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職教育會是教育投資的下一個痛點嗎

2021-01-19 芥末堆看教育

2018年4月,新東方成長中心啟動儀式在京舉行。早在去年9月成長中心項目已經在大連開始試運行。此舉意味著在未來新東方將加大投入力度,將此塊業務做好。成長中心聚焦於家庭教育,依據人工智慧和大數據研發出了家長測評工具,讓家長能夠有針對性地解決自己存在的問題。

在關注孩子全面成長的過程中,對家長的教育是重中之重。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董事長俞敏洪認為孩子的成長環境三分在學校,七分在家庭。「親職教育」的推進很有必要。

親職教育就是對父母實施的教育,通過加強或改變父母的教育觀念,使父母獲得撫養、教育子女的知識和技能,簡言之就是「怎樣為人父母「的教育,屬於成人教育範圍,這一概念來源於德國。

親職教育的重要時期是孩子處於學齡前的時候,因為此階段是孩子人格形成的關鍵期。其主要內容包括三個方面:

1.改變父母各種不正確觀念,包括對學校的評價標準、對教師期望以及對子女的成就期望等。

2.獲得並掌握撫養和教育子女的知識與技能。

3.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更新對子女的教育方法以及教育理念等。

親職教育現狀如何

「親職教育」是西方諸國上世紀三十年代所倡導的理念,也被稱為家長教育或者父母教育,在美國、英國等都有較完備的親職教育體系,我國的臺灣、香港等地區親職教育水平也較為先進,但我國內地的親職教育目前還處於初期階段。

英國在1997年白皮書中首次提出家長參與策略—「追求卓越的學校教育」,主要針對學前教育和小學教育,確保孩子們擁有堅實的教育基礎。這個策略包括三部分:1.為父母提供信息2.讓父母發聲3.鼓勵家長與學校建立夥伴關係。除去政府政策方面,一些家長早就積極投身到加強孩子發展和教育的進程中,這些自發的活動採取了多種形式進行家庭學前教育,包括「育兒良方」(提供良好技能、價值觀、態度和自我意識的基礎)等。

育兒項目可以提高父母的管理技能,建立健康的家庭關係,提高孩子社會、行為和認知發展和健康。比利時的「育兒商店」旨在為一系列父母育兒機制提供一站式的「商店式」支持。其中涉及育兒課堂,家訪,演講和本地社區的諮詢服務。專業人員和有能力的志願者都會為此提供一系列的幫助,目前這些「育兒商店」已經在降低家庭壓力和減少家庭困難上取得了初步成果。

據德國2014年的一項研究表明,大約60%的家長傾向於參加以孩子為中心的在學校進行的非正式活動

親職教育進入機構視野

國人在親職教育方面的意識在不斷提升,據東北師範大學兒童發展研究中心調查結果顯示,有76.4%的家長認為自己需要接受家庭教育知識培訓。2017年5月,杭州上城首創「星級家長執照」學習平臺,這是一個一站式家長教育平臺,面向的是0-15歲的孩子父母,讓父母們也能做到 「持證上崗」。

打開微信,關注「星級家長執照「,輸入孩子的年齡段,登記註冊,便可開啟考證之路了。上城區教育局長項海剛表示希望家長從孩子出生之日起,甚至在媽媽肚子裡時,就能給他們提供親子養育方面的服務。搭建家長教育平臺,倡導明責任、樂學習、會傾聽、常陪伴的好家長理念,推進家長和孩子共同成長。此舉為系統化家庭教育的構建與實施提供了可參考的經驗。一時間讓家庭教育備受矚目。

緊接著在2018年5月3日,「浙江家長學校」宣布上線,該平臺是一個公益性網站,旨在發布家庭教育政策和動態,匯聚優質資源。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教育機構開始將目光聚焦在親職教育上。

成立於2015年的綠橙教育,致力於打造全新的以兒童為中心的教育體驗。其將於今年推出一款面向家長的線上幼教平臺,幫助家長提高教育0-6歲幼兒的能力。綠橙教育於今年3月份完成A輪融資,融資金額沒有透露,投資方為鼎輝投資。

親職教育企業有養傳媒,是一站式成長教育內容平臺,平臺主要瞄準0-12歲孩子的父母。2016年天使輪融資數百萬;2017年Pre-A輪融資數千萬,投資方為真格資金;2018年1月,獲6000萬A輪融資,投資方為雙湖資本。目前總融資額約為9300萬元。

產品有耐撕爸媽—有養與騰訊視頻共同打造的中國首檔育兒觀點秀;周洲有「養」—中國首檔育兒成長類直播秀,以場景化直播為定位,走遍世界看不一樣的成長方式;有養100秒—有養團隊打造的一款育兒知識科普類節目,快問快答,解答育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前文提到的新東方成長中心基於人工智慧和大數據,推出了《父母教育風格診斷》工具。此外,成長中心還研發出「父母成長訓練營」,旨在讓更多的家長找到教育孩子的原則和方法,激活自身的成長意識和動力。未來新東方會開發一系列的線上家庭教育體系課程,讓家長根據測評結果針對性地解決自己存在的問題。

親職教育市場規模可觀

目前國內大部分家庭都是1-2個孩子,同伴的減少和父母的嬌慣使孩子的獨立生活能力、社交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等都成為讓父母頭疼的事情,但是如果父母的養育得當,這種情況發生的概率則會大大降低。

新生兒在2014-2016年間呈上升趨勢,雖然在2017年有所下降,但因為中國人口基數龐大,市場規模依舊可觀。

更為重要的是新生代父母的育兒理念發生重大轉變,他們並不崇尚棍棒教育,更傾向於接受早教專家的專業性建議,希望下一代能得到更科學的教育啟蒙,由單一餵養轉變為多方位教養。消費觀念的升級,使親職教育大有可為。

本文轉自藍鯨教育,作者許林豔,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芥末堆立場。

相關焦點

  • 庭審中的一場特殊親職教育
    親職教育是對家長開展的如何成為一個合格稱職的好家長的專門化教育。該案4名被告中,有1名就讀初三,家庭條件優越,但父母均不能以身作則,存在長期賭博、關係不和、經常爭吵的情況,對待孩子的教育,母親過分嬌寵溺愛,給孩子的零花錢非常充足,父親則採用的是簡單粗暴的「棍棒式」教育。
  • 親職教育
    近日,參加完由呼和浩特市新城區檢察院組織的親職教育後,李女士自責不已。不久前,李女士的丈夫王某因猥褻罪被判處有期徒刑。在與李女士共同生活的3年裡,王某對李女士11歲女兒的侵害也持續了3年。  為防止因父母失職而使孩子誤入歧途或遭受侵害,2018年開始,新城區檢察院把親職教育納入檢察工作環節,聯合呼和浩特市婦聯,對涉案未成年被害人、未成年犯罪嫌疑人以及其家庭進行心理評估和疏導工作的全覆蓋。  經過有針對性地教育後,李女士主動配合將事件對女兒的傷害降到最小。檢察人員為孩子指定了法律援助律師,申請了被害人專項救助,並聯繫心理諮詢師進行心理指導。
  • 親職教育課堂
    親職教育被稱為家庭教育的主導教育,它涵蓋了父母的自身教育與父母對子女教育兩大範疇的教育素質內容,它是立足於親子關係基礎上的對家長實施的家長職能與本分的教育。親職教育是終生的功課,因為在家庭每一階段,親子關係面臨的挑戰不同,親職教育水平要求亦不同。
  • 背靠萬億市場的親職教育,乍暖還寒,入春有時?| 曉勢
    作為一個從上個世紀30年代引入的西方概念,具體落地則是始於20世紀末。至今為止,已有接近九十年歷史。在親職教育的理念下,認為父母也是一種職業,需要學習、培訓,甚至考試。在美國和歐洲,親職教育機構幾乎遍布各個社區,新加坡和香港的醫院也專門設有親職教育門診。
  • 失職父母強制接受線上親職教育
    □ 中國婦女報·中國婦女網記者 姚改改□ 王良辰失職父母強制接受親職教育!5月29日,浙江省台州臨海市婦聯與檢察院聯合主辦的「強制親職教育」線上平臺正式上線,對教育失當的父母及遺棄、虐待未成年子女的父母,開設親職課堂,強制接受親職教育。
  • 四川:推廣親職教育「成都模式」
    萬軍 攝  正義網成都5月25日電(記者傅鑑 通訊員韓婷)5月25日,四川省檢察院在成都彭州召開「全省未檢創新工作推進會暨成都親職教育工作現場會,全面總結近年來四川省未檢創新實踐經驗並在全省部署推廣親職教育「成都模式」。
  • 什麼是強制親職教育?
    法妞網友諮詢:什麼是強制親職教育?李豐律師解答:說起親職教育,大家可能會比較陌生。所謂親職教育,就是一門教育父母如何成為合格、高效父母的課程。而強制親職教育,則是一種專業知識的強制輸入,更是一種法治意義上的提醒與棒喝。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成為合格父母。家庭是孩子的第一學校,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家長的三觀、處理問題態度與方式等對孩子生活習慣、道德品行、談吐舉止等產生影響和示範,而這種影響會伴隨孩子的一生。
  • 專家呼籲設立疏忽照顧兒童罪,引入親職教育制度
    青少年假期的安全問題,似乎成為一個無解的難題。孩子假期意外傷害,表面上是概率問題,實際上不少悲劇的背後,卻是家長的疏忽所導致。除了普及一些具體的安全措施,治理這一社會痛點,還有什麼高招?他坦言,法律進入家事領域,在操作中會遇到很多的困難。如果設立疏忽照顧兒童罪,一旦發生意外,對父母的舉證非常難,父母將同時陷入巨大悲痛與法律制裁之中,有可能成為社會熱議的話題。田相夏認為,更重要的是設立疏忽照顧兒童罪給人們普及一個觀念——孩子不是父母的私有財產,不能由父母隨意處置,國家具有最高的監護權。
  • 【成長之道】什麼是親職教育
    education」),我國臺灣學者中譯為「親職教育」, 其含義為對家長進行的如何成為一個合格稱職的好家長的專門化教育 。俄羅斯學者稱之為「家長教育」或「家長的教育」。  正如我國臺灣大學曾嫦嫦所著93年出版的《親職教育》一書所云, 親職教育是從家庭教育演變而來的新概念,簡而言之, 親職教育就是「怎樣為人父母」的教育, 使為人父母者明了如何盡父母職責與職份的教育。
  • 親職教育,讓家庭教育不再缺位
    檢察官 「您平時和孩子交流的多嗎?主要教育方式是什麼?」 2020年4月22日下午,在參加完千陽縣人民檢察院組織的親職教育活動後,涉罪未成年人武某某的母親動情地向該院未檢工作負責人王德鳳訴說著內心的想法。
  • 什麼是「親職教育」內驅力,學會這3點,成為孩子的「終身老師」
    她問我你教育你們家娃的時候有去特意學習過嗎,或者有沒有看過什麼育兒書籍。我當時愣了一下,教育孩子還需要特地學習?我朋友說她打算在網上報個親職教育班,趁孩子還沒出生,趕緊學習學習怎麼照顧孩子,怎麼教育孩子?我後來上網查詢了一下關於親職教育的事情,然後跟老公說天哪,現在大家為了孩子都這麼拼了,我們那時候哪有說做到這麼周到的。
  • 父母們知道「親職教育」嗎?讓您和孩子更融洽的利器
    甚至是都不用學習任何知識,莫名其妙就變成了父母,認為孩子的教育交給學校的老師就行。孩子最好的老師就是父母,你真的會當父母嗎?對於父母這個身份或者是職業,我們很多人都沒有接受上崗前的培訓便直接進入角色或養育工作中去。這也是一個終身的職業,不論我們是否喜歡是否接受。
  • 親職教育,教你「如何為人父母」
    他告訴記者,親職教育這個名詞來自臺灣。「親職教育是從家庭教育演變而來的新概念,簡言之,就是對家長進行『如何為人父母』的教育。從狹義上講,是針對問題少年家長的教育。」 範君介紹,海澱法院從開展少年審判工作以來,一直強調家庭教育問題,包括對未成年人的教育、與家長的溝通。
  • 3種思維方式,提升「親職教育」的內驅力,讓你成為教育專家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如何充當一個合格的指引者?這些都是親職教育所要研究的。親職教育具有終身性和自發性的特點親職教育具有終身性。親子關係的紐帶絕不是一時的,而是貫穿在父母與孩子的整個生命過程之中的,而親職教育同樣貫穿其中。
  • 強制親職教育,給家長們上堂「必修課」
    為了讓家長認識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更好發揮「引路人」作用,近日,豐潤區人民檢察院以一起聚眾鬥毆案為契機,圍繞未成年人保護與預防犯罪,積極探索建立強制親職教育制度
  • 四川檢察機關全面推行「親職教育」
    &nbsp&nbsp&nbsp&nbsp法制網彭州(四川)5月25日電 記者楊傲多 記者今天從全省未檢創新工作推進會暨成都親職教育工作現場會獲悉,省檢察院近日印發了《關於在我省未成年人檢察工作中推廣「親職教育」工作的通知》,要求全省檢察機關在辦案中對監護失職或監護不當的監護人開展「親職教育」
  • 成都率先試點強制親職教育
    成都晚報記者10月28日從強制親職教育與未成年人檢察社會支持體系建設研討會上獲悉,成都檢察機關自2016年起在全國範圍內率先探索開展強制親職教育工作以來,已對176名涉罪未成年人、11名未成年被害人的父母開展128次強制親職教育課程,有效彌補家庭創痕,增進親子溝通,為涉法未成年人回歸社會奠定堅實基礎。
  • 強制親職教育丨這場特殊的成人禮,很暖心...
    強制親職教育丨這場特殊的成人禮,很暖心...路橋區婦聯、路橋區人民檢察院聯合天宜社工,專門為6位接受觀護幫教的涉罪少年舉辦了一場特殊的成人禮,並邀請了檢察官、親職教育指導官和孩子們的父母共同來見證了這一難忘的時刻!親職教育路橋區
  • 涉罪未成年人強制親職教育制度構建
    親職教育是教育學領域普遍適用的一個概念。《教育大辭典》對親職教育的定義是為改變或加強父母的教育觀念,使父母獲得撫養教育子女的知識和技能所實施的教育。[1]通俗地講,親職教育就是教授父母怎樣做好父母的角色,使為人父母者明了如何盡父母職責教育。
  • 首屆親職教育論壇召開 專家教你如何做爸媽
    此外,來自美國的兩位嘉賓給觀眾們帶來了親職教育的「異域風情」。眾多知名的教育專家、學者集聚在此,就全球化時代的親職教育,各抒己見,進行了激烈的討論。各位專家通過對國內外親子文化的比較、暢談親職教育的重要性、把脈成功生養教的必要性,豎起了親職教育的新一輪風向標。 在全球化的今天,很多父母更希望自己的教育方式能與國際接軌。美國的兩位專家向觀眾們傳遞了西方的「親職教育「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