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託,你又不是馬雲!不讓自己成為別人的麻煩,就是最大的成功

2020-12-15 青風等你撩

成功的定義是什麼?

概意是,指達到或實現某種價值尺度的事情或事件,從而獲得預期結果叫做成功。事業有成,家中有房,出行有車,消費有錢,愛情婚姻幸福圓滿……,這些都算得上成功。

我們再來看一看哪些人又算得上成功?

馬雲,開創阿里巴巴,成為世界數一數二的富翁,身價上千億,算得上非常成功。

姚明,很年輕就成為NBA巨星,現如今更是亞洲籃球聯合會主席,身價數十億,也算的上很成功。

古天樂,家喻戶曉的影視巨星,此外,他還是有名的慈善大使,先後在山區捐建了100多所慈善學校,可謂是名利雙收,再成功不過了。

韓寒,著名青年作家,導演,更是按照自己的喜好,活出了自己的樣子,成功無需多說。

李佳琦,2018年在直播帶貨領域異軍突起,網絡上粉絲達數千萬,19年更是入選2019年福布斯中國30歲以下精英榜,青年俊傑說的就是他。

以上這五人,是在商業、運動、學術、明星、網紅這幾個領域非常成功的典型代表,幾乎都是我們普遍都認為成功的人。

但也不是每個人都要達到他們那種程度才算成功,如果我們都按照這五人的標準來評判一個人的成功,顯然是不現實的,因為他們的成就我們很少有人能達到。

01.其實,成功的標準並不是唯一。

在這個物慾的世界,自認為自己成功的人少得可憐。

同在一所普通大學的畢業生,在畢業三年後,有些人還是個普通職員,僅能養活自己,沒有餘錢往家寄,就更別提買車買房了,而有些人則靠著家裡的關係成功成為公司的一個小主管。

光看表面的話,你一定會覺得後者是成功的,畢竟人家好歹也是個小官,而前者是不成功的,因為都畢業三年了還僅能顧自己。

其實不然,他們兩理應都算得上成功,為什麼呢?

因為兩人的資源不同,這就決定了他們的起點不同,自然達到的成就也就有差別。

對於一個沒有任何資源關係的畢業生來說,畢業後的前三年是他最艱難的三年,因為他既要完成從象牙塔到生活熔爐的角色轉變,還要以一個普通學歷在殘酷的社會競爭中立足,能養活自己,他就已經算成功。

而為什麼你會覺得前者不成功呢,原因在於,你把成功的標準定得太高了,事實上,我們每個人的起點都是有差異的,自然我們成功的標準就不能定成一樣。

「拜託,你又不是馬雲。」

這是朋友在應對我抱怨時經常回應我的話。

是啊,我們又不是馬雲,把成功的標準定那麼高,這不是純粹在給自己添堵麼。

02. 不讓自己成為別人的麻煩,就是最大的成功。

在韓國電影《等著你》中,有這麼一句臺詞,讓我深處觸動,臺詞是這樣說的:「人啊,永遠不要活成別人的麻煩」。

是啊,一個人想要活下來很容易,但想要不活成父母、親人、朋友的麻煩,卻很不簡單。

我們自打一出生,就已經成為了父母生活中的「麻煩製造者」,在襁褓之中的時候,我們愛哭、愛鬧、需要經常哺乳,勤換尿布……,雖然父母不會因此覺得你是個麻煩,但你的確是為父母帶去了不小的麻煩。

等到我們上小學、初中、高中、甚至大學時,還是會給父母增添很多麻煩,這些麻煩包括:惹禍、早戀、學費、吃穿消費等等。

如果我們把上學之前給父母添的麻煩叫做迫不得已的話,那麼你畢業之後呢,完全獨立了之後,這時候再給父母家人添麻煩就叫做沒必要了。

同樣的,在一生中,我們身邊總會出現一些形形色色的人,比如朋友、室友、老師、同事等等,而你又是否會為他們帶去麻煩呢?答案是肯定的。

有時候,父母眼中的成功,真的不是需要你有多大的成就,賺多少多少錢,而是能把自己理清、獨立、最少不再給家人朋友社會添麻煩就算是很成功了。

看到這裡,你可能會想,這不是很簡單的事嗎?

然而,這並不簡單。

03.怎樣才算不是給別人添麻煩?

舉幾個簡單的例子。(父母、朋友、同事)

Ⅰ. 「啃老族」、「巨嬰」這兩個詞想必大家應該聽過吧,前者是自己在工作之後,不去自己掙錢養活自己,還指著父母的積蓄過日子。後者這是完全不諳世事,什麼事都等著父母來幫自己擦屁股。這兩種人就會給父母的生活添麻煩。

如果說這兩個例子太絕對了的話,那麼在你工作了以後,是否還需要父母補貼生活費,是否做事自我不考慮後果,在父母社交圈留下負面影響,讓父母經受一些流言蜚語……。

要做到不給父母添麻煩,最好的做法就是經營好自己。

Ⅱ.每個人都會有幾個好朋友,哪些行為讓他們覺得你是個麻煩呢?

經常在朋友面前抱怨,傳達負面情緒;將朋友為自己做的事認為是理所當然的,並時不時就麻煩別人……。

如何讓自己不會成為朋友眼中的麻煩,最好的辦法就是換位思考,凡是在做之前先想一想,如果是朋友這麼要求自己,自己會不會覺得麻煩。

Ⅲ.同事之間,最關鍵的關係就是合作,一個項目,如果自己不能幹好自己的那部分工作,就會給同事帶來麻煩。

而它最好的解決辦法就是提升自己的能力。

相關焦點

  • 馬雲:雲谷的使命不是追求成功,而是讓每個孩子成為最好的自己
    面向未來辦一所不一樣的學校 談到為何創辦雲谷,馬雲表示,建雲谷是希望解決教育的焦慮。「我們辦這個學校,不是心血來潮,不是為了賺錢,就是要探索一條不同的教學之路。」很難培養孩子成功,但是可以教會孩子幸福 馬雲說,雲谷的使命不是追求成功,而是讓每個孩子成為最好的自己。
  • 李嘉誠、馬雲交流成功秘訣 馬雲:有錢不是李嘉誠成功的原因
    大家都知道,李嘉誠作為老一輩子的商界領袖,早早就取得了成功,而馬雲則是在最近十年逐漸成為了新時代的商界領袖。在阿里巴巴正在成長起來之前,李嘉誠與馬雲也有過交集。當時的馬雲,名聲不顯,在拜訪李嘉誠之前,還需要通過別人的介紹說:這是阿里巴巴的馬雲。就是這樣的情況下,李嘉誠的回應是這樣的:阿里巴巴非常出名。兩人後來相互交流了自己的經商秘訣。
  • 我不敢成為你的麻煩製造機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小林瞎說,ID:Rainbowxiashuo】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從很久之前開始,我就一直很不願意要去麻煩別人。有題不懂時,不願意麻煩同桌花點時間教一下我。生病時,不願意拜託同學幫我買藥或打飯。
  • 馬雲最大的錯誤就是他沒有成為「聰明人」希望的樣子
    是個人就一夜之間「長大」了,發現了馬雲的「陰謀」。 尷尬的是,幾乎所有的所謂「真相」只有一套說辭,那就是支付寶裡花唄,借唄利息的問題。他們一瞬間成為了「高利貸」的代名詞。而馬雲也一夜之間成為了「放高低貸」的資本家。這裡想說的是但凡各位是成年人就說不出這話。這裡對於這個問題不做贅述。
  • 努力為的不是超越別人,而只是為了成為更好的自己
    她說她還記得,她的老師和她談話時最後說的一句話,「別拿別人的退步當成自己的進步。」是啊,別拿別人的退步當成自己的進步!努力也不是為了超越別人、碾壓對手,只是簡簡單單地讓我們成為更好的自己。有時候,你誤把別人退步當成一種值得欣喜的事情,這其實比你自己停滯不前來得更加可怕。這種潛在的心態讓你的目光不再集中於自我提升上,你會更加忽視自己要去努力進步。相反,你更傾向於把關注點放在別人的身上,企圖利用別人的退步來輕輕鬆鬆達到自己所謂的進步。
  • 你最大的挑戰,就是戰勝你自己!
    周恩來「為中華崛起而讀書」的抱負,其實就是一種人生的發願,正是有了這種強大的願景追求,他方選擇了東渡日本、歐洲求學,探尋中華崛起之路的求索過程,最終走上了革命的道路,成為我黨、我軍、我國的締造者之一,他的發願,就成為指導自己人生的燈塔。
  • 別人拜託你時,儘量不要忘了
    生活中總是有人請你給幫忙,如果自己不是很為難,就要學會成人之美。畢竟這是人家拜託你的事,總還是要放在心上的。有段時期我們能成為別人眼裡的有用之人,其實也是一種快樂,我們也樂於享受這樣的評價和感激。在別人懇求你的時候,還是要顧慮一下別人的感受的,畢竟這個時候人家有困難,需要你給予出手。幫別人也是在成全自己,這是一個人本能的善意,這是一種美德。可能我們不認識他,也可能關係不是很好,只要對於我們來說是舉手之勞,儘量的不要讓人家失望。別人本身就放下面子,低頭向你說話了,這畢竟是對你的尊重,也請你尊重一下他。
  • 替別人省錢,就是給自己找麻煩
    ,還包括你自己不動貪念。難搞的人不管走到哪裡都難搞,所以用錢去卡住是最好的,因為真正懂價值的人會自己去解決錢的問題,他們知道所有的東西都是一個價值交換,而不是去期待便宜又好貨,這樣的人服務起來不麻煩。而不懂價值的人總認為別人開價太高,於是就試圖講價,不降價就放棄了,少一個麻煩。
  • 50歲的網際網路青年馬雲:創業最大的心得是學習失敗
    被問及阿里巴巴成功的原因,馬雲說:「我創業10多年來最大的心得體會是永遠去思考別人是怎麼失敗的,因為成功有很多的要素,有很多的東西你是沒辦法學的。但失敗卻是可以學習的。」2014年,馬雲50歲,阿里巴巴15年。這一年阿里巴巴集團(以下簡稱阿里)完成了創業史上的飛躍——成功登陸紐交所,創造了全球最大的IPO。
  • 馬雲:有一種人不可能創業成功,一個成功的創業者,三個因素
    馬雲:悲觀的人不可能創業成功馬雲認為,一個悲觀的人是不會在創業的路上成功的,他曾經告誡過創業者:「一個創業者身上最優秀的素質,那就是永遠樂觀。樂觀不僅是自己安慰自己,左手溫暖右手,還要把自己的快樂分享給別人。唯有這樣,人生的路才會走得長遠。」
  • 真正的智慧不是完全靠自己的聰明才智取得成功
    他曾經說過:「任何一個聰明的企業家都善於藉助別人的力量,任何一個聰明的人也都善於藉助別人的力量。不管是做生意,還是為人處世,都需要懂得藉助他人之力,如此一來,更有助於你早日走向成功之路。」現代社會越來越開放,越來越講求效率,信息的傳播速度也呈幾何級增長。
  • 馬雲最大的遺憾......
    香港大學史樂文教授在讚詞中特別提及了馬雲的教師身份,形容馬雲是「世界上最鼓舞人心、最成功的老師之一」。對馬雲來說,教師一直是他最為看重的身份。他也曾多次在公開場合談到——【最大的遺憾就是只當了6年老師】。
  • 「別給別人添麻煩」,別對孩子這樣說,善於麻煩別人的孩子更成功
    這個辯題的矛盾存在很大的原因來源於:在我們生活的環境中,從小很多家庭、學校常常灌輸給孩子的思想就是別給別人添麻煩,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但就像羅振宇在《奇葩說》節目中所說的:互添麻煩是社會繁榮至今的基本機制。 人不可能是一座孤島。在很多實際例子中,我們恰恰需要通過麻煩別人來完成一件事,憑個人的能力是無法做好的。
  • 日本人到底有多客氣,自己能解決的事從來不麻煩別人
    相信大家身邊總會遇到這樣的事,誰家的孩子要回國了,然後幾年不聯繫的七大姑八大姨都跑過來,要求幫忙帶各種各樣的東西,本來就不大的行李箱裡面裝的基本都是代購的東西,因為親戚朋友關係還不好意思多收取費用,關鍵還把自己累得不輕。而在日本卻基本不會遇到這種事,直接的說,日本人都不喜歡麻煩別人,這是為什麼呢?
  • 「有能力盡良心是最大的福報」,馬雲再談福報!這次網友表示佩服
    馬雲表示,17年的SARS給阿里巴巴帶來很大的反思,「是因為2003年的經驗教訓,讓我們反應比別人快。」1事情就是這樣,平常大家都是嘻嘻哈哈,好像都是成功人士,但在關鍵時候,那些慣於「指點江山」的人就不知躲到哪裡去了。
  • 馬雲談創業:每天看馬雲語錄,你不會有機會
    針對青年人對新技術發展所造成衝擊的憂慮,馬雲在書中也表明了自己的觀點,他說:「由網際網路帶動的新的技術革命,人類是可以把握的,因為網際網路文明不是從外星來的,它是從人類自己的文明中誕生的,是人類科技發展的必然成果。只要去把握它、學習它,就不會被淘汰。反之,誰去牴觸未來,誰不把握未來,誰不改變自己的今天,誰就一定會被歷史淘汰!」
  • 成功秘訣 馬雲:英文對自己幫助很大
    圖/報系資料照東南網3月3日訊 據臺灣媒體報導,阿里巴巴集團執行主席馬雲今天表示,英文對自己幫助很大,他靠著和外籍遊客練習自學英文,因此學到的不只是語言,更是文化,而具備忍受失敗的能力也很重要。馬雲表示,大家可能認為阿里巴巴是很幸運的公司,但背後犯過的錯、努力和挫折都超過大家想像,成功公司背後都有很多眼淚,企業剛開始時,總想著以後變成大企業肯定沒這麼辛苦,卻沒想到變成大企業後更辛苦,犯了一點小錯都可能讓公司隔天關門。能有今天的成就,馬雲認為英文對自己幫助很大。
  • 馬雲:不是每個人都可以成功的,但是每個人都應該也可以獲得幸福
    孩子違心聽從了父母的安排,卻過得一點兒也不開心,甚至到後來發現其實自己當初的選擇才是正確的,只是一切都再也回不去了;有孩子堅持自己的意見不按父母的意願去行事,卻因此而導致親子關係破裂。 著名財經作家吳曉波在女兒成長的過程中,就經常問女兒:你將來想要過什麼樣的生活?他就是想要讓女兒及早找到自己的興趣愛好並樹立目標,並及早為之而奮鬥。 已故球星科比也曾經說過,作為父母,我們能做的就是把孩子暴露在儘可能多的事物面前,讓他們找到自己的興趣愛好。
  • 活在別人眼裡,是對自己最大的不尊重!
    如果要說其他人,自然是不可能的,畢竟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更何況,自私是人的本性,就算大家不自私,但也不可能無恥到這種地步。為別人而活還有另外一層意思,並不是你無私奉獻,而是你總是特別在意別人的看法,會在不知不覺中,按照別人的目光去走自己的人生道路。
  • 馬雲:從高考數學1分逆襲成全國首富,他的成功之道值得借鑑
    在中國你,可能不知道蘇寧的創始人是誰,可能不知道京東的創始人是誰,但是提起淘寶,想必大家都繞不開一個人,那就是馬雲。作為我國電子商務的奠基人,淘寶也在他的帶領下成為了我國最大的一個電商購物平臺。從最開始的無人問津再到今天的家喻戶曉,馬雲要二十年打造了一個無懈可擊的商業帝國,同時也為我國人民的購物方式開闢了一個全新的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