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1858年中英《天津條約》、英王批准《天津條約》諭文譯文圖

2020-12-13 影像讀歷史

近代中國歷史上簽署了多個不平等條約。第二次鴉片戰爭中國與英、法、美、俄等籤訂了《天津條約》。此圖集為中英《天津條約》相關內容。

1、清政府與英法籤署《天津條約》。1860年,清政府與英法籤署《天津條約》,允許在北京設立使館。

2、中英天津條約

3、中英天津條約。金、銀、貨幣、煙、酒、洋藥……類似商品,被各國海關視為禁品或課以重稅。但在1858年的中英《天津條約》裡,明文規定上述商品與其他的幾十種商品一樣免稅,進入中國海關。

4、英王批准《天津條約》諭文的譯文。

5、鹹豐外國人繪《一八五八年籤署天津條約》。(圖片來源:外網)

相關焦點

  • 屈文生:從《天津條約》《煙臺條約》看外交談判中的「翻譯」
    此次活動系復旦大學中國近現代史青年學者讀書班2020年第6期,由復旦大學歷史學系教授馬建標主持。講座伊始,屈文生教授提到,在眾多不平等條約中,1858年中英《天津條約》和1876年中英《煙臺條約》體現出了翻譯與外交的複雜聯繫,並簡要對研究對象、所涉及的關鍵詞進行了介紹。
  • 屈文生:從《天津條約》和《煙臺條約》看外交談判中的「翻譯」
    此次活動系復旦大學中國近現代史青年學者讀書班2020年第6期,由復旦大學歷史學系教授馬建標主持。屈文生教授(授權雲裡公號使用,請勿擅用)講座伊始,屈文生教授提到,在眾多不平等條約中,1858年中英《天津條約》和1876年中英《煙臺條約》體現出了翻譯與外交的複雜聯繫,並簡要對研究對象、所涉及的關鍵詞進行了介紹。
  • 活動預告┃外交談判中的「翻譯」:1858年中英《天津條約》交涉
    外交談判中的「翻譯」:1858年中英《天津條約》交涉復旦大學中國近現代史青年學者讀書班2020年第6期
  • 2021年士兵提幹考試《基本常識》——中國近代史:《天津條約》
    2021年士兵提幹考試《基本常識》——中國近代史:《天津條約》
  • 歷史資料:中英關於香港問題的三個不平等條約
    一、中英《南京條約》《南京條約》是中國近代史上與外國籤訂的第一個不平等條約。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清朝在與英國的第一次鴉片戰爭中戰敗。
  • 觀察:5000盧布上的這個人籤訂了《璦輝條約》
    不為人知的是,它和100多年前中國與沙俄籤署的《璦琿條約》有著一定的歷史聯繫。5000面額盧布紙幣上印著的小鬍子,正是當年逼迫清政府籤署《璦琿條約》的那個人。  之所以談到這個話題,還是先從一則消息說起。5月18日,《黑龍江日報》頭版頭條刊登題為《區劃調整為龍江經濟社會騰飛添翼》的文章,提及:日前黑龍江省政府批准將黑河市愛輝區愛輝鎮政區名稱用字恢復為璦琿。
  • 人教版:八上歷史第2課《第二次鴉片戰爭》
    ③1858.4月,英法聯軍北攻大沽,侵入天津城郊;④1858.6月,籤《天津條約》,撤軍;中英《天津條約》籤訂時的場景(繪畫)1858年6月,俄、美、英、法四國先後強迫清政府分別籤訂《天津條約》,主要內容如下:1、增開漢口、南京等十處為通商口岸。
  • 初中歷史八年級上——思維導圖和1——4課知識提綱
    5.結果:中國戰敗,1842年8月籤訂中英《南京條約》6.中英《南京條約》的主要內容:①割地——割香港島給英國;今天的香港包括:香港島、九龍司地方一區和新界;②中英《南京條約》是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
  • 沈子華:我國條約批准的運作機制——以《憲法》和《締結條約程序法...
    [1]從195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至1982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簡稱1982年《憲法》)的規定看,我國一直重視規範締約權的配置和條約批准的問題。1982年《憲法》和1990年《締結條約程序法》中都有條約批准規範。
  • 2020年中考歷史:​《北京條約》籤訂160周年、《馬關條約》籤訂125周年
    >1.近代中國在條約衝擊下的應變條約衝擊應變總結《南京條約》中國被迫對外開放,不再享有完整獨立的主權,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一些愛國先進知識分子開始尋求救國的辦法,林則徐主持編譯《四洲志》,魏源編著《海國圖志》,主張「師夷長技以制夷
  • 被忽視的《南京條約》第一條
    (Cornwallis)上簽署停戰協議,史稱《江寧條約》,也叫《南京條約》。一般人未必看過《南京條約》原文,自然不可能引起重視,而專業的研究,如一部以65萬字的宏大篇幅「對《南京條約》及附約的每一款項的來龍去脈進行逐次的考辨」的專著——《轉折:以早期中英關係和〈南京條約〉為考察中心》一書(郭衛東著,河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對這一條也僅有一句輕描淡寫的話:「《南京條約》第一款是禮節性的和好關照,停戰宣布。」然而,這一條難道真的僅僅是「禮節性的和好關照,停戰宣布」嗎?
  • 歷史素養之著名條約、法典
    1、《南京條約》 (又稱:《江寧條約》)背景:鴉片戰爭中國戰敗地位:中國近代史上外國侵略者強迫清政府籤訂的第一個不平等條約。條約內容:1、賠款;2、設大使館;3、嚴禁人民參加反帝運動;4、拆毀天津大沽口到北京沿線設防的炮臺,允許列強各國派駐兵駐紮北京到山海關鐵路沿線要地。
  • 文化歷史:中國近代不平等條約知多少
    一、知識介紹(一)《南京條約》鴉片戰爭清政府戰敗,於1842年8月29日(道光二十二年七月二十四日)與英國籤訂。《南京條約》是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1843年中英《虎門條約》規定:中國今後如有「新恩施及各國,亦準英人一體均沾」,即為中國近代給予外國侵略者片面最惠國待遇之始。(二)中美《望廈條約》與中法《黃埔條約》望廈條約又稱《中美五口通商章程》,是1844年(道光二十四年)7月3日清朝與美國在澳門的望廈村籤訂的不平等條約,也是清政府與美國籤訂的第一個不平等條約。
  • 2021年士兵提幹考試《基本常識》——中國近代史:第二次鴉片戰爭
    考試範圍:歷史、管理、經濟、法律、文學、藝術、自然、地理、環境和科技。  【考點概述】  第二次鴉片戰爭是1856年10月至1860年10月英、法兩國在美、俄支持下聯合發動的侵華戰爭。其目的是英、法為了進一步打開中國市場,擴大在華侵略利益。因為英法分別以亞羅號事件及馬神甫事件為藉口發動戰爭,所以被英國人稱為「亞羅號戰爭」,又稱「英法聯軍之役」,或「第二次中英戰爭」。
  • 歷史背後的真相-《蒲安臣條約》
    1861年《北京條約》籤訂後,各國可以派駐公使進京了,蒲安臣被剛剛上任的林肯總統任命為第一任美國駐華公使,1861年7月20日,蒲安臣到達北京,成為第一批入駐北京的外國公使之一。當1867年11月,已來中國達六年的蒲安臣任期結束,在清廷總理衙門為其舉辦的餞行宴會上,蒲安臣表示今後如果清廷與西方各國再有紛爭,願以再出力調停,以保護大清國的利益。聽到蒲安臣這樣的表示之後,恭親王立即眼前一亮,並詢問蒲安臣是否願意替中國出使西洋各國時,蒲安臣當即答應表示願意充當中國的外交使團。
  • 歷史縮影▕ 天津基督教堂,一部濃縮的中國近代基督教發展史
    1858年,清政府與英法美俄四國籤訂《天津條約》,允許外國傳教士在中國內地傳教,標誌著基督教正式在天津開始傳播,大批外國傳教士湧入天津。歷史事件:老西開事件望海樓教堂望海樓教堂於1869年由法國天主教會建造
  • 2020山東事業單位考試常識備考考點淺談之歷史常識第二次鴉片戰爭
    英國聯絡美法兩國,向清政府提出修訂條約、擴大侵略權益的要求,遭到拒絕後,就決定採取武力解決問題。二、第二次鴉片戰爭的過程1、初步爆發:1856年,英軍進攻廣州,第二次鴉片戰爭爆發。隨後,法國也加入侵略戰爭。英法聯軍攻陷廣東繼而北上進逼天津。(1)結果:1858年清政府被迫分別與英法兩國籤訂了《天津條約》。
  • 富蘭克林密友、見證《巴黎條約》的教父級畫家:班傑明·韋斯特
    儘管只完成了一半,班傑明·韋斯特( Benjamin West 1738——1820年)的這幅作品仍然記錄了一段完整的歷史。此時45的美國畫家韋斯特,已經在描繪歷史題材方面積累了相當的聲譽,他受到美國人的尊重與敬仰,同時也被英王喬治三世奉為上賓。壹 與富蘭克林關係親密,見證了美國獨立進程對於大英帝國來說,在美國於1776年宣布獨立後7年方正式承認這個新的政權,顯得有些被動和狼狽。
  • 史綱所有不平等條約一張圖錶帶你領略,考研黨必備!
    1843年10月中英《虎門條約》內容:英國取得片面最惠國待遇;英國可在五口租地建屋。中英《五口通商章程》:英國享有領事裁判權;海關稅率值百抽五。(註:五口通商章程籤於1843年7月,但後來是作為虎門條約的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