稅務總局出臺《稅收徵管操作規範》精準解決「痛堵難」問題

2020-12-16 經濟日報

近日,為更好適應國稅地稅徵管體制改革後的新形勢、新要求,國家稅務總局在深入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中邊學習邊調研邊檢視邊改進工作,加速制定出臺《稅收徵管操作規範》(以下簡稱《操作規範》),進一步規範稅費業務辦理,解決納稅人、繳費人和基層稅務人反映最強烈的痛點堵點難點問題,降低稅費遵從成本,提高稅費徵管效率。

——實現稅費業務徵管的統一化規範化標準化。2018年國稅地稅徵管體制改革後,稅務系統實現了國稅地稅機構、人員、業務和信息系統的合二為一,分步接收社保費和非稅收入徵管職能。為契合新稅務徵管流程與崗責體系的新變化,滿足稅費管理與優化服務的新要求,《操作規範》對原分國稅、地稅業務編制的稅收徵管規範進行全面修訂,實現稅費和非稅收入徵管操作辦法的統一化、規範化和標準化。一是對所有稅收業務明確全國統一規範;二是對社保費徵繳共性事項明確全國統一規範;三是對全國統一執行的非稅收入業務事項明確全國統一規範,最大限度方便納稅人和繳費人,最大限度規範稅務人。

——大幅精簡徵管業務事項和表單資料。稅務總局徵管和科技發展司司長饒立新表示,《操作規範》聚焦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通過清晰界定徵納權責關係、充分利用信息共享數據、合理劃分業務類型等,推動業務流程優化、報送資料和表證單書精簡。

簡事項。主要是對同質化流程進行整合精簡,比原徵管規範中的業務事項精簡了50%。例如,將「單位納稅人登記、個體經營登記、臨時稅務登記、扣繳稅款登記、變更稅務登記」等5個事項整合為「納稅人(扣繳義務人)身份信息報告」事項。

簡資料。主要通過簡政放權,取消一批需納稅人、繳費人報送的資料,比原徵管規範精簡了48%。例如,鑑於各地已開展實名制辦稅,對各類原需要報送的身份證件、統一社會信用代碼證複印件等資料,一律不再報送。

簡單書。主要通過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對現有紙質表證單書進一步精簡,精簡幅度達到26%。比如,取消小微企業的所得稅年度報表中的部分表單及基礎信息填報要求等。

——科學分類,精準施策。與以往按照傳統業務流程順序劃分業務事項不同,《操作規範》按事項辦理主體及性質將稅收徵管事項劃分為自主辦理事項、稅務管理基礎事項、納稅信用與風險防控事項、法律追責與救濟事項等4大類。

對於自主辦理事項,也就是由納稅人、繳費人依法自行辦理的事項,由於實行納稅人、繳費人自我遵從、自享權利、自負責任的方式,一般均可即時辦結,進一步方便納稅人、繳費人。

對於稅務管理基礎事項,也就是由納稅人、繳費人申請稅務機關審核確認的事項以及稅務機關依職權發起的日常基礎性管理事項,稅務機關將依據納稅人、繳費人的信用和風險信息實行差異化管理,進一步提高徵管效率。

對於納稅信用與風險監控事項,也就是稅務機關對納稅人、繳費人進行信用和風險畫像,並據此開展的風險預測、監控、防範和應對事項,稅務機關將充分運用大數據,進一步提高徵管智能化水平。

對於法律追責與救濟事項,也就是稅務機關處理涉稅違法違規行為,受理稅務行政相對人法律救濟的業務事項,稅務機關將細分為違法處置、稅款追徵、行政救濟、相互協商程序4類,實行精細化管理,進一步維護好納稅人、繳費人合法權益。

——實施「信用+風險」動態監控管理。《操作規範》在信用動態監控管理方面,對信用積分高的納稅人、繳費人提供更多更優的增值服務;對信用積分低的納稅人、繳費人適度加大檢查頻次。在風險動態監控管理方面,重點關注納稅人、繳費人的稅費遵從風險,實現事前服務提醒和提示更正、事中風險監控和業務阻斷、事後快速響應和及時應對,並將風險應對結果計入信用積分,實現信用管理與風險管理的良性互動。

「此舉有利於對信用低、風險高的納稅人、繳費人實施精準監管,對信用高、風險低的納稅人、繳費人在少打擾甚至不打擾基礎上提供更便捷的辦稅繳費服務,這是黨中央、國務院關於優化稅務執法方式、健全稅務監管體系的要求在稅務部門落實落地的生動實踐。」西南財經大學教授湯繼強說。

——與新政策實現無縫銜接。《操作規範》及時跟進個稅改革、深化增值稅改革以及各類最新減稅降費政策和「放管服」改革舉措,持續更新修訂相關業務事項。比如,對於分批次取消稅務證明事項、將增值稅扣稅憑證的認證時限由180天改為360天、實行企業所得稅優惠「自行判別、申報享受、相關資料留存備查」的辦理方式、減少小微企業40%的所得稅年度申報數據等改革事項均在《操作規範》得到體現。

稅務總局有關負責人表示,作為稅務系統「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的成果之一,《操作規範》通篇貫穿了以納稅人和繳費人為中心的理念,積極回應納稅人、繳費人需求和基層稅務幹部期盼,有利於進一步改善稅收營商環境,助推經濟高質量發展。

(經濟日報 記者:曾金華 責編:胡達聞)

相關焦點

  • 中國國家稅務總局制定出臺《稅收徵管操作規範》
    中新社記者 賈天勇 攝中新網北京7月5日電 (記者 趙建華)中國國家稅務總局5日介紹,加速制定出臺的《稅收徵管操作規範》(下稱《操作規範》),實現稅費業務徵管的統一化規範化標準化,降低稅費遵從成本,提高徵管效率。
  • 新版稅收徵管操作規範出臺 業務事項精簡一半
    中證網訊(記者 趙白執南)中國證券報記者5日獲悉,近日,國家稅務總局加速制定出臺《稅收徵管操作規範》(簡稱《操作規範》),進一步規範稅費業務辦理。《操作規範》對原分國稅、地稅業務編制的稅收徵管規範進行全面修訂,實現稅費和非稅收入徵管操作辦法的統一化、規範化和標準化。一是對所有稅收業務明確全國統一規範;二是對社保費徵繳共性事項明確全國統一規範;三是對全國統一執行的非稅收入業務事項明確全國統一規範,最大限度方便納稅人和繳費人,最大限度規範稅務人。
  • 配合國地稅合併,稅務總局清理文件優化稅收徵管
    國地稅合併直接涉及80萬稅務幹部,並間接影響10多億納稅人和繳費人,因此備受關注。為了適應國地稅合併後新的稅收徵管體制,國家稅務總局開始統一清理稅收規章和規範性文件,並做好改革期內相關稅收徵管工作,確保改革平穩順利。
  •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印發《關於進一步推進和深化涉外稅收徵管改革的...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和計劃單列市國家稅務局、地方稅務局:    1997年1月,國務院辦公廳下發了《關於轉發國家稅務總局深化稅收徵管改革方案的通知》(國辦發〔1997〕1號),為更好地在涉外稅收工作中貫徹實施稅收徵管改革方案,現將總局制定的《關於進一步推進和深化涉外稅收徵管改革的補充意見》印發給你們,請在安排和部署徵管改革工作時一併遵照執行。
  • 稅務總局構建電商稅收徵管系統!
    11月6日,市場監管總局、網信辦、稅務總局三部門聯合召開規範線上經濟秩序行政指導會,從九個方面對網際網路平臺企業提出明確要求。其中第九條明確提出,「遵守稅收徵管法及其實施細則、電子商務法等法律法規,依法履行納稅義務,依法享受納稅優惠」。
  • 稅收徵管面臨的問題及應對方法
    繼上期我們了解了稅收徵管的意義,那麼在「金稅三期」監管下,稅收徵管存在哪些問題呢?小編帶大家來一起看看哦!(一)稅收徵管的立法存在嚴重缺陷1、沒有統一的稅收基本法來明確稅收的來源、支配、徵管以及稅務機關的組織、權限、職責。
  • 國家稅務總局:2018年組織稅收收入增長9.5% 圓滿完成稅收任務和...
    會議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全會及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總結2018年稅收工作,分析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面臨的新形勢,部署2019年工作任務。國家稅務總局黨委書記、局長王軍作工作報告。
  • 國家稅務總局財產和行為稅司副司長劉宜解讀:資源稅政策和徵管服務措施
    資源稅法吸收了近年來稅收徵管與服務上的有效做法,踐行了以納稅人為中心的服務理念,體現了深化「放管服」改革的要求。如簡併了徵收期限,簡化了納稅申報,強化了部門協同,讓納稅人辦稅更便利,遵從度更高。第二個問題:有關部門出臺了哪些配套政策文件保障資源稅法的精準落地實施?
  • 減稅降費政策落地生根企業輕裝上陣——專訪國家稅務總局青島市...
    「十三五」期間,青島市稅務局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優化辦稅流程、提升辦稅效率,在國家稅務總局委託第三方機構開展的全國稅務系統納稅人滿意度專項調查中,青島市稅務局一直位列全國前三。半島全媒體記者專訪國家稅務總局青島市稅務局黨委副書記、副局長、一級巡視員丁習文,發掘青島「十三五」的稅收成果。
  • 【錢俊文 韋國慶】納稅評估的合法性爭議及其解決——兼議《稅收徵管法》與《納稅評估管理辦法》的修訂 稅裡稅外
    本文以法學理論特別是現代行政法為基本視角,綜合運用法律解釋方法,對現行納稅評估的法律概念進行細緻辨析,提出現行納稅評估制度具有法律依據,並按照納稅評估的程序環節,對現行納稅評估行為的非強制性法律屬性予以論證。最後,針對《稅收徵管法》與《納稅評估管理辦法》修訂的徵求意見稿,提出引入稅收評定製度,完善我國稅收基本程序法律的路徑建議。
  • 稅務總局:停止「雙薪制」沒有改變個人稅收負擔
    新華社北京9月17日電(記者 何雨欣 李延霞)國家稅務總局在近日發布的通知中稱,「雙薪制」計稅方法停止執行。稅務總局相關負責人17日接受記者採訪時指出,此次取消「雙薪制」計稅方法,只是對過去的老政策進行清理,個人取得年終加薪應按2005年出臺的分攤計稅方法計算納稅,並沒有改變個人稅收負擔。
  • 稅務總局明確自主創新個稅徵管新政 納稅人無需自己辦理分期繳稅
    原標題:稅務總局明確自主創新個稅徵管新政 納稅人無需自己辦理分期繳稅 法制網記者蔡巖紅國家稅務總局今天對外發布了《關於股權獎勵和轉增股本個人所得稅徵管問題的公告》,就高新技術企業股權獎勵所涉及的個人所得稅計稅價格的計算、備案手續辦理等問題進行了明確
  • 全面深化改革進行時:看看稅務總局咋規範權力
    如果有問題可以向當地稅務部門反映,我們也會幫您及時處理。」熱線服務人員的回答,讓對方的心放了下來。  「稅務總局沒有辦稅大廳,具體的涉稅業務辦理,主要是在市、縣這一級的稅務機關。」國家稅務總局納稅服務司司長饒立新介紹,12366熱線既是稅務總局為納稅人服務的一個窗口,又是業務司局了解納稅人需求的一個窗口,有助於政策制定和改進服務。
  • 稅務總局印發《全面推行稅務證明事項告知承諾制實施方案》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印發《全面推行稅務證明事項告知承諾制實施方案》的通知稅總發〔2020〕74號國家稅務總局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和計劃單列市稅務局,國家稅務總局駐各地特派員辦事處,局內各單位:現將《全面推行稅務證明事項告知承諾制實施方案》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實施過程中遇到的重大問題請及時報告國家稅務總局(政策法規司
  • 稅務總局局長王軍最新調研,長三角稅收一體化將有新動作
    來源:一財網國家稅務總局黨委書記、局長王軍近日到上海調研,調研主題包括落實減稅降費、長三角一體化等。在與長三角地區企業座談會中,王軍表示,稅務總局決定在前期工作的基礎上,進一步推出10項助力長三角一體化高質量發展的稅收服務措施,努力給廣大納稅人繳費人帶來更多實實在在的好處。第一財經記者從知情人士處了解到,近期上述10項新舉措將會公布。
  • 企業破產:這五個稅收問題有了解決之道
    隨著這些問題的妥善解決,我國企業破產稅收徵管體系也將基本成型。保障破產企業必要發票供應徵求意見稿規定,破產程序中的企業及其管理人應當接受稅務機關的稅務管理,履行法律規定的相關納稅義務。破產企業因履行合同、處置財產或者繼續營業等原因在破產程序中確需使用發票,管理人可以以納稅人名義到主管稅務機關申領、開具發票。
  • 「一帶一路」稅收徵管能力促進聯盟首次中方師資培訓圓滿完成 為...
    來自稅務總局、外交部和發改委的資深專家,集中講授「一帶一路」倡議、宏觀經濟與外交形勢、經濟學與稅收、英語教學技巧等課程,幫助參訓人員提升了業務水平,為中方後續促進聯盟成員稅收徵管能力的提升奠定了堅實基礎。
  • 滕祥志:應以《稅收徵管法》為主要依據 建議設立聽證制度
    應以《稅收徵管法》為主要制定依據 2001年,國家稅務總局印發了《重大稅務案件審理辦法(試行)》(國稅發〔2001〕21號,以下簡稱《試行辦法》)。2014年,國家稅務總局審議通過了《重大稅務案件審理辦法》(國家稅務總局令第34號,以下簡稱《重審辦法》),法律層級為部門規章。
  • 深圳龍華稅務:十月徵期稅收徵管服務再升級
    該局以此為契機,進一步加快融合腳步,全面提升稅收徵管服務,為納稅人釋放改革紅利,十月徵期期間,龍華區稅務局共完成業務量近16萬戶次。業務前移優流程 實現效率提升從幾天辦結到即時辦結,龍華區稅務局積極響應國家稅務總局要求,對以往納稅人反映流程較為複雜的稅務註銷和非正常戶解除業務流程進行優化,設置專窗,提供辦稅前全預審、「套餐式」服務,實現了「一窗受理、內部流傳、限時辦結、窗口出件」,減少納稅人辦理時間,大大方便了納稅人。
  • 中國發布丨國稅總局:納稅人信用積分高可獲更多增值服務
    中國網7月8日訊 國家稅務總局近日出臺《稅收徵管操作規範》(以下簡稱《規範》),明確對所有稅收業務、社保費徵繳共性事項、全國統一執行的非稅收入業務事項實行全國統一規範。《操作規範》將「單位納稅人登記、個體經營登記、臨時稅務登記、扣繳稅款登記、變更稅務登記」等5個事項整合為「納稅人(扣繳義務人)身份信息報告」事項,整合同質化流程,比原徵管規範中的業務事項精簡了50%。取消一批需納稅人、繳費人報送的資料,比原徵管規範精簡了48%,各類原需報送的身份證件、統一社會信用代碼證複印件等資料,將不再報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