗》、《我行動》三個板塊,讓幼兒在遊戲和生活中培養節約糧食、愛惜糧食的好習慣,讓他們以「光碟」為榮,以「節約」為榮,讓勤儉節約的種子在幼兒心中生根發芽。

「光碟行動」——《我宣傳》

在《我宣傳》的板塊中,大班的孩子們合作設計、繪畫並張貼「光碟行動」宣傳畫,爭做「光碟行動」的推動者和宣傳者。與此同時,他們向全園的老師和小朋友發起倡議,讓大家都參與到「光碟行動」的活動中來,自覺履行倡議,從節約每一粒糧食做起。

此外,大班的孩子們還自發表演童話劇《愛惜糧食的小老鼠》。從老師幫助孩子豐富劇本,創編故事,到孩子們一遍遍認真排練,最後將童話劇表演給中班、小班的弟弟妹妹,以及向自己的爸爸媽媽進行宣傳,通過自己的努力呼籲身邊人做到「愛惜糧食、拒絕浪費」。雖然童話劇並不成熟,但這種集體活動的形式,讓更多的孩子參與其中,為勤儉節約貢獻自己的小小力量。

在排演童話劇的過程中,老師們有意識地向孩子們灌輸飲食的來源、製作、營養價值,以及怎樣吃,吃多少等知識。在連續的強化教育中,潛移默化地使他們認識偏食的危害,要做到膳食平衡,身體才會更加強壯。

「光碟行動」——《我體驗》

結合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在《我體驗》板塊中,孩子們通過勞動體驗認識了小麥,並且自己動手剝小麥;在《插秧苗》和《收麥子》等趣味模擬遊戲中,孩子們了解了種子播種和收穫的過程。這些實踐活動讓幼兒們體驗了農民伯伯種菜、種糧食的辛苦,感受到一粥一飯的來之不易,加深了有勞動才有收穫的體會,懂得了愛惜糧食、珍惜他人勞動成果的道理。

「光碟行動」——《我行動》

結合進餐情況,在《我行動》板塊中大班創設了「光碟請亮燈」的互動環節,老師為幼兒製作了「光碟小達人」的袖標,鼓勵孩子們努力做到餐餐「光碟」,讓「光碟行動」真正落實到孩子們的生活中。

「光碟行動」活動的開展不僅在園所中,同樣走進了每一名孩子的家庭中,家校共促,人人「光碟」。在中班開展的系列活動中,教師和孩子一起製作了「光碟行動」記錄手冊,讓幼兒和家長一起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記錄在家的用餐情況,達成一次「光碟」就做一個標記,為孩子創建在園、在家一個樣的勤儉氛圍,讓珍惜糧食,反對浪費成為孩子們永久的習慣。

(責任編輯:吳思)

【來源:東城區文明辦】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食育教育,從「光碟」開始
    為了幫助幼兒形成良好、健康的飲食習慣,北京市第七幼兒園結合食育教育開展了多姿多彩的「光碟行動」主題活動,引導幼兒理解節約糧食的意義,知曉糧食來之不易,懂得合理、適量用餐的重要性,做到文明就餐。「光碟行動」——《我宣傳》 在《我宣傳》的板塊中,大班的孩子們合作設計、繪畫並張貼「光碟行動」宣傳畫,爭做「光碟行動」的推動者和宣傳者。與此同時,他們向全園的老師和小朋友發起倡議,讓大家都參與到「光碟行動」的活動中來,自覺履行倡議,從節約每一粒糧食做起。
  • 光碟行動,不負「糧」心,東城師生合力同行
    東城師生積極參與家校「光碟行動」打卡活動,紛紛曬出了自己的家庭「光碟」故事,用實際行動對浪費說「不」,人人爭做「光碟俠」!光碟行動,我來做 「光碟」引領「新時尚」,家校吹起「節約風」。東城區各學校把勤儉節約作為德育教育的重要內容,同時積極開展家校共育,鼓勵學生把好習慣帶回家,和家庭成員一起踐行「光碟」行動,弘揚中華民族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燈市口小學優質教育資源帶結合各年級學生年齡特點,學校組織開展了「光碟行動」系列教育活動,例如「節糧行動,我堅持」活動、「我是光碟小達人」活動等。
  • 全面「食育」,滬上中小學整裝待發
    從餐桌開始  培養良好用餐習慣  餐桌是「食育」工作順利推進的「主戰場」,養成良好的用餐習慣,最根本就是讓學生在吃的同時逐漸規範。  梅隴中心小學在午餐時間實行「三J」評比活動,「三J」即:「敬」——儘量吃完,不剩飯,不浪費;「靜」——安靜、有序自行到飯箱內拿飯,不亂翻;「淨」——開展「光碟」行動,用餐完畢將餐盒有序輕放進飯箱內,整理乾淨自己的桌面。根據「三J」,學校對食育教育各部門協作開展評比表彰。
  • 上海中小學將全面推「食育」:倡導「光碟」,餐前講典故
    長寧區綠苑小學學生午餐後的「光碟」行動。正值暑假,青少年健康教育主題活動中的健康知識網上競答正在開展。題目包含食品安全、疾病防控、眼病防治、口腔保健、青春期教育、控煙禁菸、日常保健、公共安全8個欄目,均與生活息息相關。上海全市小學四年級和初中一年級學生均可報名參加該競答,也鼓勵中小學各年級學生參加。此外,競答還開設家長和教師兩個類別。
  • 食育:如何在孩子幼兒時期做好食育工作
    食育是一種飲食行為教育。學前教育中的食育是對幼兒進行飲食觀念、膳食營養知識和飲食衛生安全等營養知識的傳授。飲食一直是幼兒園及家長非常關注的話題。幼兒園和家庭都應當重視對幼兒進行飲食教育。處於3至6歲時期的幼兒,是身體發展的關鍵時期,身體的茁壯成長與科學健康飲食息息相關。如何激發幼兒對飲食的興趣,體驗飲食的樂趣,幫助幼兒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保障幼兒身體健康和膳食均衡一直是幼兒園老師探討的課題。
  • 百合、東城御景幼兒園開展「二月二」主題食育活動
    「龍抬頭」是中國民間傳統節日,2月24日,歷下區百合、東城御景幼兒園全體教師為幼兒們準備了一場精彩的「二月二」主題食育活動。
  • 食育:吃飯的學問
    感恩……」正是這樣簡短的儀式,傳達出人們對自然和勞動的崇敬,也正是出於這份感恩,孩子們才能夠珍惜糧食,自覺光碟。餐後散步有利於身心健康。每天午餐後,孩子們會在老師的帶領下走出教室,走進大自然,享受陽光。
  • 幼兒食育 樂字當先
    摘要:食育是一種飲食行為教育,學前教育中的食育是對幼兒進行飲食觀念、膳食營養知識和飲食衛生安全等營養知識的傳授。在幼兒食育教育中,應當寓教於樂,「樂」字當先。
  • 讓校園「食育」遍地開花
    近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等4部門聯合部署秋季學校食品安全工作,防範學校食品安全風險,加強食育教育,減少餐飲浪費。(據9月8日《湛江日報》)昨日翻開《湛江日報》,看見了一個新鮮詞彙——「食育」。民以食為天,教以育為先。
  • 娃娃報菜譜吃飯香,食育教育有創新 --鄭州教育信息網
    」營養的飯菜會讓我們長得高,長的壯,我們要多吃點,光碟行動。「食育,即關於「吃」的教育,是通過飲食觀念、營養、飲食安全、飲食文化等知識教育,結合多種多樣的烹飪、栽種等實踐教育,讓幼兒獲得有關「食」的知識,具備選擇「食」的能力,培養幼兒與自然、環境和諧相處的意識,理解和傳承食文化,養成健康的飲食和生活習慣。一直以來,鄭州市實驗幼兒園在食育工作以多種方式調動幼兒參與的積極性。
  • 如何在孩子幼兒時期做好食育工作
    食育是一種飲食行為教育。學前教育中的食育是對幼兒進行飲食觀念、膳食營養知識和飲食衛生安全等營養知識的傳授。飲食一直是幼兒園及家長非常關注的話題。幼兒園和家庭都應當重視對幼兒進行飲食教育。處於3至6歲時期的幼兒,是身體發展的關鍵時期,身體的茁壯成長與科學健康飲食息息相關。如何激發幼兒對飲食的興趣,體驗飲食的樂趣,幫助幼兒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保障幼兒身體健康和膳食均衡一直是幼兒園老師探討的課題。
  • 食育:家庭教育的起跑線
    記得每次吃飯,父母長輩都會做表率把飯碗吃乾淨,我們孩子也會學著吃得乾乾淨淨,自小我們農家孩子都知道「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更有光碟的行為和實踐,還是一直堅持下來的好習慣。 現在想想,那個困難歲月,我們就有了今天這個時代需要通過全社會倡導,還無法實現的「光碟行動」。
  • 食育:餐桌上缺失的素質教育
    食育引申出多元化的教育  在田園食育聯合創始人、首都保健營養美食學會「食育」推動計劃公益項目負責人劉璐心中,食育的概念既簡單又博大:通過食物這個媒介,對人進行全方位的教育。  從那時起,她便開始查找材料,了解日本等其他國家的食育教育和發展模式,她希望:「國內也可以開闢全新的食育教育。」  「食育」二字,字面意思簡單好懂,但到底什麼是食育?食育教育包含哪些具體內容?  其實,食育在我國傳統文化中早就有所體現和傳承。
  • 郟縣:食育教育託起「舌尖的安全」
    左邊是黃澄澄的油菜花,右邊是綠油油的麥苗,4月3日,在郟縣新城幼兒園禮堂內,舞臺被農作物裝點一新,河南省食育實驗基地集中授牌暨結對幫扶捐贈儀式在此舉辦,來自郟縣的新城幼兒園、安良中心幼兒園、郟縣中小學素質教育基地等三所學校接受授牌
  • 從「食慾」到「食育」,「舌尖」課堂在這樣做!
    食育教育至關重要杜絕學生餐浪費,樹立孩子的節約意識,進行食育教育至關重要。「體育智育才育即是食育。」「食育」一詞最早起源於日本,由養生學家石冢左玄在1896年提出。北滘鎮華師附屬實驗學校飯堂,佛山日報食育是源於生活的教育,也是回歸教育的生活。
  • 申城中小學新學期推廣「食育」課程 改變「舌尖上的未來」
    日本是全世界最早推廣「食育」的國家,2005年就頒布了《食育基本法》,把「食育」置於與智育、德育和體育同樣重要的地位,在中小學普及推廣。  如今,上海也在探索午餐裡的「教育元素」,食育課程創新教育悄然出現在校園裡——從9月1日起,「食育」在全市中小學校廣泛開展。45分鐘的午餐時間,也是一堂育人課。
  • 九陽希望廚房食育夏令營:生活既教育食育融入自然
    信息 九陽希望廚房食育夏令營:生活既教育食育融入自然 從2014年起,九陽希望廚房在做好廚房的基礎上發起「食育」項目,目前在全國42所學校探索性開展「食育」教育,讓孩子們在吃飽的基礎上,改善孩子們挑食、偏食、營養知識匱乏等現狀,讓孩子們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逐漸養成科學健康的生活方式。  當食育遇上自然,孩子們將會帶來怎樣的創意火花?
  • 食育——快樂的勞動教育
    《意見》對加強新時代勞動教育進行了整體設計;提出根據各學段特點,在大中小學設立勞動教育必修課程,系統加強勞動教育。《意見》指出,勞動教育應針對各年齡段特點進行開展,內容概括為意識啟蒙→養成習慣→增加知識、技能→豐富職業體驗。
  • 【作文365】在食育中體會人文溫度
    食育是一種回歸生活的教育,我願在食育中體會人文溫度,在食育中感悟中華文化的美妙。食物孕育了智慧「食不言,寢不語」出自《論語·鄉黨》,意思是在吃飯的時候要認真吃飯,不要隨意講話發出聲音,睡覺的時候就要安安靜靜地睡覺,不要發出聲音吵醒別人。這句話是孔子個人道德修養的具體表現,也值得我們每個人去學習。
  • 「城事」「食育」課到底是個啥?來看浦東中小幼如何「吃」出大學問!
    小布最近了解到,浦東不少中小幼學校結合各校特點,探索挖掘飲食裡的教育元素。「食育」這一德育教育的創新載體,正以百花齊放的姿態出現在浦東校園。浦東新區明珠臨港小學明珠臨港小學將「食育」融於學生的日常行為禮儀養成教育中,藉助校園吉祥物之一「優優」(寓意優雅)開展活動,以「優優」的視角拍攝學生在午餐時的或好或不足的場景圖,製作成PPT,以10分鐘隊會的形式邀請學生開展「行規大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