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5月,終於盼來了令人垂涎欲滴的小龍蝦上市,蝦價雖是一年比一年貴,卻仍無法阻擋愛吃蝦的武漢人。邀上三五夥伴,來鍋油燜大蝦,冰鎮啤酒下肚,那才叫一個爽!然而,就在大家沉浸在美食中不能自拔時,可曾想到美味也會傷人!專家為你破解吃蝦三大疑問,同時支招健康吃蝦五步走。
專家提醒,吃蝦別過量,最好不飲酒,患有哮喘、過敏性皮炎等過敏性疾病、皮膚疾病的患者應慎吃蝦。
疑問一油燜大蝦加啤酒,最佳夜宵拍檔?
很多人喜歡在吃蝦時痛飲啤酒,武漢協和醫院(西區)骨科副主任醫師洪積波提醒,吃蝦別過量,最好別飲酒。
洪積波解釋,正常成人每日蛋白質的攝入量,推薦為60~80克,每100克龍蝦含蛋白質20克左右,因此,一天吃蝦以不超過500克為宜。
由於蝦是一種高蛋白食物,在體內分解後會產生嘌呤類產物,最終在體內分解為尿酸,如果食入的蝦過多,尿酸生成過多,超出人體的排洩能力就會導致體內尿酸過高,而飲酒會減少尿酸排出,兩者共同作用,痛風患病率會增加。
同時,武漢市中醫醫院副主任中藥師張義生提醒,某些過敏性疾病的患者,如高蛋白過敏、過敏性鼻炎、支氣管哮喘、反覆發作的過敏性皮炎、過敏性腹瀉等人群,以及患有皮膚病、感冒、發燒的患者,都應忌口食蝦。
疑問二吃蝦球不吐皮,順便補補鈣?
炒蝦球是慣有做法,由於蝦球的蝦皮往往比較軟,因此有些人乾脆蝦肉蝦皮一起吃掉,認為這樣可以補鈣。
武漢市中醫醫院藥學部副主任中藥師梅凌表示,蝦殼中的確含鈣量很高,但吸收率並不理想。即使是較軟的蝦殼,也是人的牙齒沒法徹底嚼爛的,其在胃裡面被胃酸作用之後,能溶解出來的只是一小部分。除非將蝦殼研磨成蝦殼粉,再配合維生素D的攝入,才會有一定補鈣效果。
同時,張義生表示,蝦含有較豐富的蛋白質和鈣等營養物質,若與含有鞣酸的水果如柿子、山楂、石榴、葡萄等同吃,不僅會降低蛋白質的營養價值,而且鞣酸和鈣結合形成鞣酸鈣後刺激胃腸,並容易在體內沉積下來,形成結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