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什麼長江的「荊江」河段,會形成頭頂一江水的地上河?
不過,有一些河流的情況十分特殊,這些河流的河床高出河流兩岸的地面,我們稱之為「地上河」,也可以叫做「懸河」。我國北方的母親河「黃河」,其下遊河段從桃花峪開始到入海口之間,黃河的河床高度一般都高出兩側的陸地3至5米,從而成為了世界上最為著名的地上河。
-
高考地理小專題——地上河
典型例題一:(2015·四川高考模擬)讀「黃河下遊河床東下水位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1)說出補給黃河的主要水體及圖示河段河水與地下水的補給關係。(2)描述該河段水位的季節變化,並分析出現這樣特點的原因。(3)簡述該河段出現地上河的原因並說出地上河對下遊地區的潛在危害和整治措施。
-
黃河泥沙堆積如山,下遊成為「地上河」,為何不挖深一點?
黃河的泥沙問題,在世界範圍內都非常罕見。作為地球上含沙量最高的河流之一,黃河一直在塑造著下遊的面貌。現在的華北平原,絕大部分都是黃河經過數百萬年的泥沙衝積而形成的,現在黃河泥沙還在源源不斷地填充著渤海。有學者認為,如果再這樣繼續下去,最多200年後,渤海就將被徹底填平。
-
歷史上黃河幹流在「山東省」境內,為什麼經常會發生改道現象?
黃河是我國的母親河,發源於青藏高原巴顏克拉山南麓,總體流向自西向東,在我國北方畫過了一個巨大的「幾」字形,最後在我國山東半島北側注入渤海。黃河之所以稱為「黃河」,主要是源於黃河黃色的河水,黃河河水中由於含沙量極大,在某些河段甚至一碗水中能有半碗沙子,高含沙量使得黃河河水泛黃渾濁。
-
黃河下遊治理方略思辨(朱慶平 千析)
縱觀黃河下遊河道發育過程與人類治理活動的互動關係,黃河下遊總是處於地下河-淤積-地上河-洪水-決口-改道這樣一個歷史過程,歷史上的下遊治理方略也存在著從寬河到窄河的循環交替。當地下河時,人類首先選擇的是寬河以削滯洪水能量,隨著不斷淤積,河流成為地上河,泥沙問題逐漸突出,人類又試圖通過窄河束水攻沙,延緩河槽淤積速度。 在兩漢和明清時期這兩種方略都分別取得過成功。
-
為什麼黃河沿岸的河南省省會城市「鄭州」,會屬於淮河流域呢?
一般來說位於長江幹流沿岸附近的城市都是屬於長江流域的範圍內,而位於黃河幹流沿岸的城市都是屬於黃河流域的範圍內,不過,凡事都有例外,位於黃河幹流南岸的河南省省會城市「鄭州市」就不屬於黃河流域,這是為什麼呢?
-
為了緩解黃河對渤海的泥沙淤積,是否可以將黃河改道從江蘇入海?
河流屬於水循環中的「地表徑流」,通常是指一定區域內經常性或者間歇性的沿著狹長的凹地流動的水流,世界上著名的河流包括亞馬孫河、尼羅河、密西西比河、恆河、長江、黃河、珠江、剛果河、尼日河等等。河流的水文特徵包括河流的年徑流量、水位季節變化及汛期、河流含沙量、河流結冰期和河流的流速等方面。
-
地上「懸河」,地下「城摞城」
地上「懸河」懸河?不會是天上懸著的河吧?還真有神仙和天庭咋的?其實不然,懸河就在咱們現實生活中。那麼到底什麼是懸河呢?放一張網絡上的圖大家就秒懂啦!這張圖對於地理工作者來說,應該是非常熟悉的了。但是或許有很多人對此了解不多。今天亞肯老師就給大家科普一下。懸河又稱「地上河」,即河床高出兩岸地面的河。從圖中大家可以看出,黃河的河床已經高出大堤外面的地面了。
-
地上河
(1)荊江河段成為地上河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為什麼說「千裡長江,險在荊江」?(2)圖中對河道過度彎曲的治理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廢棄河道被稱做______________湖。
-
為什麼我國的第二長河黃河,不能像長江那樣成為「黃金水道」?
黃金水道長江當今世界有很多河流的航運都很發達,比如我國的長江幹流及其支流,形成了一個巨大的航運網絡,被稱為我國的「黃金水道」;歐洲的萊茵河、多瑙河以及人工運河組成了一個龐大的內河航運網;美國的密西西比河及其支流
-
黃河成為「地上河」,為何國家不清理淤積的泥沙?說了可能你不信
黃河成為「地上河」,為何國家不清理淤積的泥沙?說了可能你不信。我們國家有兩條非常著名的河流,那就是黃河和長江,相對於長江來說我們對於黃河的感情更深,畢竟是我們的母親河嘛,黃河發源於巴顏喀拉山脈,一直向東流經黃土高原等地流進渤海,對於沿岸生活的人具有重要的意義。大家應該知道黃河的名字的由來吧,因為流經了黃土高原,所以帶來了大量的泥沙,以至於河水變成了黃色,所以叫做黃河。
-
到了冬天,黃河流域降水稀少,黃河的水來自哪裡呢?
一條河流補給來源可以是大氣降水、冰川積雪融水、地下水、湖泊等多種補給方式, 黃河流域是溫帶季風區的河流,一年的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約佔70%左右,冬季降水少,冰川積雪也不會融水,地下水對黃河補給來說,補給量也沒有那麼大,兩岸大湖泊也沒有,為什麼黃河水依然是川流不息,冬季黃河水從哪裡來呢
-
黃河的南河道幾乎90度,可北岸卻是平的,你知道這是為什麼嗎?
看下圖:上圖是河南開封、蘭考一帶黃河河段,從圖中看出:正如題主描述,不僅如此,而且黃河從蘭考向北拐彎以後,到了山東境內的河道也具有這種特徵。黃河切開太行山,經過桃花峪之後,進入了平原區,河道開始展開,變得彎彎曲曲,這是任何一條河流的下遊都會呈現出來的特徵,那麼河道究竟要怎麼彎曲呢?
-
黃河水越來越清,原因是什麼?未來泥沙含量會與長江差不多嗎?
黃河的水近年來越來越清澈的,這是為什麼呢?首先我們來看一看之前黃河水為什麼渾濁呢?渾濁的黃河之水黃河起源於青海省巴彥喀拉山的北麓,是我國的母親河,數千年來哺育了黃河兩岸的炎黃子孫。其實在唐朝之前,黃河被稱作大河,是在唐朝時,才被叫做「黃河」的,原因很簡單,因為它看起來是黃色的。
-
黃河裡的沙子這麼多,國家為什麼不挖出來用於建設?看完漲知識了
說到黃河,相信大家都不會陌生,這是我們中華民族的母親河,承載了我們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歷史文明,也是華夏文明發展的搖籃。但是,隨著黃河下遊的泥沙淤積,導致河床被抬高,黃河也就成為了世界上著名的"懸河"。據統計,黃河一年有16億噸泥沙帶向中下遊,其中有12億噸衝入大海,餘下的四億噸淤積於河床!
-
如果黃河沒有那麼多的泥沙,會不會像長江那樣成為「黃金水道」?
我國位於亞歐大陸的東部,世界上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位於我國西部,所以我國地勢西高東低,發育了許多自西向東流動的河流,在這些河流中長江和黃河是最重要的兩條河流,這兩條河流的中下遊地區都是我國先民長期生活的區域,創造了燦爛的文明,所以長江和黃河都被譽為是我國的「母親河」。河流不僅提供水資源,還在中下遊地區形成廣闊的衝積平原,形成肥沃的土地,而且還可以發展內河航運的功能。
-
為什麼黃河中下遊的分界點從舊孟津改到桃花峪,不是都在河南嗎?
感謝提問,舊孟津和桃花峪確實都在河南省境內,而黃河中下遊的分界線由河南省洛陽的舊孟津改到鄭州的桃花峪是有原因的,主要與地勢有關,而且再說具體點就是與河南省的地勢有關,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
2001年中國河流泥沙公報(長江、黃河)
三、重點河段的衝淤變化 (一) 葛洲壩水利樞紐下遊近壩河段1、河段泥沙衝淤量葛洲壩樞紐運行以後,其下遊近壩段(葛洲壩至虎牙灘附近,長約24公裡)河道發生相應的衝淤變化。 第二章 黃 河一、 概述 本章發市黃河幹、支流若干主要水文控制站2OO1年水沙特徵值,並將其與多年平均值、上一年實測值作對比,幹流部分水文站逐月水沙量的分布。介紹了三門峽水庫、小浪底水庫的衝淤與庫容變化,黃河下遊河道斷面法測算的衝淤量。重要泥沙事件包括小浪底水庫異重流觀測、黃河三角洲水下地形測繪、挖河固堤工程與潼關河段清淤等。
-
黃河入海口的「黃河三角洲」,為什麼沒有長三角和珠三角發達?
從世界範圍來看,許多大江大河的中下遊平原地區,往往是人口密集、城市眾多、經濟發達的區域,比如長江、珠江、黃河、恆河、尼羅河、密西西比河和萊茵河等河流的中下遊平原地區都是如此。河流的入海口位置通常由於泥沙的沉積,而形成地勢低平的三角洲地貌,河流的河口三角洲地區往往可能會成為河流流域內社會經濟最為發達的地區,比如我國的長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區是我國經濟最為發達的兩個區域
-
黃河你為什麼經常改道?
王景、王吳治理黃河,使「河汴分流」,固定了從滎陽到千乘海口的新河道,即東漢到隋唐五代的黃河下遊河道。從長壽津(今濮陽西南)與西漢大河分離,流經今濮陽、範縣以南,陽穀、東阿以北,茌平以東,禹城以北,商河、惠民以南,東至利津入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