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死裡逃生」被貶黃州,詩詞裡的花樣生活,讀讀就讓人羨慕

2021-01-08 老段聊古今

蘇軾,一位名貫古今的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更是一位政治家。如何形容他,或許全才更適合:詩書畫三絕,儒釋道兼修,哪有什麼擅長的啊,哪一方面都擅長。

就是這麼優秀的全才,卻在政治上被限制,沒能大展自己的拳腳。總是為百姓著想,切身利民的他遇上王安石變法,為什麼是他,為什麼偏偏是他,可能是上天嫉妒他的才藝,要給他增加一點坎坷,但這坎坷卻一點沒難住他,甚至成為了他文學路的墊腳石。

烏臺詩案

蘇軾是極其反對王安石變法的,他必然就是屬於反變法派。他的觀點是:這種變法,全是漏洞而且這樣百姓的生活會更苦、更難。但是當時皇帝宋神宗,竟然是支持王安石的

這樣一來蘇軾的好日子就沒了,但無奈,蘇軾還是保持著那顆為人民謀幸福的心。所以不停上書宋神宗,蘇軾自己在上書中還說:「既然這樣,那我不在朝廷待了,我要去地方造福百姓。」

天才少年以為他的「威脅」可以起到作用,奈何現實骨感啊。

一來二去,宋神宗對他就沒有任何好感,就將他派往了杭州。

到了杭州的他終於可以施展自己的才華了,所以一個勁為百姓謀福利,做了一個合格的地方官。因為蘇軾的受歡迎,所以朝廷裡的變法派就不停找他的麻煩,實在找不到他的證據,就從他的詩詞中下手。

就這樣蘇軾被冤枉,鋃鐺入獄,史稱「烏臺詩案」也是最大的冤案。在監獄中遭受太大的折磨,瘦成了皮包骨,甚至連自殺的藥都準備好了,沒打算可以活著出去。

但誰成想,有太多人為他求情,為此蘇軾被釋放,也算是死裡逃生了。但被貶到更遠的地方湖北黃州,一個鳥不拉屎的地方,就在這還給他規定,不得籤署公書

花樣生活,造就不少名詩

蘇軾本身就是一個很灑脫的人,所以面對這麼大的打擊時,沒有絲毫的悲傷,反而吶喊出千古名句:

「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住的是臨江破茅草屋,但卻絲毫沒有悲傷甚至還有一絲興奮

「臨皋亭下八十數步,便是大江,其半是峨眉雪水,吾飲食沐浴皆取焉,何必歸鄉哉!

也就是說,雖然房子透風漏雨,但這還是「江景房」啊。

蘇軾初到黃州時,見黃州三面環江,那想必魚兒是非常鮮美的,黃州又盛產竹子,那這裡的筍子肯定很美味。因此便有了那句:

長江繞郭知魚美,好竹連山覺筍香。

吃不起美味的羊肉,那就自創好吃的豬肉做法

淨洗鐺,少著水,柴頭罨煙焰不起。

均能展示出蘇軾那種樂觀豁達的心態,沒有什麼能難得倒我的,就像是那種,打不倒你的,必將使你強大

黃州惠州儋州的悽慘生活讓他過出了別樣景致!任爾東西南北風,能戰勝你的只有自己!

自古至今,一直都有人想去學習他的那種灑脫,可自始至終從未有超越者。

如果我們也能學習到蘇軾的那種灑脫,那人生也就沒什麼難事了。

蘇軾中國完美文人的榜樣,如果你想去了解蘇軾這傳奇的一生,那一定要讀一讀這本《蘇軾詞傳》

說起宋詞也就沒人能比的過蘇軾了,蘇軾本就是北宋詞的集大成者,所以這本書裡面記載的全是經典,如果您還不知道蘇軾的詩詞,那一定要讀一讀這本。

這本書不止是只介紹蘇軾的詩詞,更主要的是,他結合當時的時代背景,可以將您帶入到蘇軾的生活,讓你也能去感受那份樂觀豁達的心態。

有人說

人生緣何不快樂,只因未讀蘇東坡,所以讓我們一起去尋找快樂,追尋快樂

除此之外整套書分為《蘇軾詞傳》《辛棄疾詞傳》《李煜詞傳》《李清照詞傳》《納蘭性德》《倉央嘉措》。

六本書內容講的很全面,而且都是涵蓋到了詞人一生,從他的詞作,生平以及時代背景為基礎,添加詩詞的講解,這樣更容易掌握。

相關焦點

  • 黃州惠州澹州,一路貶來,蘇軾為什麼沒有患抑鬱症?
    蘇軾才高八鬥,但命運卻與之開起了玩笑,一貶再貶,由湖北的黃州(黃岡),貶到廣東的惠州,再貶到海南澹州,但他「九死南荒吾不恨,茲遊奇絕冠平生」,根本不感到傷心,甚至認為海南一遊是他一生最神奇的經歷。虎哥認為有以下幾個原因:一、蘇軾飽讀詩書,從巨量的詩書中獲得了強大的精神力量。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吾善養吾浩然之氣」,中國先人這種強健的進取精神給了他無窮的動力。雖然屢遭貶謫,但他不以遷謫為意,反而把它當作對自己的一種考驗。二、他善於思考,能對自己進行心理按摩。
  • 蘇軾為何屢次被貶,為什麼他說「問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
    將他的詩詞慢慢品來,品味他的心境品味他的為人,自有心緒萬千的感覺,充滿了生活的哲理和人生的感悟,不管怎樣總會被他深深的折服。縱觀蘇軾的一生,成也因詩,敗也因詩。文學造詣上他成為一代文壇宗主,唐宋八大家之一,被世人熟知。也因詩被貶飽受流放之苦。
  • 蘇軾被貶黃州,寫下最悽涼的一首詞,尾句卻流傳千年,被當座右銘
    人遭遇挫折,特別是重大挫折後,會倍感孤獨無助,蘇軾也不例外。元豐三年,公元1080年,蘇軾因「烏臺詩案」被貶為黃州團練副使,蘇軾遭遇了人生中最大的挫折。被貶到黃州的蘇軾,官職低微,沒有實權不說,還要受到當地官員的監視。
  • 蘇軾被貶黃州後寫下一首詞,開頭平平,結尾12個字卻十分驚豔!
    在他為官的四十年中,竟有三分之一的歲月是在貶所度過。 蘇軾在仕途上遇到了極大的挫折,但在文學創作上卻獲得了極大的成功。其詩,其詞,其文,都是那個時代的代表之作。 據史料記載,神宗元豐六年蘇軾被貶黃州,在這期間,他寫下了《卜算子》這首詞,以表達自己不與世俗同流合汙的心境。
  • 蘇軾被貶黃州,寫下人生「最孤獨」的一首詞,開篇就是千古名句
    中國歷史悠久,文化源遠流長,在漫長的歲月中,古人用自己的智慧為我們留下了不少的文化寶藏,尤其是在詩詞領域。詩詞興盛於唐宋時期,在這段歲月中,湧現出了不少的優秀人物,比如北宋著名文學家蘇軾便是其中之一。蘇軾因所謂的「烏臺詩案」被貶黃州。
  • 蘇軾為何被貶黃州?烏臺詩案又是怎麼回事?
    這裡還有一點背景,王安石變法期間,保守派和變法派鬥爭激烈,兩派領袖分別是兩位丞相司馬光和王安石,因前者給後者的長信中有「生事」二字,於是「生事」成了攻擊變法的習慣用語;「新進」則是蘇軾對王安石引薦的新人的貶稱,他曾在《上神宗皇帝》書裡說王安石「招來新進勇銳之人,以圖一切速成之效」,結果是「近來樸拙之人愈少,而巧進之士益多」。後來正是曾擁護過王安石的「巧進之士」呂惠卿把王安石出賣了,使其罷相。
  • 詩詞鑑賞 ~ 蘇軾 :卜算子 · 黃州定慧院寓居作
    卜算子·黃州定慧院寓居作蘇軾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誰見幽人獨往來,縹緲孤鴻影。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康震解讀:蘇軾·卜算子·黃州定慧院寓居作語文大師:卜算子 · 黃州定慧院寓居作彎彎的勾月懸掛在疏落的梧桐樹上;夜闌人靜,漏壺的水早已滴光了。✦漏:指更漏而言,古人計時用的漏壺。這裡「漏斷」即指深夜。✦時見:一作:誰見,時:一作「誰」。✦幽人:幽居的人,形容孤雁。幽,《易·履卦》:「幽人貞吉」,其義為幽囚。引申為幽靜、優雅。
  • 太皮了,三首詼諧詩詞,讀懂大文豪蘇軾的真實可愛
    無論順境逆境,都坦然面對命運的安排宋代大文豪蘇軾青年得志,二十一歲就高中進士。他的人生又是極其坎坷不平,一生四次遭貶。他曾寫詩道:「問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這都是蘇軾的被貶之處。博學多才的蘇軾,生性率真豁達,詼諧幽默。雖然遭受種種不公待遇,幾盡窮途末路,但是在他的眼中生活依舊是處處美好。每每一時興起,隨時隨地都可以,信手拈來寫上一首詩詞。竹與肉肉皆不可辜負蘇軾不光是詩人、藝術家,而且是位美食家。蘇軾貶謫黃州的時候,那裡不像如今豬肉升值。
  • 蘇軾被貶黃州,心情低落遊歷赤壁,隨手寫下一首詞,卻傳誦至今
    寫這首詞時,蘇軾已經45歲,他因「烏臺詩案」被貶至黃州(今湖北省黃岡市黃州區),是在遊歷古戰場赤壁時所作。說到赤壁,那就聊一聊赤壁之戰,它是一場很有名的戰爭,發生在三國時期。曹操率領著80萬大軍攻打東吳,東吳當時只有10萬兵馬,但吳國的大都督周瑜毫不畏懼,利用火攻以少勝多打敗了曹操。
  • 蘇軾被貶黃州,寫下宋詞中最豪放的一首詞,開篇就是千古名句
    讀林語堂先生的《蘇東坡傳》,書本上讓人生出敬畏之心的蘇軾,原來在實際的日常生活中是這般和藹可親、豪爽開朗。蘇軾被稱作聖人,甚至於是「坡仙」,在後世之人的眼中他是完美的文人意味著,更加是萬世瞻仰的道德楷模。可是拋卻一切被人供奉的「外衣」,蘇東坡實際上是一個正直、慈悲,開朗並且有些可愛的老頭。在一代國學大師林語堂的筆下,我們足以窺探千年窺探文人蘇軾的真實性生活。
  • 《卜算子·黃州定惠院寓居作》——蘇軾
    《卜算子·黃州定惠院寓居作》【宋代】蘇軾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誰見幽人獨往來,飄渺孤鴻影。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蘇軾因「烏臺詩案「被貶黃州後,雖然自己的生活都有問題,但他樂觀曠達,帶領家人努力渡過生活難關。但內心深處的幽獨與寂寞是他人無法理解的。在這首詞中,作者借月夜孤鴻這一形象託物寓懷,表達了孤高自許、蔑視流俗的心境。
  • 黃州惠州儋州,三次被貶依然笑對人生,蘇軾的旅遊日記
    問我這一生做過什麼成功的事,應該就是在黃州惠州儋州的時候吧!他的一生經歷了三次貶謫,就是在黃州、惠州、儋州。這三個地方,就是現在的廣東海南,在古時確是荒蠻之地。這裡既是他貶謫的落腳點,更是他人生重要的轉折點,每一次離職,就是他人生的一次洗禮。他讀懂了官場也讀懂了人生,也在文學史上留下了光輝燦爛的一筆。
  • 我們用5首宋詞,串起了蘇軾在湖北黃州的4年時光,每首都是經典
    且不說黃鶴樓舉世聞名,吸引了眾多的文人墨客、遷客騷人,就拿此地一個小小的黃州來說,就已經在歷史上留下了屬於自己的精彩。今天這篇長文,就是對宋代最著名詞人蘇軾在黃州生活一段時光的回顧,來探討他生命中人生的巨大蛻變。蘇軾經歷烏臺詩案死裡逃生來到黃州,卻在這裡完成華麗的蛻變,成長為一代詞仙。但願今天的黃州,也能夠早日渡過難關,迎來美麗的煙花三月。
  • 命運多舛的蘇軾被貶黃州,一日在東坡風雨大作,還寫下了一首趣詩
    蘇軾的一生被貶了好幾次,自從「烏臺詩案」後,他先是被貶到了湖北的黃州,此後又是廣東的惠州,最後是被貶有著天涯海角的儋州,一路走來蘇軾受盡了苦難,吃盡了無數的苦;但是蘇軾依舊是笑著面對人生,這樣的一種勇氣,還有對待人生的態度,也是最值得我們學習,無論什麼有多麼糟糕,始終是積極了積極樂觀向上的心態
  • 蘇軾被貶黃州遇知音,寫首詞美翻,後10字讓人心胸開闊,名震千古
    「問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蘇東坡晚年曾在《自題金山畫像》一詩中這樣總結過他的一生。周知,蘇東坡因為烏臺詩案使得他的人生軌跡改變,先後被貶於黃州、惠州、儋州,被貶之處一次比一次偏遠荒涼,而他卻將這樣的際遇說成是「平生功業」。
  • 蘇軾波折的一生:以民為本,風流灑脫,一生總結「黃州惠州儋州」
    在密州的生活,從他的佳作《沁園春》中便可以看出,「有筆頭千字,胸中萬卷」說得正是創作詩詞的遐逸生活。對於蘇軾這位偉大的詩詞作家,相信他的很多名詩我們都有聽過,像《水調歌頭》「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這正是熙寧九年中秋之夜所作,讓我們感受到了他內心無限的柔情。
  • 蘇軾被貶黃州時,寫了一首寂寞之詞,最後五個字,訴盡憂愁
    根據詞作的標題,「卜算子·黃州定慧院寓居作」,我們可以得知,蘇軾在寫下這首詞的時候,是在黃州,也就是當年被貶謫黃州之時做創作的作品。而也是在黃州的這四年多時間裡,蘇軾思考了很多東西,也創作了很多表達內心境遇的作品。這首詞,正是在這期間誕生出的。在其中,蘇軾採用了一系列的意象,月、桐、漏、人、孤鴻等。這些意象,無一不是代表孤獨的典型意象。而其中的「漏」字,實際上也是關鍵意象之一。「漏」是古人計時所用的一種工具。
  • 蘇軾被貶黃州的詩作,只有短短的四句話,卻蘊含了哲理和深情
    其實聰明是一種天賦,不是每個人都能擁有,但也不是成就事業的唯一要素。俗話說,聰明反被聰明誤。因為聰明就像水,可以載舟也可以覆舟。北宋的一位大文豪就深有感受,下面分享蘇軾被貶黃州的詩作,只有短短的四句話,卻蘊含了哲理和深情。
  • 筱青讀詩詞:蘇軾初到黃州(自笑平生為口忙,老來事業轉荒唐)
    蘇軾傳說有一次,蘇東坡跟好友劉貢父說,簡樸的生活,只要過得充實,便是最為快樂的生活。過了幾天,蘇軾給劉貢父送來請柬,請他吃「毳(cuì)飯」。劉貢父雖然知道蘇軾是在開玩笑,卻對這毳飯充滿了好奇,所以仍然如期赴約。結果到了發現,什麼也沒有。便問蘇東坡,這「毳飯」準備好了沒?
  • 蘇軾被貶日常:前一秒悽悽慘慘,後一秒浪的飛起,名篇美食齊出
    這首詩中悲切與豪放的交織,也恰如蘇軾被貶後的生活:儘管言語不通生活艱難,儘管遠隔萬裡親人不逢,儘管處境堪憂壯志難酬,卻也不妨礙他隨遇而安自在逍遙,前一秒悽悽慘慘,後一秒浪的飛起,名篇美食齊出不窮。二、被貶黃州1079年43歲的蘇軾因為一篇《湖州謝表》身陷烏臺詩案險些喪命,最後大幸不死,卻被直接貶謫到了黃州,這也是蘇軾整個人生滑鐵盧的開端,自此之後,蘇軾的下半生一直處於四處飄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