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原創作者:雅瑤觀歷史
歡迎來到百家號雅瑤觀歷史。說到日本,相信大家都對日本的帝國主義深痛惡絕。但是在近代史上,日本還專門為此保護他們的「通商往來」而制定了一個不平等條約。大家一定很好奇,這條約的內容有什麼影響呢?一起來看看吧!
還是讓我們先展開世界地圖中的東亞地圖然後將其倒過來加以觀察。現在,我們將一改通常正視地圖的做法,而將其倒過來加以觀察。隨著一種嶄新的感受,我們將會產生從未有過的體驗。中國和韓國(朝鮮半島)日本方位的排列次序與原來恰好相反。首先,日本在地圖上的位置,位於地圖的最西方,而朝鮮半島和中國,則位於地圖的東方位置。這究竟意味著什麼呢我們可以發現這樣一個事實:在東亞,日本即使是從地理位置上講,也是和美洲大陸最近的。然後我們還會發現東亞的三個半月形半島。日本、韓國中國這三個國家,雖說在尺寸、體量上有所差異,但都是以大小不一的三個半月形依次排列的。當然,中國大陸與其說是一個半月,不如說成是一個巨大的滿月更為恰當一些。
此外,我們還可以確認這樣一個事實。在介於島國和半島以及大陸之間的大海——渤海、黃海、東海、南海則是環繞在大陸和列島的內海。尤其是經常被日本地圖標示為「日本海」的東海,雖然位於朝鮮半島和日本列島之間,但其作為過去曾與大陸連接的痕跡,看上去很像一個湖泊。還有更重要的一點也不容忽視。把地圖倒置過來俯瞰,我們還將發現這樣一個事實:日本的地形絕不是一個以大海為界的、不同於大陸的「孤立無援我們會產生這樣一種印象,即所謂日本這個島國,事實上是將亞洲大陸的島嶼」。廣闊的北方與南方連接起來的橋梁。不僅如此,日本還位於亞洲(東洋)的最西端(正視地圖時則位於最東端—也稱為極東),看上去像是介於西方北可問題也正是從這裡發生的。
在觀察近代中日韓東亞國家時,率先實現美大陸和東洋大陸之間的巨大橋梁。西方近代化的日本,並沒能起到很好的「文明橋梁」作用。這是近代最大的「惡之花「。1868年明治維新以後,日本變身為西方式的近代國家,卻沒能形成「大海即是人類交流的舞臺」這一理念,而是將「大海即為國境」這一錯誤理念植入國民意識深處,並由此做出了可怕的錯誤選擇:要想守住孤立無援的島國,就應該覬覦海外,佔領殖民地。在世界中世紀史和近代史中,15—16世紀歷史的主人公,從大陸帝國轉變為海洋帝國。「統治海洋的國家,才能統治世界。」這正是經過大航海時代而走近我們的近代世界觀。以西方文明和技術掌握海洋控制權的近代世界殖民地統治原則,正是以西方為中心的海洋帝國最大的話題。
以英國為中心,法國、德國、義大利以及俄羅斯、美國等帝國主義橫跨海洋的殖民地掠奪與強佔,便是當時世界「弱肉強食」的絕對原則。1840年,在鴉片戰爭中,受到強烈刺激的國家,事實上並非是大清國,而是島國日本。他們很快認識到,要想避免西方帝國的殖民地統治,最好的方法只有自己首先實施「強兵富國」「文明開化」的政策。他們認為只有成為亞洲的「西方」,才會有活路。只要比較東亞三國的開國樣態,我們就會得知日本這個國家對所謂「西方式的」是多麼敏感,並率先模仿西方的,以至於經常被西方嘲笑為「猿猴」。鴉片戰爭以後,中國被以皇帝為中心的「天下」觀所俘獲,鼓吹孔孟的悠久文化傳統,反而受累於其自身文明的重壓,最終遭到近代化進程的唾棄,成為近代化進程的「落第生」。
擺脫大陸帝國自身的慣性,存在致命的極限。這次戰爭的原因是朝鮮發生「丙寅邪出兵「膺懲」朝鮮。,戰爭主要在當年10月進行,引發了法國政府的強烈抗議,於是決定了,法軍雖然成功登陸朝鮮江華島,但遭遇了朝鮮的頑強反抗後撤退。法國在撤退時掠奪了無數金銀、書籍而去,這些戰利品的歸還問題長期是韓法外交的一個爭論點)以後,日本於1875年9月入侵朝鮮江華島,釀成了「雲揚號事件」。最近發掘出來的史料表明,雲揚號事件純粹是日本受到佩裡提督的啟發,而引發的一場入侵朝鮮領土的挑釁。1876年2月,日韓籤訂了《日朝修好條規》條規規定朝鮮必須開放釜山港以及另外兩個港口,是一個利於保護日本人的「通商往來」的不平等條約。
從此,日本自居為「小西洋」,並站在類似西方帝國的立場上,君臨朝鮮。朝鮮在西洋和日本的雙重壓迫下,開始了「非自主」的國家命運。「歷史是以時間和空間為軸,在超越了個人體驗的尺度上把握、解釋、說明、敘述人類生活的。」考慮到這樣一種觀點,我們無論如何,也無法饒恕日本以中日韓三國的歷史性事件(發展速度),和歷史性空間(地理風土)的異質感為理由,標榜「脫亞入歐」,或在「大亞洲主義」理念下對亞洲採取的侵略。日本採取的殖民化,無論如何也不能被其殖民或侵略過的國家所接受,而只能成為他們被壓迫的源頭。
儘管難以用道德標準評價歷史事件,但從人類常識上說,這一點在當事一方的被害者立場上看來,是絕對不可能稱為一種美德,或是值得稱讚的價值的。日本對亞洲的侵略戰爭與統治一直持續到190年代中期,並在演化為亞洲、太平洋戰爭時達到極致。日本所構築的跨越海洋、無視海洋的「大東亞共榮圈」美夢,最後以它的慘敗而告終。現在,不妨讓我們重新凝視這張地圖。地理就是心理,而心理便是人,而人亦即文化。
可以說,歷史正是由人類創造的文化所確定的。即使是哪一個國家力量擁有貿然行動的意志,但只要無視文化,無視地理,就終將以失敗告終。這是歷史的殘酷一面。大家覺得小編說的對嗎?有任何看法都可在下方進行評論,後期小編會繼續為大家帶來更加精彩的文章!
以上素材來自網絡,侵權立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