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蔣要陳誠快速離婚,陳誠宴請大舅子喝酒,一小時搞定離婚協議書

2020-12-17 山水論歷史

1932年,中央蘇區正處在艱難的生存環境之下,而就在離中央蘇區800多公裡之外的魔都上海,卻舉行了一場盛大的婚宴。

這場婚宴的豪華程度僅次於老蔣和宋美齡的婚宴,新郎是有小常委之稱的陳誠,新娘則是國民黨大佬譚延闓的女兒譚祥。婚禮現場由老蔣和宋美齡當月老,這使得婚禮的規格突然之間就更顯得高大了。那麼為什麼老蔣要這樣做呢?很顯然,老蔣這是想利用譚祥拉攏陳誠。

被老蔣發現

陳誠,1898年生,浙江青田縣人。由於當時社會混亂,他就棄筆從戎,進入了保定軍官學校學習,後來又南下廣州,進入了黃埔軍校。在校的一天晚上,他實在睡不著,就拿起《三民主義》,巧合的是,當天晚上老蔣正好過來巡視,就發現了他。

老蔣看見他在挑燈看書尤為刻苦,還上去問了幾個關於《三民主義》的問題,沒想到陳誠對答如流,老蔣當場就覺得陳誠很有出息。第二天,老蔣就當眾宣布,陳誠發奮刻苦,精神可嘉,特提拔陳誠為少校炮兵隊長,此後,他的命運就和老蔣連接在了一起。

用美人計拉攏陳誠

後來,陳誠也果然沒有令老蔣失望,從北伐戰爭開始後,就靠著他的三炮,在淡水一戰聲名遠揚,之後更是連連得到重用,成為了老蔣最信任的人之一。老蔣的創業班子已經逐漸形成了,但還不是特別牢固,其中有兩人老蔣是最欣賞也最信任的,一位是胡宗南,另一位就是陳誠。

為了拉攏陳誠,老蔣就使用了美人計,即利用譚祥留住陳誠。譚祥是譚延闓的三女兒,而譚延闓又是國民黨大佬,曾任兩廣督軍,陸軍大帥,南京國民政府主席等等重要職務,和老蔣的關係算是很親近了。

於是,在老蔣和宋美齡的安排下, 譚祥和陳誠接觸了,當時陳誠已經是18軍的軍長了,算是年輕有為了,譚祥也對此有了一點期待。但譚祥是滿意了,可陳誠這邊卻還沒有搞定,因為陳誠之前結過婚了,要想娶譚祥,只能和原配離婚。

1930年,老蔣在南京總統府會見了陳誠,老蔣向陳誠說了要將譚祥介紹給他。這令陳誠突然興奮了起來,要知道譚祥的父親的地位可不低,再加上譚祥又是宋美齡的乾女兒,這算是攀高枝了,要是自己成為了老蔣和宋慶齡的乾兒子,前途可想而知,所以面對如此誘惑,陳誠又怎會不興奮。

找中間人解決

陳誠和原配妻子已經結婚13年了,雖然兩人沒多少話語,但是要離婚,還是得他親自出馬。而陳誠的原配當然不想離婚,因為丈夫有出息,是自己的依靠,她又怎會輕易離婚。

無奈之下,陳誠找到了原配的哥哥吳子漪,也就是自己的大舅子,讓他出面說情。此外吳子漪是自己的部下,吳子漪的前途也是掌握在他的手中的,所以其中的利害關係,就看吳子漪掂量了。

一天,陳誠在南京宴請了自己的大舅子吳子漪,兩人一頓酒菜之後,陳誠便借著醉意,與七拐八拐得向吳子漪說起了此事,便想讓吳子漪幫幫忙,醉意上來的吳子漪,就答應了此事。

吳子漪當場就寫了一張離婚協議書,並註明自己妹妹不識字,所以讓其哥哥代寫。在那個長兄如父的年代,這當然是有用的,於是,陳誠就順利解決了這件事。不久後便和譚祥結婚了。

相關焦點

  • 蔣介石要陳誠快速離婚,陳誠宴請大舅子喝酒,一小時搞定離婚協議書
    這場婚宴的豪華程度僅次與老蔣和宋美齡的婚宴,新郎是有小常委之稱的陳誠,新娘則是國民黨大佬譚延闓的女兒譚祥。婚禮現場由老蔣和宋美齡當月老,這使得婚禮的規格突然之間就更顯得高大了。那麼為什麼老蔣要這樣做呢?很顯然,老蔣這是想利用譚祥拉攏陳誠。 陳誠,1898年生,浙江青田縣人。
  • 蔣介石要陳誠快速離婚,陳誠請大舅子喝酒,一小時拿到離婚協議書
    ,這句話的意思很明顯,如果不能快速和原配妻子離婚,那麼就會影響公事,就會影響自己的事業,作為一心想有一番成就的陳誠來說,蔣介石的話既是對自己的希望,也是對自己的鞭策,那就是快速離婚,如何不快速離婚,蔣介石又怎麼能把譚祥介紹給自己呢!
  • 譚祥被贊賢妻,照相時讓陳誠站磚頭顯高,撕毀陳誠與前妻離婚協議
    這場婚禮對陳誠來說意義重大,因為他通過譚祥把自己的命運同蔣介石和宋美齡牢牢地拴在了一起,這是他以後在國民黨內如魚得水、快速崛起的重要原因,也是他敢於和老資格的何應欽叫板的底氣所在。見譚祥如此知禮數,陳誠也非常高興,便立即帶著陳誠回青田老家,但是陳誠不知道,譚祥急著拜見自己的婆婆還有一個更深層次的原因,那就是要回「自己才是陳誠夫人」的名分。不過譚祥事先並沒有同陳誠說明,因為這裡面涉及到一個很棘手的問題,那就是陳誠事先已經答應前妻,離婚後仍同自己的母親居住,並伺候自己的婆婆。
  • 為何陳誠所在的派系被稱為「土木系」?
    在國民黨將領中,有太多黃埔系或者是浙江人,他們幾乎都成為了老蔣的嫡繫心腹,而這陳誠呢,可以說是老蔣心腹中的心腹,當然他也培養起了自己的勢力,所以陳誠在國民黨中又有「小委員長」之稱。而陳誠的發家部隊便是國民黨第十一師,後來擴編成了第十八軍,陳誠便是十一師的師長,後來國民黨十八軍的軍長。
  • 此上將擔任過臺灣省主席,髮妻賣嫁妝供他上學,他發達後提出離婚
    「中正」指的是老蔣自己,而「辭修」是指國民黨高級將領、一級上將陳誠。 在東徵和北伐戰爭中,陳誠顯露出不凡的軍事素養和指揮能力,逐漸為蔣介石所器重、賞識,蔣對其信賴有加。由於陳誠其行為舉止喜歡模仿蔣介石,人稱他為「小委員長」。 在蔣介石的提攜下,陳誠官運亨通,成為老蔣的「五虎上將」之一,官至湖北省主席、臺灣省主席、民國副總統,軍銜是陸軍一級上將。
  • 陳誠:從甌江畔走出的「副總統」(大陸篇)
    母親洪氏育三子一女,誠,源,敏,金花。養正小學畢業後,陳誠先讀省十一中,後入省十一師範。1919年得時任國會議員同鄉杜志遠提拔,以預備生資格考入保定軍校第八期炮科。從此這位吃過蕃薯絲的甌越年青人意氣風發地走向人生徵途。
  • 陳誠的土木系有「四大金剛」,他們都是誰?後來結局如何?
    大家都知道,陳誠是蔣介石的親信,是自黃埔軍校成立後老蔣執政的主要心腹之一,他當時還有「小委員長」之稱,因此可以說「土木系」是老蔣嫡系中的嫡系。圍繞著「土木系」核心人物陳誠的,當時主要有「四大金剛」、「十三太保」和其他一些骨幹,今天龍叔就和大家說說土木系所謂的「四大金剛」都是誰?後來結局如何?
  • 陳誠拋棄原配吳舜蓮,迎娶宋美齡乾女兒,吳離婚只提出一個條件
    蔣介石這段情感糾葛我們都是知道的,而今天我要說的並非是陳潔如的故事。蔣介石和宋美齡有個乾女兒名為譚祥,在宋美齡的撮合之下,譚祥介入了陳誠和妻子吳舜蓮的婚姻,陳潔如的悲劇再次上演。民國時期,很多才子、名將對家中包辦的婚姻非常不滿。這些原配妻子們懷揣著對丈夫和婚姻生活的憧憬踏入夫家的家門,都希望以自己的溫柔和賢惠感化丈夫。
  • 他是陳誠系重要將領,49年老蔣讓他保衛四川,兩月後他卻率部起義
    他是陳誠「土木系」的重要將領。 他叫羅廣文。這名字,聽上去是不是很耳熟?是的,他是曾創作了《紅巖》這部小說作者羅廣斌的親哥,但他與親弟羅廣斌走的完全是兩條路,親弟在渣滓洞、白公館受難時,他卻在老蔣的嫡系部隊擔任高官:第四兵團司令。
  • 蔣介石為何器重陳誠?除了出身黃埔外,還有一個關鍵原因
    蔣介石用人有三條不成文的規定:一是重用黃埔系出身的軍人;二是重用同鄉之人;三是重用對蔣忠誠之人。應該說具備其中一條或是二條的人很多,而三者兼備的並不多,陳誠算是個代表性的人物,而且他還有一個其他人不具備的優勢條件——蔣介石的幹女婿。
  • 蔣介石一聲令下陳誠就地上任
    他確實是想幹點事情,展示一下自己的才華與水平,但老蔣會給他機會嗎?不料,突然有一天接到一個電話,部下打來的,說他的行政職務被免了,蔣介石任命陳誠為臺灣省主席,馬上上任。他居然完全不知情,也沒人告知他,就這樣一個堂堂臺灣省主席,莫名其妙就被免職了。臺灣省的主席誰幹不了,陳誠何德何能,他被選中,在這樣一個特殊的時刻。
  • 讀懂陳誠,才懂國軍
    第一件事,1923年年陳誠在肇慶討伐馮葆初戰役中身負重傷,蔣介石以大本營參謀長身份至醫院探視知其英勇 ,又因同為浙江人, 印象深刻。 第二件事,1924年年陳誠在軍校夜讀《三民主義》為蔣巧遇 知其有志好學。 第三件事,陳誠1925年在年的棉湖一役中立功受獎 。
  • 蔣介石當月老牽線,陳誠二婚成話癆,婚姻還是要講門當戶對
    而即使其他人當上了很高的職務,多數時候也只是個虛名,反而要聽從於他。蔣介石拉攏人的手段主要是靠職務的許諾和金錢誘惑,而最厲害殺手鐧則是運用中國古代兵法三十六計之一的美人計。蔣介石認識的美人很多,要拉攏的將領也很多,所以他也正好利用這一點把人心聚攏,像陳誠和譚祥兩人的姻緣,正是蔣介石利用譚祥拉攏陳誠其中一個例子。
  • 陳誠麾下戰將眾多,但要說打仗最厲害,最突出,恐怕只有這三位
    陳誠是國軍中的重量級人物,老蔣的心腹愛將,因長期擔任高官,麾下聚集一批徵善戰之將,後人把他們稱之為陳誠系,這支派系,也是蔣家王朝中,眾派系中最強的一支。如空軍總司令周至柔,蔣介石最信任的軍事秘書林蔚,以及有小蔣介石之稱的邱行湘,還有宋瑞珂,方天,盧羅英,黃維,胡璉,戴之奇,彭士量等一批能徵善戰之將。
  • 陳誠在戰場上表現很差勁,人送外號常敗將軍,為何老蔣還信任他
    他見陳誠在挑燈夜讀此書,就問了他幾個三民主義的問題,陳誠對答如流。第二天一早,蔣介石當眾宣布:炮兵區隊長陳誠,發奮刻苦,精神可嘉,特提拔為少校炮兵隊長。很快,他又任命陳誠為炮兵營第一連連長。從此,陳誠的命運就與蔣介石密不可分。1927年以後,29歲的陳誠被任命為第1軍21師少將師長。
  • 國民黨軍隊陳誠土木系的來歷
    1922年6月陳誠在保定軍校畢業後,分配到浙江紹興的浙軍第二旅第六團三連當見習官。不久,補為少尉排長。他看到幹了兩年還沒有晉升,便覺得在浙軍中,沒有後臺,很難有所作為,決計另找出路。1924年6月,黃埔軍校正式建立。陳誠擔任教育副官之職。
  • 國軍系統中陳誠的土木系
    土木系,亦稱為陳誠系,為國民革命軍大陸時期軍方派系,核心人物是陳誠。因十一合之為「土」、十八合之為「木」,故外界有以「土木系」喻指自陳誠為首之軍方派系。土木系將領主要出身於第十八軍第十一師,包括在人際關係上接近陳誠之將領。
  • 陳誠,臺灣農民最感念的人
    在我家中,有一本厚厚的《陳誠回憶錄——建設臺灣》,藍色封面,毫無多餘裝飾,仿似教材,又像單位規章制度彙編,讓人望而生畏。好在內容不錯,資料甚多,讀來倒也容易。有次去臺灣,與人閒聊,談及臺灣農村制度,對方一挑大拇指,說「陳誠很不錯」!我知道,他說的是土改。
  • 抗日戰爭小委員長陳誠,作戰屢戰屢敗,蔣介石為何卻大加讚賞?
    其實在蔣介石眼中,陳誠執掌民國政治部不過是權宜之計,陳誠的實際身份更像是「救火隊員」,是代替蔣介石前往前線視察指揮的不二人選。1940年棗宜會戰時期,日軍擊潰國軍第五戰區防線,準備奪取距離重慶僅有不足一千裡的宜昌,第五戰區束手無策只得向蔣介石求援。
  • 陳誠經營的一支嫡系部隊,為何號稱:土木工程系?
    並且在部隊管理、人事升遷等方面,都有著自成一派的鮮明色彩,這便是陳誠一手創建的國民革命軍第18軍。1928年蔣介石第一次編遣軍隊,刻意將陳誠安排在11師做副師長。而陳誠也不辱使命迅速安插大批黃埔親信,很快便將非黃埔的師長曹萬順擠走。與此同時,對於11師的治軍管理,陳誠也決定要進行一番大刀闊斧的改革。