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喝湯有利健康,秋冬進補正當時,營養點點融入湯中,溫瞹絲絲沁入心脾。冬季太過寒冷,老人小孩和身體抵抗力較弱的人都很容易受寒感冒,如果能多吃這款養生湯,也可以預防感冒哦。尤其在秋冬季節,各種湯成了不可缺少的美味。湯的種類不同,作用也各異。冬季最適合喝什麼湯品養氣血?專家推薦了以下4款湯品給大家。
第一、海參當歸湯:(冬天不上火,海參秋冬多喝湯有利健康、當歸補氣血,經常喝海參當歸湯,可以改善腰酸乏力、睏乏倦怠等狀況,具有不錯的固本補氣、補腎益精的功效。)
材料:海參、當歸湯、黃花、荷蘭豆、百合、胡椒粉、薑絲
做法:1、用熱水將海參泡24小時,從腹下開口取出內臟。
2、換上新水,上火煮50分鐘左右,用原湯泡起來,24小時後就可以做湯使用了。
3、燒熱水,放入海參,1分鐘後撈起備用,這樣可以有效去掉海參的腥味。
4、重新起鍋,燒熱油,爆響爆響薑絲,下入泡好的黃花、荷蘭豆加入足量的清水和當歸煮沸。
5、加入百合、海參,一起大火煮5分鐘。加入鹽、胡椒粉調味即可食用。
第二、當歸雞湯:(很多南方人都比較喜歡喝湯,暖身暖胃,這個湯能補血、活血,又能調經。尤其是老母雞湯有很好的補虛功效。它能緩解感冒的症狀以及改善人體的免疫機能。秋冬季多喝些雞湯有助於提高人體免疫力,將流感病毒拒之門外。但雞湯有溫補作用,有炎症的人要少喝。)
材料:母雞500克、當歸6克、紅棗8顆、枸杞20粒、百合30克、生薑1小塊、鹽5克、胡椒粉少許。
做法:1、紅棗、百合、枸杞分別洗淨,生薑切成片。2、將雞斬成大塊,入開水鍋焯水,去掉雜質和血水。3、撈出雞塊,衝洗淨後放入鍋中,加清水沒過雞塊。4、放入當歸、紅棗、百合、枸杞和薑片。5、大火煮開後,改為小火燉3個小時。6、最後調入少許食鹽和胡椒粉提味,即可關火。
第三、蘿蔔鯽魚湯:(鯽魚湯有潤燥滋補的作用,適合秋冬季節食用。魚湯含有全面而優質的蛋白質,還能緩解因壓力、睡眠不足等精神因素導致的皺紋。)
材料:鯽魚1條、白蘿蔔200克、大蔥白30克、姜20克、香菜1根、料酒10毫升、白胡椒粉1茶匙、鹽1/2茶匙適量
做法:1、鯽魚洗淨,白蘿蔔洗淨,去皮切塊,大蔥洗淨切絲,姜去皮切片,香菜切末。
2、熱油鍋,爆香大蔥絲、薑片,下鯽魚,煎至兩面金黃。
3、加入足量的水,沒過鯽魚,大火燒開,轉小火,加入料酒、白胡椒粉,燉20分鐘。
4、加入蘿蔔,再燉15分鐘,至蘿蔔黏軟。
5、放鹽調味,出鍋,撒上香菜,即成。
第四、排骨湯:(抗衰老,排骨除了含蛋白質、脂肪、維生素外,還含有大量磷酸鈣、骨膠原、骨黏蛋白等,可為幼兒和老人提供鈣質。骨湯中的特殊養分以及膠原蛋白可促進微循環,尤其是50-59歲的人,骨骼老化速度快,多喝骨頭湯可強壯骨骼,減緩身體老化速度。在排骨湯中加入冬瓜、海帶或者蓮藕,還能起到清熱、補氣的作用。)
材料:豬排骨、冬瓜、蔥花、薑片、鹽、花椒做法:1、豬排骨洗淨宰成小段,放鹽拌勻待用。2、冬瓜刨皮剖開去瓤洗淨切小塊。3、排骨在沸水中焯掉血水,撈起瀝水備用。4、鍋中加適量清水,放薑片、花椒適量煮沸後,放排骨入鍋繼續煮開,再用小火燉90分鐘左右。5、再放冬瓜,中火燉20分鐘後出鍋,撒上蔥花即可。
溫馨提示
冬天喝湯進補的禁忌:1、油大傷血管。(許多餐館的湯裡有不少油,尤其不少是動物油,如豬油、雞油等,對心腦血管的危害非常大。)
2、香精添過量。(有一些餐館裡的排骨湯、雞湯常香味四溢,但實際上湯裡卻沒有幾塊排骨或者雞。綦翠華提醒,這些湯很有可能添加了過量的香精。在國家標準下適量食用香精對健康是無害的,但餐廳裡的湯完全是大廚憑「感覺」添加的,很容易過量。)
3、鹽量易超標。(湯的鮮美應該源於原料的新鮮和營養,可許多餐館為了吸引顧客,常常會加很多鹽「提鮮」。中國營養學會建議成年人每日食鹽攝入量應低於6克。可據最新的數據顯示,一般餐廳的湯,含鹽量在1.2%--2%,也就是喝下2碗湯,有可能就吃下了5克鹽。食用過多鹽可引發高血壓、骨質疏鬆等疾病。)
4、味精易多放。(餐館裡常會加很多味精提鮮,老年人、兒童等特殊人群要少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