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思議的青少年大腦》:原來不是孩子的問題,而是你不懂孩子

2020-12-19 雨後山林靜

當孩子慢慢長大,進入青春期後,很多父母會發現孩子變得越來越叛逆了。這讓父母感到很難教育,會經常與孩子發生爭吵。在一些家庭中會出現這種情況:

1.你叫孩子往東,他偏要往西;

2.你要孩子認真讀書,他卻想著如何玩遊戲;

3.你叫孩子別亂交朋友,可他就喜歡交很多朋友;

4.你希望孩子性格開朗,可是他卻不愛說話。

還有些孩子不願與父母溝通,變得非常沉默,有心理問題。

看到孩子這樣,父母會很焦慮,並發出深深的感嘆:為什麼孩子進了青春期後就像變了一個人一樣呢?這是很多家長感到困惑的問題。

青春期孩子的變化是不可思議的。因為他們的大腦還一直處於發育中,並沒有發育完全。針對青春期孩子的一些變化,英國三位作者貝蒂娜 · 霍恩、簡 · 吉爾摩和塔拉 · 墨菲寫了一本書,這本書叫《不可思議的青少年大腦》。

她們都是臨床心理學家,她們運用專業的知識,從孩子生理的角度上來分析,幫助人們了解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的一些變化。並把青春期重新進行了定義,這是指一個令人興奮和充滿憧憬並且蘊含著巨大潛能的時期。是教父母把消極的想法轉變為積極的看法。

如果讀完此書,你會發現它能幫父母們找到問題的答案。

比如:為何孩子的情緒波動會這麼大?

為何孩子這麼叛逆?

為何孩子總是把朋友放在第一位?

這本書深度的剖析了青春期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的一些現象和問題。如果每位父母都能夠讀到此書,我想他們會更好的理解自己的孩子,會與孩子產生更好的親子關係。

一、該書從五大部分來講述青春期孩子大腦的發育特點。具有很強的科學性。

青春期的孩子,他們的大腦正在經歷重要的、動態的神經升級。這個時期大腦對外界環境極其敏感。並不是孩子故意想要和父母做對,而是因為他們受到大腦的控制。因此,不要把孩子與叛逆之間劃上等號。

青春期孩子的變化如此巨大,如何來解釋這個現象呢?從科學上來解釋更具有說服力。當孩子進入青春期後,他們生理上會發生很大的變化,包括大腦的變化。而且這種變化是不由自主的,孩子想控制情緒也很難控制。作者從五方面來進行深入的闡述。

1.不可思議的青少年大腦。

2.與眾不同的青少年大腦。

3.青少年發展的優先事項。

4.青少年大腦的護理。

5.青少年的大腦正在建設之中,成年人是腳手架。

讀完這5個方面的內容,父母會知道孩子的大腦會經歷一些怎樣的變化。這些孩子確實與其他任何階段的孩子的心理都是不一樣的。他們渴望獨立,但又需要幫助。他們渴望與人交往,卻容易受到同伴的影響。

在與同伴的交往中,會產生一些同伴壓力。他們會把自己的朋友看得比父母都重要。我們要重新定義青春期的孩子,而不把青春期的孩子想得那麼糟糕,這樣也能減少父母的焦慮感,增加對孩子的信任感。

如果人們想要更好的解讀青少年的行為,要用青少年的視角來審視事件和人。要真正站在他的角度上去看問題。

二、介紹了青春期孩子大腦的變化,及青春期孩子的性格特點。使父母更好的了解孩子。

我們有多少父母是真正的了解我們的孩子呢?

青春期的孩子大腦在發生不可思議的變化,同時,他們的行為和性格也會發生變化。如果父母看不慣他們的行為,他們會感到很氣憤。並對別人的評論和反饋極其敏感。有時,父母只是在談論別人,他卻會以為在談論他。然後會狠狠的瞪上一眼,不願理人。

這個階段的孩子自我概念會變得極端化。這是青春期的孩子必經的一個階段。在這個階段中,孩子會非常關心自己是誰,而不希望成為父母想讓他成為的那個人。因此,當孩子感到自己受到了控制或嘲笑和委屈時會發怒,情緒每天都會有所波動。

我們看到有的父母在管孩子學習時,青春期的孩子就很容易與父母吵起來,脾氣非常火爆,甚至會離家出走。因為他想重新確定他的身份。他不想只做父母眼中的乖孩子。當父母激怒了孩子後,孩子的情緒就難以控制。

如果成人並不懂得孩子大腦的變化,也許無法理解孩子的行為。他們的行為變得極端有時也是不受自己控制的。父母如果能及時停止與孩子的爭吵,避免大家陷入矛盾中,會使孩子減少極端行為的發生。

我們要對青春期孩子的行為持有積極信念,這樣他們才會培養出更具建設性的行為。

三、青春期孩子的大腦也需要護理。

這是一件人們容易忽視的事情。我們總認為青春期的孩子身體是非常健康的,無需特意去護理自己的大腦。然而有研究表明,大腦如果不護理就會受到影響。

比如,現在的孩子因為學習任務太多,很多孩子都很晚睡覺,沒有充足的睡眠時間。而睡眠對孩子來說是非常重要的。神經科學開始揭示睡眠不足對青少年大腦結構的長期影響。

如果長期晚睡,對大腦發育和功能運轉的危害較大。這還會改變孩子的睡眠周期,使身體變得混亂,功能運轉失常。我們成人其實也是這樣,如果你一天都沒有休息好的話,整天的工作狀態都不是很好。

當孩子沒有沒有充足的睡眠,上課會沒有精神,這也會影響孩子的注意力和記憶力。情緒會低落導致難以調節。這樣的孩子精力不夠旺盛,對一些事情也會比較消極。情緒不穩定,遇到問題抗挫能力不是很好,與他人容易發生爭執。

因此,如果護理孩子的大腦都就變得非常重要。

我們總認為青春期的孩子不知道累的,不需要象成年人這樣需要保養。不過,大腦是非常重要的人體器官。只有把大腦護理好,孩子才能保持一個良好的狀態,順利的度過青春期。

這本書從非常專業的角度向讀者介紹了孩子大腦升級的過程,也為父母們給出了一些指導性的建議。專業度非常高,但是卻用通俗易懂的文字寫出來,讓人們能看明白。

這本書與其他書籍不一樣的地方是,在很多書中都會談到教育孩子的一些理論和方法。但是這本書卻讓你先了解自己的孩子。你只有先懂了孩子,才能更好的去愛孩子。

當我們的孩子出現各種問題時,父母們是否都知道是什麼原因嗎?如果您想更多的了解自己的孩子,不妨讀一讀這本《不可思議的青少年大腦》,相信您一定會有所收穫的。

相關焦點

  • 青春期孩子叛逆、頂嘴?父母無計可施,你需要了解孩子的神奇大腦
    ,在《不可思議的青少年大腦》書中,作者將向我們展示科學界正在興起的對青少年大腦更加積極的看法,並進一步展示面對出現在你生命中的青少年,以及要如何徹底你對他們的認識和與之互動的方式。青春期是一個人一生中生理上最健康的時期,但也是最容易出現心理健康問題的時期。根據英國最新數據顯示:青少年有心理健康問題的可能性是年齡較小兒童的三倍。因此,對青少年大腦的了解,成了現在科學界最火的議題,我們也要懂得青春期應該是一件值得慶祝的事,而不是無止盡的責備和謾罵。
  • 孩子不是講不聽,而是聽不懂
    我常常看到很多大人,在小小孩往前亂跑的時候,大聲地在後面喊:「你這樣會被車撞到,很危險!」「要我講幾次你才懂呀!不準跑。」我便會想,在三歲孩子的腦袋中,他真的理解「被車撞到」、「危險」、「懂」這些語彙所代表的概念嗎?等到大人上前一手抓住孩子,另一手打下去的時候,孩子懂不懂他為什麼被打?
  • 不是孩子不懂分享,而是你不懂孩子
    「哎,你這個孩子,怎麼這麼自私。」每當孩子拒絕別的小朋友玩自己的玩具,或者是不願意把自己的好吃的分給小夥伴時,家長就會苦口婆心地勸孩子要學會分享。如果孩子就是不分享的話,就會被貼上「小氣」、「自私」的標籤。可是這真的是孩子自私的表現嗎?試想一下,如果你花高價買了自己特別喜歡的一樣東西,然後讓你借給朋友用幾天,你是不是也不願意?
  • 孩子上課聽不懂,學習效果差?可能不是笨,而是聽知覺能力待提升
    另一個人能回答:「我吃過了,你呢?」雖然非常簡單,但過程卻很複雜。孩子要把聽到的聲音整合起來,轉換成一種大腦可以理解的信息,一共要經歷四個階段:聽覺察知、聽覺分辨、聽覺識別、聽覺理解。三、聽覺識別孩子在學說話的過程中,會經歷一個含混不清的狀態,他不能辨別你教的一個音是「b」還是「p」,這是孩子聽覺識別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孩子很難區分細節的差異,也無法把相似的內容整合起來。
  • 揭開孩子閱讀障礙的真相:讀不懂、讀不深,是大腦的記憶區出了問題!
    這位媽媽問我,孩子很喜歡讀書,但是書中的內容就是讀不懂,需要家長一點一點的講給他聽,但是等讀到下一本的時候,還會遇到相同的問題。族長仔細看了看問題,原來是孩子的閱讀理解出現的偏差。我也向身邊的朋友、老師請教了相關的專業知識,後來發現,閱讀理解是小學階段的孩子普遍有的一個問題。
  • 二年級孩子因寫作業而崩潰:給孩子壓力的不是學習,而是家長你
    他的演講涵蓋了青少年腦發展、冥想、壓力作用機制、睡眠缺失以及新技術對大腦的負面影響等領域。他還發表過一系列頗有影響力的科學論文。奈德·詹森是華盛頓特區家庭輔導企業PrepMatters的創始人,同時也是一位受歡迎的演講者,還是青少年在學習技巧、親子互動和焦慮管理方面的導師。
  • 研究證明:開發孩子大腦的好方式,不是閱讀而是「遊戲」
    最新研究表明:孩子大腦發育的最佳方法,並非是靠閱讀,而是靠「遊戲」。有一項最新的研究推翻了這種說,研究的結果也證實了,開發孩子大腦最好的方式,不是閱讀而是「遊戲」,所以,家長們趁孩子的年紀小,多利用遊戲來讓你的孩子變得越來越聰明。
  • 因為孩子不是你的孩子,所以所有的疼痛你不懂
    昨天逛了超市,一起去吃了烤肉,趁著他出來,找機會和他聊了幾句,注意,是幾句,因為我們的對話在這段時間,從來沒有超過十句……很多人不理解我,說為什麼這麼難過和糾結,孩子不過是不讀書而已,何必如此愁眉苦臉?是的,因為孩子不是你的孩子,所以所有的疼痛你不懂!在我剛剛過了28歲生日不久,孩子就出生了,我們同一個星座,同一個農曆的月份,我覺得這就是我們的緣分。
  • 孩子見到熟人不打招呼,不是沒禮貌,而是他們不懂!
    可誰知,在媽媽不停的催促下,小女孩沒忍住,直接大哭了起來…這樣的問題並不少見,經常也有爸爸、媽媽糾結類似的問題,"為什麼小朋友遇見熟人不打招呼你?"、"在家明明很懂事的孩子,一到外面為什麼就不敢說話了呢?"、"見到人就跑,鄰居阿姨又不是沒見過,咋在外面一見到就跑開了呢?"
  • 把最好的給孩子,你不是在愛他,而是在害他!
    正是因為我們的祖先不斷地思考、反思和改進捕獵技巧,人類的大腦才會進化演變至現在,我們才能成為今天的智人。心理學中有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叫做「回答替代問題」現象。當人們無法對一個較難的問題找到滿意的答案時,就會憑過去的經驗和直覺找到一個更容易回答的問題,來替代原來那個較難的問題,然後作答。
  • 把最好的給孩子,你不是在愛他,而是在害他
    當人們無法對一個較難的問題找到滿意的答案時,就會憑過去的經驗和直覺找到一個更容易回答的問題,來替代原來那個較難的問題,然後作答。這是一個回答問題的捷徑,尤其是當這個簡單的問題的答案馬上來到心中的時候。如果你經過思考,然後再審視自己的回答,就會非常清晰明了,我們正是將複雜的問題簡單化了,換句話說,這就是懶得思考的結果。並不是說回答替代問題的父母不愛他們的孩子,而是他們並沒有真正去思考應該怎樣愛和怎麼給的問題。
  • 給孩子看的歷史書,就該不可思議
    至今,讓我印象深刻的,不是那些清晰的歷史脈絡,也不是那些偉大歷史人物的英明決策,反倒是一些奇奇怪怪的點,引起了我的注意。 我關注他們平時吃什麼,關注他們生病了怎麼辦,關注他們的一些絕技,同時,也格外關注歷史裡面有點野史成分的傳說故事。總之,正經的我記不住,偏偏是那些旁門左道,我最感興趣。
  • 你的孩子不是不會努力,而是無效努力!
    早上五點半你的孩子起床,埋頭開始學習,除了必要的吃飯、洗漱的時間,其餘時間全部用來學習。午飯時間到了,吃飯基本靠吞,什麼味道根本嘗不出。然而,考試成績出來,依然不上不下,成績依然止步不前……如果你的孩子滿足了以上幾條,那很不幸,你的是「低品質勤奮者」。
  • 語言發育遲緩的孩子不是不聽話,而是聽不懂大人在說啥
    陶行知說過一段打油詩:「人人都說小孩小,小孩人小心不小,你若以為小孩小,你比小孩還要小。」成年人在社會中摸爬滾打多年後,自認為垂髫幼兒幼稚好笑,好像他們什麼都不明白一樣。其實,孩子的成長速度遠超你我的想像。從出生到學齡,短短的六年時間需要孩子掌握一系列一生受用的生存技能。
  • 關注青少年心理問題——別讓你的孩子變成「朱朝陽」
    劇中的三個孩子讓觀眾看到了那些不易察覺卻又真實存在於當今青少年心理中「隱秘的角落」。你的孩子可能比你想像的早熟所以,加強關注青少年心理健康已刻不容緩。有人會說,好像現在的孩子越來越脆弱了。這個還真不能怪孩子,很大程度是當今的社會影響的。在微博博主利利川的視頻中了解到,無論是大人還是小孩子,在面對壓力是大腦的生理反應是一樣的。
  • 研究表明:利於孩子大腦發育最佳的不是閱讀,而在於它
    麻省理工最新研究發現:有利於孩子大腦發育的最佳引導方式不是閱讀,而是親子溝通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大眾們都認為閱讀對於孩子的大腦發育起著非常重要的影響作用。最終研究人員得出結論,影響孩子詞彙掌握量的關鍵因素並非是單純的閱讀而是父母與孩子間的交流溝通。也就是說,當父母陪伴孩子進行閱讀時,閱讀行為本身並沒有對孩子產生明顯的大腦區域刺激,而當父母與孩子進行交流時,孩子的大腦語言區域才會接受到明顯刺激影響。
  • 原來孩子讀寫經常跳行、漏字並非因為粗心馬虎,而是眼睛惹的禍
    原來孩子讀寫經常跳行、漏字並非因為粗心馬虎,而是眼睛惹的禍之所以這樣,是因為伊桑是人群中佔比20%的閱讀書寫障礙患者中的一個。原來孩子讀寫經常跳行、漏字並非因為粗心馬虎,而是眼睛惹的禍孩子為何「漏」習難改?
  • 哈佛大學研究發現:孩子大腦發育的最佳方法,不是閱讀,而是遊戲
    當今社會,每一個孩子都可以說是家長的心肝寶貝,捧在手裡怕摔了,含在嘴裡怕壞了,幾乎是給孩子無微不至的照顧,尤其是對孩子的大腦發育方面更是十分重視,害怕孩子大腦發育慢,從小就給孩子吃各類營養品,並堅持讓孩子閱讀,只為讓孩子的大腦發育更快一些,從而贏在起跑線上,但是家長們不知道的事閱讀並非促進孩子大腦發育的最佳方法!
  • 不懂分享就不是好孩子?究竟是孩子不懂分享,還是你不懂孩子?
    孩子不懂分享就是不是好孩子!這是誰下的定義,過來,我保證不打你!「寶寶,把XX給小朋友玩一下吧!」「不要!」「哎呀,這麼小氣幹什麼,要懂得分享!大方一點!」「不要!」「這孩子怎麼這麼不聽話!」「哇……!」
  • 別忽視:孩子老是動來動去、坐不住、原來是大腦這裡出了問題
    導讀:別忽視:孩子老是動來動去、坐不住、原來是大腦這裡出了問題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別忽視:孩子老是動來動去、坐不住、原來是大腦這裡出了問題!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