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遲交作業引發論文之辯 不妨看成一次平等對話

2020-12-14 浙報融媒體

2018-10-30 07:46 | 錢江晚報

馬寅翔

華東政法大學80後老師馬寅翔,畢業於北京大學的法學博士;95後女生許肖楠同學,來自浙江台州的大二女生——他們,因為一次意外的作業問題,突然走紅,讓兩人都有點猝不及防。

事情是這樣的:肖楠同學稱因課間上了次廁所不知道同學已把作業交了,問馬老師能否下次補交,老師回答抱歉;她就提出交作業時不在場,師生應風險共擔,老師要求她論證自己遲交作業之合理性;肖楠真寫了《論推遲作業之合理性》,然後老師以《關於遲交作業案的歸入法分析》進行了回復。因為兩人均是在一個有幾百人的上課微信群中一問一答的,所以在有同學將聊天記錄轉發朋友圈後,事情引發關注。

錢報記者在上海採訪了這對師生。

老師馬寅翔說,他無非是堅持了平時的教學方法:尊重學生、平等對話。

許肖楠同學則表示,「一不小心」成為事件的緣起者有點猝不及防,但之所以這麼做,是因為年輕人固有的挑戰精神和學校提倡的批判性思維。

昨天晚上,馬老師的《刑法案例研習》如期繼續開課,許同學終於交上了自己的作業,這也是這對師生論文之辯後第一次見面。

法學學生

應對規則抱有足夠敬意

馬寅翔老師的《刑法案例研習》是一門公選課,兩周一次,一次四節,下午5點25分到晚上8點45分。

這門課是通過對熱點刑事案件進行深入剖析,在鞏固刑法總論學習效果的同時,側重培養學生運用歸入法分析和解決問題的實踐能力,以及當眾發表自己見解的能力。

昨天下午,16點50分不到,許肖楠就往教室趕了。她內心有點小忐忑,想著一場風波之後,自己等會交作業該說啥呢,總不能就是一句簡單的話:「馬老師,我就是上次沒交作業的同學,現在來補交了。」

本想早到能做點準備的許肖楠,一進教學樓就吃了一驚,樓道裡黑壓壓的全是人。這門是大課,有192名同學,看來同學們都早到了。

17點25分,馬老師準時上課。這一次,與往常不同的是,他先放了一段短視頻,主要內容就是公布自己這門課的新規則「以後不再接受任何理由的遲交作業」。

「我一直堅持,作為法科學生,對規則應抱有足夠的敬意。這也是遲交作業這件事我想和同學們共勉的,既然當前存在一定的漏洞,誠如學生在論證中指出的一些原因,那就應該及時把它補上。」 馬寅翔表示,不是自己較真、不近人情或者把作業這事看得多重,而是強調一種規則意識,而且他的作業都是給學生留有足夠時間的。

他說,規則提前說好了,接下來就是師生共同遵守的問題。

第一節課間,許肖楠走上講臺,補交上自己的作業。

她對錢報記者描述了那一刻,「他那時候在寫什麼,我就喊了聲老師,他抬起頭來以後,我把作業遞上去,說這是遲到了兩星期的作業。老師愣了一下才反應過來我說的是啥,他還跟我說了聲謝謝。」

許肖楠對錢江晚報記者表示,她不認為老師是針對她而制定的新規則,就如同她補交的那份作業,她自己特別不好意思,因為她覺得不夠好。

「就算不好意思,我也不能重新寫一份,因為如果重新寫的話,就構成實質不公了。」她說,她只有認認真真準備以後的每一次作業,才對得起馬老師對她的信任和對規則的尊重。

學生的專業術語

讓我眼前一亮

馬寅翔戴一副半框眼鏡,初次見面給錢報記者的感覺是有些靦腆。

「我沒想到事情會引發那麼多人關注,坦白講,當時我都有點不知道該怎麼面對。」事發後,馬寅翔接到很多電話,其中不少是要採訪他的。

出生於1982年的馬寅翔是山東人,2013年北大法學院博士畢業後來到華政,2015年進入華政法律學院刑法教研室,成為一名刑法學教師。

與馬寅翔老師的對話比較匆忙,那天中午他還要從華東政法松江校區趕往長寧校區給研究生上課,他一個勁對記者抱歉,因為上午他在學院忙課題的事情,實在抽不出時間。

「松江這邊是本科生的課,長寧是研究生,兩個校區比較遠,雖然有校車,但是時間有時候對不上。」

「我喜歡當老師,喜歡探討學術問題。其實最開始,許肖楠同學應該是想私下和我解釋這件事的,她申請加我微信時,我當時手頭有事沒看到,就沒有通過,後來她就直接在群裡喊了我。她最初上廁所的理由我沒接受,因為這個作業我布置挺長時間了,但她後來提出『風險自負』與『共同承擔』讓我眼前一亮,我覺得有意思,因為這有點法學術語了,學法律的學生我覺得應該理性維護自己的權益。後來,我也沒想到,她真的寫了那麼長,據說她用了三個小時。雖然其中某些理由有些牽強,但也不乏閃光之處,確實體現這名同學在這個問題上思考過了。可以說,她後來的表現觸動了我做學術的那根弦。我也很認真地思考了下,我的回覆文用了兩個小時。」

「沒想到這件事的反響這麼大。」馬寅翔表示,「其實,在我回復完同學後,這件事對我來說就結束了,我就不再是當事者,而和你們一樣,是個旁觀者,我也在觀察大家對這件事的反應。」

馬寅翔自己分析道,事情本身其實不大,之所以受到大家關注,主要是因為學生和老師互相「寫論文」回應對方的方式比較新鮮有趣,也體現出師生間的平等關係,而不是以往大家印象裡刻板的關係。這種平等對話的方式透露出老師對於學生的尊重,這或許是比較打動人的地方。而學生敢於向老師發起挑戰,並有理有據地寫出了辯解意見,體現了學生的思辨和勇氣,這也是為大家津津樂道的。

彼此尊重

是理想的師生關係

「尊重」,是這對師生共同提到的一個詞。

馬老師說,如何處理師生關係是每個老師都要面臨的問題,甚至可以說是難題。在和學生的交往中,老師們往往擔心「近之則不遜,遠之則怨」,在他看來,尊重是前提。

「現在的學生個性活潑,權利意識已經萌芽,單方面強調師道尊嚴無助於問題的解決和知識的傳授。在尊重學生的前提下,對產生的爭議問題展開平等對話,往往能夠收到更好的效果。刑法的靈魂是罪刑法定原則,運用該原則所蘊含的保障權利的精神來處理補交作業的方式,不但可以讓教師踐行所學,也可以讓學生切實體會該精神的寶貴。而以理服人的做法,也可以讓學生直面感受邏輯分析的魅力,從而為其今後的學習注入動力。」

許肖楠說,她理想中的師生關係是比上下級親近,又比朋友疏遠一點。她認為作為學生,對老師始終要心懷敬重,哪怕很熟也不能太隨意。而對於老師,她希望老師能對每個學生都有所注意,甚至了解,當然也要尊重學生。

為什麼最後會真像老師要求的那樣寫論文而不是採取其他博同情的方式,許肖楠坦誠自己就是為了挽救一下成績,以及內心小小的一點不甘心(畢竟自己在規定時間內做了,只是錯過交的時間)。「事後回想,也覺得自己當時膽子有點大的。」 許肖楠笑著說,因為這事,自己被很多人看成女漢子。

(原標題《作業之辯,不妨看成一次平等對話》。原作者李玲玲。編輯朱婧)

相關焦點

  • 遲交作業「論文對話」 在哪裡打動了我們
    為此,這位同學寫了篇《論推遲作業之合理性》,不想老師回了一份《關於「遲交作業案」的歸入法分析》,引起網友熱議。學生遲交作業,老師予以適當懲罰,這本屬正常。也許有人覺得,師生為此大做文章就會顯得有些無釐頭。但是,此事發生在法律學院,就有些不一樣了。
  • 華政教師以論文與遲交作業學生辯論:培養規則意識並善用規則
    為論證遲交作業是否合理,華東政法大學一堆師生先後拋出一篇「論文」,他們運用法學專業知識,還進行了舉證。此事由學校傳至媒體,引網友「沸騰」。不少網友為此事體現的師生平等交流點讚,也有讀者說雖看不懂,但喜歡這種學術氛圍。
  • 大學生「論推遲作業之合理性 」解釋遲交作業引熱議
    ­  大學生遲交作業寫論文「論推遲作業之合理性 」解釋引熱議  錯過上交作業的時間該怎麼辦?補交作業會有怎樣的擔憂?這些看似每個學生都會遇到的「一般問題」,卻在華東政法大學有了不同的解答。­  近日,華東政法大學一名學生因為沒有按時上交作業,向老師解釋錯過交作業的原因並希望補交。老師則表示,可以論證遲交作業的正當性。
  • 遲交作業怎麼辦?看一場師生辯論引發的朋友圈「風波」!
    一名學生因為沒能及時交上作業,寫了篇《論推遲作業之合理性》,看完「辯護詞」,不想老師回了一份《關於「遲交作業案」的歸入法分析》,雖然是一份遲交的作業,但卻是一次幽默的法學思維實踐——  事情經過  許同學的《論遲交作業之合理性》節選  關於遲交作業的正當性,首先要考慮交作業這一行為本身的目的。
  • 大學生寫《論遲交作業合理性》,老師反手回了一篇論文
    近日,華東政法大學一名學生因為沒有按時上交作業,向老師解釋錯過交作業的原因並希望補交。老師則表示,可以論證遲交作業的正當性。為此,這位同學寫了篇《 論推遲作業之合理性 》,不想老師回了一份《 關於 「 遲交作業案 」 的歸入法分析 》,引起網友熱議。
  • 評論:與學生辯論"遲交作業"的老師是好樣的
    一位同學未及時上交作業,認為自己和老師對交作業規則理解不同,對於「重大誤解」的後果,希望老師「共同承擔」。馬寅翔回復:「如果你能找一兩個角度,論證你遲交作業的合理性,我就接受你的作業。」這位同學寫文章論證「遲交作業的合理性」,馬寅翔則以一篇《關於「遲交作業案」的歸入法分析》回應,一來一回的精彩「辯論」走紅網絡。最終,馬寅翔接受了這份遲交的作業。   事兒大嗎?不大。
  • 80後「青椒」與遲交作業同學的對話整出了兩篇...
    老師則表示,可以論證遲交作業的正當性。為此,這位同學寫了篇《 論推遲作業之合理性 》,不想老師回了一份《 關於 「 遲交作業案 」 的歸入法分析 》,引起網友熱議。許同學的《論遲交作業之合理性》節選關於遲交作業的正當性,首先要考慮交作業這一行為本身的目的。
  • 當事老師談「能否遲交作業」辯論:盼理解規則意識
    大二學生晚交作業寫論文論證合理性 老師寫法學專業文章予以回應  師生法學辯論「能否遲交作業」走紅  沒想到,接下來的幾個課間,馬老師都沒提到交作業的事。下課後,許同學和其他同學一起離開,「我想著可能下次課再交」。許同學說,直到和其他同學討論下次作業時,她才知道原來在她去衛生間的一個課間,其他同學都已經上交了作業。  據許同學介紹,馬老師刑法案例課成績是由幾次平時作業的平均分產生,因此,一次不交作業會影響到最後的成績。
  • 為了證明遲交作業的合理性,她寫了一篇論文……
    大部分學生黨有時候會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忘記或遲交作業,一般來說只要及時補交就沒問題了,而在華東政法大學遲交作業的代價可能是一篇論文。馬老師在第一節課開始時說課間交作業,許同學以為老師會在某個課間再說一次,然後大家統一上交。沒想到,接下來的幾個課間,馬老師都沒提到交作業的事。下課後,許同學和其他同學一起離開。許同學說,直到和其他同學討論下次作業時,她才知道原來在她去衛生間的一個課間,其他同學都已經上交了作業。
  • 大學生遲交作業,80後教師回復引發「論文戰」刷爆朋友圈!
    近日,華東政法大學一名學生因為沒有按時上交作業,向老師解釋錯過交作業的原因並希望補交。老師則表示,可以論證遲交作業的正當性。為此,這位同學寫了篇《 論推遲作業之合理性 》,不料老師回了一份《 關於 「 遲交作業案 」 的歸入法分析 》,引起網友熱議。
  • 大學生寫文:論遲交作業合理性,老師反手回復一篇論文,在下輸了
    許同學的《論遲交作業之合理性》節選關於遲交作業的正當性,首先要考慮交作業這一行為本身的目的。交作業,一方面是校教務處之要求,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是以此培養學生獨立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提供老師考察學生有無認真學習的依據參考。因此,若遲交作業而不違背交作業的目的,實質上並沒有構成法益的侵害。以張明楷教授在《刑法與法益侵害說》一文中的觀點,犯罪的本質是侵犯法益,因此不侵犯法益即無犯罪。
  • 大學生寫《論遲交作業合理性》,老師反手回一篇論文被網友爆贊!是在下輸了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近日,華東政法大學一名學生因為沒有按時上交作業,向老師解釋錯過交作業的原因並希望補交。老師則表示,可以論證遲交作業的正當性。為此,這位同學寫了篇《論推遲作業之合理性 》,不想老師反手就回了一份《關於「遲交作業案」的歸入法分析 》,引起網友熱議。
  • 讓學生論證遲交作業合理性,這名80後副教授還和學生聊動畫
    因為遲交作業,華東政法大學一名學生在一個300多人的微信群裡@了授課教師馬寅翔。對此,馬寅翔給這名學生出了一道題:論證遲交作業的正當性。這位學生經過一番「掙扎」後,發出文章《論遲交作業之合理性》,從法律層面論證遲交作業的合理性。之後馬寅翔反手又回了一份《關於「遲交作業案」的歸入法分析》,從三方面論證補交作業行為有效,成績不受影響。
  • 「新聞隨筆」「遲交作業」成論文,也是面向社會的一堂課
    作者:王鐘的近日,華東政法學院一名學生為了補交作業,運用法律專業知識寫了篇《論推遲作業之合理性》,不想任課教師、法律學院副教授馬寅翔回了一份《關於「遲交作業案」的歸入法分析》。據報導,該學生並非有意遲交作業,而是按時完成作業之後,因為個人疏忽漏交了。照理說,這不過是教學中經常發生的「小事」,任課教師也完全可以視情況直接作出裁決。但是,這位馬寅翔老師並沒有草率決定,而是給學生出了一道難題——如果學生能在學理上論證遲交作業的合理性,他就接受這份作業。而學生也認真地回應了老師的要求,提交了上述「論文」。
  • 大學生寫《論遲交作業合理性》 老師反手回了一篇
    (原標題:大學生寫《論遲交作業合理性》 老師反手回了一篇) 近日,
  • 古今之辯與中西之辯
    「古今之辯」,從秦始皇以來,已延續2000多年。近代又伴隨著「中西之辯」走過了艱辛的理論道路和學術歷程。由於價值觀念上的極端化偏向,或偏向頌古諷今一極,或偏向是今非古一極,結果人為地製造了一個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的衝突對立。
  • 澳一名泰國留學生遲交作業 被罰款數百澳元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澳大利亞「新快網」7月2日報導,近期,澳大利亞墨爾本聖心國際學院(Sacred Heart International College)的部分國際學生被告知,若他們遲交作業,將會被處以幾百澳元的罰款。
  • 法科生寫了篇論文「說理」,然而他遇到了一位更認真的法學老師
    許同學的《論遲交作業之合理性》節選 關於遲交作業的正當性,首先要考慮交作業這一行為本身的目的。交作業,一方面是校教務處之要求,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是以此培養學生獨立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提供老師考察學生有無認真學習的依據參考。因此,若遲交作業而不違背交作業的目的,實質上並沒有構成法益的侵害。以張明楷教授在《刑法與法益侵害說》一文中的觀點,犯罪的本質是侵犯法益,因此不侵犯法益即無犯罪。
  • 大學生遲交作業找理由,政法大學老師的反駁瞬間圈粉!
    近日,華東政法大學的一名學生因為沒有趕上老師收作業而沒有及時上交作業,事後被老師拒收,這位學生很不服,向老師解釋了沒趕上交作業的理由。學生說自己因為下課去廁所才沒有趕上收作業的時間,而且有人可以為自己證明;更重要的是,自己沒趕上交作業,是因為老師在課間才說收作業時間,所以造成這樣誤會的責任,應該由兩人共同承擔。
  • 「遲交作業」事件引熱議,解決高校師生痛點難題,億方雲給你完整...
    近日,華東政法大學一則「遲交作業行為引起的合理性與歸入法分析」事件,引起了華政園半個「娛樂圈」的關注:一名學生因為沒有按時上交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