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職工教育經費計提及財稅處理

2020-12-22 財樂匯共習社

引言:經常在實務中遇到企業沒有計提或者少計提職工教育經費的情況,這樣的做法對嗎?有何風險呢……

一、法規規定

1、財建[2006]317號:切實執行《國務院關於大力推進職業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國發[2002]16號)中關於「一般企業按照職工工資總額的1.5%足額提取教育培訓經費,從業人員技術要求高、培訓任務重、經濟效益較好的企業,可按2.5%提取,列入成本開支」的規定,足額提取職工教育培訓經費。要保證經費專項用於職工特別是一線職工的教育和培訓,嚴禁挪作他用。

2、國發〔2014〕19號:企業要依法履行職工教育培訓和足額提取教育培訓經費的責任,一般企業按照職工工資總額的1.5%足額提取教育培訓經費,從業人員技能要求高、實訓耗材多、培訓任務重、經濟效益較好的企業可按2.5%提取,其中用於一線職工教育培訓的比例不低於60%。除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另有規定外,企業發生的職工教育經費支出,不超過工資薪金總額2.5%的部分,準予扣除;超過部分,準予在以後納稅年度結轉扣除。對不按規定提取和使用教育培訓經費並拒不改正的企業,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依法收取企業應當承擔的職業教育經費,統籌用於本地區的職業教育。

3、《應付職工薪酬準則》:第七條 企業按規定提取的工會經費和職工教育經費,應當在職工為其提供服務的會計期間,根據規定的計提基礎和計提比例計算確定相應的職工薪酬金額,並確認相應負債,計入當期損益或相關資產成本。

二、會計及稅務處理

會計處理:根據企業實際情況,是按照職工工資總額的1.5%或者2.5%計提相應的職工教育經費(若期末實際使用大於預提的金額,應補提;若期末實際使用小於預提金額,無需衝銷,期末結存);如果預計在可預見的未來可以獲得抵扣,會計上可以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

稅務處理: 除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另有規定外,企業發生的職工教育經費支出,不超過工資薪金總額2.5%(有8%,以及全額扣除的特殊規則,這邊暫不拓展)的部分,準予扣除;超過部分,準予在以後納稅年度結轉扣除。

這邊很可能會遇到這樣一個問題:

Q:對於企業以前年度的職工教育經費未使用如何處理?直接衝成本、費用,是否合理?

A:這邊在視野陳版曾經答疑:不可以。除非發生國有企業改制時可以結轉資本公積,否則只能繼續掛帳,並繼續按規定標準計提,不可以衝回前期已計提的金額,也不能降低今後的計提標準。

三、個人觀點

不提或者少提,是不符合國發〔2014〕19號、財建[2006]317號的文件規定。可能面臨的處罰是,對不按規定提取和使用教育培訓經費並拒不改正的企業,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依法收取企業應當承擔的職業教育經費,統籌用於本地區的職業教育。(企業的財務人員應該關注到相關規定)

回歸負債的基本定義:是指企業過去的交易或者事項形成的、預期會導致經濟利益流出企業的現時義務。這邊的現時義務即包括法定義務以及推定義務。那麼基於上述分析,企業應履行其的法定職責,足額計提,合理使用。

但實務中,是否可以靈活處理呢?

思成的觀點偏向中立,對於中小規模的企業計提和使用意願並不強烈的,作為會計師,應盡到提示風險,生活不易,且行且珍惜……對於將涉及或者正處於資本市場的企業,還是合規些好,畢竟木秀於林,風必摧之……

來源:會說

相關焦點

  • 職工教育經費的計提和稅前扣除問題
    我公司是一家內資企業,職工教育經費一直按工資總額的1.5%計提,並且每年都有餘額,已累計達7萬多元。2006年,國家出臺了職工教育經費的新政策,規定企業每年按2.5%的比例計提並使用,如果沒有使用完,不能稅前扣除。而之前的規定是,只要按規定比例計提的教育經費都可以在稅前扣除。請問,企業是否必須按照2.5%的比例計提職工教育經費?
  • 職工教育經費要不要計提?
    職工教育經費還需不需要計提,大家在印象中這肯定是要計提的啊,那到底要不要計提呢?這部分的知識點你知道嗎?如果不了解,就和會計網一起來學習吧。職工教育經費需不需要計提?企業發展過程中會產生各種費用,會計人員就需要根據企業發展的實際情況來為企業產生的各種費用內容進行全方位的處理,職工教育經費不需要計提,在實際支付時實報實銷,所以要在應付職工薪酬下設立職工教育經費二級科目明細核算。
  • ...福利基金提取比例調整職工福利基金和職工教育經費計提基數的通知
    為了解決國營企業職工福利基金不足、醫藥費超支的矛盾,配合我國社會保險制度的改革,現決定提高國營企業職工福利基金的提取比例,並調整職工福利基金和職工教育經費的計提基數。具體通知如下:  一、1985年以來國務院統一規定發給國營企業職工的各種副食品價格補貼,其中由企業福利基金負擔的部分全部改為從企業成本中列支。
  • 職工教育經費和培訓費分不清?發生涉稅風險就晚了……
    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5)特種作業人員培訓;(6)企業組織的職工外送培訓的經費支出;(7)職工參加的職業技能鑑定、職業資格認證等經費支出;(8)購置教學設備與設施;(9)職工崗位自學成才獎勵費用;(10)職工教育培訓管理費用;(11)有關職工教育的其他開支。
  • 財政部就職工教育經費財務管理徵意見
    原標題:財政部擬規定:職工教育經費年度提取比例不得隨意變更 據財政部網站消息,近日,財政部發布《關於加強企業職工教育經費財務管理的通知(徵求意見稿)》(以下稱《意見稿》),並向社會徵求意見
  • 職工教育經費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問題的思考
    《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四十二條規定,除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另有規定外,企業發生的職工教育經費支出,不超過工資、薪金總額2.5%的部分,準予扣除;超過部分,準予在以後納稅年度結轉扣除。在會計實務中,職工教育經費的計提和實際發生易導致稅會差異,進而涉及遞延所得稅問題。而負債類科目「應付職工薪酬——職工教育經費」的餘額如何計提遞延所得稅資產在相關處理上有其特殊性,涉及大量複雜會計判斷,同時也是企業納稅籌劃的重要環節,應區分具體情況,在獲取合理、有效證據後進行相關處理。
  • 有關職工教育經費、福利費和工資的會計分錄怎麼做?
    有關職工教育經費、福利費的支出和工資的會計分錄該怎麼做,這是我們財務人員必須掌握到的,接下來一起來看看有關的會計分錄怎麼做吧。(一)職工教育經費計提時:借:期間費用—職工教育經費貸:應付職工薪酬—職工教育經費(按照工資總額的8%計提)支出時:借:應付職工薪酬—職工教育經費
  • 2018年開始,職工教育經費稅前扣除的比例提高,不再是2.5%
    4月25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再推出7項減稅措施,支持創業創新和小微企業發展,其中涉及到一般企業職工教育經費稅前扣除限額的優惠政策為: 將一般企業的職工教育經費稅前扣除限額與高新技術企業的限額統一,從2.5%提高至8%。
  • 實務| 職工教育不能少,扣除標準知多少
    (一)實際發生要求企業該項支出,必須實際發生,僅僅計提,而未實際發生的支出不得企業所得稅前扣除。比如某公司按工資總額計提了8%的職工教育經費,如果這筆錢當期沒有支出,則應當納稅調增。根據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企業職工教育經費稅前扣除政策的通知》(財稅〔2018〕51號),企業發生的職工教育經費支出,不超過工資薪金總額8%的部分,準予在計算企業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超過部分,準予在以後納稅年度結轉扣除。該通知自2018年1月1日起執行。
  • 職工教育經費稅前扣除限額提升至8% 對職工有利
    「這對企業和職工而言,都是絕對的利好!」聽聞職工教育經費提取比例提升,一位在地方工會分管職工教育的負責人興奮不已。5月10日,財政部和稅務總局公布《關於企業職工教育經費稅前扣除政策的通知》,明確企業發生的職工教育經費支出,不超過工資薪金總額8%的部分,準予在計算企業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
  • 財政部擬規定:職工教育經費年度提取比例不得隨意變更
    中新社記者 張瑤 攝 中新網4月10日電 據財政部網站消息,近日,財政部發布《關於加強企業職工教育經費財務管理的通知(徵求意見稿)》(以下稱《意見稿》),並向社會徵求意見,《意見稿》擬規定企業職工教育經費年度提取比例在1.5%-8%範圍內確定,且不得隨意變更。
  • 職工教育經費稅前扣除限額提升至8%
    「這對企業和職工而言,都是絕對的利好!」聽聞職工教育經費提取比例提升,一位在地方工會分管職工教育的負責人興奮不已。  5月10日,財政部和稅務總局公布《關於企業職工教育經費稅前扣除政策的通知》,明確企業發生的職工教育經費支出,不超過工資薪金總額8%的部分,準予在計算企業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
  • 近半被調查企業未足額提取職工教育經費
    職工教育經費是企業按工資總額的一定比例提取用於職工教育事業的一項費用。根據2002年《國務院關於大力推進職業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以及山東省有關規定,計提職工教育經費,一般企業按照職工工資總額的1.5%提取,從業人員技術要求高、培訓任務重、經濟效益較好的企業,可按2.5%提取,列入成本開支。單位提取留用的職工教育經費不得隨意改變資金用途,挪作他用。
  • 沒有工會需要繳納工會經費嗎?工會經費全額返還需要納稅調整嗎?
    21年12月31日,小微企業工會經費實行全額返還的優惠政策,對於小微企業無疑是個利好的消息。財稅郡今天整理了8個財會人員比較關注問題,希望能幫你解惑。1、 企業沒有成立工會,是否就不需要繳納工會經費?不管單位是否成立工會,都應該按照規定繳納工會經費。有工會組織的企事業單位撥付的活動經費叫工會經費,沒有工會組織撥付的叫工會籌備金,統稱為工會經費。2、 工會經費根據什麼依據來計提?根據每月全部職工的工資薪金總額來計提,注意是不扣除社保和個稅之前的應發工資數。
  • 企業沒有成立工會,還需要繳納工會經費?
    2、《國家稅務總局關於稅務機關代收工會經費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憑據問題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1年第30號)規定自2010年1月1日起,在委託稅務機關代收工會經費的地區,企業撥繳的工會經費,也可憑合法、有效的工會經費代收憑據依法在稅前扣除。對於已經成立工會的企業,工會經費的帳務處理?40%上繳上級工會,60%記入公司帳戶。對於沒有成立工會的企業,工會經費的帳務處理?
  • 辭退福利(離職補償)的企業所得稅和個人所得稅處理與彙算
    例如,《關於明確企業所得稅管理若干問題的公告》(寧夏回族自治區國家稅務局 寧夏回族自治區地方稅務局公告2013年第10號)第12條: 【問】企業與職工解除勞動合同關係給予的一次性經濟補償金,能否作為計算職工福利費、職工教育經費、工會經費稅前扣除限額的基數?
  • 職工福利費處理不慎,將給企業帶來致命的稅收風險!
    第四十條規定,企業發生的職工福利費支出,不超過工資薪金總額14%的部分,準予扣除。(國稅函[2009]3號)第二條規定,《實施條例》第四十條所稱的「工資薪金總額」,是指企業按照本通知第一條規定實際發放的工資薪金總和,不包括企業的職工福利費、職工教育經費、工會經費以及養老保險費、醫療保險費、失業保險費、工傷保險費、生育保險費等社會保險費和住房公積金。
  • 工會經費是按應發工資還是實發工資計提?
    1工會經費是按應付工資還是按具體工資計算提取?武漢公司註冊刻印多少錢?你糟糕!我已收到你的詢盤。對您提供的情況答覆如下: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於企業工資、薪金和職工福利費扣除的通知》(國稅函[2009]3號、41號);第二條規定:「《實施條例》第四十條、第四十一條、第四十二條所稱工資總額,是指企業依照本通知第一條規定實際支付的工資、薪金總額,不包括企業職工福利費、職工教育經費、工會經費、養老保險費、醫療保險費、失業保險費、工傷保險費
  • 年度工會經費怎麼計算?
    工會經費可能大家都還算熟悉,工會經費應該怎麼計算?如果你對這部分內容不了解,那就和會計網一起來學習吧。工會經費一般是什麼時候繳納?工會經費一般是按月計提,每季繳納,以當月全部職工工資總額為基數、按照2%的比例計提,根據工會法的規定,建立工會組織的全民所有制和集體所有制企業事業單位、機關按每月全部職工工資總額的百分之二向工會撥交的經費,工會經費應當以當月全部職工工資總額為基數、按照2%的比例計提。工會經費怎麼繳納?
  • 工會經費全額返還,財務都在問!
    四、帳務處理案例:某企業當月工資總額是10萬,計提的工會經費2000假設:①已成立工會組織,工會經費的40%向上級工會繳納,60%劃撥至公司工會計提:答:(1)計提時借:管理費用——工會經費 1萬元貸:應付職工薪酬——工會經費 1萬元借:應付職工薪酬——工會經費 1萬元貸:其他應付款-上級工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