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要給孩子成長的空間,要懂得「栓慣的狗,不能帶出去打獵」

2020-10-16 楊德福8086

「栓慣的狗,不能帶出去打獵」。我們都知道現在的孩子是家裡的一根獨苗,是家裡的「小皇帝」,「小公主」,一家人圍著孩子團團轉,捧在手心怕飛了,捏在手心怕受傷。孩子在家裡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日子,就像溫室裡的豆芽菜,禁不起風雨,經不住挫折。

當孩子呀呀學語,像出籠的小鳥,讓他在大自然中去,經風雨,見世面,經受挫折,經受磨難,經過鍛鍊,長出一雙騰飛的翅膀。上學本來是孩子的事,可當學生從上學的那一刻起,家長早晨起床後,要給孩子穿好衣服,背上書包,送到校門口。放學時總是要去背書包,害怕書包壓彎了學生的腰,又害怕學生被壞人拐騙。

當孩子寫作業的時候,家長圍在孩子身邊,不停的吼叫,有的家長親自坐在孩子旁邊,孩子寫字時,兩眼緊盯著,拿著橡皮,不停地擦,孩子寫了兩個字,他說橫沒寫平,豎沒寫直,寫了半天,孩子只寫了一個字。

在家不讓孩子幹家務,害怕累壞了孩子。孩子要出門玩的時候,家長總是陪在孩子後邊,孩子在外面玩耍時,交了幾個朋友,他認為不要和別人孩子一起玩。所以孩子就像籠中的小鳥,永遠飛不出爸爸媽媽的手掌。

一些家長為了供孩子上初中,高中,本來在外面打工,每年可以掙八九萬元。可是為了孩子,紛紛辭職回家,專門照顧孩子。有些農民家在農村,為了照顧孩子,花錢在城裡租房,供孩子學習,對學生進行24小時監控。結果孩子照樣我行我素,欺騙家長,欺騙老師,晚自習下後不按時回家。

由於現在是信息社會,網絡覆蓋社會的各個腳落,學生由於受網絡信息的影響,每天在網絡世界遊玩,沾染了社會上的不良風氣。把這些不良風氣也帶到學校,學習沒有目標,混天度日,每天花父母的鈔票,這些原因都是由於家長過於嬌慣。

對學校教育來說,也過於對學生朿縛,雖然有體育課,老師害怕學生出現問題,也不敢上體育課。有活動課也不敢上,讓學生在活動課上去活動怕出危險。有些學校課間活動不讓學生出校園,老師有更多的條條框框,朿縛著學生的手腳,學生像籠中的小鳥永遠飛不高。

要對孩子放的開,管得住,上學時讓他自己背著書包去上學,回家時讓他自己走回家裡。在家裡可以拖地掃地,幹家務,還可以自己做飯吃,自己洗衣服,自己整理自己的房間。上街去買東西,到公園去玩。農村的孩子可以下地幫大人收麥子,收玉米,放羊、餵豬、餵牛,培養勞動能力。要吃得下苦,只有多吃苦,多流汗,只有經受艱苦的勞動鍛鍊,在學習上就有毅力。

家長要告訴學生,童年少年是為人生打好基礎,學習要下苦功夫,要有毅力,要有理想,從小要樹立頑強的意志,在學校遇到多大困難,就要去面對。跌倒了不可怕,可怕的是跌倒了,不能爬起來。如果你今天考50分,相信你明天一定會考100分。

今天的學習是為明天的人生打好基礎,只要你努力學習,掌握更多的知識,更高的文憑,將來出社會就有選擇的機會。你就可以做公務員,當醫生,當老師,如果你不努力,未來就一塌糊塗。

「」拴慣的狗,不能帶出去打獵」。一個人成長,家庭、學校、社會是他們成長的最大樂園,一個人的成長就要在社會生活中去鍛鍊,只有在社會生活中去鍛鍊,才能長出豐滿的羽毛,長出一雙騰飛的翅膀,在未來的生活中走的更堅定,走的更踏實。

對此,你有何評論?請發表留言!

相關焦點

  • 帶娃遇遛狗不栓狗繩,為避免孩子被狗咬傷,我們要知道的三個常識
    可是最近我們遛娃時,經常看到許多人遛狗都不栓繩。昨天晚上和鄰居一起帶娃去公園就親眼看到一條泰迪跟著一個兩歲多的小女孩一直追叫,嚇得那孩子哇哇大哭,而養狗的主人在跳廣場舞理都不理,娃的父母要拿棍子打那狗,主人立馬就跳出來了,立即喚回了她的狗,沒有道歉繼續跳廣場舞。看著到處奔跑玩耍的娃與狗,遇到不拴狗繩不講理的狗主人又無可奈何,看娃的同時還要防狗,這類情況著實讓我們這些帶娃的父母十分憂心。
  • 15歲前的孩子,家長要做到「不慣五氣、不幫五忙」,長大才有出息
    ,家長要做到「不慣五氣、不幫五忙」,長大才有出息心理專家認為:在孩子15歲之前,是性格養成的關鍵時期,也就是說,在孩子15歲之前,家長要好好的培養孩子,可以讓他們有個性,但是不能任性,因為,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孩子自身確實會出現一些小毛病,如果這些小毛病在15歲之前沒有改掉的話,那孩子的性格就會有缺陷,相反,如果在孩子15歲之前,家長就為孩子的性格打下很好的基礎的話
  • 你的孩子,有這些行為,千萬不能慣著
    都說一個孩子的性格和父母的教育相關,往往沒有生來就不聽話的孩子,只有不會教育的父母,所以作為父母不能凡事都慣著孩子,父母愛孩子天經地義,但不能溺愛,下面要說的是小孩有以下這幾種行為時父母千萬不能慣著現在很多的家庭人員中,大部分都是生一個孩子,所以也成了家裡每個人心中的寶貝。
  • 家長哪些方面不能慣著孩子?在這四方面「慣孩子」,實際上是害他
    我認為父母在自己能力範圍之內給孩子提供較好的物質條件、教育資源這些都是沒有問題的,但在有些方面如果父母一直慣著孩子的話,可能非但對他成長沒有幫助,甚至有害,那到底是在哪些方面呢?接下來,我們和大家詳細聊聊究竟父母在哪些方面不能太慣著孩子,否則不利於孩子的獨立健康成長。1.
  • 育兒專家:要孩子以後獲得成功,家長要記住「三不慣三不管」
    育兒專家表示:家長們如果想要孩子出息,獲得成功,一定要記住「三不慣三不管」,這樣才能夠更加有利於孩子的成長。但事實上,這樣的教育方法是十分不對的,因為家長們要明白的是,孩子總有一天會面對外面的世界,即使在家裡面再慣孩子的脾氣,當孩子面對外面的人不慣他們的時候,孩子就會感到受傷。
  • 育兒專家:要孩子以後獲得成功,家長要記住「三不慣三不管」
    現在很多家庭當中都只有一個孩子,所以對孩子教育方面越發的嬌慣,什麼苦都不願意讓孩子吃,什麼事情都想要替孩子安排好。這也導致了很多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受到了一些挫折,就會覺得受不了,想要回到家長的庇護之下。育兒專家表示:家長們如果想要孩子出息,獲得成功,一定要記住「三不慣三不管」,這樣才能夠更加有利於孩子的成長。
  • 教育孩子要得當,做好「2不管」「3不慣」,孩子或更容易成才
    前言:作為孩子成長路上的第一任老師,他們將來的成就與否,跟家長有著太緊密的聯繫。相信每個家長在教育路上都是竭盡全力,總希望把最好的都展現給孩子,然後助他們將來更有成就。可即便父母如此用心,很多孩子依舊是叛逆成性。
  • 李玫瑾教授:想要孩子未來有出息,家長要謹記「兩不管三不慣」
    作者/媛媽編輯/媛媽家長的教育和培養,可以說貫穿了孩子未來的走向,比方說孩子的人格育成和性格培養,家長的影響便起了決定性的因素。因此,對於孩子的教育問題,育兒專家李玫瑾教授表示:想要孩子未來有出息,家長要謹記"兩不管三不慣"法則。
  • 你是如何看待那些帶寵物狗進餐廳並且不拴著的人呢?
    個人觀點,我愛小動物,而且尤其喜歡狗,但我提倡文明養狗,在餐廳吃飯我們經常看到一些不牽狗繩就進去吃飯,你是如何看待那些帶寵物狗進餐廳並且不拴著的人呢?我特別討厭那些在公眾場合不栓繩的狗主人!栓狗繩,不緊是對他人安全負責,而且對狗狗的安全也負責!
  • 李玫瑾教授:孩子身上有這4個「行為」,家長該打就得打,不能慣
    這句話非常有道理,要知道孩子的成長和父母脫不了干係,如果父母不好好教育自己的孩子,任由孩子欺負同學,那麼他們的孩子在學校也不會受到同學的歡迎和喜歡。更重要的是,3歲看大7歲看老,如果父母在該給孩子扎針的年齡卻給孩子吃糖,只會養廢孩子。說到這,不免想起上周帶孩子吃兒童餐發生的一件事。
  • 孩子的「邊界感」很強,家長不要輕易冒犯,要懂得保護孩子的隱私
    孩子自從出生就和父母相處,習慣性地依賴於自己的父母這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但是孩子總會有長大的一天,總要學會自己面對人生的難題。沒有邊界感的孩子會在人生道路上處處受挫,由此可見,邊界感對於一個孩子的成長極其重要。家長該如何保護孩子的"邊界感"?首先,家長需要端正自己的想法。
  • 孩子的"邊界感"很強,家長不要輕易冒犯,要懂得保護孩子的隱私
    &34;是防止別人侵入我們的在空間上或心理上的自主空間,同時也要防止我們侵入別人的自主空間,更是為自我的成長提供一個安全的外在和內心的環境。隨著孩子的長大,他們會漸漸意識到邊界感的問題,並開始保護自己。
  • 兩歲的寶寶叛逆期要怎麼管理?這幾個壞習慣不能慣著,越慣越後悔
    兩歲的寶寶叛逆期要怎麼管理?這幾個壞習慣不能慣著,越慣越後悔有媽媽說,兩歲以前的寶寶真的乖,任憑我們怎麼指揮都不會拒絕。因為這個階段的孩子還不是很會表達,自我意識卻在加強,他們想通過自己的行為向家長證明,自己是獨立的,自己是有思想的,如果家長不能很明白理解他們的思想的,他們就會開始生氣,開始吵鬧,亂發脾氣。有些家長不了解孩子的這個心理變化,認為孩子就是在無理取鬧,就會打罵教育孩子,不顧及孩子的真實想法。這個階段的孩子比較難管理,但是這個階段是家長和孩子共同成長的好機會。
  • 當孩子有這幾種行為時,該打就得打,家長千萬不要慣著
    隨著時代的發展,經濟也慢慢變得富足,對於孩子也存在一定程度上的慣養。有些時候我們可以慣著孩子,但是發現孩子出現這些行為,一定要及時的制止,以免長大後難改。在孩子小的時候正是性格形成的關鍵時期,這個時候我們應當對孩子進行科學的引導,幫助孩子在身心上能夠健康的成長。第一個:摔東西、發脾氣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我們能發現在孩子兩歲之後就有了自己的小脾氣,不注意的家長甚至把這些當作一種樂趣,看著孩子生氣的小表情感覺到很有趣,有的家長甚至拍下來發到朋友圈。
  • 李玫瑾:想孩子少走彎路,更有出息,家長要牢記「3不慣2不管」
    想要教育好孩子,家長要掌握正確的教育方法。現在的家長,普遍都非常重視孩子的教育。不明是非慣不得是非觀對孩子來說,非常重要。如果說,孩子是一個不明是非的人的話,從小家長就不能慣著。有很多家長總是覺得,孩子長大了就好了,但其實這只會讓孩子變得更不明是非。
  • 男童被帶進女更衣室被請離開,家長非常氣憤:憑什麼要讓他出去
    暑期到了,眼看著天氣越來越熱,有的家長會選擇帶孩子去遊泳館遊泳,而我們都知道正規的遊泳館都是分男女更衣室的,這引發了很多媽媽帶兒子去女更衣室等等類似問題。最近武昌的鄧女士帶著9歲女兒去遊泳時卻在女更衣室碰到一個媽媽帶著一個四五歲的小男孩在換衣服。
  • 掏心掏肺疼孩子反被記恨,李玫瑾:3件事不能慣著,長大才知感恩
    養這樣的孩子,會後悔嗎?同事帶5歲孩子來公司食堂吃飯,不一會兒孩子開始踹他媽媽,還拉扯媽媽頭髮,他媽媽有些無奈,但沒有完全制止,等孩子坐下來哭的時候,整理了下頭髮和衣服,表情有些尷尬。一桌人都驚呆了。所以,李玫瑾教授告訴我們,孩子不能慣著,特別是這三件事:第一,蠻不講理不能慣孩子都有個&34;的時期,這與兒童心理發展有關,但這個時期尤為關鍵,能不能有效控制孩子的性格發展,這個時期相當重要。舉個例子,走到商場,孩子看中一款玩具,非要耍賴,不給他買,他就躺在地上哭,拖都拖不走。
  • 安徽一女子在遊樂場偷走價值800元的狗,要帶回家給孩子玩
    現在很多年輕人都喜歡養一些寵物來陪伴自己,雖然它們不會說話,但是他們可愛的外表和萌萌的動作融化了很多人的心,很多年輕人都覺得因為動物比人簡單,你對它好它就會對你好,很懂得感恩。但是在安徽阜陽的愛狗人士蔣女士最近卻遇到了一個麻煩,自己帶著寵物狗去遊樂園遊玩的時候發現自己的狗居然不見了,這是怎麼回事呢?據蔣女士所說在遊樂場遊玩的時候發現自己的寵物狗找不到了,於是她就去尋找寵物狗途中聽到路人說自己的狗狗好像被一名陌生的女子給抱走了,然後她就趕緊報警,尋求民警的幫助。
  • 孩子感冒發燒,這些藥不能亂吃!要選擇潤貝兒栓這類兒童專用藥!
    進入春季,在反覆回溫與降溫的夾擊之下,不少孩子都容易中招生病,最常見的就是感冒發燒。在疫情特殊時期,又不敢輕易到醫院就診,有的家長就會根據經驗讓孩子吃藥,比如參考孩子以往生病的方案、吃家裡剩下的感冒藥品、跟著網絡上一些不權威的建議吃藥。
  • 孩子總是哭著要抱抱,可能是「皮膚飢餓」在作怪,慣著孩子沒壞處
    現在閨蜜感覺自己快崩潰了,就想把寶寶送到幼兒園,給自己留點私人空間。其實閨蜜的問題非常常見,一般來說,寶寶如果缺乏安全感,陷入「皮膚飢餓」,就會非常「粘人」,整天要家長抱抱。1、多增加肢體接觸當孩子還小時,家長不要想著讓孩子早點獨立,最為重要的事情是人孩子有足夠的安全感。孩子想要親親抱抱舉高高時,家長不妨慣著孩子一點,用手摸摸孩子的頭,給孩子一個愛的「摸頭殺」,或者親親孩子,撫摸孩子的背部、手臂等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