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訊|溪山行旅—青島畫院2020寫生作品展

2021-01-09 齊魯壹點

主辦單位:青島畫院

參展作者:張風塘 郭強 戴淑娟 範國強 宋文京 張穎 李延智 於曉君 季頒 王志東 孫娟娟 趙峰 宋曉陽 王山 侯媛媛 李芳

展覽時間:2020年12月26日至2021年1月2日(上午9:00至11:30/下午13:30至16:30)

展覽地點:青島畫院美術館(市南區旭光路與曉望支路交匯處)

筆底自有乾坤

——青島畫院2020年度寫生感言

2020年,是極為不平凡的一年。疫情的阻隔,切斷了我們外出寫生的心願。其實,何須遠足,靜心觀察,身邊亦是最美的風景。我們生活的城市,充滿了時尚與活力,山、海、城融為一體。獨具歐陸風情的濱海,不正是需要我們去謳歌和讚美的嗎?

愛青島,讓青島更美好!

畫自然的風光,繪城市的新貌,塑勞模的形象,用藝術工作者獨特的視覺和筆觸,抒寫這個嶄新的時代。在今年六月初,疫情過後,青島畫院就組織全體專業人員深入青島西海岸,分別到前灣港碼頭、北船重工、軍民融合區、大珠山景區、琅琊臺遺址等地進行採風寫生。歷時十六天,累計寫生畫稿130餘幅。之後兩個多月,畫家們在寫生的基礎上,進行創作,打造出了20餘件精品力作,既有人物群像,又有場景描繪,作品整體構圖飽滿,風格迥異,各具特色,從多個層面記錄了疫情之後西海岸復工復產的建設景象。

今年下半年,畫院在組織「丹青使命——全國水墨畫名家走進嶗山」活動的同時,又分別組織本院專業人員到大沽河流域、藍色矽谷及嶗山仰口景區進行寫生採風,共累積寫生稿件達150餘幅,可謂碩果纍纍。特別是今年8月份,組織的全國水墨畫名家20多人,走進嶗山寫生。頂著炎炎酷暑,冒著潮氣熱浪,畫家們穿梭於漁家碼頭、山間溝壑中,現場積累素材。深草茂林,蚊蟲叮咬,讓每一位參與者倍感疲憊。而浸潤著汗水的一幅幅寫生之作,卻更顯現出鮮活的生活氣息與藝術魅力。

通過今年畫院專業人員集中寫生青島的系列活動,深切感受到習近平總書記勉勵廣大文藝工作者的諄諄教誨:「胸中有大義,心裡有人民,肩頭有責任,筆下有乾坤。」藝術的實踐活動,又一次讓我們堅定了創作的主旨:人民是永恆的主題,生活是創作的源泉。

在新的一年到來之際,我們會進一步放飛自我,深入生活,讓藝術與夢想一起飛翔!

張風塘

庚子大雪 夜於芝泉齋

作品欣賞

張風塘《武船重工一角》 68cm×65cm

張風塘 《東方影都》 70×45cm

張風塘 《仰口浴場》 50cm×120cm 紙本水墨

郭強 自作文《登嶗山記》260x115cm

郭強《納蘭性德詞》260x120cm

戴淑娟《青島港》中國畫 220X200cm

戴淑娟《時尚青島》中國畫200x100cm

範國強 對聯《高文出動》50cm×240cm×2

範國強 對聯《看山開卷》50cm×240cm×2

宋文京 《掌中鋼鐵》 68cmx45cm 2020

宋文京 隸書《無邊山海 隨處煙嵐》 238cmx61cmx2 2019

張穎 楷書 《過秦論》 65cm×235cm

張穎 小楷自作詩 《西海岸掠影》 14cm×34.5cm×4

李延智《雕龍觀海》45cm×68cm 紙本水墨

李延智《嶗山九水即景》45cm×68cm 紙本水墨

於曉君《嶗山北九水》69X35cm

於曉君《嶗山九水自取潭上遊處》69X35cm

季頒 《西海岸漁民系列之一》69cm×46cm

季頒 《西海岸漁民系列之二》69cm×46cm

王志東 返嶺朝霧 69x45cm

王志東 青島院子 69x45cm

孫娟娟《飛天夢》絹本重彩140X240cm

孫娟娟《君子無言》絹本淡彩60X158cm

《大沽河·修路》 180cm×97cm 趙峰

《大沽河·巡河》 180cm×97cm 趙峰

宋曉陽《紅山坡》120×90cm

宋曉陽《築夢蔚藍港》190×160CM

王山 《觀象路》 60×40cm

王山 《石門寺》 60×40cm

侯媛媛《20201013·全民檢測》34×182cm

侯媛媛《海港寫生系列之一》45×47cm

李芳《颯爽-1》20X20cm

李芳《颯爽-2》20X20cm

(圖文來自青島畫院)

相關焦點

  • 向經典致敬系列之一《溪山行旅圖》
    這幅臨摹《溪山行旅圖》是餘在一九九八年中央美院學習時所臨,耗時四十餘天。2000年春天帶大三學生終南山寫生時,發現一處山形地貌極象《溪山行旅圖》的山勢。面對著範寬藝術大師如此雄傑恢宏的藝術作品,真正使人心身俱旺!     溪山行旅圖當我們觀後首先會感到這些山水的原型是從真山真水中汲取的。如果我們從渭川上遊沿河而下,中經太白,終南,東至少華,太華,飽覽了秦川的真山實水,就會感到許多地方很像範寬的畫。筆者2000年早春帶領藝術系學生到秦嶺寫生,歷經長安縣灃浴口的石羊關時,突見一座高矗挺立之山峰。
  • 中國人民大學畫院結業作品展之國學國畫班
    現為中國國家畫院山水所副所長,美術研究院秘書長,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畫學會副會長,中國美術家協會河山畫會會員,中國民主促進會會員。中國人民大學畫院特聘教授。曾出版專著《中國書法家全集·黃賓虹》、《中國書法藝術大師—黃賓虹》、《影響中國繪畫進程的100位畫家》、《中國畫五講》、《從寫生到創作——嵩山筆墨表現》、《書畫同源·黃賓虹》。
  • 每日一畫|《溪山行旅圖》
    原標題:每日一畫|《溪山行旅圖》《溪山行旅圖》是北宋範寬創作的一幅絹本墨筆畫,現藏於臺北故宮博物院。該圖主體部分為巍峨高聳的山體,高山仰止,壯氣奪人。山頂叢林茂盛,山谷深處瀑如線,飛流百丈。山陰道中,從右至左行來一隊旅客,四頭騾馬載著物正難地跋涉著。範寬的作品多取材於西關中一帶的山嶽,雄闊壯美,筆力渾厚。注意寫生,多採用全景式高遠構圖,範寬善用雨點皴和積墨法,以造成"如行夜山"般的沉鬱效果,襯託出山勢的險峻硬朗,範寬還善畫雪景,此是其一大創造,被譽為"畫山畫骨更畫魂"。
  • 何謂高山仰止——範寬的《溪山行旅圖》賞析
    《溪山行旅圖》,現藏於臺北故宮博物院, 絹本,206.3釐米X 103.3 釐米。 2011年——2012年之交,臺北故宮曾舉辦「精彩一百——國寶總動員」特展,在書畫主展廳正面陳列幾張山水巨製,範寬的《溪山行旅圖》,李唐的《萬壑松風圖》、郭熙的《早春圖》。這些作品,均曾被現代名家陸儼少稱為「銘心絕品」,每一張都堪稱國寶中的國寶,被學界認為「共同代表著宋代山水的黃金時代」。其中,範寬的《溪山行旅圖》更令人流連忘返、嘆為觀止。
  • 展訊|墨寫家山 · 當代名家山水寫生作品展(天津美術館)
    年8月18日下午3:30在天津美術館舉行「造化心源·當代中國山水畫系列展」開幕式,敬請撥冗出席!相信,這次展覽中所呈現出來的山水寫生作品,是當代山水畫創作和更新求變的一個具有說服力的回答。2017年擔任「其命惟新·廣東美術百年大展」總策劃。許欽松 珠海伶仃島寫生38cm×45cm 紙本水墨 2013年鄒明Zou Ming1955年生於安徽。1983年畢業於無錫輕工大學造型美術系。
  • 名畫欣賞:溪山行旅圖
    溪山行旅圖範寬(北宋)絹本墨筆206.3cm×103.3cm臺北故宮博物院藏近處山道上,是左行的一隊旅客,四頭騾馬載著貨物正在艱難跋涉……畫作的寫生意味較多,採用雨點皴和積墨法,塑造出巖體的陰陽向背和堅實質感,有如行夜山般的沉鬱,襯託出山勢的險峻硬朗,得山之骨。所畫的崇山峻岭,密林茂葉,正是關陝地區「山巒渾厚,勢狀雄強」的典型特色。原作的上方,估計因有所殘缺而裁掉,更顯得頂天立地,增加了雄偉壯觀的氣勢。
  • 《溪山行旅圖》在臺北故宮展出 回顧傳承及影響
    原標題:《溪山行旅圖》在臺北故宮展出 回顧傳承及影響   來源:藝術新聞中文版   逢建院90周年之際,臺北故宮博物院推出「典範與流傳——範寬及其傳派大展」,不僅可以一睹範寬真跡,本展更是梳理了宋代山水畫大師範寬對後世影響的廣度與深度。
  • 郭熙《溪山行旅圖》潛伏在乾隆藏品裡的小人物
    郭熙 《溪山行旅圖》▼郭熙(約1000-約1087後),字淳夫,世稱郭河陽,河陽溫縣人。北宋畫家,繪畫理論家,與李成並稱「李郭」, 北宋四大家之一,曾為御畫院藝學,後任翰林待詔直長,成為宮廷畫院重要成員。工山水,繼承、發揚了北方流派的李成畫法,畫山石多用捲雲或鬼臉皴,畫樹如蟹爪下垂,筆力勁健,水墨明潔。
  • 每日一畫:溪山行旅圖
    35《溪山行旅圖》北宋範寬該畫作描繪的是典型的北國景色,樹葉間有「範寬」二字題款。圖上重山迭峰,雄深蒼莽。山頭茂林叢密,兩峰相交處一白色飛瀑如銀線飛流而下在嚴肅、靜穆的氣氛中增加了一分動意。山陰道中,從右至左行來一隊旅客,四頭騾馬載著貨物正艱難地跋涉著。作品以淺淡的色彩和精緻的構圖,呈現出立體的空間感。而人物、馬匹亦能夠在尺寸極小的限制下,活靈活現,因此受到歷代收藏家珍愛,如今已有許多印記,該作品已收藏在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範寬的作品多取材於其家鄉陝西關中一帶的山嶽,雄闊壯美,筆力渾厚。
  • 2020年」河北美術家大運河採風、寫生、創作展」在河北美術館開幕
    12月5日上午,「2020年河北美術家大運河採風、寫生、創作展」在河北美術館開幕。圖為開幕儀式現場 王建攝河北新聞網12月5日訊(王建)今天上午10點,由河北省文化和旅遊廳主辦,河北美術館(河北畫院)和河北省藝術研究所共同承辦的「2020年河北美術家大運河採風、寫生、創作展」在河北美術館開幕。
  • 漢橋話畫:範寬《溪山行旅圖》宋代全景式山水畫的高峰
    用文武來區別李、範這兩位宋早期山水畫大家,的確有十分形象的妙處,如果將現在這幅《溪山行旅圖》與前面的《讀碑窠石圖》兩圖並置,我們也會與王詵有同感。《溪山行旅圖》稱得上是幅皇皇巨著,這樣的畫可能要遠一點兒距離才不會被它的氣勢壓倒。《溪山行旅圖》從各個方面都為我們展現一個雄強渾厚、充滿震撼力的山水世界。
  • 範寬的《溪山行旅圖》為什麼是臺北故宮的「鎮館三寶」?
    它們分別為範寬的《溪山行旅圖》、郭熙的《早春圖》、李唐的《萬壑松風圖》。今天就先跟大家聊一聊範寬的《溪山行旅圖》之故事。第一,臺北故宮的「鎮館三寶」臺北故宮博物院,是中國著名的歷史與文化藝術的博物館,而大陸和臺灣對於臺北故宮博物院的「鎮館三寶」有著不同的說法。
  • 展訊:華南教育歷史寫生創作作品展(香港站)
    作為華南地區一所培養美術人材的高等學府,廣州美術學院一直秉承嶺南畫派的優良傳統,重視寫生的作用。此次展覽的作品正是該理念的完美體現。 展覽信息 主辦單位:廣州美術學院中國畫學院、香港傳統文化交流協會、香港美協、澳門頤園書畫會 承辦單位:香港普藝集團、廣州市比玉堂藝術品有限公司 協辦單位:關山月藝術基金會、華人現代藝術研究會、澳門水墨藝術學會、臺灣胡說草堂藝文會館、臺灣世紀人文藝術空間 展覽時間:2020年12月14日-2020
  • 「相約四季」第二回——中國美術名家 辛悅雷 寫生作品微展
    名家簡介:辛悅雷:字庚三,號莘子,善墨堂主人,一九六零年生於青島,現居北京。曾就讀於中央工藝美術學院(現清華美院),李可染畫院,多年來潛心研究中國古典繪畫,涉及宋、元、明、清諸家,並秉承李可染先生藝術精神,紮根生活,不斷創新,拓展傳統山水的表現力,逐步形成個人風格,作品多次參加國家級美展和學術邀請展,作品已被多家藝術機構及個人收藏。現為:中國國畫家協會理事,中國書畫家影像網顧問,齊魯書畫研究院副院長,濰坊書院副院長,李可染畫院畫家。
  • 2020年河北美術家大運河採風、寫生、創作展開幕
    展覽現場 12月5日,由河北省文化和旅遊廳主辦、河北美術館(河北畫院)和河北省藝術研究所共同承辦的「2020年河北美術家大運河採風、寫生、
  • 溪山行旅圖——當代實力派畫家林德坤山水畫作品賞
    名家藏品 林德坤手繪原創作品《溪山行旅圖》所以我們在讀林德坤的《溪山行旅圖》時,便有所感悟,這純粹還是表現自然,表現空間的山水畫作品,也只有表現自然,表現空間,山水畫作品也就站得高,看的遠;也只有在自然與空間的感召下,山水畫的發展才能有所提高。
  • 臺北故宮鎮院之寶範寬《溪山行旅圖》今夏展出
    臺北故宮的翠玉白菜、肉形石、毛公鼎三件藏品一直令遊客趨之若鶩,其實,從繪畫層面而言,真正的鎮院三寶另有所屬——即範寬《溪山行旅圖》、郭熙《早春圖》和李唐《萬壑松風圖》三件宋代名作。  《溪山行旅圖》堪稱三寶之首。
  • 「筆墨隨緣——韓振剛太行山寫生系列作品展」在京開幕
    10月27日下午3點,「筆墨隨緣——韓振剛太行山寫生系列作品展」在位於朝陽區順白路上的北京山水之間畫廊如期開幕。本次展覽由北京山水之間畫廊、北京萬荷美術館主辦,首都師範大學美術學院、北京睿德軒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協辦,展出韓振剛以太行山為主題的寫生精品20餘幅。
  • 黎雄才作品展亮相北京畫院美術館 展現「黎家山水」脈絡
    作為北京畫院「20世紀中國美術大家系列展」的重要項目,「重師造化——黎雄才的尋源之路」已經在北京畫院美術館正式對公眾開放,展覽將持續至2月23日。此次展覽選擇嶺南畫派代表畫家黎雄才為研究對象,以「重師造化」為題,分成「萬裡只車隨屐筇——對景寫生」「氣傾百代鑿洪濛——變革新風」「河山腳底藍本供——創變粉本」三大版塊,共展出了黎雄才的百餘件畫作。
  • 《溪山行旅圖》有可能是偽作
    原標題:《溪山行旅圖》有可能是偽作   《溪山行旅圖》局部,重重密林中有「範寬」二字。   北宋 範寬 《溪山行旅圖》   龐鷗鑑畫   南京博物院藝術研究所副研究員,國家文物局書畫專項責任鑑定員,江蘇省館藏文物書畫類定級專家,江蘇省第一次全國可移動文物普查專家指導小組成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