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醫美行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世紀80年代末,中華醫學會皮膚美容分會與醫學美學聯合,正式成立「中華醫學會醫學美學與美容學分會」,以此標誌著中國醫美行業的正式成立。但在此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裡,這一行業都未被社會廣泛接受,直到進入新世紀的第一個十年,中國醫美行業才迎來大爆發,並開始了長達近十年的高速增長。據資料顯示,到2017年,中國醫療美容市場規模達到1925億元,居全球第二。該報告還預計2022年醫美市場將達到4810億元。這種在初期蟄伏,而後開始持續爆發的發展軌跡具有特殊性,這似乎也就註定了醫美機構營銷中的差異性。
營銷活動前提——研究行業獨特性
「無論任何行業,在營銷活動開始之前,都應該先將所處的行業理解透徹,看清行業所具有的獨特性,再結合自身特點,揚長避短進行營銷」,從事醫療生意諮詢的資深營銷戰略顧問楊中力如是說。
將這一觀點運用在醫美行業,便可分析出該行業如今的特點。第一,從行業整體來說,在這一時期,即使醫美機構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在市場上,但絕大部分的機構並未有自己獨立的思考及獨特的發展路徑,也就是說,這一行業跟風化現象嚴重;第二,從市場角度來說,由於消費者對美的追求是多樣且快速發展變化的,所以醫美市場的變化也非常快;第三,從產品層面來說,醫美產品是無形的,是消費者在機構中感受到的服務、技術、效果等綜合因素構成的消費體驗,無法簡單定義其好或壞;第四,從專業性角度來看,顧名思義,醫美行業是具有醫療加美容性質的,這就要求其從業者要在具備醫療專業度的同時,還具有與時俱進的審美。
只有對醫美行業、市場、產品、專業等方面進行全面分析,清晰了解到醫美與其他行業的不同之處,才能以此為根據,做出與之相對應的差異化營銷。
醫美行業三大營銷差異點
雖然醫美機構分布廣泛,各個地區機構出現的問題大不相同,但如今有三大難題是大家普遍面臨的:機構流量少、到訪人數少、成交金額低。而這三個問題,實則也正是關乎醫美機構能否生存發展,以及能夠發展到多大規模的重點。楊中力及其團隊在多年實戰經驗中總結出解決這三大痼疾的方法,而這些方法中處處體現出對醫美行業進行營銷的差異點。
首先,楊中力提出,醫美機構要用研究精神進行自我剖析。雖然大家知道現在面臨的問題是什麼,但是並未深入探討具體需要怎麼解決這些問題,而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就是缺少研究精神。比如,機構意識到自己的流量少這一問題後,如果能夠充分發揮研究精神,通過對行業現狀、目標受眾、企業優劣勢等方面進行研究,就會明白,要想獲得足夠多的流量,就需要在全網不同的埠進行品牌詞的鋪設及優化,並投放新聞源、按規劃舉辦線下活動等,以此帶來更多的流量;
其次,在對醫美行業進行營銷的過程中,要找到消費者仍未得到滿足的需求點,並據此進行品類創新。受制於「跟風性」這一特點,醫美行業比其他行業更迫切地需要創新。機構若想脫穎而出,成為消費者的選擇,則必須要透徹研究其目標受眾的需求,甚至創造需求,並以此為營銷突破點;
最後,楊中力提出營銷的兩個重點:細分標籤,全域營銷。也就是說,與其打造綜合性的機構,倒不如集中於少數項目,做到精且專,並對其進行線上線下所有渠道的推廣,以此實現「少產品,多入口」。
這種在充分了解行業獨特性的基礎上進行的針對性營銷,正是醫美機構從眾多同行中脫穎而出,獲得消費者關注與喜愛的重點所在,而這也正是具有研究精神的楊中力營銷諮詢有限公司所擅長的。而這也正是楊中力營銷諮詢有限公司成為中國諸多知名醫療企業的長期生意顧問的重要因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