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集體土地徵收程序中必須要有徵地補償方案公告!

2020-10-18 徵地拆遷劉可心律師

在農村集體土地徵收過程中,其法律已經明確規定,實施單位是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批准機關是省政府或者國務院,其中徵收程序中必須要有徵地補償方案公告,將徵地補償、安置方案報市、縣人民政府審批時,應當附具被徵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農村村民或者其他權利人的意見及採納情況,舉行聽證會的,還應當附具聽證筆錄。很多當事人不清楚什麼公告應該有什麼公告不應該有,今天劉可心律師針對徵地補償方案公告講解一下,補償不合理如何救濟。

農村集體土地徵收補償方案公告

依據《徵收土地公告辦法》第七條規定,有關市、縣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會同有關部門根據批准的徵用土地方案,在徵用土地公告之日起45日內以被徵用土地的所有權人為單位擬訂徵地補償、安置方案並予以公告。

農村集體土地徵收補償方案內容

依據《徵收土地公告辦法》第八條規定,徵地補償安置、方案公告應當包括下列內容:

(一)本集體經濟組織被徵用土地的位置、地類、面積,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的種類、數量,需要安置的農業人口的數量;

(二)土地補償費的標準、數額、支付對象和支付方式;

(三)安置補助費的標準、數額、支付對象和支付方式;

(四)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的補償標準和支付方式;

(五)農業人員的具體安置途徑;

(六)其他有關徵地補償、安置的具體措施。更多徵地拆遷資訊 搜cqlst1981

農村集體土地徵收如何救濟

依據《徵收土地公告辦法》第九條規定,被徵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農村村民或者其他權利人對徵地補償、安置方案有不同意見的或者要求舉行聽證會的,應當在徵地補償、安置方案公告之日起10個工作日內向有關市、縣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提出。第十條 規定,有關市、縣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應當研究被徵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農村村民或者其他權利人對徵地補償、安置方案的不同意見。對當事人要求聽證的,應當舉行聽證會。確需修改徵地補償、安置方案的,應當依照有關法律、法規和批准的徵用土地方案進行修改。

依據《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第二十五條規定,市、縣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根據經批准的徵收土地方案,會同有關部門擬訂徵地補償、安置方案,在被徵收土地所在地的鄉(鎮)、村予以公告,聽取被徵收土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民的意見。徵地補償、安置方案報市、縣人民政府批准後,由市、縣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組織實施。對補償標準有爭議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協調;協調不成的,由批准徵收土地的人民政府裁決。徵地補償、安置爭議不影響徵收土地方案的實施。徵收土地的各項費用應當自徵地補償、安置方案批准之日起3個月內全額支付。

依據《徵收土地公告辦法》第十四條規定,未依法進行徵用土地公告的,被徵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農村村民或者其他權利人有權依法要求公告,有權拒絕辦理徵地補償登記手續。未依法進行徵地補償、安置方案公告的,被徵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農村村民或者其他權利人有權依法要求公告,有權拒絕辦理徵地補償、安置手續。

劉可心律師提示廣大的老百姓,徵地與拆遷要有一場長期作戰的思想,不是一撮而就就能解決的事情,想要爭取補償利益最大化,就不是短期能解決的事情,通過法律維權是繁雜的事情,必須要有專業做徵地拆遷領域的律師團隊幫助。

相關焦點

  • 農村土地被徵收:徵收流程是什麼?補償標準有哪些?
    土地是農民賴以生存的根本,土地的徵收和補償是每一個農民都息息相關的事情。土地徵收是國家為了公共利益需要,依照法律規定的程序和權限將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轉化為國有土地,並依法給予被徵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被徵地農民合理補償和妥善安置的法律行為。那麼土地怎麼徵收?有哪些補償?
  • 農村集體土地徵收,村委會能分徵地補償費用嗎?能分多少?
    導讀:隨著城鎮化進程持續推進,國家相關法律法規、政策的修改和頒布也逐步將農村土地徵收項目推向了白熱化。在《土地管理法》徹底大修之前,徵地項目仍不會有明顯縮小範圍的跡象。根據相關規定,因公共利益實施徵收,必須給予被徵收人足額、合理的補償安置。因此,對農村土地進行徵收,是需要給予被徵地的農民朋友相對應的補償利益的。
  • 涉及農村集體土地、宅基地房屋拆遷徵收部門應履行的程序步驟
    昨天已經提到涉及農村集體土地徵收、宅基地房屋拆遷各級政府部門的作用,今天我們說一說涉及農村集體土地、宅基地房屋拆遷徵收部門應履行的程序補償,應給予老百姓出具哪些文件?聽證會是老百姓的權利,房屋拆遷及土地徵收補償不合理的話,我們需要及時主張聽證會權利,或者聘請專業徵地拆遷律師提起法律程序,千萬不能超期這樣等同於放棄。法諮:cqlst1981入戶登記調查程序這是需要老百姓籤字確認,確認在紅線範圍內您家被拆遷的房屋面積、土地被徵收面積、地上附著物有什麼、裝修情況等等。
  • 農村集體土地徵收補償行政案件10大法律問題解答!(2020版)
    目   錄一、審理農村集體土地徵收補償案件的突出問題有哪些?二、審理農村集體土地徵收補償案件的常用法律法規有哪些?三、如何看待有關徵收補償的地方性規定效力?四、徵收補償中哪些行為屬於可訴行政行為,被徵收人告什麼、如何告、哪個階段告?
  • 關於土地徵收,咱們農民兄弟必須了解有關違法徵地的內容
    隨著我國經濟發展迅猛勢高,同時也帶動了城鄉的發展,村鎮政策越來越好為了全面普及城鎮的改革,針對徵收農民土地這一政策也廣泛且全面執行起來。國家大力宣揚加強土地管理提高了徵地補償款項,與此同時確有部分領導幹部政策執行人放任私慾帶頭違規操作。常有村民因當地基層政府或領導幹部個人徵地不嚴格遵守程序私自更改補償標準等情況,找到律師尋求幫助。
  • 集體土地?國有土地?徵收中混為一談必定違法
    既然委託人房屋所在地的土地性質為集體土地,那麼就應依據法律規定按照集體土地徵收程序實施房屋徵收。徵收土地需省級以上人民政府批准,並將批准徵地機關、批准文號、徵收土地的用途、範圍、面積以及徵地補償標準、農業人員安置辦法和辦理徵地補償的期限等,在被徵收土地所在地的鄉(鎮)、村予以公告;
  • 農村土地徵收每畝補償多少錢?2020農村土地徵收補償費標準
    一直以來,有關土地的問題都是農民朋友所關心的,近幾年由於國家經濟的快速發展,國家徵收農村土地的情況越來越多,很多地方政府也根據當地的實際經濟發展情況制定了農村土地徵收的補償費標準,但是關於土地徵收農民朋友仍然有很多問題想問,比如現在農村土地徵收補償多少錢一畝?土地徵收和土地徵用的區別在哪?
  • 農村集體土地徵收村委會扮演了什麼角色?
    村委會是基層群眾的自治性組織,但是「縣官不如現管」,在農村老百姓的眼中村委會的地位還是極高的,有事兒就找村委會去解決已經成為村民的習慣。那麼,在農村集體土地徵收工作中,村委會到底扮演了什麼樣的角色?能否批准和組織實施徵地工作?能否直接決定補償多少和分配方式呢?
  • 「徵地補償安置方案」程序
    《土地管理法》第48條規定:「徵地補償安置方案確定後,有關地方人民政府應當公告,並聽取被徵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民的意見。」這是關於「徵地補償安置方案」程序的原則性規定。《土地管理法》沒有規定「徵地補償安置方案」如何確定的程序,所以,《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對此作出了具體規定:「市、縣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根據經批准的徵用土地方案,會同有關部門擬訂徵地補償、安置方案。」  (2)方案公告。《土地管理法》僅僅規定「有關地方人民政府應當公告」,至於在哪裡公告「徵地補償安置方案」等則語焉不詳。
  • 對徵地補償、安置方案不服,如何救濟?
    經批准的徵地補償、安置方案直接確定了補償標準、安置途徑,但如若被徵收人對該補償安置方案不服,能如何進行救濟,以保障到自己的合法權益。今天,朱律師來給大家說說救濟方式。《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第二十五條第三款規定:「對補償標準有爭議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政府協調,協調不成的,由批准徵收土地的人民政府裁決。」
  • 在集體土地徵收中,被徵收人擁有這些法律救濟權
    集體土地徵收是指國家為公共利益的需要,通過法定程序,將原屬於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徵為國有的行為。土地徵收方案依照法定程序批准後,由被徵收土地所在地的市、縣級人民政府予以公告並組織實施。被徵收土地的所有權人、使用權人應在公告規定的期限內,持土地權屬證書到公告指定的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辦理徵地補償登記。而在此徵收過程中,被徵地的農民可以享有哪些法律救濟權呢?
  • 劉可心律師:農村集體土地徵收拆遷進程中,何為聽證?
    在農村集體土地徵收和房屋拆遷進程中,其徵收程序報審之初,區縣級國土主管部門應告知被徵收人與被拆遷人對作出預公告內的補償標準、安置途徑有申請聽證會的權利。那麼,農村集體土地徵收拆遷進程中,何為聽證?在什麼環境下被徵收人和被拆遷人有聽證的權利呢?今天,劉可心律師為大家講解一下,希望您有所了解。
  • 集體土地未按程序徵收,法院:確認行政行為違法
    ,但祁某並未見過徵地公告、徵收決定及安置補償方案,未得到徵地補償費,因補償不合理祁某一直未與相關部門達成安置補償協議。本案中徵地告知書載明,縣主管部門為土地徵收主體,對於祁某的承包地及地上種植物應當按照集體土地徵收程序予以徵收。
  • 集體土地按國有土地徵收?法院:違法
    法院還認為,根據《土地管理法》中的規定,徵收集體土地的應當要按照法定程序,依法向有關部門審批。但徵收方並沒有取得省級政府的徵地批覆,系行政行為違反法定程序。再者,徵收方在實施過程中,只採取貨幣補償一種方式對被徵收進行補償,顯然是違背了法律法規,侵害了被徵收人選擇補償方式的權利。因此,撤銷徵收方作出的《xxx縣棚戶區改造項目房屋徵收公告》。
  • 徵地補償款總額402.9萬元!東廈北路這些集體土地徵地補償安置標準...
    一、建設用地項目名稱汕頭市龍湖區2014年度第七批次城市建設用地農用地轉用和土地徵收實施方案(東廈北路項目用地)。二、徵收土地位置及地類被徵收土地位於龍祥街道如龍、泰龍、新興經濟聯合社集體土地。四、徵地補償安置標準及支付方式(一)徵地補償標準本次徵收土地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廣東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辦法》的有關規定,並參照《汕頭經濟特區徵地補償規定》和《龍湖區徵地區片綜合地價》補償標準,結合上述土地範圍內的實際使用情況進行補償,勞力安置採取貨幣安置、留用地採用劃留建設用地相結合的方式進行。
  • 2020年農村集體土地徵收補償的這些變化,農民不可不知
    一旦遭遇此類狀況,被徵地農民可依據上述原則規定意識到自己的合法權益可能正在被侵害,及時提起法律程序實施救濟也就成了應有之義。其次,在徵地補償費用項目中明確了農村村民住宅補償費用,並增加了對被徵地農民的社會保障費用。
  • 淮南市國土資源局關於徵地補償安置方案公告
    〔2013〕第34號),我局依法擬定了《徵地補償安置方案》,現公告如下: 一、 徵收土地的位置、地類、面積 本次徵收土地位于田家庵區三和鄉姚皋村、四店村、大郢村、橫塘村範圍內;徵收集體土地總面積39.2663公頃,其中農用地37.7341公頃(耕地31.0731公頃)、建設用地1.5322公頃。
  • 擬徵收土地公告——新會區古井鎮慈谿村、洲朗村等7鎮14村集體土地
    六、擬徵收土地公告發布後,被徵地單位和個人搶栽搶種的作物或搶建和違章的建築物,不列入青苗和附著物的補償範圍,必須無條件清理和拆除,其費用由當事人負責,並追究當事人相關法律責任。  七、被徵地的單位和個人已按補償方案領取徵用土地補償費用後,仍拒不在徵地協議上簽字、蓋章或拒不搬遷的,依法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 在明拆遷律師:在農村集體土地徵收中,村委會的權力究竟有多大?
    在集體土地徵收過程中,有部分被徵地農民也覺得徵收事宜都是村委會說了算,自己沒有任何發言權、話語權,補償安置協議也是與村委會籤訂。那麼,村委會在集體土地徵收過程中,究竟有什麼權力?能否直接決定被徵地農民的補償利益?它真的可以為所欲為、隻手遮天嗎?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村委會的性質與權利義務。
  • 嶽陽市人民政府關於印發《嶽陽市集體土地徵收與房屋拆遷補償安置...
    區人民政府(管委會)在市人民政府的統一領導下,負責本轄區內集體土地徵收與房屋拆遷補償安置的下列事務性工作:(一)宣傳國家和省、市集體土地徵收與房屋拆遷補償安置法律法規和政策;(二)組織相關部門具體實施現場調查、張榜公示、徵拆補償、搬家騰地、現場清表等工作,分項目制定工作方案;(三)負責徵地拆遷過程中的群眾思想和信訪維穩工作;(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