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的一段短文,只有26個字,卻引申出兩個成語

2020-12-16 品詩賞詞

俗話說,遠親不如近鄰,近鄰不抵對門。很多時候我們對眼前的事情熟視無睹,就像眼睫毛近在眼前,自己卻看不到。有些事情可以用簡單的方法處理,有人去大張旗鼓,不怕麻煩,結果不是得不償失,就是失去了最好的時機。下面就分享孟子的一段短文,只有26個字,卻引申出兩個成語。

原文:(選自《孟子》)

道在邇而求諸遠;事在易而求諸難;人人親其親,長其長,而天下平。

這段短文的大意是:道在近旁,卻到遠處去尋求;事屬容易,卻往難處去下手。人人都親近自己的父母、敬重自己的長輩,天下就安定了。

「道在邇而求諸遠」,這是捨近求遠;「事在易而求諸難」,這是舍易求難。孟子認為,無論是捨近求遠、還是舍易求難都沒有必要,而且都是極其糊塗。孟子非常善於用比喻來說明道理,他將治國、平天下這等大事與修身齊家的小事聯繫起來,看似樸素的道理,如果人人都孝順雙親、尊敬長輩,久而久之,就會形成一種良好的社會風氣,於時爭端難起,天下自然就會太平。

在孟子所處時代,諸侯君主極力希望通過霸道謀求天下,孟子卻認為這是捨近求遠、舍易求難的行為。他奉勸他們應當從安撫百姓做起,這樣才算「近和易」的事情,而且最終如果天下歸心,平治天下將不是難事。

孔子也曾提醒他的學生,在追求「仁」的道路上,不要捨近求遠,仁就在咫尺,只要願意調整心態,努力學習,則「斯仁至矣」。我們都明白捨近求遠、舍易求難不可取,但又常常不自覺地犯這樣的錯誤。傳說古代有個人不知變通,有一天他兒子不小心掉到河裡,他不馬上想辦法搶救,反而不辭辛苦地走很遠,去尋找遊泳高手。

再比如東漢光武帝時代,大臣上書請皇帝趁匈奴內亂時前往攻擊,皇帝認真地分析了形勢,然後耐心地勸說大家,「舍近謀遠者,勞而無功;舍遠謀近者,逸而有終。現在國內剛剛統一,人民生活尚不安定,時機不對,不如息事寧人。「自此以後,文武大臣再也不提這件事了。

老子曾說,「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臺,起於累土。」幹大事都必須從小事開始,成功並不意味著非要一鳴驚人,對小事的處理方式,卻恰恰奠定了成功的基礎,用積極的態度做好每一件小事,成功才能距離我們更近,實現起來也才能更容易。

捨近求遠與從小事做起,看似不相干,其實卻聯繫緊密,正是因為不善於從身邊發現問題和機會,才會好高騖遠,希望捷足先登,其實反而是走了彎路。

反過來說,如果我們不注意團結身邊的朋友,不用最簡單易行的方法考慮問題,反而遇事就捨近求遠,碰到問題就喜歡舍易求難,長久下去就會養成各種不好的習慣。為人處世既需真誠務實,也要凡事從簡,就像朋友之交淡如水。古人說,世上本無事,庸人自擾之。真理都很樸素簡單,簡單的人往往也很偉大;幸運經常地來自於簡單,快樂的生活更需要一切從簡。

相關焦點

  • 老子的一篇短文,只有短短41個字,卻流傳了一個成語
    如今很多盛行的成語都出自道德經,比如,物極必反、禍福相依、自知之明等等。下面介紹老子的一篇短文,只有短短41個字,卻流傳了一個成語。《道德經》第64章:為者敗之,執著失之。是以聖人無為,故無敗;無執,故無失。民之從事,常於幾成而敗之。
  • 一篇很風趣的短文,只有短短155字,還包含一個成語
    古代就有一個笑話,卻發人深省,下面分享一篇很風趣的短文,只有短短155字,還包含一個成語。《一葉障目》楚人居貧,讀《淮南子》:「得螳螂伺蟬自障葉,可以隱形。」遂於樹下仰取葉。螳螂執葉伺蟬,以摘之,葉落樹下。樹下先有落葉,不能復分別,掃取數鬥歸。
  • 孟子的一篇短文,雖無一句豪言壯語,卻說理透徹
    孟子雖然繼承了孔子的仁政學說,但自己也非常有思想,他也曾周遊列國,向諸侯們宣揚自己的仁政。但諸侯們為了各自的利益,紛紛巧取豪奪,只不過為了保全面子,就找各種藉口把孟子打發走。雖然仁政無法實現,但孟子不屑的努力還是贏得了無數人的尊重。下面介紹的是孟子的一篇短文,雖無一句豪言壯語,卻說理透徹。
  • 孟子的一段短文,巧用比喻,讀了三遍就會背誦
    戰國時代的思想家孟子就曾指出,「權然後知輕重,度然後知長短。」很多事理書本上得不到,只有通過親身實踐,才能更深刻地理解。下面分享孟子的一段短文,巧用比喻,讀了三遍就會背誦。《魚我所欲也》(節選)作者:孟子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 關於孟子的13個成語故事
    《孟子》有七篇傳世:《梁惠王》上下;《公孫丑》上下;《滕文公》上下;《離婁》上下;《萬章》上下;《告子》上下;《盡心》上下。其學說出發點為性善論,提出「仁政」、「王道」,主張德治。 南宋時朱熹將《孟子》與《論語》《大學》《中庸》合在一起稱「四書」,《孟子》是四書中篇幅最大的部頭最重的一本,有三萬五千多字.從此直到清末,「四書」一直是科舉必考內容。
  • 引出成語交待背景敘述故事 顧大朋講述《孟子》中的成語
    【本報訊】(蘭州日報社全媒體記者華靜實習生苗雨)為貫徹落實送文化進校園,本期《金城講堂》講座於21日在榆中縣清水學校舉辦,主講嘉賓顧大朋為現場的師生們帶來專題講座——《跟孟子學成語》。顧大朋深入淺出地講解,為學生們講述了《孟子》中以及和孟子有關的成語,為在場師生呈現豐盛的文化大餐。顧大朋首先引出她要講的成語,「孟子善於辯論,能夠通過交流來改變別人的思想,當別人問孟子怎樣才能善於辯論呢,孟子說道,吾善養浩然之氣也。那麼孟子是如何養浩然之氣的呢?他就講了揠苗助長的故事。」
  • 與「羊」有關的成語,你知道幾個?
    與「羊」有關的成語,你知道幾個?成語一直是中華文化的精髓,以十二生肖為主的成語更是應用頗多。那麼,帶「羊」字的成語,你又知道幾個呢?除了「亡羊補牢」,你還知道什麼呢?下面,和我們一起學習下吧!引申為泛而不專,終無所成。虎蕩羊群出自《三國演義》出自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十一回:「孔融望見太史慈與關、張趕殺賊眾,如虎入羊群,縱橫莫當。」指老虎跑進羊群。比喻強大者衝入柔弱者中間任意橫行,以強凌弱。鼠穴尋羊出自《隨園詩話補遺》出自清·袁枚《隨園詩話補遺》卷四:「有某公課士,以賦得蜻蜓立釣絲,限『蜻』字,七排四十韻。人以為難。
  • 《詩經》裡的一段話,短短37字,卻包含一個成語,更指點人生
    《詩經》中也有很多成語,比如不稼不穡,指不參加勞動生產;兢兢業業,指工作時踏實認真。再如,不可救藥,比喻無法挽回的局面;丹鳳朝陽,指賢才遇到明主,等等。讀者在閱讀這些經典著作時,只要細心觀察、認真思考,就會有很大收穫。下面介紹《詩經》裡的一段話,短短37字,卻包含一個成語,更指點人生。
  • 出自《孟子》的成語(二)
    《晉書·孫楚傳》:「莫不借地利人和以建功業,貴能以義平暴,因而撫之。」 24、獨善其身:獨:唯獨;善:好,維護。原意是做不上官就修養好自身。現指只顧自己,不管別人。語出《孟子·盡心上》:「古之人,得志,澤加於民;不得志,修身見於世。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舊唐書·牛仙客傳》:「仙客既居相位,獨善其身,唯諾而已。」
  • 李健的「此處省略一萬字」,除了10個成語和一段《離騷》還有啥?
    李健的「此處省略一萬字」,除了10個成語和一段《離騷》還有啥?李健的文學細胞是出了名的,在《中國好聲音》的舞臺上,更是表現得淋漓盡致。之前在參加《我是歌手》的時候。李健只是充分地表達了自己的耿直和幽默,在《好聲音》的舞臺上,健哥的文化底蘊就開始大放異彩了。
  • 一天一個成語·一傅眾咻.倒數第2段孟子說君王左右都不是好人
    【成語出處】出自《孟子·滕文公下》:「一齊人傅之,眾楚人咻之,雖日撻而求齊也,不可得矣。」 有一年,孟子聽說宋國的君王說要施行仁政,這正是孟子所竭力主張的,所以他特地到宋國去。 孟子在宋都彭城了解了一件事情,發現宋國君主手下的賢臣很少,而沒有德才的人卻很多。他感到情況並不是像宋國國君說的那樣,便打算到別國去遊歷。
  • 出自《孟子》的12個成語,絕大部分都很常見,真是百姓日用而不知
    孟子(約前372年—前289年),姬姓,孟氏,名軻,字子輿,戰國時期鄒國(今山東濟寧鄒城)人。戰國時期著名哲學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地位僅次於孔子,與孔子並稱「孔孟」。《孟子》是「四書」中內容最多的一本,千百年來,學者必讀。
  • 出自《孟子》的三十個常用成語,值得收藏!
    《孟子》作為儒家的一部經典之作,內容豐富,文字優美,其中大量的語言轉化為今天的成語、格言、俗語。今天收集其中常見的三十個成語,與大家共享。一,五十步笑百步。出自《孟子.梁惠王上》:「或百步而後止,或五十步而後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則何如?」
  • 一個「窮」字,兩個成語
    >關於「窮」字的成語,那是枚不勝舉。 今天,就來聊兩個關於「窮」字的成語,一個是大家比較熟悉的,另一個是大家比較陌生的。 「人窮志短」,意思指人的處境困厄,志向也就小了。 其實,從這兩個成語都可以得到相同結論: 無論是「志短」,還是「智短」,都源於一個字——「窮」。
  • 《瘋狂猜成語》面面兩個面字打一成語答案一覽
    導 讀 瘋狂猜成語中圖片上出現的提示,有時候數量和位置都是非常關鍵的信息。
  • 小學語文常考50個成語造句+26個易錯成語,太全了!
    今天小語整理了小學階段孩子常遇到的一些成語,家長可以輔導孩子練習一下!50個成語造句1.【興高採烈】釋義:興:興致。採:精神。烈:旺盛。形容非常高興的神情。造句:慶「六一」的遊園活動中,同學們興高採烈地玩了許多遊戲。
  • 小學語文 | 常考50個成語造句+26個易錯成語,太全了!
    在小學語文的學習中,成語是同學們必須要掌握的知識點。要想學好這類知識點,同學們平時就需要多看多加學習。今天阿思整理了小學階段孩子常遇到的一些成語,家長可以輔導孩子練習一下!50個成語造句1.【興高採烈】釋義:興:興致。採:精神。烈:旺盛。形容非常高興的神情。
  • 常用50個成語造句+26個易錯成語,為大家整理齊全了!
    【煥然一新】釋義:形容舊的面貌改變了,呈現出嶄新的面貌。造句:看到我們班煥然一新的精神面貌,校長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13.【別具一格】釋義:別:別處的,獨特的。造句:他寫的這本書構思巧妙,別具一格。
  • 小學語文常考50個成語造句+26個易錯成語
    【煥然一新】釋義:形容舊的面貌改變了,呈現出嶄新的面貌。造句:看到我們班煥然一新的精神面貌,校長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13.【別具一格】釋義:別:別處的,獨特的。造句:他寫的這本書構思巧妙,別具一格。14.
  • 李商隱這首詩只有28字,誕生兩個成語,其中一個兩次出現
    李商隱,字義山,號玉溪生,懷州河內(今河南沁陽)人,和杜牧一起合稱「小李杜」,又和溫庭筠合稱「溫李」,是晚唐最傑出的詩人。他的詩歌情深詞婉、語言清麗、句式多變、對仗工整、工於比興、巧於用典。藝術風格非常獨特,對後世影響非常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