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傳統商家來說做線下實體店越來越困難,傳統的平臺電商競爭激烈,對於商家來說線上線下的銷售渠道和模式都困難叢叢。
在這種情況下,商家似乎抓住了救命稻草,找到了新的銷售渠道和模式,就是通過微信生態利用小程序賦能,通過社交化流量場景打造社交電商模式。
很多商家紛紛轉戰到微信生態,利用微信、社群、公眾號引流圈粉,依託小程序變現,可屋漏偏逢連夜雨,商家在做小程序社交電商的時候問題也來了,很多商家在開發、運營、推廣、團隊建設、以及整個小程序的經營模式中,無從下手。
因為小程序不同於網店、商家利用小程序搭建好自營商城後,第一個問題就來了,流量從哪來?
即便通過線下推廣、朋友圈傳播,獲取了流量很容易遇到瓶頸,有流量不轉化、有分享沒有銷售,種種問題導致很多商家花了錢做了公眾號,搭建了小程序,50%以上都是擱淺了,還有一部分流量和銷量遇到瓶頸,即便是有了銷量,團隊也很難做大做到正規化。
那麼對於目前商家遇到的這一系列問題該怎麼解決呢?
第一:經營思路的轉變
不論任何時代生意不好做的原因只有一個,就是跟不上時代,就如有了電商,商家需要轉變經營思路一樣,從人口紅利思維轉變到、流量紅利思維,要學會經營流量獲取流量賣商品。
那麼移動網際網路下半場流量紅利消失,商家的經營要根據時代和市場需求的變化轉變,要從流量經營思維轉變到,粉絲經營思維,因為流量越來越貴,我們要想辦法鎖定用戶,經營用戶。
所以我們可以依託社交媒體工具,通過內容和社交獲取競爭的粉絲和種子用戶,先培養用戶在通過小程序實現用戶的交易服務場景,銷售商品。這個銷售不是我們在平臺電商的搜索流量場景獲取流量,銷售商品的邏輯,而是我們要根據用戶的需求銷售一系列的需求商品,鎖定用戶。
第二:流量場景的差異
現有思維方式的轉變在流量獲取的差異,平臺電商是用戶有目的的尋找商品購買商品,是以平臺為中心的搜索流量場景,依託小程序打造的社交化零售模式,每個用戶都可以作為流量入口,通過互動分享帶動流量和銷量。
所以真的上面說的,商家小程序上線以後沒有流量的問題可以通過,微信個人號矩陣、社群矩陣、公眾號培養私慾流量的種子用戶,在通過用戶的互動分享帶動流量。
互動分享為什麼能夠帶動流量呢?因為每個用戶都可以通過微信分享商家的小程序到自己的朋友圈,只要分享就可以打通社交關係鏈,被朋友圈的好友看到,如果一個用戶有1000個好友,一個用戶分享一次就可以帶動1000個流量。
所以我們在流量精準粉絲獲取的方面,除了打造私慾流量池,培養種子用戶外就要考慮,以用戶為中心的互動分享流量場景。
通過用戶分享做推廣,通過用戶傳播做銷售,讓流量裂變讓銷量倍增。
第三:做好分配機制
有了流量和銷量如何把小程序社交電商做的成專業的團隊,在團隊打造方面其實不像傳統電商那樣我們招募一個團隊百十人,小程序的流量入口是以用戶為中心,我們在打造平臺的時候要考慮的是分享經濟思路。
公司+團隊的重資產運營,人工成本太高,所以要考慮通過小程序商城作為社交化零售的平臺,然後招募分銷人員,在通過分銷人員的分享互動帶動流量,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平臺+個人的銷售模式。
但是如何打造平臺+個人呢?
關鍵的是分配機制,就是把推廣的費用分配除了 ,作為分銷人員的分潤,如果我們招募100個分銷人員,就相當於100個人在幫我們銷售,那麼這100個人在家裡、在地鐵都可以通過碎片時間分享,給我們商家帶來流量,給自己獲取佣金。
所以分享經濟時代我們要學會借力思維,通過他人帶動流量和銷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