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04月18日訊對於老年人來說,晚年生活要想過得舒適,有時候並不需要到處旅遊,吃喝玩樂,其實,在家門口能夠跟老夥伴們聚一聚,聊聊天,下下棋,時常有人到家幫忙打理家務,陪著說說話,就是幸福的事。這樣的生活不是奢侈,而是近在眼前。
全市已建成城鄉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照料中心2899家
1991年,我市就進入了老齡化社會,是全省最早進入老齡化社會的城市之一。2014年,我市開始著手建立台州地區養老新制度,市民政局連續出臺《台州城鄉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照料中心建設實施方案》、《關於進一步加強養老護理人員教育培訓工作的實施意見》等文件,改善台州的養老現狀。
記者從台州市民政局了解到,目前,我市已建成城鄉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照料中心2899家,其中城市181家,農村2718家。享受基本養老服務照料的老人覆蓋面達到80多萬人。今年,全市計劃新增620家城鄉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照料中心。預計2017年,我市將基本實現城鄉社會居家照料中心全覆蓋。
不同於一般的養老院,照料中心相當於一個託老所,主要是提供一個場所,為老人提供午餐、午休、文化娛樂、理髮等服務,讓老人有飯吃,中午有地方休息,晚上則是回自己家休息。
椒江育才社區養老服務中心是椒江區最早的養老服務中心之一,這也惠及了育才社區的老年人。
76歲的鄭大爺常常來到育才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照料中心,和朋友們聊天、練字。「我一個人住,平時在家沒事做,總覺得時間過得慢,現在社區裡有了這樣一個好去處,在這裡一天時間很快就過去了,都捨不得回家。」
還有一些老年人,因為子女忙於工作,選擇到照料中心吃飯,圖的就是方便。
「我們做子女的,平時忙於工作,對老人疏於照顧,而老人也不願意去養老院。希望居家養老服務中心也能像幼兒園一樣,我們上班時,把老人寄托在照料中心,下班時再把他們接回家。」椒江的陳女士說,現在她所住的社區還沒有居家養老服務照料中心,她很期待這樣的照料中心。
「智慧養老」完成老人足不出戶居家安養的願望
如果說城鄉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照料中心讓老人養老更方便了,那麼,「智慧養老」則是實現了老人足不出戶居家安養。
「智慧養老」是民政局近兩年試水的新項目,分別通過搭建社區服務網絡、運行O2O服務平臺以及完善綜合服務設施等方式,實現老人足不出戶居家安養的願望。
去年7月,市民政局與台州移動籤訂「智慧養老」合作框架協議,共同開發「一鍵通」養老服務信息平臺。市區「一鍵通」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已完成布局,其他縣、市也在同步推進。
椒江楓南社區作為試點小區之一,已經投入使用「一鍵通」智能化養老服務平臺。如今,小區住戶中65歲以上且戶口在楓南小區的,或戶口不在楓南小區但擁有楓南小區房產證的老人,均可免費領到一個「一鍵通」老人智慧型手機。
這個「一鍵通」手機,除了具備一般手機的呼叫和接聽功能之外,可為老人提供日常生活照料、親情主動關懷和緊急救助三大類服務。1號鍵是「生活幫助」鍵;2—9號鍵是親情電話鍵(可以選擇其中一個號作為自己的親情鍵);背面的紅色鍵,是緊急救助鍵。老人有需求,只要長按相應的鍵,就能得到服務中心人員的回應。
椒江區民政局副局長阮險峰告訴記者,這個手機最重要的功能就是背面的紅色按鈕,也就是緊急救助鍵,它具備自動定位功能,可以讓老人在緊急的情況下獲得救助。
「老人獨居在家或出門在外時,可能會跌倒、迷路,由於老年人記性不好,有時會忘記親人的號碼,這個時候,只要按一下緊急呼叫鍵,養老服務信息平臺24小時值班人員便可接聽到他們發出的緊急來電,然後迅速轉呼『120』急救中心。」阮險峰介紹,收到老年人的救助信號後,如果不是很緊急的情況,服務平臺的工作人員會選擇告知監護人,如果監護人不在,則通知社區助老員上門服務,或是由運行的服務團隊工作人員為老人提供服務。
記者了解到,椒江的6個試點社區中,目前共有3家服務企業進駐,服務企業會搭建一個便民服務熱線網絡平臺,平臺上存有社區老人的資料、病史記錄、子女和親戚電話等信息。若遇老人發生緊急情況,可及時給予救治。服務企業還可提供上門服務,為老人提供菜單式服務。目前,服務價格按市場價28元/小時進行收費。
「我們現在對試點的6個社區60歲以上的老人進行排摸,前期的服務重點是高齡、空巢、獨居、生活困難的老年人,以後,我們還會擴大服務範圍。」阮險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