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乎逢年過節有親戚朋友來家裡做客時,都會有人問:
「你家寶寶都不穿鞋不穿襪子、光腳到處跑的嗎?」
「小孩子在空調房裡不穿襪子要受涼拉肚子的呀!」
「寒從腳起,你這樣子帶娃不對的!」
每次婆婆來了,一定是要監督娃把襪子套上,可是玩了不到半小時,襪子早就不翼而飛了,別說寶寶的小腳上,整個家裡都找不著。
經常打掃衛生的時候,在廚房、沙發墊子底下、櫥柜上、玩具車裡發現寶寶的襪子……
我家孩子特別喜歡光腳在家裡到處跑,我也沒怎麼制止過,我覺得在家讓孩子光腳是有很多利處的。
一、增強體質,減少感冒
孩子手腳涼,其實並不代表真的冷,手腳都是血液循環的末端,發涼是很正常的現象,兩隻小手也沒說成天帶手套呀,為什麼小腳就得一直穿襪子包著?
相反,經常直接接觸地板,可以讓寶寶習慣比身體溫度低一些的地板,增加寶寶的抗寒能力,提升寶寶的抵抗力,增強體質。
為什麼日本學生哪怕是到了冬天都經常穿著短褲、短裙,尤其是女孩子,她們從小就是這樣,露著膝蓋、光著腿,穿著很短的襪子,身體底子就要比別人強很多。
有時候,孩子需要從小就經歷一些逆境的考驗,以後才能更好地適應,從容地面對。
另外,孩子的體溫要高於成年人,他們的毛細血管豐富,皮膚稚嫩,加上運動量也非常大,所以出汗量要明顯高於大人。
這時候汗液全部浸入襪子裡,經常玩半天下來孩子的襪子都是溼的,還一直穿在腳上反而容易受涼感冒。
二、促進身體發育
孩子的小腳上遍布著無數的神經末稍,通過地面的刺激,也會給到觸覺神經的刺激,不斷地讓各種觸覺與大腦建立聯繫,從而幫助孩子完成各種反饋。
從沙發墊子上踩到地毯上,再到地板上,光滑的、粗糙的、柔軟的,甚至踩過的地方和沒踩過的地方溫度都是不同的。
能很好的刺激足底神經末梢感受器,促進寶寶感知力的發展,提高寶寶大腦思維的反應能力,增強寶寶的記憶力。
三、寶寶更快地學會走路,走路更穩
剛開始學走路時,更適合讓孩子光腳走路,腳趾和腳掌如何適當地用力,如何牢牢地抓住地板,保持平衡,都是需要孩子自己去揣摩的。
很多寶寶穿上了襪子、鞋子,對這種感知的敏銳度就會大大降低,甚至出現滑倒摔倒的情況,孩子反而懼怕走路了,寧願在地上爬,加重了孩子獨立行走的恐懼,這對於孩子學走路是不利的。
其次,孩子光腳學會走路後,沒有束縛感,就會減少孩子走路姿勢不正確的可能性發生,從而避免扁平足、腳內翻、外翻,利於腳部的正常發育,也更利於長出漂亮的腳型甚至腿型。
另外,孩子光腳走路也不應當盲目跟風,要注意以下幾點。
1、家裡溫度在18℃以下就不要讓孩子繼續光腳了,尤其是天氣剛剛回暖但還是有涼意的時候,不建議孩子光腳,畢竟孩子這時候是真的冷。
2、秋冬天家裡要開足暖氣再給寶寶光腳,該穿襪子的時候還是得穿。
3、經常清理地面,不要有尖銳的東西留在地上,寶寶的腳部肌膚還是非常嬌嫩的。
4、地板太滑要鋪好地毯,地毯容易藏灰也要勤清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