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影響青少年犯罪的家庭原因

2020-12-11 中國法院網

2008-07-20 10:00:21 | 來源:中國法院網 | 作者:邵海林 史偉

  近年來,青少年犯罪一直呈上升趨勢,並呈現不斷低齡化的特徵。為此,筆者對2006年以來江蘇省豐縣人民法院審結的53件(79人)青少年犯罪案件進行了調查和分析,以引起社會的重視和家庭的關注。

  調查顯示,青少年犯罪除了社會的一些因素之外,其中因家庭教育是一個重要的原因,此類犯罪佔51.28%,如不健全的家庭結構,家庭的不良影響,家庭教育方法不當等都容易導致青少年犯罪。

  一、不健全的家庭結構導致青少年犯罪

  案例:劉雷(化名),11歲時父母離異,跟隨父親生活,在小學讀書時,他的父親遇到不順心的事就拿他發火、出氣。由於缺少家庭愛撫和管教,他產生怨恨,養成了桀驁不馴的性格,15歲他便和社會上閒散結拜兄弟。在校期間頂撞教師,經常和同學打架,後來因結夥鬥毆致人重傷,走上犯罪道路。張鵬(化名),剛滿13歲時便失去雙親,他跟隨年近七旬的爺爺生活在一起,爺爺患病在身,家境十分貧困,使他產生「低人一等」的自卑心理,為擺脫困境,他便走出家庭,四處流浪,後來被社會上流氓引誘教唆,參與團夥盜竊,走上犯罪道路,

  分析:不健全家庭包括夫妻不和家庭、父母離異、及父母一方或雙方死亡的家庭。在這樣的家庭裡,子女往往得不到應有的父母之愛,遭受疏遠、冷漠或怨恨,傷害了他們幼小的心靈,從而形成病態性格,往往會使子女產生會不良行為,在一定條件下會發展為犯罪行為。

  二、家庭的不良影響導致青少年犯罪

  案例:王偉(化名),其父親平時遊手好閒,行為放縱,經常打牌賭博,甚至當著孩子的面在家聚眾賭博、毫不躲避,久而久之,孩子受到的不良影響,開始學父親的壞毛病。後來父親因盜竊被判刑,受其父親影響,他也走上了盜竊違法犯罪的道路。李傑(化名),本來是一個很老實孩子,初中失學後遊蕩於社會,交上了壞朋友後,常在一起吃喝玩樂,其父母因生意忙,平時疏於對孩子的管理教育,唯一的補償方式就是給錢,對其放任自流,結果被壞人引誘,帶去搶劫,走上犯罪道路。

  分析:父母與孩子朝夕相處,是孩子的撫養者和監護者,家庭環境及家長的行為對子女的影響起著非常關鍵的作用。父母的言行對孩子會產生直接的影響。為此,從小培養子女的團結、向上的意識,成為家庭教育的重要內容。

  三、家庭教育方法不當導致青少年犯罪

  案例:曹軍(化名),其父親性情暴躁,在他念小學時,只要他在行為上有什麼差錯,都要遭到父親的責罵或拳腳,因此在念初中後,他常常不回家。漸漸地發展到在學生宿舍偷錢、在市場裡偷東西,經常不曠課,常遭父親毒打,結果使孩子產生逆反心理,後來他忍受不了家庭的粗暴教育,離家出走與社會上流氓團夥盜竊被判刑。朱亮(化名),獨生子,家境並寬裕,但是在吃喝花銷上,家裡儘可能地滿足他,可以說是在父母的溺愛下長大的。上中學期間,因盜竊被判處緩刑。糊塗的父母並沒有反省自己教育上的失誤,反而讓他輟學在家,依舊寵愛有加。結果,朱亮又因盜竊走上犯罪之路。

  分析:家庭教育是青少年的基礎教育。往往對青少年成長起著重要作用。父母文化教育落後,家庭教育愚昧,家長封建意識思想嚴重,有的家庭教育方法簡單、粗暴,過分溺愛,會導致青少年墮落犯罪。

  作者單位:江蘇省豐縣人民法院

相關焦點

  • 淺析家庭對青少年犯罪的影響
    除父母離異、畸型家庭子女犯罪的多,結夥犯罪的多,二人以上共同犯罪的多,侵犯財產的案件多,不計後果、追求哥們意氣的多等等這些長期以來所固有的原因和特點外,還有一些網絡犯罪、利用先進科學技術犯罪等特點。應當說,引起青少年犯罪的原因是多方面,既有社會的原因,也有學校教育不完善的原因,最主要的應當家庭對青少年影響。現筆者僅就家庭在青少年犯罪中的影響談一下粗淺的看法。
  • 家庭因素對青少年犯罪的影響及防治
    「導致青少年犯罪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家庭的因素,也有學校和社會的因素,還有青少年自身的原因」⑵,且各個因素的影響在不同的時期、不同的形勢下表現不同。本文擬在當前社會遷徙發生比較普遍和頻繁這一形勢下,從家庭因素方面對青少年犯罪的原因進行分析,並提出相應的對策。
  • 淺析青少年犯罪心理因素
    如今未成年人心智成熟越來越早,犯罪行為低齡化趨勢凸顯,而導致未成年人犯罪低齡化有多重原因。未成年人心智並不夠成熟,才會被周圍不良風氣及網上的不良信息影響,才會受到好奇心、攀比心、追求刺激等本能的驅使,導致涉嫌犯罪行為的發生。未成年人犯罪心理十分複雜,未成年人出現了生理髮育迅速而心理髮育明顯滯後的矛盾現象。
  • 對青少年犯罪原因的探析
    摘要:據研究調查:近年來我國青少年犯罪率一直在穩步增長,這為國家和社會的和諧有序發展埋下隱患。青少年的健康成長不僅關係到一個家庭的和諧,一個民族的未來,更是關係到一個國家的命運。因此,為了保障青少年的健康成長預防其犯罪,針對這個現象我們應該從其原因入手,找出其中的核心問題,更好的對青少年犯罪進行防禦與矯正。本文主要是從什麼是青少年犯罪及其犯罪原因的探究兩個方面進行論述。
  • 何軍:淺析青少年犯罪的特點及預防對策
    近年來,信息化的飛速發展青少年犯罪案件也逐年上升,不僅在案件數量上急劇增加,而且犯罪成員在案件總數中所佔比例也大幅度上升,極大的影響了社會穩定。必須綜合運用運用、經濟、行政各種手段多管齊下,才能找到問題的根源,從根本上杜絕青少年犯罪現象的發生。
  • 青少年犯罪的原因與對策
    (二)家庭的影響  家庭影響,即家庭環境對個體人格的發展產生的原發性影響。既包括對健全人格形成所產生的良好影響,也包括對不良人格甚至是犯罪人格所產生的影響。家庭教育是未成年人成長的基礎。家庭教育並不都是按照社會要求的行為規範來進行的,每個家庭的情況不同,家庭教育的內容和方法千差萬別,但從性質和效果來看只有好與不好兩類,不好的家庭教育是青少年走上違法犯罪道路的一個原因。進行違法犯罪教育的家庭畢竟為數極少,不好的家庭教育主要是不正當教育和放棄教育。不正當教育的典型表現是父母過分溺愛嬌縱子女(溺愛型家庭)和父母以打罵和變相體罰等簡單粗暴方法對待子女(粗暴型家庭)。
  • 青少年犯罪的特點、原因及對策
    為更好地預防和減少青少年犯罪,本文對青少年犯罪的特點、原因及對策進行簡要的分析。   一、青少年犯罪的特點  1.犯罪低齡化。隨著物質水平的提高和社會環境的影響,青少年身心早熟,比二十世紀提前四至五年。根據鄒城法院近三年刑事案件的統計,14歲至16 歲的未成年罪犯佔青少年罪犯人數的12.24% 。  2.案件類型比較集中。
  • 青少年網絡犯罪的原因,青少年犯罪急劇增加的原因
    青少年犯罪——青少年網絡犯罪的原因青少年網絡犯罪的原因青少年網絡犯罪產生的原因有哪些呢?青少年時期正處在青春期,在生理和心理上都發生了較大的變化。由於個體生理和心理上存在著種種矛盾和衝突,加上現實生活中不良因素的影響,青少年在個體的社會化過程中容易發生偏差和扭曲,從而誤入歧途,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
  • 報告稱家庭影響網絡誘惑成青少年犯罪「幫兇」
    調查重點為未成年人犯罪原因  2010年第三季度開始,中國預防青少年犯罪研究會組織人員選取北京、天津、黑龍江、河南、山東、陝西、浙江、江蘇、湖南、雲南10省、直轄市所屬未成年犯管教所和女子監獄,通過召開座談會、發放調查問卷、個案訪談、實地考察等形式,對未成年人犯罪情況進行深入了解,獲得了大量第一手數據和資料。
  • 青少年犯罪低齡化問題的原因分析
    一些案件充分表現犯罪不斷向成人化、智能化和多樣化發展。    二、青少年犯罪的成因分析    根據以上調查分析,青少年犯罪的主要原因從誘因方面可分為情感因素和經濟因素,從犯罪的是否受外界因素影響可分為主觀方面的個人因素和客觀方面的社會因素。
  • 農村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分析及預防對策
    近年來,隨著社會多元化的發展,社會人口的流動性增大增快,社會文化對青少年的成長影響愈來愈加明顯,其導致青少年通過對網絡、電視等媒體的機械模仿從而走上犯罪的機率也大大增加。青少年違法犯罪不僅在案件數量上急劇增加,而且犯罪成員在案件總數中所佔比例也大幅度上升。
  • 家庭對青少年心理發展的影響
    但是,當代青少年學生的心理問題卻越來越突出。究其原因,影響青少年心理發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遺傳因素、生理成熟因素、家庭因素、學校因素和社會因素等。下面,我僅從家庭因素對青少年心理發展的影響,談幾點粗淺的看法。
  • 心理學:影響「青少年犯罪」的4種主要因素
    那麼,又有哪些因素會影響青少年犯罪呢?(1)貧窮長期以來,諸多研究表明,無論是未成年男性還是女性,貧窮都是青少年暴力犯罪的一個重要預測變量。(貧窮,在這裡是指家庭收入無法滿足基本的生存需要)。經濟狀況較差的兒童和青少年更有可能成為被害人和罪犯,居住條件差、父母失業的低收入家庭的孩子更有可能犯罪,同時也有可能成為犯罪的被害者。
  • 近年來的青少年犯罪案件告訴我們,究其原因,才能對症下藥
    1.讓孩子走向犯罪的原因(1)青少年自身的特點生理上的快速成長和變化,如孩子的身體機能、激素、體格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而心理和心態在這個時候都成長的特別慢,會產生各種矛盾的心理,容易變得煩躁易怒。青少年最大的一個特點和弊端就是衝動,容易受到不良情緒的影響,被情緒牽著走,做出一些不理智的行為,容易引起激情犯罪。沒有能力辨認是非、看清本質,青少年的分辨能力還很不完全,沒有辦法對社會上的人和事進行篩選和規避,進行模仿的情況時有發生。
  • 2014國考申論範文:預防青少年犯罪
    這一事件引發大家對農村青少年犯罪尤其是性犯罪的思考,只有社會廣泛關注農村青少年犯罪並採取制止和預防犯罪的措施,才能使這些孩子們健康成長。 《淺析農村青少年犯罪心態及其預防措施》一書分析,14-16歲青少年犯罪狀況日益突出,14歲以下的犯罪案例也明顯增多。
  • 簡析青少年犯罪與預防
    結合當前的社會實際,對青少年犯罪的特點、原因,以及要採取的預防對策試作以下分析:   一、青少年犯罪的現狀和特點  (一)從犯罪形式來看,共同犯罪、合夥作案多  這是由於青少年年齡小、感情脆弱、依附性強,容易形成「小團體」,容易互相影響,其中一人有犯罪意識,就可能形成共同作案,也容易得逞。
  • 青少年犯罪現狀研究
    三、青少年犯罪的現狀  所謂青少年犯罪的基本特徵,是指青少年受其帶有普遍性的生理和心理特點的影響,在犯罪的發生和形成原因方面所形成的相對於成年人犯罪的一系列基本特點。受中國傳統思想文化的影響,女性青少年受到家庭、社會的關注往往要高於男性,這是導致女性青少年良好自我約束的外在原因之一,當然也是女性犯罪率低於男性的犯罪率的原因之一。根據對湖北省未成年人管教所的100名在押犯的統計,其中男性未成年人93人,女性未成年人7人。在7名女性未成年在押犯中,其中1人實施搶劫與綁架、1人實施搶劫行為、1人實施非法拘禁行為,2人實施強迫賣淫行為,2人實施運輸毒品和走私毒品行為。
  • 青少年犯罪的成因及預防對策
    近年來,青少年犯罪呈逐年上升趨勢,位居刑事犯罪的首位,已成為嚴峻的社會問題之一。因此,認真思考和探討青少年犯罪問題,並提出相應的預防和治理對策,對青少年的健康成長,對家庭的和睦穩固、學校的寧靜、社會的穩定,都有著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筆者結合山東省棗莊市嶧城區人民法院近幾年來審理的青少年犯罪案件,對青少年犯罪的規律性及其特點進行分析,從多個角度探尋原因並提出預防對策。
  • 論網絡文化對青少年犯罪的影響以及解決措施
    在給青少年的學習、生活及身心發展帶來積極影響時,不良網絡文化也日益侵蝕著青少年的靈魂,不良網絡文化使部分青少年迷失了方向甚至走上了犯罪道路。不良網絡文化對青少年犯罪的影響日漸突出。為此,本文就此做了相關探究,並提出了一些解決措施。
  • 青少年犯罪的特點及預防
    我國青少年犯罪一直就是一個比較嚴峻的社會問題,如今,青少年犯罪已被國際社會列為世界第三大公害。青少年犯罪除了無業人員及城市周邊地區人員居多,父母離異、畸型家庭子女犯罪的多,結夥犯罪的多,二人以上共同犯罪的多,侵犯財產的案件多,不計後果、追求哥們意氣的多等等這些長期以來所固有的原因和特點外,還有一些網絡犯罪、利用先進科學技術犯罪等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