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稅收徵管操作規範出臺 業務事項精簡一半

2020-12-16 中國經濟網

中證網訊(記者 趙白執南)中國證券報記者5日獲悉,近日,國家稅務總局加速制定出臺《稅收徵管操作規範》(簡稱《操作規範》),進一步規範稅費業務辦理。

《操作規範》對原分國稅、地稅業務編制的稅收徵管規範進行全面修訂,實現稅費和非稅收入徵管操作辦法的統一化、規範化和標準化。一是對所有稅收業務明確全國統一規範;二是對社保費徵繳共性事項明確全國統一規範;三是對全國統一執行的非稅收入業務事項明確全國統一規範,最大限度方便納稅人和繳費人,最大限度規範稅務人。

稅務總局徵管和科技發展司司長饒立新表示,《操作規範》聚焦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通過清晰界定徵納權責關係、充分利用信息共享數據、合理劃分業務類型等,推動業務流程優化、報送資料和表證單書精簡。

一是簡事項。主要是對同質化流程進行整合精簡,比原徵管規範中的業務事項精簡了50%。例如,將「單位納稅人登記、個體經營登記、臨時稅務登記、扣繳稅款登記、變更稅務登記」等5個事項整合為「納稅人(扣繳義務人)身份信息報告」事項。

二是簡資料。主要通過簡政放權,取消一批需納稅人、繳費人報送的資料,比原徵管規範精簡了48%。例如,鑑於各地已開展實名制辦稅,對各類原需要報送的身份證件、統一社會信用代碼證複印件等資料,一律不再報送。

三是簡單書。主要通過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對現有紙質表證單書進一步精簡,精簡幅度達到26%。比如,取消小微企業的所得稅年度報表中的部分表單及基礎信息填報要求等。

據悉,與以往按照傳統業務流程順序劃分業務事項不同,《操作規範》按事項辦理主體及性質將稅收徵管事項劃分為自主辦理事項、稅務管理基礎事項、納稅信用與風險防控事項、法律追責與救濟事項等四大類。

對於自主辦理事項,也就是由納稅人、繳費人依法自行辦理的事項,由於實行納稅人、繳費人自我遵從、自享權利、自負責任的方式,一般均可即時辦結,進一步方便納稅人、繳費人。

對於稅務管理基礎事項,也就是由納稅人、繳費人申請稅務機關審核確認的事項以及稅務機關依職權發起的日常基礎性管理事項,稅務機關將依據納稅人、繳費人的信用和風險信息實行差異化管理,進一步提高徵管效率。

對於納稅信用與風險監控事項,也就是稅務機關對納稅人、繳費人進行信用和風險畫像,並據此開展的風險預測、監控、防範和應對事項,稅務機關將充分運用大數據,進一步提高徵管智能化水平。

對於法律追責與救濟事項,也就是稅務機關處理涉稅違法違規行為,受理稅務行政相對人法律救濟的業務事項,稅務機關將細分為違法處置、稅款追徵、行政救濟、相互協商程序4類,實行精細化管理,進一步維護好納稅人、繳費人合法權益。

此外,《操作規範》在信用動態監控管理方面,對信用積分高的納稅人、繳費人提供更多更優的增值服務;對信用積分低的納稅人、繳費人適度加大檢查頻次。在風險動態監控管理方面,重點關注納稅人、繳費人的稅費遵從風險,實現事前服務提醒和提示更正、事中風險監控和業務阻斷、事後快速響應和及時應對,並將風險應對結果計入信用積分,實現信用管理與風險管理的良性互動。

西南財經大學教授湯繼強認為,此舉有利於對信用低、風險高的納稅人、繳費人實施精準監管,對信用高、風險低的納稅人、繳費人在少打擾甚至不打擾基礎上提供更便捷的辦稅繳費服務,這是黨中央、國務院關於優化稅務執法方式、健全稅務監管體系的要求在稅務部門落實落地的生動實踐。

《操作規範》及時跟進個稅改革、深化增值稅改革以及各類最新減稅降費政策和「放管服」改革舉措,持續更新修訂相關業務事項。比如,對於分批次取消稅務證明事項、將增值稅扣稅憑證的認證時限由180天改為360天、實行企業所得稅優惠「自行判別、申報享受、相關資料留存備查」的辦理方式、減少小微企業40%的所得稅年度申報數據等改革事項均在《操作規範》得到體現。

稅務總局有關負責人表示,作為稅務系統「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的成果之一,《操作規範》通篇貫穿了以納稅人和繳費人為中心的理念,積極回應納稅人、繳費人需求和基層稅務幹部期盼,有利於進一步改善稅收營商環境,助推經濟高質量發展。

來源:中國證券報·中證網

相關焦點

  • 中國國家稅務總局制定出臺《稅收徵管操作規範》
    中新社記者 賈天勇 攝中新網北京7月5日電 (記者 趙建華)中國國家稅務總局5日介紹,加速制定出臺的《稅收徵管操作規範》(下稱《操作規範》),實現稅費業務徵管的統一化規範化標準化,降低稅費遵從成本,提高徵管效率。
  • 稅務總局出臺《稅收徵管操作規範》精準解決「痛堵難」問題
    近日,為更好適應國稅地稅徵管體制改革後的新形勢、新要求,國家稅務總局在深入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中邊學習邊調研邊檢視邊改進工作,加速制定出臺《稅收徵管操作規範》(以下簡稱《操作規範》),進一步規範稅費業務辦理,解決納稅人、繳費人和基層稅務人反映最強烈的痛點堵點難點問題,
  • 「十三五」期間渭南市稅務局稅收徵管工作綜述
    見證了近年來我市稅收徵管工作「提效能、優服務」的轉變,陝西盛世綠洲農業綜合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張花由衷地感慨道。如今,全市稅務系統「一窗通辦」和「全程網上辦」讓納稅人辦稅更快捷、更舒心。「一網」「一門」「一次」,背後靠的是部門聯動、信息共享,彰顯的是高效優質的徵管工作。
  • 5月1日起《全國稅收徵管規範(1.0版)》正式試行
    《全國稅收徵管規範》立足於現行法律法規,全面梳理稅收徵管的所有具體業務事項,對每一個業務事項的流程、環節、操作要求作出詳細規定,明確稅收管理行政行為標準,壓縮自由裁量的空間,限定稅收行政行為的隨意性。規範根據稅收徵管業務的屬性,將各項徵管具體業務歸類到11個業務類別,形成稅收徵管業務的基本體系結構。
  • 「國地稅合併」經全國人大審議 | 大刀闊斧後稅收徵管應如何「精雕...
    有利於稅務人員全面掌握稅收業務,徹底解決兩部門間的矛盾,而稅務系統的內部監督、審計部門的專門監督和納稅人的日常監督等各種機制也會趨於完善,將更好地保證稅收法律的執行和監督,提高我國稅收法律的權威性。第二,有利於簡化稅政,減少涉稅行政審批,提高行政效率。
  • 回眸「十三五」:國稅地稅合併構建更優稅收徵管體系
    隨著全面深化改革向縱深推進,2018年3月,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審議通過《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決定將省級和省級以下國稅地稅機構合併,具體承擔所轄區域內稅收和非稅收入、社會保險費徵管等職責。隨後,中辦、國辦印發《國稅地稅徵管體制改革方案》,國稅地稅徵管體制改革大幕全面拉開。
  • 稅收徵管面臨的問題及應對方法
    繼上期我們了解了稅收徵管的意義,那麼在「金稅三期」監管下,稅收徵管存在哪些問題呢?小編帶大家來一起看看哦!(一)稅收徵管的立法存在嚴重缺陷1、沒有統一的稅收基本法來明確稅收的來源、支配、徵管以及稅務機關的組織、權限、職責。
  • 配合國地稅合併,稅務總局清理文件優化稅收徵管
    6月15日,31個省級政府和5個計劃單列市的國稅和地稅正式合併並統一掛牌,國稅地稅徵管體制改革邁出階段性關鍵一步,7月底前,市、縣級稅務局將逐級分步完成集中辦公、新機構掛牌等改革事項,最終完成國地稅全面合併。
  • 國地稅合併後首個納稅申報期順利度過:稅收徵管改革刷新辦稅體驗
    國家稅務總局辦公廳副主任郭順民介紹,為確保改革順利推進,稅務總局編制了改革總臺帳和分臺帳,劃分了12大類215項主要改革任務近700個具體事項,整合優化稅費業務和信息系統、強化經費保障和資產管理、清理修改相關法律法規和規章、規範幹部人事和編制管理等,成為改革重要內容。
  • GRP與優化稅收徵管結構
    本文大膽設想,力求吸收該系統的先進和科學之處,應用到稅收工作中去,勾畫出稅收徵管的ERP 系統,即 「GRP」(Government Resource Planning,政府資源計劃)系統,以利於稅收徵管結構的優化,稅收徵管質量的提高。
  • 湖北省稅務局局長就稅收徵管信息系統整合答媒體問
    去年以來,根據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全國稅務系統進行國稅地稅徵管體制改革,原國稅、地稅「兩家成一家」,原國稅、地稅的徵管信息系統也應隨之合二為一,實現「兩套變一套」。稅收徵管信息系統整合是國稅地稅徵管體制改革的重要內容,其根本目的就是為納稅人和繳費人提供更加優質高效便利的服務,更好地推進辦稅和繳費便利化改革,降低納稅和繳費成本,使納稅人和繳費人有更多獲得感。
  • 稅收徵管一般程序
    稅收徵管的一般程序包括稅務登記、帳簿和憑證管理、發票管理、納稅申報、稅款徵收、稅務檢查等環節。稅收徵管法對稅務機關和納稅人在各環節的權利、義務進行了規範,並明確了不履行義務的行政或法律責任。  二、帳簿和憑證管理  帳簿是納稅人、扣繳義務人連續記錄其各種經濟業務的帳冊和簿籍。憑證是納稅人用來記錄其各種經濟業務,明確經濟責任,並據以登記帳簿的書面證明。稅務部門按照稅收法律、行政法規和財務會計制度規定,對納稅人的會計帳簿、憑證等實行管理和監督,是稅收徵管的重要環節。  1.納稅人財務、會計制度備案制度。
  • 「網際網路+」背景下我國稅收徵管的挑戰與應對
    具體而言,「網際網路+ 稅收徵管」有兩層含義:第一,以技術作為中心線索貫穿整個稅收徵管的改革,即將新技術應用於稅收徵管,並對與稅款徵收相關的一切領域進行改革,包括戰略、組織、人力、立法執法、監督控制以及文化等。第二,以信息技術倒逼稅收徵管改革,即關注科技變革,積極思考新技術與稅收徵管結合的可能性,將技術轉變為稅收生產力,抓住技術紅利。
  • 稅收現代化方程式的「廣東解法」
    、職能交叉重疊等情況不同程度存在;區域、部門、層級間的政策執行、管理、服務、執法、技術仍存在不合理差異;經濟社會飛速發展,新業務新業態新技術不斷湧現,帶來徵管和服務難度不斷增加……機遇與挑戰雙重疊加之下,廣東省稅務局「三化」建設應時而生。
  • 「一帶一路」稅收徵管能力促進聯盟首次中方師資培訓圓滿完成 為...
    藍色字體近日,「一帶一路」稅收徵管能力促進聯盟(以下簡稱「聯盟」)首次中方師資培訓在揚州舉辦,60名經選拔、推薦入圍的聯盟中方師資和業務骨幹參加了培訓。來自稅務總局、外交部和發改委的資深專家,集中講授「一帶一路」倡議、宏觀經濟與外交形勢、經濟學與稅收、英語教學技巧等課程,幫助參訓人員提升了業務水平,為中方後續促進聯盟成員稅收徵管能力的提升奠定了堅實基礎。
  • 我國電子商務稅收徵管問題研究 - 中國稅務網
    三、電子商務稅收管理的對策建議     無論是在國內還是國外,取消網購免稅的聲音連綿不絕。歐盟早在1997年就出臺了《歐洲電子商務動議》及《波恩部長級會議宣言》等文件,實行電子商務徵稅與傳統商務徵稅制度的統一,堅持採取「保持電子商務與傳統商務的稅收中性」的態度,將電子商務納入傳統商務稅收徵管制度中,對電子商務行業進行徵稅。
  • 賀蘭縣稅務局從源頭加強股權轉讓稅收徵管
    記者11月20日從賀蘭縣稅務局獲悉,面對當前企業股權變更較為頻繁,自然人股東納稅意識不強等問題,該局創新工作方式方法,加強日常管理,規範股權轉讓稅收徵管工作,積極幫助企業降低資本交易中的涉稅風險,有效堵塞稅收漏洞。
  • 國家稅務總局:2018年組織稅收收入增長9.5% 圓滿完成稅收任務和...
    會議指出,2018年,全國稅務系統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在諸多改革事項疊加,大事難事險事交織情況下,上下同欲、攜手攻堅,深入推進稅務系統黨的建設和全面從嚴治黨,全面打贏國稅地稅徵管體制改革攻堅戰,圓滿完成稅收收入任務和減稅目標,進一步優化了稅收營商環境,推動完善了稅制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