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滿分作文烏龍事件

2020-12-25 恩師學堂

要求800字的作文寫了400字,老師能給滿分嗎?

我上學時老師明確說過,不管什麼文體,湊夠字才是分數的保證。每一個閱卷老師閱卷時,先看字數,800字以上就有一個基礎分。然後看看內容是否完整、深刻,有無跑題等等。

記得有一次測驗考試,我寫了450個字實在憋不出來了,結果就是語文不及格。

字數不夠,作文滿分,這件事曾經還真發生了。

曾經火爆朋友圈的一條消息是:哈爾濱三中王玲,女,保送清華大學 , 全國唯一一個滿分作文。寫酒,但整篇文章沒有一個酒字,卻把酒描寫得出神入化,傾倒了全部閱卷官,一致給了滿分。

聽著挺有噱頭,全文如下,供各位鑑賞。

《液體之火》

讓你,若夢若醒

飄飄欲仙,讓天地顛倒

讓世界旋轉,把人類歷史

澆灌的跌宕起伏,將琴棋書畫

薰染的色彩斑斕,醉了劉伶

狂了詩仙,張揚了曹孟德

書寫了鴻門宴,溼了清明杏花雨

瘦了海棠李易安,景陽岡上

助武松三拳斃虎,潯陽樓頭

縱宋江題詩造反,你啊你

成全了多少英雄豪傑,放倒了多少村夫莽漢

歌舞與你相佐,美色與你為伴

催詩情萬丈,壯文人鬥膽

有人借你發瘋,有人借你奪權

有時你只是一個道具,烘託一下談判桌上的氛圍

有時你更像一種暗器,把貪杯的對手麻翻

你呀你,既入朱門豪宅

又進村舍陋院,既流溢皇室的金樽

又盛滿農家的粗碗,愁也要你

喜也要你,洞房花燭夜

他鄉遇故知,金榜題名時

遷徙流放的囚犯,落魄的文人騷客

得志的朝廷大員,都是你的知己

你的夥伴,甚至

即將上路的死囚,都要你為之餞別

因為你,耽誤了多少大事

因為你,弄出了多少冤案

因為你,鮮活了多少逸事趣聞

因為你,催生了多少佳作名篇

更因為你,造就了多少人的肝癌

而魂歸天堂,真的是

成也有你,敗也有你

生也有你,死也有你

你這澆愁愁更愁的瓊漿啊,窮也有你

富也有你,千家萬戶還都離不開你

這是結尾:

讀著此文,小酌一杯,舉杯對明月,該是十分得意的時刻。

我有糧食酒,你有好故事嗎?哈哈

作文寫的確實不錯,但是滿分好像不太可能。最後經過深挖,確實是一個烏龍事件,是由一個人杜撰的。當明白真相的網友到他的直播間聲討時,他又教大家如何通過杜撰來獲得流量。

真是給我上了一堂語文課。

其實這篇文章的原作者是劉德亮,他半生痴文,以讀寫為樂四十餘載,有二百多萬文字見諸報刊。這首《百泉春.液體之火》經由一位網友上傳,火遍了朋友圈,現在它已經被壽酒集團百泉春十萬元買斷冠名,被翻譯成多國文字,蜚聲海內外。

至於那騙取流量的大師,真是坑害了許多寫作的孩子。

如果哪位學生模仿酒進行寫作,必定作文不合格。

第一是字數。現在考試作文一般要求800字,400字的作文一定是不合格的。

第二是跑題。劉德亮寫作已經半生,他的寫作水平是經過時間與實踐的考驗的,全篇寫酒的文章卻沒有酒字,這確實是作文文筆的高深精妙。但是不建議學生在寫作的時候學習這種寫作手法。因為沒有關鍵字,往往被看作是跑題的前奏。

以上就是我想告訴大家的,這樣看來烏龍事件也是一次學習的機會。

相關焦點

  •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爭議」事件輿情分析
    近日,一篇高考滿分作文在網絡上引起軒然大波。在文章本身被討論的同時,其背後的閱卷與刊登過程也被置於輿論漩渦中心。從一篇高考作文中引申出來的不止是滿分作文的評判標準,更是對高考公平的反思。事件概述8月2日,「教學月刊」公眾號發布浙江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並附有高考作文閱卷組長陳建新的點評。文章一經發布就因晦澀的用詞引發輿論,隨後該公眾號刪除文章。
  •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事件折射出這個問題
    這是官方對引起輿論廣泛關注的浙江高考「滿分作文」事件的初步處理意見,教育部考試中心和浙江教育考試院都表示了嚴查違規維護高考公平的堅決態度。而在筆者看來,這起事件還折射出我國社會存在專業評價與輿論評價不分的問題,我國要推進教育綜合評價改革,就必須推進專業評價。
  • 瓜田李下,高考滿分作文事件,給我們敲響了什麼警鐘?
    8月13日浙江省教育考試院發布「回應高考滿分作文事件」處理結果,陳建新被停止參加國家教育考試工作這是是對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所引發的各種爭議、質疑和舉報事件的積極回應,實名舉報人李未熟想要的答案,或許不久將會公之於眾。這起高考滿分作文事件,有不少值得我們反思的地點,至少從三個方面給我們敲響了警鐘。
  •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事件塵埃落定,網友:我更關心考生的高考分數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事件塵埃落定,網友:我更關心考生的高考分數。在輿論的渲染下,浙江考試院最終做出了「停止參加有關考試活動,其他問題進一步調查」的決定,算是暫時給這個「滿分作文」事件暫時劃了一個休止符號,暫時滿足了民眾的某種心理。
  • 高考作文評價如何兼顧個性與公平——浙江「滿分作文」事件調查
    新華社記者張楠攝新華社北京8月17日電(記者俞菀、顧小立)8月17日,《新華每日電訊》刊載題為《高考作文評價如何兼顧個性與公平——浙江「滿分作文」事件調查》的報導。「現代社會以海德格爾的一句『一切實踐傳統都已經瓦解完了』為嚆矢。」2020年8月,一篇名為《生活在樹上》的浙江高考「滿分作文」,掀起了一場不小的輿論風暴。「什麼樣的高考作文才配得上滿分?」
  • 高考滿分作文洩漏事件!
    浙江:高考語文評卷組作文組組長陳建新在評卷結束後,洩露考生作文答卷及評卷細節,此前其因浙江滿分作文被舉報。浙江省教育考試院8月13日消息,日前,網上流傳今年我省高考評卷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及專家點評,引發網民熱議。
  •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事件後續來了,教育部約談浙江考試院
    一手炮製浙江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事件的陳建新教授(浙江大學教授,連任15年的浙江高考閱卷作文大組組長),可能做夢都想不到,事件在網上發酵到失控的程度。現在,連教育部都出手了。網友詬病最大之處在於其濫用職權,假公濟私,既當裁判員又當運動員!
  • 浙江「滿分作文」事件調查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原標題:高考作文評價如何兼顧個性與公平浙江「滿分作文」事件調查「現代社會以海德格爾的一句『一切實踐傳統都已經瓦解完了』為嚆矢。」2020年8月,一篇名為《生活在樹上》的浙江高考「滿分作文」,掀起了一場不小的輿論風暴。「什麼樣的高考作文才配得上滿分?」「什麼人可以決定高考作文該不該拿滿分?」
  •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事件,教育部明確表態,省教育考試院被約談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事件,教育部明確表態,省教育考試院被約談 在每年高考中,有兩類非常神秘的人,分別是「高考出題人」與「高考閱卷人」。由於高考事關重大,牽涉到上千萬考生的切身利益,絲毫馬虎不得,各方面的保密工作必須要做到極致。
  •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事件,教育部強硬表態,省教育考試院被約談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事件,教育部強硬表態,省教育考試院被約談在每年高考中,有兩類非常神秘的人,分別是「高考出題人」與「高考閱卷人」。由於高考事關重大,牽涉到上千萬考生的切身利益,絲毫馬虎不得,各方面的保密工作必須要做到極致。因此,這兩類人由於身份特殊,絕對不能在高考期間以「出題人」或「閱卷人」的身份出現在公眾視野中。
  • 浙江「滿分作文」事件調查:高考作文評價如何兼顧個性與公平
    2020年8月,一篇名為《生活在樹上》的浙江高考「滿分作文」,掀起了一場不小的輿論風暴。「什麼樣的高考作文才配得上滿分?」「什麼人可以決定高考作文該不該拿滿分?」輿論爭議逐漸從文章本身,轉向了高考作文評卷人。▲7月16日,在東北師範大學,工作人員在進行閱卷。
  • 教育部考試中心回應浙江高考「滿分作文」事件
    原標題:教育部考試中心回應浙江「滿分作文」事件: 堅決維護高考評卷和命題工作公平公正新華社北京2020年8月21日電 近日,媒體報導浙江省2020年高考個別閱卷人員涉嫌洩露考生作答情況、擅自使用評卷信息,個別命題教師涉嫌參與社會機構培訓等。對此,教育部考試中心21日回應稱,將進一步完善相關制度規定,堅決維護高考評卷和命題工作公平公正。
  • 高考錄取火熱進行,浙江閱卷事件持續發酵!滿分作文或將被冷藏
    隨著對透露「浙江滿分作文」的陳建新老師處分方式的公布,今後,考生和家長要看到「高考滿分作文」就更難了。的古白話作文轟動一時,這也被稱為新世紀高考歷史上第一篇滿分作文,蔣昕捷因此被成了「高考作文滿分第一人」,收穫粉絲無數。
  • 浙江滿分作文事件:陳建新的高考「生意經」犯了什麼罪?
    作者丨郭力,浙江雄略律師事務所近日,一篇浙江省高考評卷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及專家點評在網絡上引發了廣大網民的熱議。據悉,這名「點評專家」名叫陳建新,系2020年浙江省高考語文評卷組作文組組長。這篇高考作文在閱卷期間,第一位閱卷老師給出的是39分的分數,第二位閱卷老師和第三位閱卷老師給出的是55分的分數,而在最後卻給出了60分的分數,而這個成績,正是浙江省高考作文的滿分。
  • 高考滿分作文事件,閱卷組長C位「出道(ju)」了,其他成員呢?
    我們對於洩露考生答卷和評分細節的質疑算是提出得比較早的了,《生活在樹上,火遍了網絡–浙江高考滿分作文事件恐觸碰規則紅線!》,8月6日發文。浙江高考滿分作文事件回顧8月初,浙江外國語學院主管、主辦的《教學月刊》微信公眾號刊出一篇今年浙江省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並配發閱卷組長陳建新的點評:第一位閱卷老師給《生活在樹上》打的是39分,後面兩位老師都給了55分,最終作文審查組判為滿分。
  •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事件回顧「會對所舉報的情況進行了解」
    8月2日,浙江教學月刊社微信公眾號「教學月刊」發布了浙江省今年的一篇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且浙江省高考作文閱卷大組組長陳建新教授對該滿分作文點評稱,「它的每一句話都圍繞著個人的人生理想和家庭社會的期待之間的落差和錯位論說,文章從頭到尾邏輯嚴謹,說理到位,沒有多餘的廢話,所有的引證也並非為了充門面或填充字數。」但該篇文章一經發布就在網上引起熱議。
  • 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
    #教育#一篇名為《生活在樹上》的高考滿分作文掀起了這場輿論風暴浙江高考語文閱卷組長陳建新在高考評卷過程中力排眾議,將一篇晦澀難懂的高考作文評為滿分,且在評卷結束後未經允許擅自洩露考生作文答卷和評卷細節,如此高調的行為在信息化時代,掀起了腥風血雨。
  •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風波始末
    今年的浙江高考語文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引發了一場持續近半個月的風波,各方圍繞「該不該打滿分」的問題爭議不斷,並對作文閱卷大組組長、浙江大學中文系副教授陳建新發出質疑,還有人舉報陳建新「既當閱卷組長,又出書授課」。
  •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事件:冒著危險違反職場「機密」,是有多可怕
    高考閱卷這個職場,是非常神秘的。因為涉及到千千萬萬考生的隱私,所以對於高考閱卷老師們來說是非常小心謹慎的。而且也有相關的職場規定,而最基本的規定,就是不能洩露考生的隱私。而作為高考語文組組長陳建新,卻沒有按照評分細則的規定,直接將考生的滿分作文直接公布出來。
  • 浙江高考語文評卷作文大組組長陳建新的「滿分作文講座」被叫停了
    手中有權別嘚瑟,要知敬畏文|楊李喆 最近,浙江省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引起人們的廣泛關注,從而引發大家對高考滿分作文的各種熱議。即便誠如此前有媒體報導,「公布滿分作文,以及閱卷老師對作文的點評,可以讓學校老師、學生和公眾更了解作文評卷標準,這也是多年來各省教育考試部門一直堅持的做法。」但是,滿分作文的披露也有必要遵規行事,更須防範此其中存在利益輸送。而這也倒逼相關管理更加規範,杜絕「洩密」事件的再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