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醬油不像現在分類繁雜、品牌眾多,只有「醬油」這一個名字,需要購買時,提著瓶子去副食品店「打醬油」就行了,醬油都是散裝的,在一個個大缸裡存放,拿著漏鬥塞到瓶中,需要多少就打多少,醬油好不好吃,就看旁邊的釀造廠製作工藝怎麼樣了。當時我家還有個小「秘密」,冬天的醬油比夏天的好吃,大概是釀造時間長短造成的,所以每年冬天我家都會買夠一年的醬油。
現在的醬油種類和品牌可就多了,先不說生抽、老抽、紅燒醬油、白醬油等大類,品牌多的更是讓人眼花繚亂,不知道怎麼挑選。很多人在購買醬油時總覺得價格高、大品牌的醬油就是好醬油,其實價格和品牌並不能完全決定它的品質,想要買到真正的好醬油,別看價格,只需要看標籤上的指標,這是醬油的「身份證」,如果上面有2個重要指標不對,再大牌也是劣質醬油。
醬油的釀造方法
醬油的釀造方法,按照生產工藝方法不同,通常分為釀製法和配製法。
1、釀製法 用釀製法釀造的醬油稱為釀造醬油,以大豆或者黑豆、小麥或者麩皮為主要原料,是經過微生物發酵等製作工藝釀造而成的醬油,而釀造醬油按照不同的發酵工藝,又可以分為高鹽稀態發酵醬油和低鹽固態發酵醬油。
其中高鹽稀態發酵醬油使用大豆或者脫脂大豆、小麥或者麩皮為原材料,經過蒸煮、麴黴菌制曲後,再與鹽水混合成為稀醪,再經過長時間的發酵釀製成醬油。而低鹽固態發酵醬油則是用脫脂大豆和麩皮為原材料,經過蒸煮、麴黴菌制曲後,與鹽水混合稱為固態的醬醅,再發酵一段時間後釀製而成的醬油。
高鹽稀態發酵醬油,它的發酵時間長,成本和品質都比較高,而低鹽固態發酵醬油則是通過人工高溫快速發酵,這種釀造醬油成本和品質都低於高鹽稀態發酵醬油。
2、配製法 用配製法釀造的醬油其實就是大家熟知的「勾兌醬油」,以釀造醬油為基底,加入一定比例的酸水解植物蛋白調味液和食品添加劑等物質,配製而成的醬油,簡單來說醬油中含有酸水解植物蛋白調味液,可能配製醬油。 雖然釀造醬油和配製醬油都符合國家標準,但是長期食用配製醬油對身體還是有一定的影響,不建議購買。
如何挑選釀造醬油
1、看產品標準 仔細觀察醬油的瓶身,就會看到標籤上有一串數字,這是產品標準號,相當於醬油的「身份標號」,其中釀造醬油的標準號為GB/T18186,而配製醬油的標準號為SB10336—2000或者Q/YLSP0004S,在購買醬油時,要認準GB/T18186,只要瓶身上有這串數字,不管什麼牌子都可以買。
2、看「胺基酸態氮」 雖然同為釀造醬油,但是品質還是會有一些差別的,在購買醬油時,可以觀察胺基酸態氮的含量,胺基酸態氮的含量越高,醬油的品質就越好。
特級醬油不少以0.8g/100ml,
一級醬油不少於0.7g/100ml,
二級醬油不少於0.55g/100ml,
三級醬油不少於0.4g/100ml,
而且只有釀造醬油中含有胺基酸態氮,配製醬油中不含胺基酸態氮。
除了以上方法可以判斷醬油品質的優劣,還可以通過這3種方法來辨別醬油的品質。
1、優質的醬油用力搖一搖,會出現豐富的氣泡,且不容易散去,而劣質的醬油搖晃後,氣泡量少且容易消散。
2、品質好的醬油一般呈紅褐色,顏色會稍微深一些,而顏色太深的話,也可能添加了焦糖,香氣和滋味會略微遜色。
3、可貼著瓶口聞一聞味道,好的醬油一般有濃鬱的醬香味,而如果聞到酸臭味、糊味、異味等,就不要購買了。
——老井說——
如果一瓶醬油的胺基酸態氮含量比較高,又使用了高鹽稀態發酵法,即使價格比較便宜,也是一瓶真正的好醬油,可以放心購買。如果兩種醬油的指標和胺基酸態氮含量基本相同的話,可以搖一搖,選擇氣泡多且不易消散的醬油,品質相對比較好。
我是市井覓食記,與世界交手多年,依然光彩依舊,興致盎然!喜歡專注吃喝玩樂市井小事,每日更新菜譜和美食趣聞,關注我,享受美食不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