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美行業三大營銷差異點,決定你的業績增長!

2020-12-25 楊中力營銷諮詢

中國醫美行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世紀80年代末,中華醫學會皮膚美容分會與醫學美學聯合,正式成立「中華醫學會醫學美學與美容學分會」,以此標誌著中國醫美行業的正式成立。但在此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裡,這一行業都未被社會廣泛接受,直到進入新世紀的第一個十年,中國醫美行業才迎來大爆發,並開始了長達近十年的高速增長。據資料顯示,到2017年,中國醫療美容市場規模達到1925億元,居全球第二。該報告還預計2022年醫美市場將達到4810億元。這種在初期蟄伏,而後開始持續爆發的發展軌跡具有特殊性,這似乎也就註定了醫美機構營銷中的差異性。

營銷活動前提——研究行業獨特性

「無論任何行業,在營銷活動開始之前,都應該先將所處的行業理解透徹,看清行業所具有的獨特性,再結合自身特點,揚長避短進行營銷」,從事醫療生意諮詢的資深營銷戰略顧問楊中力如是說。

將這一觀點運用在醫美行業,便可分析出該行業如今的特點。第一,從行業整體來說,在這一時期,即使醫美機構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在市場上,但絕大部分的機構並未有自己獨立的思考及獨特的發展路徑,也就是說,這一行業跟風化現象嚴重;第二,從市場角度來說,由於消費者對美的追求是多樣且快速發展變化的,所以醫美市場的變化也非常快;第三,從產品層面來說,醫美產品是無形的,是消費者在機構中感受到的服務、技術、效果等綜合因素構成的消費體驗,無法簡單定義其好或壞;第四,從專業性角度來看,顧名思義,醫美行業是具有醫療加美容性質的,這就要求其從業者要在具備醫療專業度的同時,還具有與時俱進的審美。

只有對醫美行業、市場、產品、專業等方面進行全面分析,清晰了解到醫美與其他行業的不同之處,才能以此為根據,做出與之相對應的差異化營銷。

醫美行業三大營銷差異點

雖然醫美機構分布廣泛,各個地區機構出現的問題大不相同,但如今有三大難題是大家普遍面臨的:機構流量少、到訪人數少、成交金額低。而這三個問題,實則也正是關乎醫美機構能否生存發展,以及能夠發展到多大規模的重點。楊中力及其團隊在多年實戰經驗中總結出解決這三大痼疾的方法,而這些方法中處處體現出對醫美行業進行營銷的差異點。

首先,楊中力提出,醫美機構要用研究精神進行自我剖析。雖然大家知道現在面臨的問題是什麼,但是並未深入探討具體需要怎麼解決這些問題,而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就是缺少研究精神。比如,機構意識到自己的流量少這一問題後,如果能夠充分發揮研究精神,通過對行業現狀、目標受眾、企業優劣勢等方面進行研究,就會明白,要想獲得足夠多的流量,就需要在全網不同的埠進行品牌詞的鋪設及優化,並投放新聞源、按規劃舉辦線下活動等,以此帶來更多的流量;

其次,在對醫美行業進行營銷的過程中,要找到消費者仍未得到滿足的需求點,並據此進行品類創新。受制於「跟風性」這一特點,醫美行業比其他行業更迫切地需要創新。機構若想脫穎而出,成為消費者的選擇,則必須要透徹研究其目標受眾的需求,甚至創造需求,並以此為營銷突破點;

最後,楊中力提出營銷的兩個重點:細分標籤,全域營銷。也就是說,與其打造綜合性的機構,倒不如集中於少數項目,做到精且專,並對其進行線上線下所有渠道的推廣,以此實現「少產品,多入口」。

這種在充分了解行業獨特性的基礎上進行的針對性營銷,正是醫美機構從眾多同行中脫穎而出,獲得消費者關注與喜愛的重點所在,而這也正是具有研究精神的楊中力營銷諮詢有限公司所擅長的。而這也正是楊中力營銷諮詢有限公司成為中國諸多知名醫療企業的長期生意顧問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關焦點

  • 業績沒保障,談什麼業績增長,不如談談你的方案力吧
    你的門診是不是經常這樣,好不容易有諮詢、有預約,但關鍵時刻客戶就是不上門,面對這種情況怎麼辦?這樣下去門店業績如何保障,業績都保障不了如何談業績增長、品牌改善?面對此局面是先做品牌還是先做生意?這些讓人頭疼的問題作為老闆或者運營者的你,是否有解決方案?這個方案能否一次性解決這個問題?
  • 醫美,口腔等三大行業如何進行廣告投放?
    醫美,口腔等三大行業如何進行廣告投放?本篇給咱們帶來的是 醫美/植髮/口腔 三大職業營銷頁建立攻略,職業投進參考。1、醫美職業我國醫美職業在經歷了2013-2018的快速增長後,由2019年進入職業洗牌階段。
  • 行業如此「暴利」,醫美為何掙錢費勁?
    因此,隨著行業發展及大眾對醫美服務的接受度更高,未來該市場仍具有巨大增長空間。林子大了啥鳥都有,雖然醫美市場夠大但也夠亂。《每日財報》注意到,當前除了合法的機構市場還存在大量沒有辦理正規手續,在無證經營或證照不全的情況下營業的非法醫美機構。
  • 醫美行業深度:全球醫美市場有望在2020年破萬億,微整佔主導增長
    原標題為「醫美行業深度:美容大王,讓你變得更美」。報告要點「美容大王」千億市場值得期待,微整市場引領高增長全球醫美市場進入穩步增長階段,2017年市場規模為1258億美元,預計2018-2022年複合增速為7.2%。
  • 醫美行業告別「跟風」之後,如何漂亮營銷?
    去年,新氧的一支洗腦廣告出街,廣告片中的一句「女人美了,才完整」引發熱議,有人說,這種價值觀輸出太惡劣了!無底線、毀三觀!各種吐槽與差評撲面而來,不知道新氧品牌部怎麼看待這次危機公關,但新氧在醫美行業的形象確實因此大打折扣。
  • 從瑞麗醫美IPO,透視暴利醫美行業投資趨勢與...
    同樣處於醫美賽道,各個產業鏈環節的差異可謂巨大。 醫美賽道上遊的玻尿酸細分就孕育出了三家A股上市公司,其中愛美客和華熙生物市值皆超過600億。反觀市場容量更大的下遊醫美服務連鎖,華韓整形40億市值、朗姿股份108億市值、醫美國際7億市值,可謂慘澹。 當中癥結何在?
  • 楊中力:黑醫美橫行,起底行業之殤
    這樣的市場亂象帶來的是行業信任危機,對醫美從業者而言,外患內憂,既有黑醫美擾亂市場,還要面對同行的激烈競爭,如何突破行業信任危機,獲取客戶信任,是帶來生意增長的前提。 危機之下醫美機構如何提升客戶信任 對於營銷而言,銷售的本質是賣產品,獲取客戶信任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就是產品好,而醫美行業具有特殊性,沒辦法簡單粗暴的定義產品好壞,醫美產品不是切實的產品,是一種技術、服務、效果等綜合構成的消費體驗,這種消費體驗的好壞決定了客戶口碑好壞,而良好的口碑是信任來源的前提。
  • 2020「顏值經濟」下,醫美行業如何做營銷?
    醫美起源於韓國,在「顏值經濟」的驅動下,中國醫美行業也逐漸發展,直到近幾年醫美行業的成熟,比如一個眼皮的拉升微調手術去到國外做成本遠遠大過於手術的價格,由此中國醫美市場就這樣起來了。談到醫美行業,這個領域目前處在高速發展當中,現在的醫美市場也已經遠遠超過6000億份額了,在中國的億級市場總共才十幾個。
  • 醫美行業騰訊廣告投放見解
    1.3生活美容行業發展概況A 背景專業美容單位數和營業額日益增長,我國美容連鎖行業集中度有望提升。截止2016年 國內美容門店突破15W家(美容美髮除外)相比2013年同步環比增長21%,行業市場空間大。
  • 朗姿股份五連板,深交所關注醫美業務開展情況
    2014年以來,朗姿股份依託在國內中高端女裝領域10多年來所積累的客戶、品牌、設計、渠道、供應鏈、運營管理、營銷推廣等方面的行業領先優勢,積極拓展和深度打造時尚女裝、醫療美容、綠色嬰童等國內一流、互聯協同的泛時尚產業實業集團,目前已形成以時尚女裝、綠色嬰童、醫療美容多產業互聯、協同發展的泛時尚業務生態圈。朗姿股份於2016年正式進軍醫療美容服務業務。
  • 醫美「破局」2020:頭部率先復甦 行業線上化提速
    作為典型的線下服務行業,今年醫美的開局格外低迷。「受疫情影響,2020年預計醫美行業增長規模僅為5.7%,看起來增長了,但2015年至2019年的年均複合增長率是22.5%。」新氧科技CEO金星在今年8月份的美沃斯國際醫學美容大會上就曾這樣表示。近20%的增速降至不足6%,這被不少業內人士描述為「斷崖式下跌」。
  • 楊中力:醫美企業如何做好「細分」與「全域」營銷?
    在行業精細化運營的當下社會,醫美企業的適配性其實就是細分和全域。那麼,醫美企業要如何用好「細分」與「全域」的戰略戰術布局呢?以前醫美同行做綜合型醫院,現在可能就更適合做減法,瞄準目標消費群,改變之前一心想做綜合類平臺的想法,在某一個細分領域中提升自己的技術、專家、運營團隊的專業性,極致凸顯自己的優勢。在細分的同時,要有全域的流量入口、運營、工具,以此來構建整個極致細分的產品矩陣,用全域輸出的推廣和營銷來對接客戶。
  • 醫美「破局」2020:頭部率先復甦,行業線上化提速
    彼時,金星稱新氧調研了幾千家機構,得出了今年醫美市場的特點,包括增量市場萎縮,機構重點抓老客運營;手術需求暫時受到部分抑制,皮膚類項目繼續增長;部分區域渠道機構反彈;價格戰更加激烈,客單價進一步下滑等。但近期,醫美行業的發展態勢儼然呈現出超預期的復甦景象,這從上市公司陸續披露的業績表現即可見一斑。
  • 行業專家共話2021新增長趨勢 醫美行業如何搶佔復甦先機? | 每經網
    為業內所達成共識的是,在以新氧科技為代表的網際網路力量的全力推動下,醫美行業在行業自律、好醫生培養、營銷模式創新等領域均取得了不俗的成果。可以說,線上化已成為醫美行業繼續高速增長的確定性路徑。而如今,兼具「線下服務」與「醫療」雙重屬性的「醫美行業」率先吹響了復甦的號角,作為整個醫美產業鏈條上的平臺、產業、機構如何做到迎風而上、踏浪前行,現場多位專家分享了「獨家秘籍」。
  • 行業如此「暴利」,醫美國際為何掙錢費勁?
    醫美項目也慢慢成為了一種流行趨勢,下班沒事兒去打個水光針、美白針等。因為皮膚美容項目,風險小,費用不高,多數人選擇去嘗試。隨著所謂「顏值經濟」大爆發,醫美的高毛利徹底點燃了行業的熱情。然而在醫美行業光鮮亮麗背後,有些下遊企業也有自己的「心病」。
  • 「顏值經濟」下,如何正確窺探瑞麗醫美的潛在價值?
    眾所周知,2020年年初,公共衛生事件「黑天鵝」從武漢飛出,長達幾個月的閉門不出,讓各行各業都遭受了一定損失,而瑞麗醫美上半年業績也不出意外有所下降。但若撇開今年上半年的業績來看,2017年至2019年該公司業績是呈現一定高增長態勢的。
  • 3家上市,醫美頭部資產稀缺,企業尋求實在的業務增長和利潤曲線 |...
    接下來,你將了解到:  1、資本市場如何看待醫美產業新的突破點;  2、純商業模式創新類的醫美項目為何現階段很難改變供需關係?高毛利、低淨利是當前醫美行業的普遍現象,嚴控廣告成本、人員成本、材料成本,從而保證了營業利潤的增長是今年醫美機構的普遍共識。  2019年整體醫美市場業績表現並不如預期好,二級市場股價變現也傳導至一級市場,預計2020年整體醫美市場將出現行業洗牌,頭部集中效應加劇,或將出現併購整合的機會。
  • 保衛財富|愛美客掘金醫美藍海
    三家公司均在近兩年上市,醫美行業也從不規範逐漸走向大眾化、技術化的方向,隨著消費升級、顏值經濟時代到來,多份調研報告顯示這一行業市場前景廣闊。面對消費者普遍要戴口罩的情況,上半年醫美行業也受到一定影響。
  • 3家上市,醫美頭部資產稀缺,企業尋求實在的業務增長和利潤曲線
    接下來,你將了解到:1、資本市場如何看待醫美產業新的突破點;2、純商業模式創新類的醫美項目為何現階段很難改變供需關係?高毛利、低淨利是當前醫美行業的普遍現象,嚴控廣告成本、人員成本、材料成本,從而保證了營業利潤的增長是今年醫美機構的普遍共識。2019年整體醫美市場業績表現並不如預期好,二級市場股價變現也傳導至一級市場,預計2020年整體醫美市場將出現行業洗牌,頭部集中效應加劇,或將出現併購整合的機會。
  • 醫美行業白皮書:預計今年將有1400萬中國人參與醫療美容
    昨天發布的《2017年醫美行業白皮書》也印證了這一點,白皮書顯示,2017年預計將有1400萬中國人參與醫療美容,較2016年同比增長高達42%,遠高於7%的全球增速,中國成為全球醫療美容發展速度最快的國家。  源源不斷的年輕人加入醫療美容消費者的行列,成為推動這一市場增長的新動力。白皮書預計2017年90後消費者佔53%。他們通過科技手段讓眼睛更大、鼻子更高、皮膚看起來更光滑水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