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中期七絕詩原作品:
《晚春》作者韓愈
草樹知春不久歸,百般紅紫鬥芳菲。
楊花榆莢無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飛。
我的評論:這簡煉的七言絕句,僅僅二十八個字,將萬物爭春,表達的很盡情。
其實春天的花,也就在晚春就結束了,所以韓愈在詩的前兩句說的是萬物爭春時的百花爭豔的芳香景色。
後兩句是說楊花柳絮榆樹錢,沒有鮮花爭鬥豔那樣的美麗,那樣讓有才的人思緒萬千的品味,來作詩詞賦。確也是象雪花一樣惟妙惟肖的漫天飛舞。這也是急待向四野播撒樹種的好時節。
後兩句詩的引深意:雖然這時節,在進入夏季前,悶熱的甘風不斷的刮,年年逐年年的象雪花一樣,人們很煩很煩這迷的爭不開眼的樹毛毛。而卻落地連成一片片的,就象導火索一樣的易燃燒。誰也沒因為這一危害,而砍伐了樹木,失去春天綠色。
韓愈說的榆莢是方言。大部分地區的人叫榆樹錢。因為是圓圓的,比一分硬幣還小兩圈。這個到不煩人,而且過去都吃過榆樹錢菜琦榴,也就是用白面和玉米面包的,圓圓的外皮裡餡的菜饃饃,很香很好吃。也有蒸成的玉米面榆樹錢發糕很有營養。過去的人都吃過。也是過去糧食不足時的充飢替代品。
我賦一首五言詩詞,
《楊柳榆花俏》作者張大河
楊柳榆花俏,掛滿枝頭梢。
春風佛楊柳,綿絮滿天繞。
此節正端午,臘月雪花飄。
農忙緊叫號,忙闕閒中笑。
原作於1994年6月14日,農曆五月初六於中國海林。2019年8月18日整理發表在今日頭條號,百度百家號,鳳凰大鳳號,兩部微博頭條號。
文章原創中國古典詩詞研究創意藝術領域作品。歡迎朋友們審核評論,轉發收藏,讚美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