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知音眼鏡:撕掉眼鏡業暴利的標籤,做你配眼鏡的良師益友

2020-12-18 大豫網

據中國眼鏡協會公布的數據,2019前半年,全國眼鏡成鏡產量42752.5萬副,100萬家經營眼鏡的企業總營業收入超過169億元。面對當前6億多近視人群,國內眼鏡行業市場容量逐年遞增。

成立於2016年的知音眼鏡,他們想率先打破傳統眼鏡行業暴利的模式,為每一位消費者提供真正物美價廉的配鏡服務。

布局樓宇店,不把自身成本強加給消費者

「一副售價 1000 元左右的眼鏡,成本通常在小几百塊,這個上浮的價格大多在房租和人力成本上」知音眼鏡創始人說道,長此以往消費者們到店裡挑選試戴後轉身就走了,眼鏡店暴利就成了一種固化的認知停留在人們的腦海裡。

傳統眼鏡店選址大多是人流密集的沿街商鋪,且員工一般在5到10人,而知音眼鏡門店開在比較安靜的寫字樓裡,光房租成本一項就省去60%,再把薪水集中發放給1-3位特聘的資深驗光師,算下來自身成本這塊要比傳統臨街商鋪眼鏡店降低75%左右。

樓宇店從源頭節省支出,消費者也就不需要為眼鏡店的房租水電人力等成本買單。 知音眼鏡創始人形容他們是把電商直接搬到線下來,把天貓店開在消費者身邊。目前,知音眼鏡的第一家樓宇店坐落在杭州湖濱銀泰附近,單月的到店消費者超過去千數,平均每月銷量真的快趕超線上電商的成績。

狠抓驗光,用專業和服務兩條腿走路

很多消費者把配眼鏡當成挑選飾品,進店後拿起鏡架搭配臉型和衣服,這種邏輯是不對的。配眼鏡不是買太陽鏡,驗光才是第一步。說到驗光,消費者大多篤定公立醫院和眼科門診的醫學檢查是最可信的,知音眼鏡創始人對於這種固有的認知也很無奈,他提到眼鏡店單談驗光不比醫院差。

驗光不是只靠科學儀器,還需要和驗光師雙向溝通,針對消費者的情況反覆問詢查證再反饋到操作中,這樣出具的驗光結果才是最科學且合適消費者視力檢查的最終信息。所以,驗光師是一家眼鏡店專業程度的試金石。知音眼鏡的驗光師傅是特聘的資深顧問,具有十年以上的從業經驗,專業能力可以媲美三甲醫院眼科專家。

很多時候消費者也耍小「聰明」,他們會去公立醫院驗度數,拿到度數、散光、瞳距等數據後直接到淘寶天貓上配鏡,一頓操作錢省了但佩戴後不舒適感也隨之而來。知音眼鏡創始人告訴記者,「驗光和配鏡類似一個醫療過程,線下體驗非常重要」。在知音眼鏡店裡,驗光師會為消費者反覆調整屈光度數,根據個人情況做鏡框微調等,甚至一周內提供回訪,有需要的情況下免費更換新度數的鏡片,確保消費者能戴上一副合身且稱心的好眼鏡。

知音眼鏡創始人非常認同某知名光學設計師的看法,眼鏡作為一個比較獨特的配飾,與臉部、皮膚都有著密切的關係,它可以改變你的角色,甚至改變你的面貌。當然,定製化的配鏡服務才能讓消費者千人千面。

專營蔡司、依視路,集中供應鏈優勢做新眼鏡品牌

蔡司和依視路鏡片在近視鏡片中無疑是佼佼者,近些年在國內受到配鏡者們的歡迎。代理商和眼鏡店主看著香餑餑蜂擁而上,但眼鏡店主大多還是依賴代理商供貨,真正掌握上遊產業鏈優質資源的眼鏡品牌鳳毛菱角。

知音眼鏡創始人笑稱其家族浸淫眼鏡行業數十年,積累了大批優質供應商資源,目前他們採用集中採購的方式從源頭拿貨,保證品質的前提下,最大化的降低採購成本,供應鏈端輕鬆削減10%。「近期我們在接觸蔡司和依視路的製造商,想從廠商層面開始合作,優化中間鏈路環節,最大化的讓利給消費者」。

消費升級的浪潮衝刷著沉寂數十年的眼鏡行業,純粹功能性眼鏡正逐步淡化,具有設計感的眼鏡成為消費市場的熱門。知音眼鏡也敏銳的捕捉到眼鏡行業的升級趨勢,在鏡框的選擇上引入了暴龍、施洛華、反素、華爾詩丹、日本精工、泰勒梅德、川久保玲、天梭、大秦手作……一系列的設計感和實用性相結合的知名品牌。

近視率居高不下,將持續為「眼鏡」企業帶來商機。2019 年至今,我國新增眼鏡企業數已超過 27 萬家,佔比近30%。像知音眼鏡這些新闖入的「攪局者」們,將機關槍瞄準線下的主戰場,意圖用新的經營邏輯顛覆整個眼鏡行業。

「作為一家全新的眼鏡品牌,我們要把專業、實惠、貼心帶到消費者身邊,做每一位知音眼鏡佩戴者的良師益友」。

(以上圖片由知音眼鏡提供)

相關焦點

  • 一副眼鏡成本多少?中國7億近視人8成被騙,揭秘眼鏡業的3大坑
    也正是因為如此,眼鏡逐漸成為了人們的必需品。因為近視的人口比較多,我國對於眼鏡的消費是非常大的,不僅有人會第一次配眼鏡,還會有眼鏡依賴者隔幾年都會換一次眼鏡,所以我國眼鏡的市場是非常大的。而中國不僅是眼鏡消費大國,同樣也是眼鏡生產大國。
  • 平價眼鏡店曝內幕 眼鏡行業暴利驚人
    「京城眼鏡業暴利驚人,眼鏡利潤少則百分之一兩百,售價甚至比進價翻10倍!」自稱為眼鏡業「沃爾瑪」的全視角平價連鎖眼鏡店,昨天自曝業內暴利內幕。  該店的董經理告訴記者,眼鏡業多年來一直屬於暴利行業,最終的銷售價格比當初進貨價高個二三倍都還算少的,最終售價翻個10倍也不稀奇。
  • 撕下「暴利」標籤,眼鏡工廠要直接給消費者賣貨
    撕下「暴利」標籤,眼鏡工廠要直接給消費者賣貨 2020-07-14 15:04
  • 千元眼鏡成本僅20塊,6億近視人口的「暴利」行業真相
    「去眼鏡店配眼鏡的人都很吃虧。」剛畢業的 90 後職場人馬力告訴新芽Newseed(ID:pelink)記者。起因是馬力想換副新眼鏡,看中一副 2000 元的眼鏡,雖然喜歡但無奈價格太貴,只能悻悻而歸,「結果過了幾天發現淘寶上才400。」
  • 眼鏡加價30倍成常態 「網際網路+」打破實體店暴利
    2015年10月12日 07:18:38來源:北京日報  配眼鏡著實是個消費體驗不高的麻煩事兒:好不容易找到個眼鏡店可樣式太少,導購不厭其煩地「推單」更是讓人云裡霧裡;配一副好一些的眼鏡動輒千元,小小一副眼鏡竟成奢侈品。眼鏡,成了很多人心裡明知暴利,卻依然乖乖掏腰包的一大傳統行業。
  • 浙江眼鏡業迷霧:10家眼鏡店只有1家盈利
    這個傳聞中的暴利行業如今就像一座圍城,城外的人想衝進去,城裡的人想逃出來,暗流湧動的背後,還有重重迷霧下的無所適從。  暴利只是一個傳說?  截止12月25日晚上22點,記者留意到,這則標號為HJS-11-12-104的公告《杭州毛源昌眼鏡有限公司75%的國有股權》在杭州產權交易所的網站上被點擊了672次。
  • 杭州配眼鏡攻略之——性價比選鏡
    從05年眼視光專業畢業至今,在杭州配眼鏡行業已經有15年了。期間任職過多家國內知名眼鏡店,服務過不下兩萬名客人。  都說眼鏡沒有最好的,只有最適合自己的。  很多客人問我:用什麼方法選擇合適自己的眼鏡?  其實看分析性價比就是一個不錯的維度。
  • 新京報:眼鏡市場有多少違規的「暴利」
    整頓混亂的眼鏡市場,當從規範經營秩序、提高準入條件著手,同時削減流通環節,並普及與眼鏡有關的常識。 在生產地批發價幾元至幾十元的鏡架、鏡片,在商店櫃檯上,身價翻了幾十番。新京報記者調查發現,個別商家對消費者,有一整套的推銷貓膩。還有商家玩起了文字遊戲,山寨國產貨改個英文字母,就變成了國際名牌。
  • 人民時評:有感於眼鏡業進入十大暴利排行榜
    「20元的鏡架,200元賣給你是講人情,300元是講交情,400元是講行情」,這一眼鏡業內的名言直觀地揭示了眼鏡行業的利潤率與價值觀,令眾多「四眼人士」咋舌卻又無奈,眼鏡業「榮登」媒體評出的「中國十大暴利行業排行榜」可謂當之無愧!  然而,近來在北京,一匹平價眼鏡「黑馬」殺將出來。
  • 眼鏡行業的「暴利」去哪了
    在這個趨勢下,「半醫半商」的眼鏡行業時常帶著「暴利」的標籤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甚至還流傳著一句順口溜:「20元的眼鏡,200元賣給你是人情,300元賣給你是交情,400元賣給你是行情。」不過,眼鏡行業唯一一家A股上市公司博士眼鏡卻展現出行業的另一面:銷售毛利率高高在上,淨利率相比卻低得出奇。
  • 眼鏡業「暴利」調查 國產樹脂鏡片出廠價3到10元
    眼鏡業「暴利」調查 國產樹脂鏡片出廠價3到10元     而與此同時,在外行人看來,眼鏡業又是一個「說不清、道不明」的暴利行業,有這樣一段順口溜:「20元的鏡架200元賣你是講人情,300元賣你是講交情,400元賣你是講行情」。     巨大的蛋糕,豐厚的回報,眼鏡業給人的印象總是和暴利畫上等號。那麼,中國的眼鏡市場利潤到底有多大?誰又最能從中受益?
  • 良心純乾貨|杭州配眼鏡怎樣才能不被坑?業內人士分享
    這篇文章主要講性價比,講如何在杭州配眼鏡不被坑,土豪可以不用看。 從業13年,我經手加工過少說10萬副眼鏡,而且我也個人也特別喜歡配眼鏡,隔幾個月就要配一副眼鏡,基本上市面上做的好的幾個廠家,一出新品鏡片我就要配一副。所以自認為對產品已經足夠了解,也總結了一些自己的思考。
  • 杭州配眼鏡哪裡好,怎麼判斷自己配的眼鏡是否專業
    現在很多人評判配眼鏡專業,主要依據是驗光這一塊,其實不全對,驗光專業只是配眼鏡專業中的一個小方面。那怎麼來判斷,在杭州,自己配的眼鏡比較專業啦?專業一:驗光驗光這一塊無疑是評判配眼鏡是否專業的很重要的指標,也是用戶最容易感知到的,一旦驗光不專業,後果就是佩戴的眼鏡肯定不適合自己。
  • 杭州配眼鏡,如何才能配到好眼鏡
    在杭州配眼鏡,寶島眼鏡、精益眼鏡裡面可以打9.5折(900元左右);商家裡AOJO、LOHO....也可以打8.5折(800-900元);但在寫字樓裡(由於成本低,相對實惠)——蔡司授權店,刺鳥眼鏡,可以打5折左右(400元左右)。
  • 批判眼鏡暴利,你在第幾層?
    中國眼鏡生產雖多,但是普遍為低端產品。鏡片性能提一點,價格翻十倍,這才是真正的暴利。 之前做關於產業集群的內容時,提到了丹陽這個以製造眼鏡聞名的城市。 但高毛利並不意味著「暴利」,不代表你開一家眼鏡店,就能走上人生巔峰。比如像博士眼鏡高毛利的背後,淨利率只不過9.6%。
  • 十年經驗-純乾貨分享|上海配眼鏡,口碑、性價比眼鏡攻略
    上海配眼鏡——11年從業經驗從09年眼視光專業畢業至今,在上海眼鏡行業已經有11年了。期間任職過多家上海知名眼鏡店,服務過不下兩萬名在上海配眼鏡的客人。都說眼睛沒有最好的,只有最適合自己的。很多上海客人問過我:應該怎麼挑選眼鏡?什麼樣的眼鏡適合自己?我都會說:性價比是很好的衡量維度。配眼鏡其實就是鏡片和鏡架的組合,驗光環節很重要,能確保矯正視力的正確性。但加工師傅的精準裝配和針對用戶的個性化調整也同樣重要,只要這樣才能確保這幅眼鏡是適合你,並且專屬於你的。
  • 老字號眼鏡店謀新定位 杭州眼鏡行業開始洗牌
    但近年來,隨著國際大牌的進入,行業競爭加劇,不少眼鏡店面臨生存壓力。杭州市眼鏡商會相關負責人預計,杭州的眼鏡行業,將面臨一段較長時間的洗牌過程。  百年眼鏡店尋求改制重組  對杭州人來說,毛源昌眼鏡店是再熟悉不過了。這個成立於1862年的老字號企業,最早開設於杭州太平坊(中山中路),前店後坊,至今已有149年的歷史。
  • 6億近視人口的「暴利」真相:眼鏡行業的拐點來臨
    眼鏡行業裡流傳著這麼一句話:「20元的鏡架,200元賣你是講人情,300元賣給你是講交情,400元賣給你是講行情。」   這背後揭示出的行業「暴利」似乎早已是公開秘密。然而現實中,街邊的眼鏡店往往撐不了幾年就倒閉,一茬接一茬的換,連已經上市的頭部企業博士眼鏡,也逃不過「開兩家關一家」的魔咒。
  • 眼鏡工廠開起網店,關於眼鏡的暴利傳說終結?
    在知乎搜索「眼鏡」,「配眼鏡吃過哪些虧」成了大家最關心的問題,價格虛高,行業暴利成為共識。這些吐槽在微博一搜,還不少,「配的不是眼鏡是金子「,」捂緊自己的小錢袋「,「不敢配眼鏡了」……
  • 驗光配眼鏡的眼鏡人與眼鏡行現狀
    眼鏡業呢,眼鏡業在國內都沒什麼存在感!跟中國各行各業發展形成巨大的反差!眼鏡業還十分弱小,在七十二行中,沒什麼存在感!2019年末,河北省眼鏡協會秘書長周文濤,在一次河北省眼視光研討會上,詳談了中國的眼鏡市場基本情況,一組數據,折射出中國的眼鏡市場,還處在幼年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