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扛著雞毛撣子的中國「狼爸」蕭百佑很火,他的「三天一頓打,孩子進北大」教育方式受到廣泛熱議。然而,就在長春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雙德鄉政府陽光社區,有一位年過七旬的「羊爸」,靠溫馨教育,為孩子們營造平實溫馨的家庭環境,先後培養出倆個博士一個碩士一個本科生。(據中國青年網)
這是一個有趣的現象,在人類越來越進化、科技越來越發達的今天,人們卻願意用最原始的動物的特性來評價父母。「虎媽」「狼爸」的野性,「羊爸」「升級版羊爸」的溫和被形容的淋漓盡致,當事人也表示了默許,真的是個很有趣的話題。不過,雖然狼爸一直強調自己的「科學的打」、羊爸則突出自己「溫馨的教化」,動物爸爸受追捧的表面原因好像各不相同,但其實最根本的本質還是因材施教。
狼爸是喊著「三天一頓打,孩子進北大」的口號被公眾關注的,他稱只要孩子的日常品行、學習成績不符合他的要求,就會遭到嚴厲的體罰。11月14日,蕭百佑做客一家電視臺,雖然現場遭到南京眾多專家、學者的尖銳質疑,不過「狼爸」毫不示弱,堅稱自己是「全天下最好的父親」。新華網發文稱曾對狼爸的體罰教育法進行了調查,其中大多數人並不贊成狼爸的棍棒教育,但並沒有阻擋狼爸被熱捧。我認為網友追捧狼爸主要有以下三點原因:
首先是狼爸的教育結果是成功的。他的四個孩子中有3個已經考入北大,這是狼爸受追捧的主要原因,在應試教育的中國,進入北大是「將來有出息」的預告,是許多家長渴望的成功孩子的榜樣。其次是狼爸戶籍的特殊性。香港在中國大陸的父母眼中是先進教育理念的誕生地,香港的狼爸都推行「棍棒地下出孝子」的理念,大陸的孩子還有什麼可金貴的呢?第三,狼爸稱自己還會用同樣的方法促成第四個孩子的成功,也就是說狼爸的信心感染瞭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父母。
但是我們仔細看看蕭家四個孩子的成長之路,以上分析只是表面功夫,狼爸在採用教育方法之前先做的是為每個孩子選擇了一條適合他們的路才是孩子成功上北大的根本。我們先不去評價狼爸讓孩子「在大陸受教育在香港考大學」這條路正確與否,起碼這是一條為每個孩子量身打造的路線。最實際的例子就是老四蕭冰,顯然四個孩子都上北大噱頭會更大,但是狼爸並沒有硬逼家裡的老么非考北大不可,而是根據小女兒的特點,為她量身定製了考上中央美院的目標,很明顯這是兩千年前孔老夫子留下的因材施教的思想。
再回頭來看看人氣超高的羊爸,根據網絡調查,大多數的網友還是支持羊爸溫和的教育方式的。不管是曾經陪著女兒一起上小學一起長大的羊爸,還是一直默默關心兒子最終使雙胞胎兒子雙雙保送北大的超級羊爸,他們所作的其實和大多數父母一樣,那就是樸實地愛著自己的孩子。與其他父母所不同的是,他們的孩子在同樣的教育方法下考上了大學,取得了成功,這其實也是因材施教獲得成功的體現。
兩千年前孔老夫子就說出了「因材施教」的教育真言,根據每個孩子的特點施行不同的教育方式才是教育的根本,最近流行的動物爸爸受追捧的背後,教育的本質沒有變,怎樣根據孩子的特點因材施教依然是父母學校和社會教育者值得探究的課題。
(責任編輯:年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