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發布·開放,從五中開始……
iPad教學,給你不一樣的課堂
——我校舉行青年教師信息素養教學「五個一」競賽活動
提到iPad,很多人的腦海裡立馬會跳出上網、玩遊戲、看電影等詞彙,貌似在大家的眼中,iPad已經成為了娛樂休閒的代名詞。但如果把iPad和課堂教學聯繫到一起,又會產生什麼樣的奇妙反應呢?
今天下午,兩節iPad課在我校iPad教室進行了展示,這兩節課也是我校第七屆學術節中青年教師信息素養「五個一」競賽活動中的一項。所謂信息素養「五個一」活動,是我校青年教師成長計劃中信息素養培訓模塊的核心內容,其內容包括錄製一節微課、準備一節iPad課堂教學、開展一次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的說課、進行一個信息技術條件下的小課題研究、策劃一次網絡教研活動五項內容。除此之外,我校的青年教師成長計劃還包括教學實踐培訓模塊、讀書交流培訓模塊、教育專題培訓模塊、外出學習培訓模塊、公開交流展示模塊,這六大模塊的培訓內容幾乎涵蓋了教師成長的所有方面。今天的iPad展示課作為「五個一」競賽活動重要一項,到底有哪些亮點呢?話不多說,一起跟小編一睹為快。
課堂現場
首先帶領學生走進iPad教室的,是來自數學組的黃爽老師,她今天與同學們一同學習的是《橢圓的標準方程》一課。黃老師以神舟十一號的成功發射為實例導入新課,並結合圓的定義,引出了橢圓定義以及橢圓的標準方程。課堂後半段的習題演練中,iPad正式出場。黃老師讓同學們利用iPad完成習題,並運用系統中的「問卷星」這一教學軟體,直接將同學們的答題準確率反饋給學生,使同學們及時對知識點和試題難度有一個直觀的了解。同時,這樣的反饋也讓同學們對自己跟進課堂的能力有一個客觀的評價,讓學生真正地以課堂主體的身份參與到課堂教學當中。
隨後進行展示的是歷史組的王舒老師。在與同學們共同學習《古羅馬的政制與法律》的過程中,年輕的王老師常常利用手中的iPad拍下同學們的答案,然後直接投影在大屏幕上供同學們討論完善。在完成了重點知識的梳理後,王老師精心安排了幾個案例,讓同學們穿越回古羅馬時期,結合本節課的知識,利用手中的iPad對案例進行宣判。面對不同的案例,同學們都會仔細地從時間、法律制度等角度進行分析,並做出正確的選擇。幾個案例下來,同學們已經能夠清晰地區別習慣法與成文法,公民法與萬民法。
學生反饋
一文一理兩堂iPad展示課結束後,很多同學都會用新穎、意猶未盡等詞來形容自己的聽課感受。來自高一(4)班的王霖軒同學在聽完王舒老師的歷史課後,用「眼前一亮」形容了自己的感受。隨後他說:「上課過程中我們通過掃二維碼的方式,對幾個案例做出了自己的判斷。同時老師也運用拍照功能,直接將小組討論的結果直接展示出來,不僅省去了很多繁瑣的過程,還能讓每一名同學都能真正參與到課堂當中,激發了大家的學習興趣。」
而高二(1)班的劉鑄萱同學,則從更加開闊的視角,表達了他聽完黃爽老師的iPad展示課後的感受。他說:「iPad進入課堂,打破了以往課堂『黑板+教材』的固定模式,擴充了課堂的信息量。尤其是在數學課上,iPad的運用能讓老師及時了解我們對知識的掌握,而系統快速的反饋,也能讓我們及時地了解自己的失分點和準確率。」
「在這樣一個技術正以迅猛之勢改變社會,改變教育,改變觀念的時代。一名優秀的教師必須思考和了解學生愛不愛學、學生會不會學、學生學到什麼程度和學生適合怎樣去學,而新技術與學科教學整合為這一切提供了更多的可能。」這是我校主管教學的梁君祥副校長在給青年教師培訓時說過的話。而今天的這兩節iPad展示課,則正是我們在探索可能的道路上做出的嘗試。我們希望,在未來的教育教學中,我們能用技術的力量讓學校變得更豐富,用學校的力量讓學生變得更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