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歷史:中國近代不平等條約知多少

2021-02-08 內蒙古網校



在事業單位考試中,人文常識是考試的重要內容。今天我們就來簡單歸納總結比較常見的中國近代不平等條約。

一、知識介紹

(一)《南京條約》

鴉片戰爭清政府戰敗,於1842年8月29日(道光二十二年七月二十四日)與英國籤訂。《南京條約》是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條約主要內容:

1、割讓香港島;

2、向英國賠償鴉片煙價、商欠、軍費共二千一百萬銀元;

3、五口通商,開放廣州、福州、廈門、寧波、上海五處為通商口岸,允許英人居住並設派領事;

4、協定關稅,英商應納進出口貨稅、餉費,中國海關無權自主;

5、廢除公行制度,準許英商在華自由貿易等。

1843年,英國又強迫清政府籤訂了《五口通商章程》和《虎門條約》作為《南京條約》的附件。英國從中又取得了建立租界的權利和「領事裁判權」,以及片面「最惠國待遇」。

領事裁判權,又稱「治外法權」,帝國主義國家僑民不受居留國法律管轄的特權。主要內容是:該僑民在居留國犯罪,或成為民事訴訟的被告時,只由其本國在居留國的領事或法庭依其本國法律審理。這是帝國主義壓迫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一種特權制度。舊中國從1843年中英《虎門條約》起,英、美、法、俄、日等相繼取得過這種特權。領事裁判權的出現,嚴重的侵犯了中國的司法主權。

片面最惠國待遇,亦稱片面最惠國條款。在國際條約中,締約雙方互相享受對方已經或將要給予第三國的同等的條約權利(一般包括通商、航運、稅收、投資、居住等方面),這種待遇稱最惠國待遇;僅締約一方享受這種權利,而並不給對方以對等的權利或利益者,則為片面最惠國待遇。1843年中英《虎門條約》規定:中國今後如有「新恩施及各國,亦準英人一體均沾」,即為中國近代給予外國侵略者片面最惠國待遇之始。

(二)中美《望廈條約》與中法《黃埔條約》

望廈條約又稱《中美五口通商章程》,是1844年(道光二十四年)7月3日清朝與美國在澳門的望廈村籤訂的不平等條約,也是清政府與美國籤訂的第一個不平等條約。《望廈條約》使美國享有英國在《南京條約》及其附件中取得的除割地、賠款外的一切特權,同時還擴大了侵略權益。如美國兵船可任意到中國各通商港口巡查貿易;美國人有權在通商口岸開設醫院,建立教堂等。

1844年(道光二十四年)8月14日,清政府與法國在廣州黃埔籤訂不平等條約。《黃埔條約》是法國侵略中國的第一個不平等條約。《黃埔條約》使法國享有美國在《望廈條約》中取得的一切特權,同時還規定,允許法國天主教在通商口岸自由傳教,修建墳地,清朝地方政府負責保護教堂和墳地。

(三)《中英天津條約》

《中英天津條約》是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英國強迫清政府籤訂的不平等條約。1858年(鹹豐八年)6月26日清欽差大臣桂良、花沙納與英國全權代表額爾金在天津籤訂。

條約主要內容:

1、英國公使得住北京,並在通商各口設領事官;增開牛莊、登州、臺南、淡水、潮州、瓊州、漢口、九江、南京、鎮江為通商口岸(後來開埠時,牛莊口岸設在營口,登州口岸設在煙臺,潮州口岸設在汕頭);

2、耶穌教、天主教教士得自由傳教;

3、英國人得住內地遊歷、通商;

4、英國商船 可以在長江各口往來;

5、中英兩國派員在上海舉行會議,修改關稅稅則;

6、中國給英國賠款銀四百萬兩;

7、確定領事裁判權和片面的最惠 國待遇。

(四)《北京條約》

《北京條約》,包括《中英北京條約》、《中法北京條約》、《中俄北京條約》,是1860年清朝政府於第二次鴉片戰爭後在北京分別與不列顛(英)帝國、法國、俄羅斯帝國(沙俄)籤訂的不平等條約。

條約主要內容:

1、清朝確認中英《天津條約》有效性;

2、清朝割讓廣東新安縣(今香港界限街以南)的九龍半島給英國;

3、清朝增開天津為商埠;

4、增加中英《天津條約》的賠款至800萬兩;

5、允許西方傳教士到中國租買土地及興建教堂;

6、容許外國商人招聘漢人出洋工作,充當廉價勞工(苦力);

(五)《馬關條約》

《馬關條約》是中國清朝政府在甲午中日戰爭戰敗後,和日本明治政府於1895年4月17日(光緒二十一年三月二十三日)在日本馬關(今山口縣下關市)籤訂的不平等條約。

條約的主要內容:

1、中國承認朝鮮「完全無缺之獨立自主」;實則承認日本對朝鮮的控制;

2、中國將遼東半島、臺灣島及所有附屬各島嶼(包括釣魚島)、澎湖列島割讓給日本;

3、中國「賠償」日本軍費白銀兩億兩;後增加三千萬兩「贖遼費」;

4、開放沙市、重慶、蘇州、杭州四地為通商口岸,日本政府得派遣領事官在以上各口岸駐紮,日本輪船得駛入以上各口岸搭客裝貨;

5、日本臣民得在中國通商口岸城市任便從事各項工藝製造,將各項機器任便裝運進口,其產品免徵一切雜稅,享有在內地設棧存貨的便利;

6、日本軍隊暫行佔領威海衛,由中國政府每年付佔領費庫平銀五十萬兩,在未經交清末次賠款之前日本不撤退佔領軍;

7、本約批准互換之後,兩國將戰俘盡數交還,中國政府不得處分戰俘中的降敵分子,立即釋放在押的為日本軍隊效勞的間諜分子,並一概赦免在戰爭中為日本軍隊服務的漢奸分子,免予追究。

(六)《辛丑條約》

《辛丑條約》,亦稱《辛丑各國和約》、《北京議定書》,是中國清政府於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9月7日)和英、美、法、德、俄、日、意、奧、西、荷、比十一國政府籤定的一個不平等條約。《辛丑條約》是中國近代史上賠款數目最龐大、主權喪失最嚴重的不平等條約,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條約主要內容:

1、中國賠款價息合計9.8億兩白銀(詳情為賠償4.5億白銀,分39年還清,本息共計約9.8億兩);

2、劃定北京東交民巷為使館界,允許各國駐兵保護,不準中國人在界內居住;

3、清政府保證嚴禁人民參加反帝運動;

4、清政府拆毀天津大沽口到北京沿線設防的炮臺,允許列強各國派駐兵駐紮北京到山海關鐵路沿線要地。

二、例題展示

下列關於中英《南京條約》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割讓香港

B.賠款2100萬元

C.中英協定關稅

D.準許上海、廣州等五口通商

【解析】A。解析:本題考查的是中英《南京條約》的內容。中英《南京條約》割讓香港島給英國,賠款2100萬元銀元,中英協定關稅,準許上海、廣州等五口通商。條約中割讓的是香港島而非香港,香港包括包括香港島、九龍、新界和周圍262個島嶼。故此題正確答案選擇A。

三、考查形式

本知識點為記憶型考點,需要考生著重掌握注意日常積累。


終於等到你!!

掃碼報名

相關焦點

  • 近代中國籤訂了多少不平等條約?賠了多少款?
    近代中國籤訂了多少不平等條約?賠了多少款? 咱們先來說說籤訂了哪些不平等條約。最為人熟知的,應該是中英《南京條約》,這是第一次鴉片戰爭中簽訂的。第一次鴉片戰爭還籤訂了中美《望廈條約》和中法《黃埔條約》。
  • 不平等概念與近代中國的不平等條約
    學界對不平等條約問題的研究早已展開,有關資料編撰、條約體系、不平等條約的危害以及廢除不平等條約等領域的研究都取得了很大進步。但是,對於什麼是「不平等條約」這一基礎性的問題卻缺乏系統的探討。大家似乎在頭腦中都知道什麼是不平等條約,但真正落實到文字上卻語焉不詳。
  • 中國近代籤訂的所有不平等條約及影響,歷次考試必考!
    從第一次鴉片戰爭(1840——1842)到八國聯軍戰爭(1900——1901)的六十多年中,帝國主義強加於中國的不平等條約多達數十個
  • 被韓國「剽竊」的中國文化歷史背後的是非曲折,你知多少?
    被韓國「剽竊」的中國文化歷史背後的是非曲折,你知多少?現在一提到這個韓國,很多人對於他們的第一印象就是顛倒黑白,把我們國家的文化當成他們的,說漢字是韓國發明的,中醫也是韓國的,這種現象現在真的是非常的多,那麼事實真的是韓國熱衷於剽竊他國文化嗎,背後是否還有別的原因呢?你又知多少?
  • 近代中國歷史和中國革命:從世界大背景中了解到底是什麼樣
    近代中國的歷史,即人們現在認為在那裡已經發生過的事情,是充滿了爭論的。一些重大的事件已被人們所了解,但對於它們的意義卻存在著爭議。同時,許多較次要的事件仍然未被人知或者被忽視。
  • 李育民:晚清中外不平等條約的法律關係論析
    關鍵詞:不平等條約、國際法、一般規則 經過鴉片戰爭,西方列強用武力打破中國的傳統體制,建立條約關係。與以往不同,這是一種新的中外關係模式和國際秩序,有著體現近代特徵的種種屬性。 「在古代和現代歷史上,這類條約比比皆是」。不平等條約「不僅存在於徵服者和被徵服者之間,還存在於強國之間,存在於互不敵對的國家之間。
  • 雙重標準:近代在中國的西方人為何頤指氣使
    但是實際上,這些特徵確實起到了近代清政府對於西方入侵的有效抵制,一般情況下,我們往往看到的是,清政府在與西方的交手中屢戰屢敗,然後籤訂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被人們多方批判。西方帝國主義國家在當時完全注意到了這一點,再加上當時覬覦中國的是一群豺狼虎豹,都想在中國分的一杯羹,這樣對於入侵者而言也是一種限制,即不容許一國對於中國獨佔。所以全面通過武力佔領中國的領土既不合理也不合算,於是他們通過籤訂不平等條約,以條約體系來達成對中國的間接控制,這樣既能夠避免中國人直接的反抗,同時又可以通過清政府從中國攫取利益。
  • 近代科學發展的文化歷程
    正是意識到這一點,《史考》的作者在全面考察了近代科學體制化的現有研究成果,並分析了科學史研究的發展趨勢之後,擇取了最富成效的能全面理解科學在社會中的發生與成長的社會史研究方式,將中國近代化學體制化研究置於中國近代社會變遷的文化大背景下,在實證史料基礎上對中國近代科學體制化進行整體觀的考察,使科學史研究和社會史研究有機結合,在跨學科研究的路徑和模式上進行了有益的探索。
  • 《日朝修好條規》,一個利於保護日本人的「通商往來」不平等條約
    百家原創作者:雅瑤觀歷史歡迎來到百家號雅瑤觀歷史。說到日本,相信大家都對日本的帝國主義深痛惡絕。但是在近代史上,日本還專門為此保護他們的「通商往來」而制定了一個不平等條約。大家一定很好奇,這條約的內容有什麼影響呢?一起來看看吧!
  • 陳其泰:關於中國近代歷史進程基本線索的理論
    他又說:「要使歷史研究真正滲透著馬克思主義的思想力量,就要善於通過經濟政治和文化現象而表明中國在近代歷史舞臺上的各種社會力量的面貌和實質,它們的來歷,他們的相互關係和相互鬥爭,它們的發展趨勢。」③胡繩文章中所提出的問題相當重要,反映了自40年代以來,近代史著作的編撰對歷史進程的認識得到了進一步深化,這是具有開拓性意義的。
  • 帝國的話術——「不平等條約」背後的真相
    ✪ 劉禾【導讀】一百七十多年前,清政府與英帝國籤訂了《南京條約》,開始了中國被動捲入現代世界體系的進程。諷刺的是,這個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卻是英國人打著「平等」的旗號強迫中國政府籤訂的。在這個巨大的張力背後,隱藏的不僅僅是西方近代殖民擴張的秘密,也是西方固有話語邏輯的秘密。
  • 歷史資料:中英關於香港問題的三個不平等條約
    一、中英《南京條約》《南京條約》是中國近代史上與外國籤訂的第一個不平等條約。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清朝在與英國的第一次鴉片戰爭中戰敗。
  • 王陽明心學與中國近代哲學
    同樣,梁啓超的上述思想一方面在理論上與王學存在著某種歷史的聯繫,另一方面又絕非僅僅是後者的沿襲:王陽明所追求的,是不為世俗所染的完美的傳統的理想人格,而梁啓超所嚮往的,則是具有天賦權利、個性充分發展的近代自由人格。後者溶入了西方近代的新觀念,它所反映的,是中國近代維新志士的要求。
  • 新時期英文世界中的近代中外關係史研究
    從另一方面講,周錫瑞在《中國與世界:從朝貢到大眾民族主義》一文中勾勒出中國近代從晚清到近代民族國家的轉變過程中三個重要對外政策走向:朝貢制度、不平等條約和民族主義。他指出,在民族國家的構建過程中,民族主義已變成當前中國凝聚向上的一塊基石。
  • 中國歷史上的「西學東漸」
    這段歷史的進程:先是一部分開明官吏和士大夫(洋務派)抱著救亡圖存、維護清王朝封建統治的目的,這時「西學東漸」的規模和影響主要限於軍事工業與民用工業領域,其層次僅在文化的表層——物質層面。接著,資產階級維新派和革命派便先後登上近代中國歷史的舞臺,主張通過在中國實現西方國家的君主立憲制或民主共和制,達到變革社會的目的。此時,西學的引進已深入到文化的中層——制度層面。
  • 短命的北洋政府:近代中國最強硬、最愛國、最人性的政權
    中國拒籤和約是巴黎和會的首創,後來羅馬尼亞、塞爾維亞也仿效中國,拒籤和約。這多少顯示了中國國際地位的提高。因巴黎和會引發的「國民外交」運動,使中國首次站了起來,再也不被當成殖民地國家一樣看待。它奠定了中國廢除不平等條約並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基礎。蘇俄在十月革命後,於1919年7月25日和1920年9月27日兩次發表宣言,宣布廢除沙皇俄國與中國籤訂的一切不平等條約,放棄在中國的一切特權。
  • 王 棟:新時期英文世界中的近代中外關係史研究
    從另一方面講,周錫瑞在《中國與世界:從朝貢到大眾民族主義》一文中勾勒出中國近代從晚清到近代民族國家的轉變過程中三個重要對外政策走向:朝貢制度、不平等條約和民族主義。他指出,在民族國家的構建過程中,民族主義已變成當前中國凝聚向上的一塊基石。
  • 高考歷史丨細數中國史上那些「不平等條約」!勿忘國恥·振興中華
    ❤今天學姐就帶大家細數中國近代史中簽訂的那些【不平等條約】,了解它們籤訂的【時間和內容】,記住昨天屈辱的歷史,才能書寫明天輝煌的「歷史」!❤勿忘歷史,記住我們中國史上這些屈辱的歷史,才能發憤圖強,振興中華!
  • 近代工業與城市歷史博物館
    博物館效果圖  作為海河開發十大景觀建築之一的天津近代工業與城市歷史博物館將坐落於三岔河口引灤入津紀念碑處,總建築面積2.1萬平方米,地下一層,地上三層。據悉,建設工程將於本月開工。  近代工業與城市歷史博物館將挖掘三岔口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以「工業文化」為主題,以三條石博物館館藏為基礎,通過互動、體驗,使參觀者了解工業文化,學習歷史知識,感受科技進步。  工業博物館收藏了中國近代第一臺織布機、卷揚機以及天津第一塊手錶、第一輛自行車等文物。
  • 近代傷害我國最大的三個國家排名!
    而在這百餘年中,清朝中國遭受了諸多列強的侵略,但是對我傷害最大有三個國家,這就是英國、俄國、日本。當年它們是怎樣傷害我們的?作為中華兒女都能說得清清楚楚。今天,我們再共同回憶一下。1.英國1840年6月,英國的堅船利炮開到了廣東珠江口,鴉片戰爭爆發。1842年,清政府被迫籤訂了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