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順3000年|你稔熟泰順方言詞彙「拉天」等,卻不知隱藏在其中的歷史

2020-12-17 浙江在線

2019-04-15 20:59 |泰順3000年

方言軼聞   

為什麼咱們泰順話用「拉天」代指「吹牛」,用「自掛梅」代指「同情」,用「明朝人」代指「頑固」,用「白粉牆」代指村名……說起來,這其中還有蠻複雜的歷史。   

人類是淡忘歷史的動物。古往今來,曾經是轟轟烈烈的歷史事件,曾經是經天緯地的風雲人物,最終或許都會被世人遺忘。但是,有一樣東西,它能永久地承載著歷史。它是歷史的「活化石」,它是「無字天書」。它在漫長的時空中,經過口耳相傳,頑強地保持著對歷史的最本真記憶。   

這就是方言。它具有頑強的記史能力。泰順方言也不例外,其中不乏有一些詞彙,至今仍保留著對過去歷史的一種樸素記憶。歷史上的一些人物、事件、現象,就是通過咱們的方言,保留下依稀的記憶,成為今天泰順鄉土文化的一部分。

▲泰順縣方言分布圖


「拉天」表示」吹牛」「說大話」   

泰順方言形容某人說大話,就說這個人「拉天」,或者乾脆將其比作「黃拉天」,或者稱之為「拉天牯」。「黃拉天」,其實是清朝順治十四至十七年間(1657—1660)在泰順、壽寧、柘榮等地作亂的民變首領。至於他是哪裡人,志書已經失載;關於他的名字,有的志書記載為「黃寥天」「王撈天」「王掠天」等等。相傳,黃拉天長得人高馬大,喜歡喝酒,愛說大話。據民國《霞浦縣誌》記載,黃拉天早年在柘洋(相當今柘榮縣)當過銅匠,鋦銅時因用火不慎,燒毀房屋的廊柱,被迫向主人家賠了錢,他的內心從此埋下洩恨於世的孽根,後來就乾脆「入草為寇」,成為民變首領。

▲遠處的松垟上仁尖,是黃拉天等民變武裝安營紮寨的地方  

從出身與境遇來看,他跟明末農民起義領袖張獻忠有著離奇般的相似!《壽寧縣誌》記載,黃拉天以殺人殘忍聞名,他這一伙人假如遇到不屈服的女人,則會用尖刀刺向女人的下體,然後將其解屍投河。據《分疆錄》記載,順治十四年(1657),黃拉天和馬雲龍聚眾造反,率領部眾數千人屯駐松垟上仁寨與泗溪等地,流劫附近各鄉村。第二年(1658),黃寥天、馬雲龍勢力更加猖獗。為此,莒江秀才夏應鳳、副貢夏大輝組建了鄉兵,並配合官軍,對黃拉天、馬雲龍的民變勢力展開軍事清剿。不料莒江鄉兵不敵,黃拉天的人馬衝入莒江村,在當地燒殺擄掠,莒江男女老少六十餘人遇難。

▲順治年間,莒江鄉兵拒戰黃拉天的地方——莒江村頭交叉路和雙溪口(深藍色湖水底下)   

順治十七年(1660)三月,官軍、鄉兵合力圍剿,黃拉天兵敗戰死。他死後,泰順民間沒有忘記他,就用「黃拉天」三字代指「說大話」。到了後來,黃拉天的人物形象及其所作所為漸漸被人淡忘,但其名字卻被定格下來,成為泰順、景寧等地方言中的一個詞彙。

▲《分疆錄》書影


「李爺」表示」霸道」「專橫」

▲南明隆武帝政權鑄造發行的銅錢   

明末清初時期,是天崩地坼的時代,人心異化,統緒失控,老百姓盼望改朝換代。「三山(福建)出天子,東甌(溫州)成戰場」。南明藩王朱聿鍵在福州稱帝,建號「隆武」;溫州地區群雄並起,戰火連綿不斷。   

其中,有一位民變首領,名字叫何兆朗,最為殘忍毒辣,跟其同黨、泰順雅陽人李珏關係不和。後來,這個李珏投靠了盤踞在福鼎沙埕港的海寇黃明,並設下計謀,誘殺了何兆朗,從此橫行一方,作惡多端。所以,雅陽老一輩人的方言中仍有「李爺」這一詞語,用來形容某人橫行霸道。

清初大戰亂過後興建的雅陽塔頭底古村落


「自掛梅」表示」同情」「可憐」「憐惜」   

泰順境內,不管是哪種方言,說某人(或某動物)可憐,都用「自掛梅」一詞,當然有些方言發音為「罪過黴」。「自掛梅」三字,就是源於崇禎皇帝自縊身亡這件事。明崇禎十七年(1644)農曆三月十九,李自成起義軍攻陷北京,走投無路的崇禎皇帝在北京景山(又稱煤山)一顆歪脖子的梅樹上自縊身亡。   

此事件導致了明朝滅亡、清朝入關。漢族因此失去政權,國家面臨著「乾坤反覆,中原陸沉」的大災難。由於崇禎皇帝是一位懷著圖強中興願望的君王,他的不尋常死亡,激起民間的普遍同情,尤其在當時漢族知識分子心目中引起的震撼更是無比巨大。之後,世人把崇禎皇帝吊死這一事件稱作「自掛梅」。這就是「自掛梅」成為「可憐」一詞同義語的原因。

▲崇禎皇帝殉難紀念碑


「明朝人」表示」保守」「孤僻」「頑固」   

明代基層社會實行裡甲制度,嚴格控制人口遷徙,泰順廣大勞動人民被強行控制在土地之上。「斯民僅安耕鑿,寂無顯者」,這是當時社會的苦寂、沉悶的真實寫照。在明代,朝廷為了防止倭寇入侵,實行嚴酷的「海禁」政策,禁止「片板入海」。在這種極端政策的作用下,加上受程朱理學思想的控制,泰順社會逐漸轉向封閉,人們的思想趨向保守與僵化。   

泰順方言中有「明朝人」這一詞彙,包含「保守」「不合群」「不懂世故」「孤僻」「死腦筋」「頑固」的意思。究其詞義起源,大概與明代泰順社會保守、封閉有關。知識分子的精神面貌是一個時代的風向標。明代泰順知識分子普遍缺乏灑脫、雍容、豪邁的氣概,像明末秀才包世昌、董應科、張鵬來、周顯殷等人似乎都有一種自我虐待的心理。   

包世昌(1606—1671),泗溪玉巖人。明朝滅亡後,他獨自住一小樓,穿戴明朝舊衣冠,拒絕剃髮留辮,終日正襟危坐,拒絕下樓,堅持腳不踩清朝土地,前後十餘年,直至病亡。無獨有偶,還有羅陽平溪人董應科(1606—1677),明亡以後,也是採取這種方式,表達了「頭不頂清朝天,足不踏清朝地」的意志。他「坐臥一小樓者二十餘年,不與世事,服舊衣冠以終」,曾撰聯句「明月雖然落,清水不為混」,表達對舊王朝的忠貞,對新王朝的不順服。明末泰順知識分子這種怪僻的行為、自我封閉的心理,深刻反映了當時社會沉寂而僵化的特徵,體現了頑固保守的社會大眾心理,展現了頑固、保守、孤僻的「明朝人」形象。

▲「不踐清土」匾額


「咀哩咕」系方言中的擬聲詞,用於恐嚇人  

該詞彙跟「長毛反」(太平天國運動)有關,曾經流行於泰順北部。過去司前等地農村,要是碰到小孩子不聽話的,老一輩常常會講「長毛反」殺人的故事,有老人甚至會模仿「長毛」士兵樣子,呼喊「咀哩咕」三字,並且用手在小孩腋窩處抓癢,使小孩子們很害怕。據志書記載,鹹豐八年(1858),太平天國將領石達開、楊輔清的部隊分別從景寧、壽寧縣逼近泰順。

太平軍南下浙江作戰圖   

當太平軍攻破雲和、景寧後,清兵和地方鄉兵從景寧等地潰散南逃,紀律敗壞,沿途搶掠,一片譁然,遠近震驚。民間傳說,太平軍乘勝窮追,四處搜捕潰敗出來的清軍和鄉兵。太平軍士兵多來自廣西,一旦發現鄉兵和清軍的遊兵散勇,他們就用廣西方言大聲疾呼「咀哩咕」,即「這裡(有)個」——意思是這兒發現一個敵兵,大家快點過來把他拿下。

▲太平軍將士


「白粉牆」指泗溪鎮政府駐地村   

泗溪白粉牆一帶,宋朝以來一直叫「莘陽」。明末清初,泗溪成為事實上的戰亂策源地,沈可耀、馬雲龍、黃拉天、黃明、李信率領的各類民變武裝以及海寇勢力反覆在此流劫或屯聚。因為屢次遭受兵燹,泗溪等地民間建築被破壞殆盡,莘陽村「惟市亭粉壁僅存」。後來,人們乾脆將「市亭粉壁」以及所處的地方並稱為「白粉牆」。於是,白粉牆的地名就這樣產生。

白粉牆村老照片(來自網絡)


「備刀」指三灘村中一處小地名

▲為防禦太平軍修建的嶺北風門隘   

鹹豐八年(1858),太平軍攻下景寧。為了防止太平軍由景寧上標一帶進入泰順,泰順鄉紳潘明全等人慷慨捐資,在嶺北建成龍巖嶺關隘、風門坳關隘,由監生周樹椿帶領團丁進駐隘口日夜防守。   

其間,三灘等地村民也開始磨刀霍霍,準備給「長毛」迎頭一擊。三灘有一處小地名叫「備刀」。相傳鹹豐年間,村民為防禦太平軍曾在此磨刀備戰,此後該地點就叫「備刀」。

▲百丈口橫街底,地勢險要。鹹豐八年,溫州知府曾經籌劃在此據守太平軍

(原標題:你稔熟泰順方言詞彙「拉天」等,卻不知隱藏在其中的歷史)

1555333184000

相關焦點

  • 會一門泰順方言,對理解古詩詞有些幫助
    在泰順歷史上曾有兩次大規模的移民潮,一次是唐代末年,另一次是北宋末年,兩次都是北方發生戰亂,很多人攜妻挈子南遷至泰順,帶動了當地經濟文化的發展。尤其是北宋末年的這一次人口遷入,對泰順文化起到極其深遠的影響,很多原本是中原世家大族的文人士大夫在泰順紮根,耕讀傳家,泰順迎來了文風最鼎盛的時期,境內人才輩出,僅南宋一朝就約有文武進士七十人。
  • 泰順3000年|清朝第一狀元之孫曾任泰順知縣
    隨著時間的推移,歷史的痕跡越來越模糊,而今泰順很少人知道傅知縣頭頂清朝開國狀元之孫的光環,生平以廉潔著稱,是清代泰順最受百姓愛戴的八位知縣之一。 ▲傅氏狀元府第 出身於詩書簪纓之族  自從傅祥(傅以漸、傅永綍的先祖)在明代成化年間定居山東聊城後,傅氏家族世代務農經商,詩書傳家。
  • 泰順3000年|鬥膽在劉基廟題寫對聯的泰順人是誰?
    說來也正常,如果不是有足夠份量的人物,劉家後人不會給你機會,就是給了,估計你也不敢隨便拿起筆來題字。周禧題劉基廟上聯 令人驚訝的是,其中有一副在今天看來不算有名氣的泰順人書寫的對聯: 異世論才,子房氣象漢儒者; 同時顯學,景濂文章明正宗。 ——落款:泰順周禧拜題。
  • 泰順3000年|溫州篆刻先驅曾璧搢存世印章材質均為泰順石
    曾璧搢作品 目前發現的曾璧搢篆刻印章實物並不多,從僅存的七枚印章來看,皆為普通泰順石,形制上也不甚規整,不過這在當時屬難能可貴了。其中一枚古璽章鐫刻「道卿」二字,兩側刻有邊款,刀法嫻熟,剛勁有力,為「沈春如、吳秋詔、俞雨香、王紫垣同觀於綠蓮山房。子紳得意之作。辛亥十二(1851)月識於羅陽公署」。
  • 旅遊新高度,泰順新速度:泰順旅遊在上海舉辦推介會
    從攜程示顯的數據來看,溫泉線路預訂人群年齡層主要集中在銀髮族及都市白領,其中上海市民排名首位。從城市預訂人數看,上海、北京、南京是溫泉遊前三客源地。在此,我們為上海市民推介一處新選擇——泰順氡泉。經檢測,泰順氡泉是高溫低礦度含氡含氟含矽,具有弱放射性四十多種微量元素的自湧型大溫泉,氡泉常年水溫62℃。
  • 溫州泰順縣,浙江省泰順中學,泰順的驕傲
    如果說文成縣最好的高中是文成中學的話,那麼,泰順縣的最強高中,應該是浙江省泰順中學了。泰順中學泰順中學,全稱為浙江省泰順中學。泰順中學的原名為泰順縣第一中學,在2009年的時候改名為浙江泰順中學。但是泰順學子們,還是親切的稱呼她為「泰一中」。泰順中學的建校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學校始建於1929年,距離如今的2020年已經過去了91個年頭。這91年間,培養了一批又一批優秀的泰順學子,從這裡,走向各地,也是從這裡,邁入更高的學府。
  • 泰順3000年|現代建築所欠缺的,泰順廊橋也許能給現在的建築師們...
    在地理偏僻、交通閉塞的山區縣,泰順先民們總是能將廊橋的橋梁功能和自然環境、風俗人情等很好地結合起來,構成一幅獨特的「廊橋·古道·人家」優美畫卷,其間所透露出的建築美學和意境讓人逡巡、忘返。 ▲泰順廊橋古道風情 廊橋總是與古道連接著  泰順現存的廊橋,無不連接著古道。
  • 泰順3000年|還去什麼奈良、名古屋,快來看看泰順古建築中的「日本...
    司前圓洲民居(中柱出四跳偷心造插拱) 日本大佛樣源自中國大佛樣在以前稱作天竺樣,是十二世紀末由日本名僧重源從中國引進的一種建築樣式,用來重建在公元1180年被毀的奈良東大寺大佛殿,所以日本又把這種建築風格稱作大佛樣。
  • 泰順春節習俗,祭拜順天聖母
    順天聖母陳靖姑陳能雄/文在我們泰順民間,順天聖母陳靖姑被奉為保護神,幾乎各個鄉鎮都建有陳夫人神祇的宮廟。每年正月初一,人們一大早就帶著香燭茶酒、果品糕點到臨水宮中祭拜陳靖姑。比如最後一仟的詩句裡就有「順天聖母」的字眼,籤詩云:「三十二仟詩相連,順天聖母求周全。千年蟠桃重結子,八仙過海大團圓。」這是圓滿和美之意,求到此籤者會對家庭和事業懷著美好的憧憬。陳靖姑又名陳十四,她的稱號極多,又稱臨水夫人,順懿夫人……我們泰順百姓一般親切地尊稱她為「佛姨奶」。陳靖姑是真實的歷史人物,她原是唐朝人,生前濟世救人,死後英靈得道。
  • 泰順3000年|「大安陶、洪口碗、司前紙、羅陽傘」,演繹別樣的商品...
    一直以來,我們印象中泰順都是「吃農業飯」的,發展農業才是根本,但讓人意外的是,調研表明,自明清以來商品經濟在泰順歷史長河中的地位,卻有著十分重要的分量。 ▲洪口碗窯村因汀州人入遷而興起陶瓷生產土改前,全縣經濟以農業為基本命脈  土改前,種植制度以一年一熟為主,一年兩熟為次,小部分低海拔沿溪地帶也有一年三熟。
  • 3天2夜,泰順竟藏著這麼多小眾清新的地方!
    從高速泰順出口出來後就是泰順縣城羅陽鎮,這裡是泰順各式美食的聚集地,泥鰍湯、裡光薄餅、米麵層、地瓜粉片......只要是你聽過的泰順美食,這都能找到,妥妥的美食之都。
  • 泰順獲「中國天然氧吧」稱號
    9月26日,在北京召開的2018年「中國天然氧吧」創建活動發布會上,泰順被中國氣象服務協會授予「中國天然氧吧」稱號,成為我市目前唯一獲得該稱號的地區。  「中國天然氧吧」創建活動由中國氣象服務協會於2016年發起。
  • 泰順最大的夫人宮-陳聖母宮
    白粉牆是泗溪鎮政治、文化、商貿中心,境內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泰順造型最佳的木拱廊橋東溪橋;有泰順最大的陳夫人宮廟和名聞遐邇的二月二陳夫人信俗。南宋時期,白粉牆和鄰村下橋村林姓曾出了數十位進士,其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至今為人們津津樂道。 一場所
  • 溫州泰順,旅遊季最佳推薦路線
    你若有時間,也可以像生活在這裡的人一樣地在廊橋邊的小茶館坐坐,品一杯地道的泰順「廊橋紅」茶,聞著茶香聊聊天,感受時光流逝。@十八/攝對於攝影愛好者來說,廊橋邊的矴步總有著神奇的魅力,這裡是最容易拍出大片的地方。你可以試著走走,拍個文藝美照,聽一聽流水彈奏出的悅耳旋律。
  • 2019泰順三杯香北京推介會隆重舉行
    到2018年全縣擁有茶園面積8.2萬畝,其中通過「三品」認證基地4萬多畝,茶葉總產量3500多噸,茶葉總產值3.5億元,茶園面積、產量、產值均居溫州全市之首。作為綠茶大省的浙江來說,各地各縣名優茶眾多,在各地紛紛把歷史名優茶往區域公用品牌方向發展的過程中,泰順三杯香與大多數區域公用品牌的發展經歷是一樣的,都經歷了摸著石頭過河到推倒重來的的過程,在這其中泰順三杯香在品牌建設上的確是下足了功夫的
  • 泰順雅陽鎮
    2003年全年國內生產總值11296萬元,同比增長10.5%;工農業總產值達8129萬元(其中工業產值5021萬元,農業產值3108萬元),同比增長10.6%;財政收入達288.34萬元,同比增長11.07%;農民人均收入達2945元,同比增長4.2%雅陽鎮是浙江省中心鎮和旅遊城鎮,是溫州市現代化建設示範試點鎮、泰順縣域城鎮體系發展次中心和旅遊中心。
  • 分享泰順故事!縣委書記陳永光走進中國藍新聞直播間
    縣委書記陳永光:   泰順發展主要是要推進綠色高質量發展。綠色高質量發展其中一個重點就是全域旅遊。講了這麼多旅遊資源,講了這麼多歷史文化,怎麼把這些資源、文化挖掘出來、利用起來、發揮出來,就是要做好旅遊文章。我們的目標是打造國家全域旅遊示範縣。   泰順旅遊發展正進入快速發展期,近兩年,全縣接待遊客量、旅遊綜合產值增長都在40%以上。陳永光說,旅遊發展要抓好三個方面:一是抓創建,重點抓「國家全域旅遊示範縣」和廊氡國家級旅遊度假區的創建。
  • 國立英士大學遷蟄泰順,戰火紛飛中傳承學脈
    在此歷史背景下,浙江省國民政府籌建「省立浙江戰時大學」,1939年5月,為紀念辛亥革命先烈陳英士,校名改為「浙江省立英士大學」。10月份,英士大學在麗水正式開學,分校本部、工學院、醫學院、農學院。  1942年,日寇發動浙贛戰役,戰火逼近麗水,英士大學部分師生不得不輾轉南遷,當年6月,工學院及醫學院部分年級師生步行3天抵達泰順,在泰順司前和裡光設立分部。
  • 浙江「泰順廊橋」在臺灣南投落成開放
    百葉龍是浙江省湖州市長興縣的傳統民俗,於2006年獲批列入中國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演員先手持荷花、荷葉道具邊唱邊舞,片刻後,荷花荷葉翻轉組合為龍頭龍身,變成花龍婉轉飛騰。  九獅圖則是浙江省永康市的傳統民俗,是一種獨特的舞獅,約誕生於清康熙年間,距今已有300年歷史。
  • 泰順,我從高速公路來了!提前試駕浙江最後一個陸域縣高速
    「泰順就要通高速了!」2020年,在浙江最南端最偏遠的大山裡,泰順人時常被這個消息激動、興奮著。泰順,浙江迄今為止最後一個尚未通上高速公路的陸域縣。泰順,顧名思義,安而順也。但不少外地人在經歷了峰迴路轉和翻腸倒肚來到大山深處的泰順後,卻有完全相反的感覺:這山高路遠之僻壤,關隘阻隔,道路逶迤,險象環生,無異於「浙江西藏」「浙南屋脊」,何「泰」之有?何「順」之說?拂去歷史的塵埃,我們清晰地看到,從明朝開始,欲「泰順」,必造路,成了歷代為政者的共識——據史載,至明代,泰順始有鋪舍和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